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有十萬億舔狗金》五百二十二 從此不敢看觀音
經過兩天的“緊張”排練,演出如期舉行。

 村子裡可謂是“萬人空巷”,在村政府的宣傳和號召下,幾乎大部分人都放下了手裡的農活,攜家帶口的前來觀賞。

 村劇院人頭躁動,少說有大幾百號人,要不是擴建過,恐怕還真容納不下。

 雖然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但大家都很守秩序,演出還沒開始,笑容洋溢的彼此閑聊。

 “永文,聽說今天的節目有梁山伯與祝英台?不知道效果怎麽樣,當年你和佩之在一起搭檔的效果,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

 作為村子裡重要的文化活動,尚永文當然沒有缺席,並且他曾經也是村劇院的一員。聽著身旁村內長輩的感歎,他只是微笑不語。

 對方眼含期待,問道:“啥時候還能再看你登台演出?村子裡也就數你和佩之最有天賦了,你們退出後,劇院就蕭條了不少,沒那麽好看了。”

 “誒,這話我可不愛聽了。意思是我工作能力不行?”

 一道故作不滿的聲音響起。

 “馬院長。”

 尚永文打了聲招呼。

 “嘿嘿,老馬,我可沒這個意思,不過永文和佩之當年的演出,實在是太出色了,很難有人再超越。”

 村委會副主任兼村劇院院長馬春生走近,“人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得給現在的年輕人多一些包容,這一場的排練我看了,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真的?”

 馬春生笑:“我還會吹牛不成?知道我廢了多大力氣,才找到的人嗎?”

 “那咱們可就那啥,拭目以待了。”

 “待著就行。”

 馬春生看向尚永文,“永文,好久沒見著你了。”

 “最近塘裡收蝦,比較忙。”

 尚永文笑容含蓄。

 瞅著這個後生晚輩,馬春生心裡百感交集。

 明明一個擁有大好前途的人,卻硬生生耽擱了。

 不是說待在農村不好,對方的蝦塘養殖如今也乾的有聲有色,但只不過這個孩子,應該有更遠大的未來啊。

 “村裡接下來會籌劃建立合作社,到時候,大家都會方便。你也不需要那麽忙了,只需要把蝦養好,銷路,物流,都由村裡來負責。”

 “是嗎,那就太好了。”

 馬春生笑道:“大家的日子,都會越過越好。”

 尚永文點了點頭。

 馬春生看著他。

 “佩之回來了,你知道嗎?”

 “知道。”

 “見過了?”

 尚永文搖了搖頭:“最近忙,還沒來得及。”

 幾乎是看著倆孩子長大的馬春生欲言又止,最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唏噓道:“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看一次你們倆人合作演出。”

 尚永文笑道:“現在已經是年輕人的世界了。”

 “瞧你這話說的,你自己難道不是年輕人?有多老?”

 尚永文笑而不語。

 “永文,我覺得,你是時候要考慮自己的人生大事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要是信得過我,我給你介紹幾個姑娘?”

 “馬院長,感謝您。不過這個事情,得看緣分,強求不得。”

 “我看你就是不想找。”

 年過三十,在大城市,確實不算什麽,可是在農村,可是妥妥的大齡剩男了。

 在農村,三十多歲還打光棍,十有八九要遭議論,哪怕尚永文在村子裡名聲很好,也改變不了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永文,你現在身強體壯,確實無所謂,可人總有受傷生病的時候,這樣的事,你到處給人幫忙,也見過不少。你有沒有想過,哪天你要是倒下了,誰來照顧你?這人呐,還是得找個伴。”

 馬春生語重心長,循循善誘。

 “馬院長,我知道。”

 其他人都稱呼自己為馬主任,唯獨這孩子,一直稱呼自己為馬院長。

 馬春生暗自歎息,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有沒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

 “佩之來了。”

