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燕王野史》15,明僧取經
    朱元璋失去發妻馬皇后,悲慟不已,他甚至痛哭失聲,發誓永不冊立皇后。痛定思痛,他猶痛不已,把從各地回來憑吊馬皇后的諸子全找來,要求他們回藩後都必須為母后誦經祈福,因為馬皇后雖說不是諸王子的親生母親,但她身為嫡母對諸子視同己出,一律關愛。為了輔助諸藩王為母禮佛,朱元璋傳旨僧祿司右善世(全國佛教辦副主任)宗泐從各地選拔高僧,擇優選派給諸位親王帶回屬地助禮和作為僧師。

  宗泐自從洪武四年(1371年)入選主持天界寺,也經歷了一段曲折的官僧仕途。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授意宗泐蓄發為官,宗泐懼怕紅而不專,因為他如果脫離佛教界,在官場上就無以為憑,而官場的風雲突變較之佛教界的風平浪靜那可謂險象環生,於是他犯顏固辭。而膽敢不服從朱元璋的結果,對俗人來說是砍頭,對僧人則稍加網開一面,“遠發流放”。所謂遠發流放,是朱元璋下旨命宗泐前往西天取經,因此宗泐於第二年便出使西域。明僧和唐僧一樣,涉流沙,度蔥嶺,冒酷暑,頂朔風,歷經種種磨難,最後從印度取回佛經。所不同的是,明僧比唐僧多了個心眼,此次宗泐參照唐僧取經的路途,避免了不少彎路,往返十四萬余裡,歷時五年,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也就是馬娘娘逝世前不久回到南京。

  既然歷經萬水千山和九九八十一難修成的正果,宗泐回來後自然便得到了朱元璋的禮遇。而且,之後的另一件事更讓朱元璋對他刮目相看。

  馬娘娘下葬那一天,車駕於半途正趕上風雲突變,一時間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朱元璋心裡很不高興,把宗泐找來,希望他能設法阻止這惡劣天氣,轉雨為晴。宗泐抬頭望望天,憑借他的氣象知識,心裡暗喜。本來嘛,夏季的雷陣雨能堅持多久?這番遇雨、暫停、避雨、找人、人來、叩拜、再說事,經過這麽一耽擱,就快雨過天晴了。於是宗泐朗聲高呼:“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西方諸佛子如果都那麽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地為人送葬,佛教大概在中國也昌盛不起來!之所以佛教盛行於世,緣於她的包容、慈悲、濟世救人和舍己為人感化了世間蒼生。

  果然不出宗泐所料,不久便雲過天開,陽光明媚。這讓朱元璋欣喜異常,他高興的原因不僅因為宗泐法力高強,能驅雲止雨,更因為從這位高僧嘴裡當眾說出馬娘娘是馬如來,說她感天動地,連西方諸佛都來相送。這,一方面慰藉了朱元璋對馬皇后的哀思;另一方面表明,既然馬娘娘是馬如來,那麽作為結發夫妻的朱元璋不是真命天子是什麽?肯定會得到神佛保佑!

  從此,宗泐被神話了,朱元璋立即升任宗泐為僧祿司左善世,也因此,選拔和分派高僧之事舍宗泐還能委誰?

  道衍自從南京會試落選後,仍退居蘇州海雲院隨愚庵大師禮佛參禪。洪武十一年(1378年)九月,愚庵大師圓寂,道衍作為愚庵大師的親隨弟子,料理完師父喪事後,在海雲院居守一年,以示對師父的緬懷。然後,他拿著愚庵大師的臨終薦函,到杭州天龍寺任住持。

  光陰似箭,一晃兩年多又過去了。一算時日,心魔有些坐臥不安起來,他念叨說:`怎麽還沒有動靜呢?據小報上的故事年代推算,今年應該是馬娘娘西歸的年份,難道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馬娘娘增壽了?'

  道衍安慰說:`別急!事由天定,只要緣分到了,一切自然順理成章!'

  `順個屁!事在人為,一天到晚躺著睡大覺的話,什麽事都耽誤了!不信你現在拿把刀抹脖子試試,看看還會有什麽緣分?'

  `前幾日,派往京裡的小和尚傳回消息說,宗泐取經回來了,會不會他又要從中作梗?'

  `嗯,很有可能!一旦接獲馬娘娘逝世的消息,咱立即給他寫信,向他道賀西遊功德圓滿……'

  `呸!我才不屑去巴結這種人呢!堂堂美丈夫,寧肯事乾謁?際遇會有時,何須重感激?'

  `得啦!別泛酸臭了!就你那滿臉橫肉加一對三角眼,還美丈夫呐?我的意思是,讓你先恭維他幾句,接下來咱便使一條欲擒故縱之計,向他講述一下你在天龍寺如何逍遙自在,要風得風,要雨有雨,只是身體不太好,最怕寒冷,所幸此地四季如春,要是在漠北,也許早就一命嗚呼了!還有,你要告訴他,由於你現在年近半百,習性起了很大變化,平日裡不喜見生人,尤其不願同頤指氣使的權貴打交道。'

  `此計能成嘛?別弄巧反拙!'

  `天知道?試試再說吧!一計不成咱再施二計嘛!'

  作者發炎:

  剛做完心臟手術,尤感生死一線間!!!更覺著"錢乃身外之物"這句話是裝B!!!

  人生,一般情況下總是以喜劇開場,以悲劇結束,但在此過程中,功名利祿是不可或缺的物質保證,只是不要過於追逐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