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九千歲》第434章 混戰
大唐在邊境留了足夠的軍隊鎮守之外,將多余的軍隊全部撤回境內,分別指派到劍南道、關內道、江南道。此時,李元景已經起兵,大軍五萬余,從江南道湖州開始,由南向北發動進攻,劍鋒直指長安。在連續攻下六州之後,被回旋的程知節和尉遲恭堵截在嶽州。

 由於程知節和尉遲恭帶領的軍隊,皆是大唐的正牌軍,又是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戰鬥經驗極其豐富,戰鬥力極強。雖只有兩萬人馬,卻讓李元景的五萬大軍動彈不得。而李元景的五萬大軍,雖皆是蝦兵遊勇,但優勢是數量多,仍舊與大唐軍打的難解難分,甚至在李元景的指揮下,一度佔到上風。

 在大唐內戰不休的時候,境外也沒閑著。吐蕃回兵境內,稍作休整,便對象雄發動了進攻。由於象雄此戰元氣大傷,國力空虛,軍隊士氣低落,因此在吐蕃發動攻擊的第三天,象雄邊境就全線潰敗。吐蕃乘勝追擊,以一萬騎兵向左進攻,意在擊潰象雄境內幾處比較頑強的軍事要塞。再派八千騎兵,直搗腹心。最後一萬三千步兵,步步為營,緩慢向象雄京都推進。

 象雄固然比吐蕃強大,哪怕是現在,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面對吐蕃閃電般的攻勢,以及周詳的戰術,象雄是敗多勝少,最後只能在拚死抵抗的同時,向西突厥求救。

 現在的西突厥,哪裡顧得上象雄,國內七成以上的兵力,都用在了東突厥戰場上。都是馬背上的國家,都是打不過就跑的賴皮精神,想要攻克東突厥談何容易?盡管連戰連捷,盡管攻城略地不計其數。但東突厥的騎兵,總是能在不經意的時間地點。發動突然襲擊,或反撲,或襲擊補給線,又或者麻雀戰。總之是令西突厥一個腦袋兩個大。

 本來以為成了炮灰的吐谷渾應該會規矩一點,結果吐谷渾也沒閑著。發現大戰略亂了套,連吐蕃這小東西都敢對象雄這大塊頭動手,自己豈能看著別人吃肉,自己在旁邊聞味?不過吐谷渾的想法比較怪異,他沒有趁著這個時候對象雄趁火打劫,而是變相思維。覺得這個時候若是助象雄一臂之力,肅清吐蕃這個叛徒,日後象雄豈不是將自己奉為上賓?因此,吐谷渾集結國內僅剩的兩萬主力軍,反咬吐蕃一口。

 吐蕃已經將主力軍全都派入了象雄境內,被吐谷渾冷不丁插了一杠子,徹底和前線的主力軍斷了聯系。補給線被切斷,物資、人員、軍備都供應不上,無可奈何之際。連戰連捷的前方主力軍只能暫緩攻勢。吐蕃國內再擠牙縫一般,擠出六千兵馬,結合前線的兵馬,對吐谷渾發動包夾攻擊。

 結果吐蕃的前線軍隊調過來打吐谷渾。象雄也同樣掉過頭來打吐蕃的前線軍隊。如此一來,是吐蕃前後夾擊吐谷渾,吐谷渾和象雄又同樣前後夾擊吐蕃的主力軍。一時間,吐蕃是苦不堪言。只能向大唐這位盟友求救。

 大唐現在是自顧不暇,被李元景給逼得沒法沒法的,哪裡還能抽出精力去理會吐蕃。可考慮到吐蕃將來會成為最重要的盟友。卡在大唐和突厥之間,無論是突厥攻打大唐可以起到防禦的作用,還是將來大唐打突厥可以起到跳板作用,都是極其重要的。可國內的大將都被派去圍剿李元景了,根本無人可用,最後這重擔只能扔到衛宏肩膀上。派衛宏從隴右道,領八千騎兵,遠程馳援吐蕃。

 在衛宏領兵向吐蕃戰區進發的時候,契丹也沒閑著。大唐現在的外憂基本解決了,只剩內患,因此對大唐動武已經不是上上之選。而東突厥被西突厥打的沒有還手之力,何不趁這個時候去分東突厥一杯羹?於是乎,契丹就再次派遣曾經攻打過馬鬃山的簫禾,引一萬騎兵,由東突厥的東北方向進攻,再派一萬步兵,緩慢推進,步步為營,以達到蠶食佔據的意圖。

 本來東突厥面對西突厥已經夠難看的了,結果後院又被契丹放了一把火,背腹受敵,還都是強敵,東突厥滅亡已經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此時,整個大陸的情勢基本可以簡單概括一下,大唐內戰、西突厥打東突厥、契丹打東突厥、吐蕃打象雄、吐蕃打吐谷渾、象雄打吐蕃、吐谷渾打吐蕃。本來這樣就已經夠亂的了,可偏偏回紇不知道是吃錯了藥還是怎麽的,稀裡糊塗的就和契丹交上了手。回紇盡管有主場優勢,又有人數優勢,可怎麽也打不過契丹。後來把契丹惹急了,乾脆就是先放置東突厥,全力打回紇,一口氣就把回紇給打的沒脾氣了。

 在北方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衛宏距離吐蕃戰場已不足一日腳程。坐在顛簸的馬背上,聽著各方傳來的情報,衛宏眉頭緊鎖,不斷的思考著,最後一拍大腿,高呼道:“不去支援吐蕃了!”

 隨行的程處默問何故?衛宏答道:“現在吐蕃正面糾纏住了吐谷渾和象雄, 雖然打得極其吃力,但確確實實是纏住了他們。現在這個時候,無論是吐蕃,還是象雄,國內都極其空虛。無論我們攻打哪個,都是一擊必勝!吐谷渾離咱們最近,但攻打吐谷渾沒什麽意思,這種小門小戶,便是打下來,對整個戰場也沒什麽影響。倒不如直接從吐蕃境內轉道,由西南方向,進入象雄境內,直插內腹。”

 聞言,程處默拍著腦袋,難得說出一個成語:“先生,您這招叫做,圍魏救趙?”

 “不錯!吐蕃的位置,正好處於各個勢力的中心。西南方向有象雄、東北方向有突厥,東南方向是我大唐,正東又是吐谷渾,可謂是壓力巨大,這也是吐蕃一直遭到各方勢力打壓,難成氣候的根本。一旦,我們奇襲象雄,從內部瓦解象雄,不僅可以除掉象雄這一害,緩解吐蕃在此戰上的壓力。更可以讓吐蕃少了一個敵人,如此一來,更有利吐蕃發展。”衛宏耐心的解釋道。盡管幾代以後,吐蕃會對大唐造成非常大的威脅,但凡是都是因果關系。若是吐蕃現在無法發展,就無法在近期成為大唐的得力盟友,對大唐來說,弊大於利。終歸一言,以後的事有別人操心,先把眼前的事解決了再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