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天龍八部世界我成了遊坦之》第259章 飛龍在天(1)
  劉英豪此言一出,眾將軍哈哈大笑,李軒心中滿意,親兵軍的將軍們果然跟第一到第四軍大不相同。

  這些都是自己從底層提拔起來的,出生貧寒,對大宋朝廷並沒有什麽好感,不像嶽立這等將軍,都是出自大戶人家,就算出身較低的潘俊傑,也娶了呂公著的女兒,做了呂家女婿,可以說這些有錢人跟大宋朝廷的利益是一致的,這才更忠君愛國。

  當一個人窮到吃土,談愛國有點奢侈,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不喜勿噴,這個時代跟後世是不一樣的,普通的貧民對朝廷並沒有太多的感情,明教這才能聚集數十萬窮人造反,起來對抗大宋朝廷。

  而且,真實歷史上,再過個二十多年,北宋就會爆發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方臘和梁山起義,直接導致北宋強勁的國力被揮霍一空,然後無力面對金兵南侵,最後亡國,顯然,李軒的行為改變了歷史,讓明教提前行動了。

  歷史總是勝利者書寫的,如今的影視劇中,充滿了北宋什麽楊家將的電影,至於方臘起義死的數百萬窮鬼,是無人關注的,因為窮人不配被關注。

  不扯遠了,李軒親兵軍的骨乾,都是從十萬禁軍中選出來的精銳士兵,全部來自底層,後面招兵也是在自己打下的地盤招的當地人,都是些西京道的漢人為主,這些人已經在大遼統治下過了百年,自然是不會對大宋朝廷有什麽忠誠可言,更何況綏州和夏州還是西夏的,阿朱還招了不少西夏的少數民族士兵,甚至還有不少的契丹人加入,李軒對各個民族向來一視同仁,跟嶽立的軍隊不可同日而語,嶽立的大軍可都是實打實的熱血青年,從大宋境內帶過來的。

  至於靈州英雄大會上招攬的人才,四個軍除了第三軍還在,其他都已經名存實亡,當然,文人雅士除外。

  李軒道:“很好,你們有信心,是好事,等援兵到來了,可別再給我掉鏈子,否則的話,本王就要換將了!”

  眾將軍哄然應諾。

  ……

  雲州城,阿朱正焦頭爛額,召集群臣議事,王府大廳,阿朱高坐上位,道:“各位,快想想辦法,如今軍餉已經不足,只能堅持一個月了,王爺已經下令出兵,糧草也才準備了五萬石,如何能出兵,能出多少?”

  歐陽憲道:“回王妃,按目前的情況,我們最多只能再出動五千大軍,我們管轄的區域,有近半的百姓都是靠遊牧為生,冬季草場乾枯,牧民都在苦苦支撐,自顧不暇,而剩下的一半農民,冬季並不是產糧的時間段,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王爺又早已經下令,王府管轄的地盤,永不加賦,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維持現狀都很難,更別提出動大軍了,以前我們還能靠從大宋民間募捐物資過來支援,現在,大宋境內的百姓早已經斷了對我們的支援,所以,還請王妃原諒,微臣等確實盡力了。”

  阿朱愕然,道:“才五千人,如何支援王爺發動對遼軍的決戰,歐陽憲,你是來逗我得吧!”

  此言一出,歐陽憲嚇得跪了下來,道:“微臣無能,還請王妃處罰。”

  張公子張保連忙道:“王妃,這個我們確實盡力了,除非我們可以改變王爺永不加賦的承諾,臨時加征抗遼稅,征集糧草。”

  阿朱皺眉,揮揮手,道:“算了,有五千人,先派過去涿州交給王爺再說,這個時間段百姓確實不容易,王爺永不加賦的承諾絕不能動搖,否則,我們魏王府便會在百姓眼裡成為言而無信的小人,

而且,冬季加稅,不知道會餓死多少窮人,我們再想想其他的辦法吧!”  歐陽憲這才站了起來,道:“王妃,我們最好能再拖幾個月,拖到秋收之後發動決戰,就能出動更多的大軍。”

  阿朱愕然,道:“王爺說了,此時正是反攻大遼的大好機會,秋收還有半年多,等到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此言一出,群臣皆啞口無言,阿朱隻好自己開口,道:“好,這事暫時這麽決定吧,先派一個軍五千人馬過去支援王爺,我們再來商議一下,如何增加收入,節省開支,開源節流,從今天開始,我們王府的開支減半,節省下來的銀子交給後勤司,購買糧草。”

