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年代:南來北往,從救王素芳開始》第36章 李雲龍和楚雲飛
  1985年7月上旬,林睿的寧陽電影製片廠來了一批新員工。

  新員工來了,林睿這個廠長自然是要來看看的。

  “那個誰,你是叫李右斌嗎?”林睿指著年輕版的“李雲龍”,笑著說道。

  “李雲龍”趕緊小跑過來:“廠長,我是李右斌。”

  林睿仔細打量了他一番,暗自點了點頭:“李雲龍在亮劍裡確實沒有說謊,他年輕時確實算得上是十裡八鄉的俊後生。”

  和李右斌閑聊了幾句,林睿又瞟到一個熟人:“張廣北,你也來我們製片廠了啊。”

  “見過廠長。”張廣北也小跑過來,向林睿敬了個禮。

  張廣北是93版三國演義的呂布飾演者,也是亮劍中楚雲飛的扮演者。

  既然李雲龍和楚雲飛都到齊了,林睿自然想到了拍攝亮劍這部電視劇。

  將李右斌和張廣北叫到自己的辦公室,林睿看了看他們的資料,開口說道:“右斌,你是東北人,來我們寧陽電影製片廠我能夠理解。廣北你是帝都人,怎麽沒想到去帝都電影製片廠啊。”

  原本的時空中,李右斌是去了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是國內第一家電影製片廠,但論及財大器粗,肯定比不上林睿的寧陽電影製片廠。

  而且林睿最近的三部靈幻電影在港島接連大賣,李右斌雖然還沒看過這三部電影,但卻在國內的報紙上,看過許多關於林睿的報道,他自然更想來寧陽電影製片廠,畢竟明眼人都知道,寧陽電影製片廠肯定會更有前途。

  果然,張廣北的回答也說明了這一點:“廠長,您的那三部電影在港島票房大賣,而且這三部電影的拍攝一共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麽快的拍攝進度,跟著您明顯會更有前途啊。”

  沒想到三國戰神呂布,也小小的拍了拍林睿的馬屁。

  “你們兩位都非常有眼光,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後悔的。”

  三天后,林睿拿著亮劍的劇本,扔給了李右斌和張廣北:“你們看看這個劇本,抓緊時間揣摩一下裡面的角色。”

  雖然現在李幼斌和張廣北的演技還非常稚嫩,但林睿願意給他們這個機會。

  而且這部電視劇,林睿準備全部用大陸的演員。

  這部電視劇是主旋律電視劇,再加上林睿的關系,所以很快就審批通過了。

  而且國家還調集了軍隊來給林睿免費當群演,各種軍用物資也是隨便林睿造。

  既然有著天時地利人和,林睿便決定將這部電視劇的場面拍得大一些,用來彌補李右斌和張廣北這兩個年輕演員的稚嫩表演。

  相比於拍攝電影的膠卷,大陸的人工就實在是太便宜了,所以亮劍劇組在正式開拍之前,演員們都會事先排練很多遍,爭取在正式拍攝時,能夠一遍過。

  “二營長!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就是五萬多頭豬,他們抓三天也抓不完”。

  “我告訴你,孔二愣子,我勸你少管閑事,我對你是客氣了,要不是看在老戰友的份上,我連你們新二團一起收拾了!”

  “靠請示打仗,你哪道菜也別想趕上!”

  “這個世上就沒有他李雲龍不敢乾的,他娘的他要是有一兩個師,他敢打太原!”

  “騎兵連!進攻!”

  ……

  看到這些耳熟能詳的台詞,你是不是感覺非常親切?甚至能夠回憶出,具體是《亮劍》的哪一集的情節?

  一個人,一百歲的時候,照片被掛在牆上,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數。如果一千年後,照片還掛在牆上,那就非常非常了不起了。

  原時空,2005年播出時,《亮劍》火爆熒屏,平均收視率達到11.42,最高13.7,份額28.7;五年後,累積重播已達3000次;

  十年後,《亮劍》偶爾還能進收視榜的前五。說明它足夠堅挺,經受住了時間考驗。

  既然抗日劇這麽多,為什麽《亮劍》能夠“笑傲江湖”?和傳統的抗日劇比,它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在傳統的抗戰電視劇中,抗日英雄往往具備“高大全”的特點,他們作戰勇敢、樂於奉獻、任勞任怨、謙虛體貼,完美到幾乎沒有什麽缺點,普通人見到他,除了膜拜就是仰視。

