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東京黃金時代》第528章 最後1根稻草
最新網址: 90年9、10月份,霓虹的經濟情況如何?

 烈火烹油,大家都在捂蓋子。

 最先出現問題的是證券業,因為它們的盈利和股市息息相關。

 然後從年初一月份的首次股市崩盤,在9月份的再次大跌。

 連續兩次上萬點的真實傷害,再大的證券公司都不可能毫發無損。

 這其中大藏省甚至都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

 沒錯,大藏省也要背鍋。

 因為就是他們指導證券行業發明了,“營業特金”這一高度違規的金融產品。

 企業把自己的資金,委托給證券公司進行各種股市和金融操作。

 並且證券公司聲稱絕對盈利,不會虧損。

 這部分資金就是“營業特金”,然而只要是在金融市場流通的產品,哪裡會有穩賺不賠的說法。

 兩次股市暴跌,實業公司集資來的數十萬億資金,虧損殆盡!

 這些虧損的金額,平攤到各大證券公司頭上,至少都是2000億日元起步!

 那麽這些問題爆出來了嗎?

 沒有!因為大藏省暗示證券公司,“營業特金的年度決算,可以彈性化處理。”

 簡而言之,就是告訴大家到了三月份決算時。

 可以利用“理財技巧”對營業特金虧損進行處理,不要將其計入帳簿對外公開。

 這是什麽操作???

 作假!!!

 對,你沒看錯,大藏省在暗示各大證券公司進行財務作假,而且還是官方認可的財務作假!

 所以小日子各種造假的傳統,並不是來自民間,而是從官方一脈相承而來。

 那麽為什麽日經指數已經跌破兩萬點了,還沒有證券公司破產?

 就是因為這些虧損沒有對外公布,作為委托方很多實業公司,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的資金已經虧了大半。

 這可以說是大藏省放任了實業公司、證券公司、銀行三方的失職導致出現的虧損問題,將矛盾留給了未來。

 大藏省為什麽這麽做?怕擔責是一方面。

 另外此時大藏省內部有一個共同的信條,“那就是日本絕對不能成為觸發世界經濟大蕭條的那一個!”

 而且為了平帳,它還主導了銀行對證券公司的放貸。

 這就相當於是在說:哪怕借錢,公司和企業也要利用“理財技巧”,把帳目虧損消掉!

 這是證券業的情況,那麽銀行呢?

 銀行最大的資產,是以“土地本位製”為基礎的各種土地抵押。

 換言之土地就是銀行的財富,因為它以土地為抵押,放出了上百萬億日元的貸款。

 同時為了配合大藏省的“理財技巧”,它還對證券業虧損的“營業特金”進行了托底。

 股市、樓市兩大市場的基本盤,現在都系於銀行一人身上。

 所以可以想見,大藏省對葉山發現的關於各大銀行的各種金融醜聞,一定會嚴防死守。

 然而事與願違,跑的太快的記者,早就把這些信息,散播到了霓虹的各大媒體集團。

 霓虹政府對國內的媒體集團有控制力嗎?有些有,有些沒有。

 霓虹的資本主義雖然有些奇怪,但是媒體行業的人員對自己的原則非常堅持。

 哪怕是政府醜聞也照刊不誤,銀行的金融醜聞那就更不在話下了。

 《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經新聞》,無一例外都對此做了大篇幅的報道。

 火急火燎的大藏省希望轉移民眾的視線,於是它讓《東京新聞》把報道的焦點轉移到了極道火拚這件事上。

 甚至為了加大關注度,大藏省還力求東京地檢特搜出動。

 中央區合同廳舍大廈八樓,上田廣之辦公室的門被人急促敲響。

 “部長大人,大藏省的橋本桑希望您發布公告,宣布對葉山極道火拚事件啟動公開調查。”

 辦公桌後面的上田廣之放下手中的鋼筆,笑了笑。

 “極道火拚那是警視廳需要負責的事,特搜部的職責不在這裡。

 不過鑒於事情影響過大,迫於輿論壓力,特搜部決定助警視廳一臂之力。”

 “誒?”助理看著上田廣之穿戴好製服,有些不明所以。

 “極道的事交給警視廳,但是金融業的經濟犯罪,特搜部接手了!

 通知下去,今天就召開記者發布會,宣布對葉山事件啟動特搜調查!”

 好家夥,這.大藏省捂都來不及。

 您倒好,這是準備再加一把火啊。

 “愣著幹什麽?還不趕緊去?”

 “哈伊!”助理又急急忙忙的往外跑。

 金融犯罪嘛,這不正是特搜部的拿手好戲?

 上田廣之表示,為了維護霓虹金融業的公平公正的環境,特搜部義不容辭!

 霓虹媒體界連篇累牘報道的各大銀行金融事件,簡直像是一個深水炸彈,震得所有人頭暈目眩。

 然而這還不夠,早上七點新聞媒體報道,中午十點東京地檢特搜部就宣布,將對這一系列的金融事件展開調查。

 至於極道火拚?那是警視廳的事,東京地檢特搜部只針對金融犯罪。

 並且前段時間富士銀行的騙貸事件還未了結,這次葉山又牽扯出了第一勸銀、興業銀行、山一證券、長期信用銀行等各大銀行。

 於是東京地檢特搜部宣稱,將把這些所有的金融事件合成一個案件審理調查。

 報告書上對該起事件的命名為,“葉山事件!”