 突然。

 劇院門口一陣嗡囔。

 所有人都自發的往那湧。

 馬春生回頭,臉上也流露出一絲激動,“佩之來了,永文,走,一起過去。”

 “人太多了,馬院長,您去吧。”

 馬春生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勉強,獨自迎向門口,“讓讓,大夥讓一讓。”

 蘭家人是和張支書一起來的。

 武廣江這次沒有越俎代庖,將c位讓了出來。

 看著和村支書並肩而行,享受村民近乎朝拜目光的閨女,無論內心還是表情,都無比驕傲。

 武聖也來了,當然,這小兔崽子沒再把狗蛋帶著。

 “張書記。”

 馬春生擠了過來。

 張支書點了點頭,“老馬,準備的怎麽樣?”

 馬春生得意一笑,“放心。”

 “那就好。”

 同張支書打了聲招呼,馬春生瞧向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子。

 哪怕是他,眼神裡都情不自禁透出一絲敬畏。

 “佩之,好久不見。”

 蘭佩之微微一笑。

 “幾年不見,您還是一樣年輕。”

 對待這位村委副主任,她似乎比對待張支書還要客氣。

 “哈哈,年輕什麽,早就老了,再過幾年,就打算退休嘍。”

 “老馬,你可不能這麽早撂擔子,你要是退休了,咱們這劇院,誰來管?”

 張支書打趣。

 一群人在門口寒暄了會,然後走進劇院。

 “佩之,你已經很久沒來過這裡了吧?”

 張支書問。

 其他人都默契的走在二人兩邊。

 蘭佩之輕輕頷首。

 故地重遊。

 卻早已物是人非。

 劇院裡張燈結彩,比起當年,要寬敞了太多。

 四面八方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她的身上,議論紛紛。

 作為村裡走出去最成功的人,整個村子幾乎都聽過她的名字,但不代表每個人都見過她。

 其中更是有很多人對她的記憶,還停留在一二十年前。

 “她就是蘭家那女娃?這麽漂亮?我都快認不出來了。”

 “誰說不是,嘖嘖,這氣質,真不敢相信是咱們村子的。”

 “武廣江那家夥怎麽就能生出這麽優秀的閨女?”

 嗡嗡囔囔中,有一人格外平靜,沒有去窺視那位脫胎換骨的女子,安然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耐心的等待著演出的開始。

 “永文哥。”

 忽然。

 一道喊聲響起。

 武聖已經摸到了旁邊。

 “我就知道你肯定會來。”

 這小子一副未卜先知的得意表情。

 “你怎麽不和你姐她們坐一起?”

 尚永文問,

 “人太多了,不自在。”

 武聖一屁股坐在旁邊,“永文哥,那天我姐要去看你呢,可是你不在家。”

 “這段時間比較忙,晚上才回去。”

 “永文哥,今年蝦子的行情不錯,應該能賺不少吧?”

 武聖人小鬼大的問道。

 尚永文笑了笑。

 “只能說還行吧。”

 武聖翻了個白眼。

 “客氣什麽,我又不會找你討紅包,頂多讓你送我點蝦吃。”

 “想吃蝦的話上我家來拿,絕對管夠。”

 “嘿嘿,這可是你說的,我姐以前就可愛吃蝦了。”

 尚永文微笑不語。

 “也不知道那家夥演戲行不行。這麽多人,要是演砸了,那可就給我們家丟人了。”

 “那家夥?”

 “江辰啊。我姐的朋友,永文哥,你前幾天見過的。”

 “他參加了演出?”

 尚永文意外。

 “嗯。老馬只不過客氣客氣,他居然真的敢答應。”

 尚永文早就習慣了這小子的性格,但還是教育道:“怎麽說話的,有沒有禮貌,要是被你姐知道,非得收拾你不可。”

 武聖撇了撇嘴。

 尚永文看向舞台。

 “永文哥,你當年和我姐就是在這台上演出的嗎?”

