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認識自身》第7章 如何增加財富
  真人秀《 》的主人公Glenn Stearns。他在90天內,僅憑有限現金資源和100美元的啟動資金,創建了一個價值100萬美元的餐飲企業。人生的四個杠杆,我們所要討論的,也源自連續成功創業者Naval Ravikant。即使我們在此詳細解釋了人生致富的四個杠杆。

  一、為何打工無法讓您步入富人階級

  對於您來說,金錢意味著什麽?如果擁有足夠的財富,您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場景是什麽?財富對您來說代表著什麽?根據所收集的大部分答案,人們通常想象的是與家人一同度過完美假期,無需考慮預算的情況下去吃飯、旅行,以及駕駛他們想開的車型。而進一步地,如果我問您如何實現這種生活狀態,大部分人的回答通常是:考取一所優秀的大學,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培養一項專業技能,並在該職業領域穩步晉升。因此,金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工資收入,即每月或每季度的報酬,與此相對應的是一定的權衡,比如每年只能享受最多三個星期的假期,其余時間都在辛勤工作。但除此之外,人們還夢想擁有在帶薪假期之外自由出行的勇氣和自由,不受老板和預算限制的束縛,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根據大數據統計,想要享受這種自由,您需要大約250萬美元的流動性存款,相當於1000多萬人民幣。那麽,如果您想要攢夠這筆錢,需要多少時間和努力呢?如果您錯過了十年前、二十年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機會,那麽現在已經不再存在像過去那樣的投資房產獲得巨額回報的機會了。

  那麽,有多少打工人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呢?答案幾乎為零。

  相反,對於富人而言,財富並非通過以自身時間一對一地換取金錢來獲得。

  而是通過雇傭關系、資產投資以及股息和權益的變現方式來實現財務自由。因此,富人階級不論是在睡覺、度假、乘坐遊艇、打球還是陪伴家人時,都能夠利用自己的雇傭關系和資產為自己持續賺錢,這才是真正的財富。富人階級所享受的紅利類似於19世紀的英國日不落帝國,通過殖民關系,許多國家如印尼、歐洲甚至澳大利亞等,都相當於為英國打工,不論是在睡眠還是醒著的時候。與過去的殖民方式相比,今天的財富積累更多地通過資本的合理化實現。作為企業主,他們在自己所在的時區休息或睡眠時,通過雇傭其他國家的員工或者在不同國家設立分支機構的方式來賺錢,在全球各個股市開市時,他們也在不同市場賺取收益。

  二、財富的四個杠杆,加速致富的步伐

  在普通人眼中,杠杆通常被理解為利用銀行的貸款機制來購買首套房或進行投資。

  銀行貸款只是最初級的杠杆。在這四個杠杆中,第一個級別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個級別,

  雇傭關系,勞動力杠杆。簡單來說,勞動力杠杆指的是通過雇傭關系,將一個人一天有效的24小時拆分成不同人的24個小時,從而減輕自己主動工作的時間。假設我們每天有8個小時的理想工作時間,如果我們雇傭了五個人,那就相當於每天多活了40個小時。如果雇傭了50個人,就相當於每天多了400個小時個體時間的延長。可以說,雇傭是人體生理極限的延伸。當然,我們也知道,對於一個大公司來說,管理成本也很高,因此必須善加利用這個杠杆。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公司的高管通常比普通員工的薪資高出幾十倍。他們通過

  資本的杠杆。資本的杠杆的本質是投資,其最深刻的體現存在於金融行業和地產行業。例如,如果您有幸在1964年沃倫·巴菲特剛剛接任伯克希爾·哈撒韋時購買了一萬美元的股票,那麽50年後您將擁有九位數的財富。讓我們來看看當時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的股價僅為12美元,而在60年後的今天,這12美元變成了50萬美元。在60年的時間裡,資產增值了4萬多倍,即使考慮到股災和金融危機時期,年化收益率也達到了20%。這就是資本杠杆的力量。

