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
  莫光書出使金秀土司歸來,帶回一封書信。

  丹初覽畢,面色陰沉,把信件擲在一邊,說道:“這個田啟,口氣倒還不小!”

  田啟是金秀土司,在信中拒絕了丹初的要求,明確反對在金秀設置巡檢司。

  莫光書有辱使命,連忙說道:“鎮台息怒,都怪某出使不力。”

  他畢竟是莫毓芬的父親,又為丹初出了不少力。丹初對他還是很客氣的,說道:“小伯無需自責。田氏世為土司,目空一切,不給他點厲害瞧瞧,他是不會就范的。”

  於是,丹初召來眾將,以及俞厚基、方以智兩位謀士,商議征伐之事。

  丹初說道:“我軍急需鐵器,而金秀鐵銅礦藏豐富,勢必要取之以資軍用。我打算在金秀設置巡檢司,控制金秀鐵礦。金秀土司態度倨傲,不肯答應。諸位怎麽看?”

  一營營長魏國松在三個步兵營長中資歷最老,當仁不讓地說道:“大帥為永安鎮總兵,理當節製金秀土司。田氏不臣,當發兵討之。”

  莫光書則說道:“金秀土司位於大瑤山盤王谷,周圍山高林密,道路崎嶇難行。田氏盤踞已久,不便強攻,隻得智取。”

  二營長匡時雖未做過隊長,其才能已經得到諸將認可,說道:“土司世代承襲,不會輕易屈服,非討之不足以揚軍威。”

  三營長陳武原是焦璉的親兵,丹初做老三隊隊長時,陳武為隊頭,擔任丹初的副手。他也讚同用武力,問道:“從永安到金秀,有幾條路線?路程幾何?”

  莫氏雖不是土司,卻在永安經營七百余年。莫光書對永安附近的情況十分熟悉,答道:

  “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翻越大瑤山,多為山間小道,約有一百裡路。另一條路北經修仁,從大瑤山北部繞行,約有兩百裡路。大隊行軍,一般繞修仁到金秀。”

  集思廣益,答案漸漸清晰。俞厚基說道:“大帥,不如挑選一支精兵,翻越大瑤山,抄小路直逼金秀土司山寨,足以出奇製勝。”

  丹初點點頭,覺得可行。看來,以後遇有大事,當集合眾將集議,發揚軍事民主。

  方以智提出了不同意見,問道:“大帥在金秀設置巡檢司,意在改土歸流?還是獲取鐵礦?”

  改土歸流,實非易事。明朝時,土司勢力很強,大土司轄地跨越州縣,甚至有佔地數百裡者。

  為推行改土歸流,明廷在西南進行了慘烈的戰爭,計其大者,就有英宗時麓川之役,成化至正德時大藤峽之役,萬歷時播州之役,天啟崇禎時奢安之役等,基本摧毀了大土司。

  後世常把改土歸流的功勞歸於清朝,但清朝改土歸流實為撿了明朝的桃子,且多用和平手段,利用土司內部矛盾改土歸流,進度極為緩慢。直至清朝滅亡,西南地區仍然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土司。

  丹初亦無把握在金秀地區改土歸流,沉默片刻,說道:“此番發兵金秀,我志在奪取鐵礦,不在改土歸流。”

  他猛然意識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做一件事,必須先搞清楚目標是什麽,然後才能圍繞著目標開展工作。打一場仗,必須先搞清楚敵人是誰,要達成什麽樣的目標,然後才能排兵布陣。

  方以智繼續說道:“田氏雖是個小土司,卻在金秀盤踞已久,熟悉地形,為當地瑤人所擁護。大帥若在金秀設置巡檢司,在田氏看來,便有改土歸流的意思,必會遭到田氏的拚命抵抗。

  “若只是想奪取金秀的鐵礦,事情就好辦多了。可以與田氏盟誓,讓他繼續擔任土司。我鎮可委派礦監,監察金秀鐵礦、銅礦事務。再派遣工匠,改進冶鐵技術,分得與田氏分潤收成。如此,可以避免動用大軍,為長久之計。”

  這才是老成持重之計,深得丹初激賞:“善,密之兄心思縝密,令人醍醐灌頂。”

  生逢亂世,連皇帝都身不由己。丹初身為總兵,更不可能隨心所欲,率性妄為。

  於是,丹初決定再派莫光書前往金秀,說以礦監之事。同時,再派遣大軍,與田氏交涉。

  二月一日早上,丹初親率標營,走山間小道,直撲土司山寨,向田氏施壓。步兵營騎兵與其說是騎兵,毋寧說是上馬的步兵,這次也配屬標營,以壯聲勢。

  將士全部騎馬,雖走山路,速度仍舊不慢,於二日中午逼近金秀。

  土司疏於防備,沒想到永安軍會走小道,這麽快就來到了金秀。

  得知消息,土司田啟慌忙召集兵馬,預備抵抗,盛怒之下,又召來莫光書詰問。

  莫光書說道:“我永安鎮此番進兵,無意與千戶為敵,隻想在金秀設置礦監,幫千戶改良冶鐵技術,提高鋼鐵產量。此乃好事,千戶無需多疑。”

  明朝的土司分為武職和文職兩種,武職土司有宣慰使、宣撫使,乃至守備、千戶等,文職土司則有土知府、土知州等。

  根據漢化程度,土司又可分為生番熟番。金秀土司田啟,是個熟番, 官居千戶。

  他驚疑不定,說道:“莫光書,我敬你是永安大族,對你禮遇有加。你若敢與岑丹初勾結,謀我金秀土司,我先殺了你祭旗!”

  大敵當前,殺了使者沒有任何好處。田啟把莫光書羈押回去,繼續催調土司兵。

  不久,斥候來報,說已經打探清楚,永安軍來兵並不多,只有大約五百人馬。

  左右獻策曰:“聽說永安軍有兩三千人馬,此番必為探路先鋒,後續必有主力。不如發兵急攻,破敵先鋒,敵喪膽,主力擁塞山澗小道,必不戰自亂矣。”

  莫氏覺得有理,問道:“現有多少土司兵了?”

  “一千一百左右。”

  土司多地處偏僻山區,財力有限,常備兵並不多,遇有戰事,往往臨時招募兵馬。

  田啟麾下只有三百常備兵,聽說已有一千一百人馬,頓時膽壯,說道:“我們以逸待勞,兩個打他一個,勝券在握。聽令,寨外列陣,準備迎戰。”

  斥候來回奔波,不停傳遞消息。

  丹初很快掌握了土司情況,下令結成一字長蛇陣。一字長蛇陣並非橫隊,而是略呈弧形,方便互相支援。

  靠近土司山寨,地形逐漸平坦,耕地、房屋與永安州類似。這就是熟番了,漢化程度高,飲食風俗文化正在向漢人趨近。

  永安軍收縮隊形,從左到右,依次是騎兵隊、火槍隊、炮隊、步營騎兵。親兵隊和教導隊則位於後方,充任預備隊。

  他並不急著發起進攻,反而下令將士下馬飲食,補充體力。同時,再派使者前去遊說土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