  歐陽憲道:“王妃仁義,微臣佩服,我們也準備發動官員士紳募捐,共度難關,微臣打算從大宋老家,叫我爹號召族人募捐五萬兩銀子,支援王府。”

  此言一出,群臣皆附和,這些文人大都來自大宋的大戶人家,地方豪族,一番募捐下來,倒是也能湊個幾十萬兩,阿朱聽得心懷大慰。

  待群臣踴躍捐款之後,一名官員上前,道:“王妃,發動捐款,始終只是杯水車薪,微臣有一建議,可大幅增加我們的收入,又不會難為百姓。”

  阿朱聞言,頓時來了興趣,這人是應州轉運使,官職在王府之中,只能算中層,阿朱自然是認識的,於是問:“章大人,你有何高見?”

  那官員叫章銘,也是個年輕人,二十出頭,也是靈州大會招募的文人,還算有能力,被阿朱任命了應州轉運使。

  章銘道:“回王妃,昔日大宋有宰相王安石,實施變法,富國強兵,我們為何不效仿王安石的新法,在魏王府管轄的區域實施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既能為王府增加收入,又不用給百姓加賦稅,不會有違王爺永不加賦的承諾,豈不是一舉兩得。”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歐陽憲連忙道:“王妃,此事萬萬不可,王安石變法,雖然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卻導致百姓更加貧困,人心動蕩不安,貪官汙吏盛行,高太后這才任用司馬光廢除了新法,我們如果學王安石的新法,定然重蹈覆轍。”

  大廳之上,立即分裂為兩派,居然還有很多中下層的官員支持,綏州通判范守禮道:“王妃,章大人所言極是,王安石的新法確實能富國強兵,只不過王安石為人,獨斷專行,不善跟群臣正常交涉,導致大宋境內出現新黨舊黨的朝爭,這才導致變法失敗,其實只是人的問題,變法本身還是好的。”

  阿朱愕然,沒想到章銘的一句話,居然在大廳之上引起了如此轟動,手下的官員片刻即分裂成兩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對,涇渭分明,心想,自己別被這新法搞得魏王府也出現兩黨之爭,不能同心同力,那就糟糕了,對於王安石變法,李軒之前也跟阿朱說過,只不過言語之中,頗為鄙視,覺得新法太小兒科,對於司馬光,雖然是自己夫妻的仇人,但阿朱和李軒對他的為人還有為政,都還是比較佩服的。

  阿朱不太懂這個新法,一時無法決斷,連忙揮手製止,道:“各位,滋事體大,本宮無法決斷,既然有這麽多的官員支持,本宮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章銘,歐陽憲,你們兩人各寫一封奏折遞上來,陳述變法利弊,我轉給王爺,一切由王爺定奪。”

  章銘大喜,王妃如此說,至少有考慮自己的政見,而不是一口拒絕,就是有希望,當即大喜應諾,歐陽憲則有點慌,沒想到魏王府居然有這麽多中下層官員支持新法,讓他始料不及,他還是比較支持司馬光的政策,認為應該維持祖製,朝廷跟士大夫共治天下,保持社會穩定,對於治理地方來說,求穩才是最重要的。

  ……

  開封皇宮,高太后高高在上,將司馬光的奏折,交給了梁公公,在朝堂之上大聲念出。

  梁公公念畢,群臣嘩然,高太后道:“這個就是司馬光暫時跟耶律鴻基達成的和議,涿州以南的三個州,歸我們所有,遼軍不再進攻涿州,轉而攻打大燕軍所佔據的四個州,我們則騰出手來,收拾李軒,拿回他手裡的七個州,大家都說說吧,這樣是否妥當。”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曾布上前,道:“司馬光簡直就是賣國求榮,燕雲十六州本是我漢人的領土,如此跟大遼議和,我們豈不是要永久的丟棄幽州道各州,而且燕雲十六州最好的地盤就是以幽州為中心的南京道各州,即便我們奪下西京道七個州,加上涿州三個州,依然隻佔了燕雲十六州的一半多些,而且沒有長城防禦,我們北方始終在遼軍鐵騎的威脅之下,更何況滅了魏王,不是自毀長城,親者痛仇者快麽?”