  地產投資也是一種金融杠杆,從地產投資的角度來看,利用資本這種金字塔型的杠杆也需要考慮時機。相信如果您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購買了中國一線城市的房產,那麽您一定對此深有體會。例如,BJ的房價在過去30年上漲了35倍,而上海更是上漲了50倍左右。因此,您出生的城市基本上決定了您的命運,也決定了您未來可能繼承多少套優質房產以及您在公司中能夠達到多高的職位。當然,誰有魄力能夠在1964年花一萬美元,甚至一百美元去購買股票呢?又有多少人願意在2000年初在BJ購房?當時的房價看來已經相當高,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巨額的數目,很少有人有勇氣和魄力去進行這樣的投資。因此,雖然勞動力和資本的杠杆已經被幾百年的歷史驗證為有效的杠杆,但是它們都存在一定的門檻,需要勇氣和魄力,以及資金和勞動力的許可。就像之前2010年時一線城市的房價一樣,在大家普遍認為已經漲到頂點時,您是否仍然有勇氣或基本的市場判斷來繼續購買?因此,在經歷不同的經濟歷史時期和商業周期時,如何加強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擺脫朋友和家人的推薦,對於一個成熟的投資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必須具備最基本的金融素養,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並具備一定的宏觀經濟知識來判斷經濟周期和實時新聞,以提高獨立判斷能力。

  第三和第四個杠杆在某種程度上異曲同工,它們分別是代碼和內容(content)。首先,讓我們來探討代碼的概念。許多美國公司,包括亞馬遜的一些基礎設施、甲骨文、思科等,以及我們常用的一些交易撮合平台,都通過一套算法和解決方案來提高甲方公司的效率。

  這些公司,甚至一些數字貨幣交易所,或者比特幣和以太坊本身,都是由一套代碼構成的。這些代碼在初期需要大量的鋪墊和準備工作,甚至在零收入階段也需要堅持,許多公司在早期幾乎都會虧錢,以吸引更多客戶測試產品,不斷完善產品,以獲取更多客戶訂單。一旦公司實現規模化增長,由於邊際成本很低,代碼所帶來的財富效應隨著規模擴大而增加,因為成本趨近於零,但收入可以無限增長。代碼的一個最直接的表現是,它可以被複用到許多公司中,其中之一就是給一些B2B企業提供動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代碼本身也為公司提供了通過收購方式實現資本杠杆的機會,從而以更好的價格出售公司。正如我們一直提到的,他最初創業時的第一桶金實際上是通過複製的模式而來,他教這些健身房所有者如何通過線上渠道吸引客戶,填滿他們的健身房,從而在第一個月就實現了超過10萬美元甚至20萬美元的收入。他幾乎將這套成功驗證過的模式和代碼通過銷售的方式賣出,為類似的企業提供了可複用的解決方案。對比幾十年甚至一百年前的福布斯富豪榜和現在的富豪榜,我們會發現,在幾十年前的首富們,如洛克菲勒、安德魯·卡內基、喬治·貝克等人,幾乎都從事著實業,包括石油、鋼鐵和金融等需要大量勞動力和資本的行業。而如今,地球上最富有的十個人幾乎都是互聯網和媒體領域的新貴,我們熟知的埃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比爾·蓋茨等人,他們背後實際上都是一個系統。

  杠杆是內容,這個概念比較容易理解。開始在社交平台上輸出自己的內容呢?他們通過YouTube、Instagram甚至小紅書等渠道進行營銷,這實際上是在進行內容營銷的一種方式。

  本質上,通過優質的內容輸出,借助平台的算法將內容推送到更廣泛的受眾中,增加自己品牌的曝光度,提高客戶獲取率,擴大社交圈子,使得潛在客戶與自己的接觸范圍擴大,從而實現指數級的增長和曝光,最終實現銷售、口碑和品牌效應的增長。

  對於小玩家來說,內容創作和剪輯可能一開始沒有團隊,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動手去做的。你在內容創作上的初期投入和獲客成本非常低,幾乎只需要付出你所做事情的時間成本。因此,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建議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內容創業和內容方面的杠杆,因為相信你在大公司或者一些大廠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一定積累了自己的硬技能和知識,可以進行分享。一旦你將自己的知識通過終身學習不斷迭代,根據不同的產品和技術,比如現在的AI時代進行迭代,就有可能將其變成一個比你主業更賺錢的副業。因為內容杠杆抓住的是人們最重要的事情,即注意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erbert Simon指出,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你在看這篇文章停留的時間,廣告可能出現的機會和時間。在刷短視頻時,停留和保留的時間。在這個社會中,誰能抓住人們短暫的注意力時間,誰就能夠獲得更高的商業價值,撬動財富的杠杆。為什麽Kim Kardashian已經成為億萬富翁?為什麽貝克漢姆一家的一舉一動,每一次穿著都會被大眾模仿,甚至形成成熟的商業鏈?這都是因為只要你能夠抓住注意力,你就能夠吸引廣告商,只要你能夠吸引人們的眼球,像Google在2022年80%的收入都來自各種渠道的廣告收入。

