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天龍八部世界我成了遊坦之》第239章 潛龍勿用(12)
  耶律鴻基道:“不必,黑谷關嶽立才幾千人而已,你從古北口過了長城,派一萬人過來抄嶽立的後路,為大軍打開黑谷關即可,大軍一路南下,直撲檀州城!”

  阿紫應諾,當即領命而去。

  ……

  阿朱得到慕容複派人傳來的軍情,當即召集王府官員議事。

  宋長老最為心急,道:“王妃,司馬光居然調走了第二軍,和第四軍,耶律鴻基這次居然又沒分兵,五十萬大軍全部壓到檀州,第一軍才兩萬余人,如何能敵,還請王妃立即組織大軍救援第一軍。”

  話才說完,殿外匆匆跑進來一名親兵,走到阿朱跟前,跪了下來,道:“稟告王妃,王爺有信給你。”

  說著,雙手捧著信遞上,阿朱身旁的蘭劍連忙上前接過,打開信封,交給了阿朱。

  只見信上寫的內容很簡單,道:“阿朱大人,次此對戰遼軍,謹記四個字,潛龍勿用,我們放棄南京道所有城池,放遼軍南下跟大宋主力在涿州碰頭,相互牽製,我們只要守住西京道各城池即可,一切,等新兵練成後再說。”

  阿朱看得皺眉,宋長老連忙問:“王妃,王爺如何說的?”

  阿朱道:“宋長老,恐怕你的建議,本宮不能接受了,王爺決定放棄南京道各城池,放遼軍南下牽製大宋主力。”

  此言一出,宋長老目瞪口呆,歐陽憲立即附和道:“王妃,王爺此計英明,雖然我們放棄了燕雲十六州將近一半的地盤,但一舉解決大遼和大宋兩大麻煩,讓他們接上相鬥,就不會腹背受敵,左右為難。”

  宋長老道:“王爺怎麽能這麽乾呢,這樣不是相當於丟棄了第一軍,而且,還丟棄了大宋的大片國土,會招人詬病的!”

  此言一出,無人附和,王府的這些文官武將,都是李軒的心腹,絕大部分都已經跟全冠清一樣的想法,想著以燕雲十六州為基礎,建立新的國家。

  他們的心裡,早就沒了大宋,跟四個軍的人馬,想法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些武將都是從底層升上來的,在大宋並沒有什麽根基,而如果推李軒建立新的國家,自然能成為這個國家的貴族,哪裡還稀罕什麽大宋。

  至於這些文人,跟嶽立那些武人雖然同樣來自大宋,但儒家思想就是這麽現實,文人向來只會高喊忠君愛國的口號,一旦有了機會,可以擁有權柄,絕不會像嶽立那些人那樣的愚忠。

  看看後世大明滅亡的時候就明白,投降滿清的文人有多少,從范文方到洪承疇,都是高手,更何況現在他們並沒有投降外族,而是擁立漢人成立一個屬於漢人的新國度,又沒有搶大宋的地盤,搶的地盤都是從西夏,大遼而來,不會被人罵做漢奸,更沒有什麽心裡負擔,這些人隻當自己艱苦創業而已。

  阿朱其實也有點同意宋長老的想法,但既然是李軒的決定,她並不是太懂朝政,於是道:“宋長老,不必再說了,我只是一個婦道人家,既然是王爺的決定,我們隻管照做便是了,大家還是商議一下,如何按王爺的謀劃,應對這次遼軍的進攻吧!”

  歐陽憲立馬道:“王妃,微臣建議,既然我們只要守西京道各州,又要盡量的減少對新兵訓練的影響,不如這樣,由宋延平元帥領一千精兵,去儒州指導大燕軍守城,防止遼軍從北面打敗大燕軍之後進入雲州,同時派剩下所有能調動的部隊,前往應州,防備司馬光,他此刻正在對付明教,應該沒有精力入侵應州,

我看,只需派五千精兵過去即可。”  阿朱皺眉,道:“宋元帥,歐陽公子的安排,你這邊有沒有問題,本宮怎麽覺著,派的軍隊人太少了些呢。”

  宋延平道:“回王妃,我覺得可以,目前我們確實沒法派出大部隊,就五千精兵,都有些為難,原來親兵軍只有不到萬人的老兵精銳,軍機處從第一軍和第三軍那裡調過來兩千,也只有一萬兩千人,這次一下就出動六千人,已經不少了,剩下的六千人還要負責十萬新兵的訓練,肩上的擔子可不輕。”