  此言一出,群臣紛紛附和,呂公著道:“太后,曾大人所言極是,司馬光無能,前線潘俊傑的消息,他們已經消滅了明教大軍主力,正在追殺明教潰兵,再有幾天,就能帥軍北上,跟司馬光的大軍匯合,有四十萬大軍,難道還怕阿紫的八萬先鋒不成?”

  高太后道:“話雖如此,可檀州還有四十余萬遼軍主力部隊,他們也快滅了嶽立的第一軍,很快就會南下支援阿紫。”

  曾布道:“太后,耶律鴻基的大軍不足為懼,五十萬大軍攻打兩萬多第一軍,居然傷亡了八萬多還不能得逞,如此軍隊,我們有什麽好怕的,我四十萬大軍聚集涿州,如果遼軍不退兵,大不了跟他們在涿州決一死戰,別忘了,他們的後方還有慕容複的大燕軍和魏王的逍遙軍,我們只要固守涿州城,命魏王和慕容複從儒州進攻,就能斷了遼軍退路,就輪到遼軍腹背受敵了,說不定能將這幾十萬遼軍全殲在長城以內!”

  高太后有點猶豫,道:“可別忘了,大名府還有三萬余明教騎兵,我們打得很艱難,潘俊傑的大軍到底是北上抗遼,還是南下追殺明教騎兵,我們還得商議一下。”

  曾布道:“太后,明教騎兵不足為懼,文太師已經擋住他們,雙方勢均力敵,接著我們只要繼續調更遠地方的廂兵過來,支援文太師,明教騎兵必敗無疑,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援兵,而我們可以調淮南,江南一代的廂兵過來,有源源不斷的援兵。”

  高太后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明教主力已經被消滅,就剩下的這股流寇,實在不用怎麽擔心,沒必要讓潘俊傑的二十萬禁軍精銳南下。

  朝臣一致反對司馬光的和議,高太后也不好堅持,道:“那好,下令潘俊傑盡快結束戰鬥,引兵北上支援司馬光,至於司馬光跟大遼的和議,暫時擱置。”

  李軒采取的不在明面上背叛朝廷的政策得到了效果,朝臣都以為李軒只是一個有野心的藩王,屬於大宋朝廷的內鬥,文臣都擅長內鬥,自然有信心用溫和的手段製服李軒,而不需要像司馬光這樣,以喪失南京道各州為代價,拿下李軒,這個代價太大,朝臣無法接受,畢竟不是人人都像司馬光眼光那麽獨到,看出來李軒的危險絲毫不在遼軍之下。

  ……

  數日之後, 李軒等的人都到齊了,逍遙軍行動迅速,雲州的援兵五千騎兵差不多跟阿朱的奏折同時抵達。

  李軒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已經窮成這樣,兵練好了卻沒有糧餉出兵,看過阿朱的信,得知她已經在緊衣縮食,才勉強拿出這五千人的糧餉出來。

  李軒準備進攻,召集群臣議事,帥營當中,全冠清首先道:“王爺,大喜,高太后已經拒絕了司馬光的和議,命潘俊傑的大軍北上涿州抗遼。”

  此言一出,群臣歡呼,李軒也是一臉輕松,道:“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司馬光也算是個能臣,可惜,拖他後腿的人太多了,成不了大事,劉將軍,有了五千援兵,你可有信心擊敗阿紫?”

  劉英豪當即上前,道:“回王爺,末將有絕對的把握,擊敗遼軍,請求明日便向遼軍進攻!”

  李軒笑道:“好,既然開戰,我們就不要停下,一舉拿回燕雲十六州,連司馬光也一起收拾了。”

  群臣愕然,連野心勃勃的全冠清也懵逼了,道:“王爺,我們只有一萬人,如何能做到?”

  李軒哈哈大笑,道:“你們不知道以戰養戰麽?先敗阿紫,贏了之後,就能搶她的糧草輜重,有了糧草,阿朱大人就能派更多的援兵過來,以此類推,直到將遼軍趕出長城為止!”

  群臣這才反應過來,全冠清道:“王爺英明,我們就這麽乾!”

  李軒搖頭,這幫手下跟原來嶽立等人,差得太多,一切只知道聽自己的命令行事,雖然更忠誠,但能力上,確實差了很多,不是一個檔次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