  三、普通人賺錢個最大的誤區

  普通人賺錢的一個最大誤區是在真正開始一項事業之前認為需要做萬全的準備,包括建立公司結構、雇傭律師、租辦公室、創建正式的網站和標識等等。

  這種做法實際上驗證了一種錯誤的創業或副業開始方式。Andrew Tate曾說得很好:“在你合法化之前就先搭建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開始之前應該先行動起來,而不是等待一切準備就緒。

  舉個例子,假設你想要做一個電商網站,從事電子商務或者代發貨。你最開始應該做的是什麽?正確的做法是先了解市場需求。在尋找供應商之前,先建立一個網站,上架一些你認為可能熱銷的產品。當有客戶下單時,再通過采購實現這個過程,以最小化成立一個企業所需的初始成本。

  我們身邊有很多創業團隊和朋友,他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不眠不休地製作了一個應用程序,但因為市場需求不明確,市場迭代速度太快,團隊分工不好,最終發現應用的用戶體驗很差,甚至不如一個簡單的小程序,結果幾乎沒有人下載。相比之下,一些小而精的團隊可能只有幾個人,卻可以花很少的精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一個賺錢的產品。這是因為他們從市場需求入手,而不是試圖去創造或驗證需求。這個誤區實際上印證了一句老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四、輸出乘以杠杆,是你高效致富的秘

  以往我們接受的教育中,學習往往被視為一種目的。我們通過機械的記憶培養習慣,從填鴨式的教育開始,這種記憶方式逐漸融入我們的工作、思維和生活中。因此,我們學到的技能往往只是為了應付特定的考試或任務,而缺乏反思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我們所學的知識,無論是數學、外語、文學還是其他領域的知識,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應用,學了就忘了。

  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包括Richard Feynman在內,只有當我們向他人輸出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時,才能真正掌握這項知識。這意味著只有當你能夠清晰地向他人解釋某項知識時,你才算真正理解了它。如果你無法向一個四年級的孩子清楚地解釋某項知識,那麽說明你對這個知識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它仍然停留在你的短期記憶中,隻佔據了你大腦容量的很小一部分(約5%到10%)。只有通過輸出和實踐,將你從書籍、視頻等渠道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才能夠發揮更高效的杠杆效應。

  費曼被譽為“偉大的解釋者”,比爾·蓋茨稱他為“我從未擁有過的最偉大的老師”,因為他總是能夠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複雜的物理知識。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理解知識有一個階梯:當我們聽別人講解時,我們只能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約5%);閱讀比聽更有效率,可以理解更多(約10%);當我們能夠通過視覺和聽覺結合時,理解能力提高至20%;與他人討論時,理解能力更進一步,達到50%;將知識應用於實踐時,我們能夠理解的程度達到75%;最終,當我們將知識傳授給他人時,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90%以上。

  向上的道路注定是艱難的,而向下的門永遠是敞開的。

  命運猶如一座高塔,無邊無際,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向上攀登,最終可能停留在不同的台階上,你在73層,我在65層,他在101層......如此而已。

  在攀登的過程中,每一層都會遇到不同的同伴,起初大家士氣高昂,不斷向上挪移,然而隨著高度增加,空氣變得稀薄,人數減少,攀登愈發艱難。與此同時,底層還有著向下的引力,注定了向上攀登的阻力與困難將越來越大,向上攀登都是在不斷的打破自己局限性和認知思維,同時還伴隨著強健的體魄,膽識不斷打破固有的限制。

  雖然社會並非絕對公平,但不公平主要體現在不同階層人們思維水平和文化習慣的差異上。

  為何這麽說呢?有人常說成功者只是抓住了時機,其實僅僅是幸運而已。想象一下,如果你可以穿越回1999年,你是否像馬化騰那樣,舍棄當時以尋呼機和BP機為主要業務的潤迅通信,創辦QQ?或者像馬雲那樣,離開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總經理的職位,返回杭州創立阿裡巴巴?你也許不會。就像今天不會選擇創業一樣,可能會選擇穩定的工作,直到某一天被通知裁員或者降薪,仍然百般不甘心。

  在每個時代,機會並非不存在,只是普通人往往被自身所設的枷鎖所限制,而非社會施加的。他們往往任由自己沉浸在平庸的日常之中。

  這種習慣性的平庸思維和行為就如同地心引力一般,自然而然地將你向下拖。

  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五種底層牽引力,包括原生家庭引力、奶頭樂引力、底層圈子引力、弱者價值觀引力和多巴胺引力。這些引力形成了習慣性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今天,我們要探討更為日常、更不易察覺的平凡時刻,其中自己可能一直在參與,卻未自知。