  至於國黨友軍,往往是心懷叵測的渣隊友,只會算計,耍小聰明,而不會真的抗日。

  日軍方面,大多是不堪一擊的、搞笑的、荒唐的,手裡拿著指揮刀,沒事喊個“八嘎”“花姑娘”,遇到我軍攻擊,很快就落荒而逃、一潰千裡。

  而《亮劍》打破了之前臉譜化的角色形象,使觀眾眼前一亮。

  在電視劇中,男主李雲龍不是一個完人,除了那些優秀的品質,他也有非常多的缺點。

  比如經常違抗上級的要求,新一團被阪田聯隊包圍時,他不顧總部的命令,選擇從正面突圍;

  後來調到獨立團,山本一木特工隊襲擊趙家峪,為了奪回新婚妻子,他不經請示,調集部隊攻打縣城,使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

  領導默默發現,到處都在打仗,唯獨總部不知道所以然。

  因為出身窮苦,沒受過什麽正經教育,李雲龍“出口成髒”,三句話不離“他娘”“老子”,和文人出身的趙剛相比差別很大;

  解放後,李雲龍和田雨的好友張白鹿險些發生了婚外情,幸好田雨足夠努力,挽回了這段婚姻,這也是與過去那種完人的形象有很大出入的。

  在劇中,楚雲飛是一個狠角色。他黃埔出身,有民族大義,在抗日這件事上與李雲龍高度一致,他們曾經攜手大鬧醉仙樓,消滅了一批小日子軍官。

  平安縣阻敵增援的過程中,楚雲飛也出手相助,支援了李雲龍的攻城部隊。

  逃台前夕,楚雲飛手捧一抔黃土,依依不舍離開大陸,體現出他對祖國大陸的懷戀。這樣的人,和以往國黨軍人形象並不一致。

  日軍方面,他們也不是神劇中的一觸即潰、弱不禁風,相反,敵人非常的難纏、狡猾,戰鬥力凶悍。

  大掃蕩期間,李雲龍部損失慘重,營級幹部,只有張大彪安然回來了,二營長、三營長全都壯烈犧牲,部隊不得不化整為零,李雲龍感慨道:“我們獨立團什麽時候吃過這麽大的虧”。

  在騎兵連覆滅後,日軍指揮官欽佩中國軍人的勇氣,下令好生安葬。說明他們也是有軍魂的,有不怕死的勇氣。

  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往往有起有落;好看的電視劇也不是波瀾不驚的,跌宕起伏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在《亮劍》中,李雲龍也經歷了很多波折,無論是戰場、職場,還是友情、愛情。

  全劇開始,李雲龍一炮乾掉了阪田聯隊長,立下戰功,卻因違抗軍令而降為被服廠廠長;

  後來攻破平安縣城,取得重大戰果,卻因擅自挑起大規模戰役,不賞不罰;

  和尚死後,他剿滅黑雲寨復仇成功,但由於違反八路軍紀律降為營長;和楚雲飛交戰,實現平生一大夙願,而且淮海戰役正朝勝利方向前進,怎奈關鍵時刻身負重傷;

  朝國戰爭爆發,多次請求入朝作戰,不獲批準;實行軍銜制度,論功行賞,隻得了少將,心中不快。

  可見李雲龍的人生之路並不平坦,有起有落,讓人們始終對下一幕充滿期待,因為你不知道後面會有怎樣的情節。

  《亮劍》是部男人戲、戰爭戲,但裡面也穿插了部分感情戲,滿足了觀眾的胃口。

  李雲龍的第一任妻子秀芹,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子,她自己也說過,沒文化,不懂什麽“彎彎繞”。

  可是新婚之夜,她被小日子人擄走,後來在城樓上,喊李雲龍開炮的那個片段更是令人動然。

  隨著一聲巨響,兩人短暫的緣分到此結束;第二任妻子田雨,和秀芹畫風迥異,她來自書香門第,被李雲龍的英雄氣概深深吸引;