  兵到用時方恨少,阿朱此刻終於有點理解李軒的安排了,這次司馬光真是讓李軒元氣大傷,四個軍廢了八層,全靠親兵軍兜底,兵力實在是有點捉襟見肘。

  歐陽憲的軍機處這段時間已經運作完善,對大軍的情況了如指掌,他提出來的方案,基本就是宋延平能夠接受的水平,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此刻,蘭劍罵道:“阿朱姐姐,都怪司馬光那個老匹夫,咱們手裡的四個軍都被他廢了,此刻哪裡還有什麽兵力抗遼,咱們應該給太后上奏折,參司馬光一本,也別讓他覺得咱們魏王府好欺負。”

  阿朱笑道:“蘭劍妹妹,這有什麽用,司馬光代表的就是太后的意思,太后肯定不會聽我們的。”

  歐陽憲卻道:“王妃,七夫人所言極是,太后雖然不會聽,但也表明了我們的態度,我們並不是消極避戰,而確實是司馬光做得太過分,我們已經無可用之兵,這對於爭取民心很重要,不如我來寫這個奏折,由王妃簽字蓋印,送到朝廷去!”

  阿朱愕然,道:“你們這些文人就是鬼點子多,這樣確實可以爭取民心,別讓天下的漢人覺得遼軍大兵壓境,我們魏王不作為,丟了大片的國土,得把這罪名加到司馬光頭上去!”

  歐陽憲道:“正是這個道理,否則南京道各城池一丟給遼軍,怕是像宋長老所言,我們魏王要遭人詬病了!”

  歐陽憲回去後,當即以阿朱的名義,給高太后寫了一封奏折,上面首先是陳述了目前遼軍的動向,然後大罵司馬光,抽空了逍遙軍的主力部隊,導致魏王府只能自保,無力拱衛南京道各州,打算放棄南京道幽州,順州,檀州,薊州四地。

  阿朱的奏折和司馬光佔領涿州城後寫給高太后報捷的奏折幾乎同時抵達開封,高太后看後震動,當即召集群臣上殿商議。

  大殿之上,高太后怒氣衝衝,將兩本奏折丟到了殿下,道:“都看看吧,如今局勢居然變成這樣,燕雲十六州最重要的南京道四州,轉眼就要得而複失,丟給大遼,大家都說說,如今我們該怎麽辦!”

  以前,南京在李軒手裡的時候,雖然李軒擁兵自重,此刻已經不怎麽聽朝廷的調動了,但是李軒名義上怎麽說也是大宋朝廷的王爺,南京各地,總算是在大宋的手裡,只要想想辦法,壓製住李軒,還是有機會拿回來的,一旦丟給了大遼,那情況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不擊敗大遼,那是絕無可能奪回的,高太后怎麽能不生氣。

  曾布小心翼翼的撿起奏折,看過之後,也是大驚失色,然後快速給眾臣傳閱。

  很快,朝堂之上就開始議論紛紛,曾布首先上前,道:“太后,魏王妃言之有理,司馬光確實做得太過分,如今之計,明教只是介鮮小疾,遼軍才是心腹大患,應該立即派司馬光北上,支援第一軍抵抗遼軍,否則,遼軍一旦入了長城,拿下南京道各州,後果不堪設想!”

  此言一出,呂公著居然馬上讚同,道:“太后,這回曾大人言之有理,都是因為司馬光亂來,打破了燕雲十六州的平衡,導致引來了耶律鴻基的主力大軍,這事司馬光得負主要責任!”

  一旁的蔡確道:“呂大人,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我們的當務之急,既要圍剿明教,又要抵抗遼軍,北上的四十萬大軍,怕是不太夠,還請太后繼續增兵!”

  高太后一聽增兵,臉色大變,怒道:“增兵,又是增兵,剛給司馬光增兵了二十萬,這四十萬大軍已經是我大宋最精銳的禁軍了,你們難道不知道,四十萬大軍出擊,每天需要花多少銀子,花多少糧餉麽?以前李軒在燕雲十六州的時候,我朝廷可用花一分錢守大遼麽?”