  舉例而言,一次普通的工作會議中,當輪到自己代表小組匯報項目進度時,自己可能正興致勃勃地發言。突然,其他小組成員,比如張三對你的報告提出異議,態度不友好。

  自己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呢?很可能直接爭辯反擊,最終導致你和張三當面爭吵,最終才得以平息。

  這看似普通的事件背後可能帶來以下後果:

  1.會議被打斷,影響了氛圍,導致無法取得結果,必須重新進行;

  2.你和張三及其小組的關系可能變得尷尬;

  3.其他與會者可能認為你情緒難以控制,失去了大局觀。

  這些是事件的直接後果,長遠的影響可能是,未來再組項目組時,大家可能不再選擇你。

  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可能就此使你失去機會。平庸或許就是這樣悄然而至。

  並非每個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都具有如此顯著的標志,因為走錯幾步,人生就可能一落千丈。

  事後你可能會後悔自己為何不能忍耐一下,冷靜應對張三,而不是一味爭吵。。

  億娜曾經常說:所謂成長,實際上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抵抗自身的本能,挑戰自己的人性。

  大多數普通人往往完全憑借本能做出反應,幾乎是一種機械式的自動反應,就像開關一般,按下去就亮,再按下就滅。他們根本不留有空間給思維。

  三種本能機械自動反應,是普通人走向平庸的底層牽引力。

  「情緒自動反應」:

  你會本能地對情緒做出反應,而不會去區分理性和事實。例如,當張三提出異議時,你可能生氣並與他爭執,並非因為要澄清事實,而是因為感到被冒犯。這導致你的爭吵變成了為自己而非為項目組挽回面子,因此項目組也不會支持你。

  「社會認同反應」:

  大多數人習慣跟隨群體行動,因為這樣才會感到安全。這解釋了為何即使穿越回1999年,你也無法成為像馬雲或馬化騰那樣的成功人士,因為你不願意承擔風險。要打破常規做一件事情需要極大的勇氣。成功的人,如果沒有放棄面子和“玻璃心”,基本上會難以取得進展。

  「慣性默認」:

  習慣呆在舒適圈內,持續從事習慣性活動,抵製變化。雖然人人都喜歡談論創新,但實際上大多數只是口頭說說而已。面對未知、不確定的新思維、新流程和新環境帶來的結果,人類的本能是厭惡風險。許多人一想到失敗可能性,就會停步不前。因此,注定大多數人都會沿著慣常的軌跡隨波逐流。就像明明知道工作無前途且不如意,但看到許多同事在此工作,便選擇將就繼續下去……

  因此,回頭再思考那個溫水煮青蛙的比喻確實非常貼切。大多數人在尚未痛到無法忍受之前,往往不會有所行動。 然而,等到那時情況已經失控,手足無措。這也是社會階層分布必然符合80/20法則的原因,因為只有少數人敢於挑戰本能反應,追求自我突破。

  最終,只有少數人能夠賺取大部分人的財富,攀升至更高的階層。就如同這篇文章一樣,許多人讀過後只是匆匆一瞥,或許有少數人會采取行動,

  另外,覺得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一點是:要想獲得財富,就必須充分利用杠杆效應:包括資本杠杆,讓投資人出錢;勞動力杠杆。這兩項杠杆的門檻都很高,不太適合普通人,複製邊際成本為零的杠杆最好用。

  通俗地說,複製邊際成本為零的杠杆就是代碼、媒體。

  前者包括APP、遊戲、網站等,用代碼寫好之後就可以賺錢啦,日日夜夜都能吸金後者更廣泛一些,比如說播客、自媒體、短視頻、圖書等等等等,當寫好之後,這些文創產品永遠都能為咱掙錢。

  第一,找到並發揮自己的天賦,拚盡全力工作,直至做到業內頂尖

  第二,從拿月薪的打工人起步,努力承擔更多的分外工作,承擔更多的責任

  第三,學會利用資本,可以等自己職級升高後買入公司股權;也可以定投指數基金或者一家上市公司,還可以創辦一家公司,並獲得投資人融資

  第四,低價值工作外包,當完成低價值工作的成本高於時薪時,選擇機器、人工智能、勞務人員來完成

  第五,用文字、影音、代碼等方式,記錄專長,記錄經驗,從而幫助其他人,也從其他人身上獲得回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