 特搜部的新聞發布會剛剛結束,野村證券的田淵節也就打電話給白川楓。

 他隻說了一句話,“海水的顏色變了。”

 海水的顏色為什麽要變了?因為海嘯要來了。

 對於島國民眾而言,這是人盡皆知的民間彥言。

 大眾本來就對今天的報紙頭條感到震驚不已,結果現在東京地檢特搜部公開表示將對這起事件調查。

 那豈不是坐實了,報紙上說的那些銀行醜聞是真的?

 普通民眾早就對銀行觀感極差,因為他們認為是銀行抬高了地價。

 現在這一系列的金融醜聞,又是因銀行而起,於是民眾憤怒了。

 很多人舉著旗幟到大藏省門口集會,要求大藏省對此給出解釋。

 大藏省次務官滿頭大汗的出來解釋,政府正在展開調查,一定會給民眾一個解釋。

 至於大家質問的高房價,大藏省也表示此前頒布的各種限制不動產的措施,下個月即將生效。

 在明年一月份,土地稅也將正式生效,一切都是為了把地價壓下來。

 大藏省的表態剛結束,然後霓虹的樓市,降了!

 從85年開始,一直攀升了五年之久的霓虹地價,第一次迎來了市場下跌!

 前有股市崩盤,後有大藏省各種政策對土地的限制,再加上現在銀行業的大暴雷。

 終於,一直像瘋牛一般的霓虹地價開始了下跌。

 僅僅一個上午,各大中介公司、地產公司都不動聲色的還是掛牌賣出土地。

 這時候不跑什麽時候跑?沒看報紙說的嗎?有的銀行都負債上萬億了。

 而且下個月,土地交易新規即將生效。

 新到手兩年內的房子不得交易,否則有96%的超高交易稅在等著他們。

 不動產公司手裡的土地不能交易,那還倒騰個什麽勁?

 每年2%~3%的土地稅是什麽概念?

 按照市價現在大多數不動產公司手裡的土地,價值高達幾萬億甚至十幾萬億。

 這就意味著每年他們將要交的稅,很可能會是上千億日元的規模。

 關鍵是這些土地中,很多他們還不能拿出去交易,因為交易要交96%的稅。

 只能捂在手裡兩年,然後才被允許進入市場。

 兩年之後的情況誰說的清?這兩年幾千億日元的稅,誰來買單?

 不動產公司嗎?指望不動產公司靠譜,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

 所以今天壓倒樓市的“葉山事件”剛剛報道出來,不動產公司已經在行動了。

 趁著法律未生效的這段時間,那還不趕緊跑?

 市場是不可能被控制的,市場也是不理智的,同樣市場也是盲從的。

 有了一家在拋,那就有第二家、第三家

 雪球滾動之下,霓虹的地價不僅在降,而且還越來越快!

 在九月之前,霓虹今年的地價相對於去年漲了56%。

 然而短短一天,這個漲幅差距就縮小到了42%。

 這就完了嗎?不,雪崩才剛剛開始!

 就像此前說的,銀行以“土地本位製”進行貸款。

 它的很大一部分資產,都在不動產公司抵押過來的土地上。

 不僅如此,民間家庭的資產很多也和土地掛鉤。

 從86年到89年,霓虹依靠股市和樓市的暴漲,帶來了1400多萬億日元的收益。

 僅89年一年,霓虹家庭從土地上獲得收益就高達260萬億日元。

 正是因為這恐怖的利潤,才使得全民投身了這個狂熱的時代。

 然而這些收益都在土地上,換句話說它們還沒變現。

 現在地價下跌,就意味著企業、不動產公司、普通個人資產都在縮水。

 抵押給銀行的土地價值在縮水,但貸款還存在啊。

 當初銀行可是按照土地市價,真真切切的掏出了自己的真金白銀給地產和個人進行了放貸。

 融資額一般為擔保地價的70%,但是膽大的銀行比如長銀,它敢按照地價的120%放貸!

 現在土地沒以前值錢了,但是不動產和個人身上背負的銀行貸款還在。

 也就是說不管土地未來會跌成什麽樣子,這筆貸款是一分不能少的。

 而當土地跌倒一定情況時,就可能會出現斷供潮!

 因為大家覺得自己土地已經不值這個價了,卻還需要為高額的貸款買單。

 這當然不行!再說了當初土地價格之所以這麽高,說不定就是你們銀行在搞鬼。

 前有住友,後有富士,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斷供一旦出現,那些不值錢土地就會變成銀行的不良資產。

 因為它放出的貸款是真金白銀,收回來的土地卻不值錢了。

 不良資產超過一定程度,銀行也會資不抵債。

 資不抵債的終點是什麽?破產!

 銀行破產?!

 再想想現在銀行承擔的責任?!

 它在為證券公司、股市、樓市進行托底呢!

 連環效應!牽一發而動全身,雪崩就是這麽來的~

 不過目前局勢還沒壞到那種程度,無論是證券公司,還是大藏省都再考慮對策。

 再說了土地價格雖然在降,但它比起去年還是高了一些。

 很多不動產公司,甚至大藏省還在想著會面會漲回來呢。

 畢竟沒有誰可以預知市場,市場也捉摸不透。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