  此刻,她居然懷念起李軒來,畢竟李軒雖然擁兵自重,但有他坐鎮燕雲十六州,自己不用花錢打仗,還能安枕無憂,哪裡會像現在這般焦頭爛額。

  於是問道:“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怎麽是魏王妃給哀家遞折子,魏王去了哪裡了?”

  此言一出,群臣愕然,曾布道:“據前線探子傳來的消息,魏王上次在南京城大罵司馬光之後,就連夜帶著幾位夫人離開了南京的王府,至今不知所蹤,毫無消息。”

  這回,連高太后也不淡定了,道:“不知所蹤?當日在南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麽,魏王為何要大罵司馬光?”

  曾布道:“當時司馬光要調魏王的第一軍去圍剿明教,魏王說自己手裡兵力不足,無法抵抗遼軍,大罵司馬光文人不懂打仗,總之,罵的很難聽,然後當晚就消失了。”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居然都停止了議論,魏王居然在這關鍵的時刻消失,真是匪夷所思,朝臣之中,有人覺得魏王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是奸臣,有人覺得魏王勇武,大敗遼軍,是忠臣,可所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魏王居然在這個關鍵時刻消失,把燕雲十六州一堆焦頭爛額的事情,交給王妃一個婦道人家打理,不管是忠是奸,這都說不過去。

  高太后也是一臉茫然,問曾布道:“曾大人,你跟魏王比較熟,依你看,魏王此舉,是何意思?”

  曾布道:“還能有什麽意思,老夫覺得,魏王可能對司馬光不滿,又不能對他怎麽樣,就乾脆不聞不問,跑到哪裡逍遙去了,把燕雲十六州的事情,都丟給司馬光,他不管了。”

  眾人聞言,都覺得有點道理,只有曾布的這個說法,還勉強能解釋,高太后皺眉,道:“這個關鍵時刻,怎麽能沒有魏王出來主持大局,曾布,你設法找到魏王,一定要跟魏王聯絡上,否則,遼兵來了,我們怎麽辦?”

  曾布苦笑,道:“太后,魏王有心躲避,老朽哪裡有這個能耐聯絡上他,他可是中原第一高手,武功高強,一旦藏身民間,誰能找得到他呢?”

  高太后失望至極,又問群臣,道:“你們倒是想想辦法,誰能聯絡上魏王,讓他領兵對抗大遼,哀家重重有賞!”

  群臣面面相覷,心想,高太后終究還是不願再花錢打仗,四十萬大軍已經是她心裡的底線,更何況大宋一向懼怕跟遼軍主力決戰,此刻增兵是不太可能了,看太后的意思,還是想拉攏魏王,對抗遼軍。

  朝堂之上,一片安靜,過了許久,呂公著上前,道:“太后,我想有一人或許可以聯絡上魏王。”

  高太后大喜過望,道:“呂愛卿快說,此人是誰?”

  呂公著道:“就是前任的兵部尚書秦風。”

  呂太后這才想起這個人來,秦風上次代表朝廷出使雲州,無功而返,回來後當即被太后免職,如今賦閑在家。

  高太后道:“呂愛卿所言極是,秦風出自逍遙軍,跟魏王關系很好,他應該能聯絡上魏王,呂愛卿現在快去找他,讓他設法聯絡上魏王,出兵抗遼,只要事情辦成了,哀家恢復他兵部尚書的位置。”

  呂公著當即告辭,快步而去。

  待呂公著離去,高太后繼續道:“遠水解不了近渴,聯絡魏王,還要說動他領兵抗遼,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事情,如今軍情似火,大家都想想法子,如何應對如今的局面吧!”

  群臣皆束手無策,對抗明教,他們都有辦法,但朝廷上都有恐遼症,面對遼軍,一個個都歇菜了。

  曾布上前,道:“太后,還是聽老朽的意見,調司馬光北上吧!”

  高太后也極度心虛,道:“北邊不是還有第一軍跟大燕軍頂著,北上暫時不必,讓樞密院給司馬光下令,讓他在涿州邊境陳兵二十萬,以防遼軍南下,我們看看形勢再說。”

  群臣皆道:“太后英明!”

  誰也不想直面遼軍鐵騎,不過,好不容易拿下的涿州,可不能丟給遼軍,高太后的底線,至少也要拿回涿州,莫州,瀛洲三個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