  可是在婚後,兩人文化水平的差異,使她對婚姻前景產生了迷茫。

  丈夫是個粗人,鋼琴、油畫什麽的,通通無感,說那些不是無產階級喜歡的。

  此外,還有一個第三者張白鹿,她的出現,是對這段婚姻的又一次考驗。你看,感情生活也是一波三折,有喜有悲,令人捉摸不透。

  李雲龍和趙剛、魏大勇、楚雲飛、張大彪的友情也是一大看點。

  趙剛是燕京大學的畢業生,早年在南京請願,後來投筆從戎,加入抗日武裝。

  李雲龍起初對他並不看好,以為來了個舞文弄墨的秀才,可隨著時間推移,兩人逐漸發展為配合默契的搭檔。

  魏大勇功夫了得,曾救過李雲龍的性命,可是在勝利前夕,慘遭土匪殺害,為了給他報仇,李雲龍不惜違反紀律。

  楚雲飛是國黨的將領,和李雲龍惺惺相惜,因為政見不合,兩人分道揚鑣,觸發了大孤鎮駐軍、鴻門宴等事件。

  張大彪是李雲龍的愛將,有一次突圍,得知大彪還沒有脫險,李雲龍毅然折返,把戰友救出,有情有義。

  電視劇《亮劍》主要人物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是虛構出來的,但也不是完全天馬行空的想象,還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

  首先說人物的真實。李雲龍所在的旅、所在的師、所在的軍,指揮官是誰,眾所周知,家喻戶曉。

  在電視劇中,他們出現的時候,字幕雖然只寫了“八路軍旅長”、“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副總指揮”,但是,只要看了人物的造型、臉龐,就可以馬上對號入座,沒錯,就是他!

  日軍方面,重要人物對話用的是日語,這是非常難得的,好多抗日神劇,小日子人講的全是蹩腳的中文,放著本國母語不用,非說其他國家的,明顯不符常理。

  然後說道具。抗戰時期,物資匱乏,戰火紛飛,士兵們穿的衣服都比較陳舊,沒有光鮮亮麗的,這比較契合當時的歷史情境。

  為了滿足部隊所需,李雲龍經常要乾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趙家峪辦婚禮的那場戲,戰士們吃的是卷心菜,還有從敵人手裡繳獲的罐頭,沒有大魚大肉。

  在那個年代,一般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吃上一點點葷菜,平時哪裡有這樣的好事。

  李雲龍、楚雲飛大鬧醉仙樓,和尚因為很少享用上好的飯菜,剛入席就狼吞虎咽,李雲龍看不下去,調侃道:“給老子留點”。

  最後說說事件的真實性。李雲龍在淮海戰場身負重傷,住進野戰醫院,卻因禍得福,邂逅了護士田雨。

  正當兩人的感情不斷升溫,院長告訴他們,有一個王姓軍官對田雨也有意思。

  後來看電影,李雲龍、趙剛和某位市民發生了衝突,嶽父田默軒對此事有深刻的見解,李雲龍聽了卻完全無法接受,反映出時人法制觀念淡薄、心中沒有限制權力的意識。

  田默軒是知識分子,飽讀詩書,他當然清楚了,但李雲龍,或者絕大多數老百姓,不可能有這樣的覺悟。

  李雲龍與趙剛在電影院門前與群眾打架鬥毆,起因是三個市民因為踩了一腳的事情,卻在公共場合吵了起來。

  李雲龍前去勸架,卻反被嘲諷說其是窮老百姓,在這裡瞎冒充首長,李雲龍肯定受不了這種氣啊,就便一把將那個男人的領子揪起來,直接給了一巴掌,雙方就這樣扭打在了一起。

  後來在被叫到警察局之後,那位小同志還不分青紅皂白的把李雲龍訓了一頓,李雲龍剛準備張嘴說話,這位小同志就便說道:“住嘴,問你啥你答啥”,李雲龍一生氣,將自己的軍官證拿了出來,一下子,在場的人全都軟了,剛才囂張的氣焰一下子就都沒有了。

  編劇為啥會寫這樣一個橋段呢?也不是為了突出李雲龍的暴脾氣,也不是為了突出戰後首長們的生活,或許也有人會說是為了活躍小說氣氛,其實都不是,而真正的答案其實在之後的情節中體現了出來。

  在這件事過去之後,兩人一起去了李雲龍的老丈人家吃飯,在吃飯的時候,馮楠就說到了他們今天發生的時候。

  但就在這個時候,田墨軒就說話了,他說如果你們兩個人不是首長,而是普通老百姓的話,那在公共場合打架就是違法的,而你們是因為你們特殊的身份才被寬恕的。

  你們應該向那那三個人道歉,這讓他們兩人有點蒙了,怎麽感覺違法者倒是沒什麽錯,錯的反倒是他這個執法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