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燕王野史》3,妙智庵
    三,妙智庵

  姚震卿將愛子姚天禧送入姚家西面的妙智庵之際,也正是天禧和腦海中的那個北京倒爺達成共識之時。其實,與其說是達成共識,倒不如說是北京倒爺趁虛而入的巧取豪奪。

  這些天裡,由於一副副藥劑的摧殘,使本來健康狀況良好的天禧反而內熱攻心變成了體虛,體虛使人對自身失控。而在精神方面,六百多年後、四十多歲的北京倒爺無論從見識上還是閱歷上都遠遠超出元末年間、年方十四的天禧,因此便大大震撼了他,使他對腦中的這位不速之客崇拜得五體投地,甘願讓位給那聽得見、摸不著的聲音自主發揮一把。

  天禧從交談中得知,這位不速之客叫肖光耀,卻總喜歡自稱導演。至於導演是什麽,天禧匪夷所思,但從肖光耀的描述中,他逐漸領悟到,導演就是軍師或者宰相,把一個叫什麽劇本的東西按照自己的謀劃進行實施,最後排演出一個叫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東西,可歌可氣又或可擱可棄,流芳千古又或遺臭萬年。

  但無論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這對天禧這般年紀的年輕人來說都有著絕對的新鮮感和**力,因此他毅然決定,讓肖光耀當導演,自己當劇本。盡管他還並不十分理解什麽是劇本,但他知道,劇本比導演更重要,更具權威,因為導演必須按照劇本的理念去付諸實現。

  所以,當天禧見到妙智庵住持宗傳大師時,腦裡腦外異口同聲地要求大師給他起法號叫導演。

  宗傳大師有些怏怏不快。首先,庵中還從來沒有哪個和尚敢自作主張給自己起法名,尤其還是新人;其次,導演這法號不符合佛家規矩,更何況宗傳大師被這突如其來的要求弄得根本搞不清是哪兩個字,但無論哪兩個字,聽起來都不像佛門法號。

  宗傳大師礙於姚震卿是當地頗受尊敬人物的情面,不好拒絕。他想了一下,說:“善哉!小施主真是與我佛有緣,既然如此,那麽法名就叫道衍吧。”

  在宗傳大師的心目中,道衍這法名起得實在牽強。

  “謔!老和尚挺給咱面子嘛!”

  從天禧嘴裡突然冒出的天禧聲音但卻完全不符合天禧這般年紀、身份之人所說出的話令宗傳大師大吃一驚,也讓姚震卿備感難堪。

  `別亂講!'天禧把聲音壓得微乎其微,但卻惡狠狠地告誡著內裡自行其事的肖光耀,因為天禧現在已經搞不清楚他倆誰能控制話語權了。

  然後,天禧忙向宗傳大師陪著小心道:“請師父恕弟子口出狂言,弟子這廂謝罪了。”

  緊接著,天禧又嬉皮笑臉起來:“嗨!幹嘛這麽文縐縐的?實話實說嘛!咱又沒罵這和尚!”

  宗傳大師聽著,起初是心驚,到後來乾脆變得毛骨悚然起來。

  姚震卿忙解釋道:“大師,恕弟子無能,**出這等不肖之子!他前些時日得了這種怪異之症,至今無藥可醫,整天就這麽瘋癡癲狂!我想,非得請大師用佛法教化他,方能改邪歸正。”

  “善哉!善哉!老僧佛緣尚淺,法力實實有限,恐怕會誤人子弟的!不如這樣吧,老僧有一位至友,是相城靈應觀的席應真道長。此人道行高深,博古通今,是一位方外高士。我即刻寫一封薦函,推薦令郎前往他那裡一試,想他總有些本事令小施主開悟皈依吧!待令郎成年之後,老僧再為他剃度和發放度牒,如何?”

  “得!老和尚把咱拒之門外了……”

  “多謝師父指點,道衍願意前往受教!”

  “多謝大師大發善心,為小兒指點迷津,姚震卿這廂謝過了!”

  就這樣,天禧還沒開始妙智庵的和尚生涯,卻先得到一個佛家法號,然後被妙智庵住持宗傳推薦給了靈應觀道長席應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