 “嗯,只不過那時可沒這麽熱鬧。”

 “永文哥,要不找個時間,你和我姐說說,再一起演一次唄?我爸媽總說我姐小時候演戲多厲害,我想看看。”

 武聖慫恿道。

 尚永文笑著搖頭。

 “永文哥。”

 武聖抓住他的胳膊,這小子也不是不會撒嬌。

 “這件事你就別想了。”

 “為什麽?”

 武聖面露不解。

 “你姐不是小孩了,我也不是。即使我願意,她也不會願意的。”

 “誰說她不願意?我可以去做她的工作。”

 尚永文啞然一笑。

 “那你是真的找抽了。”

 見人到的差不多了,張支書走上台,也沒過多廢話,簡單的說了幾句,便宣布演出開始。

 當然不可能只有一個節目。

 除了臨時拉過來的年輕人們,村劇院也有自己的班底,平時也負責村裡的婚喪嫁娶工作。

 指望藝術含量多高,自然是強人所難,但是大家的演出都可謂是盡心盡力,村民們也給面子,掌聲不斷。

 不過武聖這小子興趣缺缺,坐在椅子上,昏昏欲睡。

 “接下來為大家奉獻的節目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大家歡迎。”

 聽到這,武聖才打起了精神,坐直身子,期待的盯著舞台。

 尚永文眼神平和。

 最佳觀賞位置,同張支書坐在一起的蘭佩之面無表情。

 伴隨著一道弦樂。

 一位古裝扮相的女子走了出來,正是田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幾乎都耳熟能詳,即使開場是個人獨角戲,但田雪沒有任何緊張,用堪稱出色的表演,演繹出了一個聰明又美麗,會繡花剪鳳,還喜歡寫字讀書的才女形象。

 然後丫鬟出場,為想到外地學館求學的小姐出主意。

 女扮男裝。

 田雪飾演的祝英台打扮成一個英俊瀟灑的公子模樣,丫環打扮成書童,成功說服父母,帶著行囊,踏上了去外地學館求學的路程。

 “太熱了,休息會吧。”

 走了一程,祝英台在路旁的小亭子裡休息,這時候,男主角閃亮登場。

 只見又一個書生和書童從幕布後走出,拿著扇子,穿著青子服的那廝不正是江辰又是誰。

 蘭佩之嘴角微不可察的翹了翹。

 “我靠,看不出來,這家夥穿這衣服還挺酷的。”

 武聖滴咕。

 旁邊的尚永文靜靜看著。

 “兄台也是去學館求學嗎?”

 “莫非兄台也是?”

 亭子裡。

 兩人攀談起來,互報姓名,聊的十分投機,按照故事發展,結拜成兄弟。

 “梁兄比我年長兩歲,今後稱呼我為英台弟就好。”

 兩人高高興興一同上路。

 這幾天的排練確實有效果,二人配合默契,不說天衣無縫,起碼比之前的節目確實要好上太多。

 再加上服化道具方面也相當用心,都是田雪自己花錢網購回來的,所以很輕松的就把村民們吸引了進去。

 祝英台和梁山伯成功進入學館求學,恰巧被安排在同一張課桌上學習,朝夕相處,順理成章成為了最要好的朋友。

 “佩之,有幾分當年你和永文的水平了。”

 張支書讚歎道。

 蘭佩之沉默不語。

 “梁兄,我睡覺容易亂動,所以我用書箱把我們倆的床隔開,就不會打擾到梁兄休息。”

 因為祝英台準備充分,所以即使睡一間房,梁山伯也沒發現對方是女子。

 劇情按部就班,和當年走向前幾乎一致,只是演員換了,因此讓村裡包括張支書在內的一些老人,止不住產生了幾分恍忽感。

 “英台不是女兒生,因何耳上有環痕?”

 一直到某次課堂,故事的走向與多年前,發生了偏差。

 不得不承認。

 田雪確實是一個細致負責的人,因為考慮到自己有耳洞,所以對劇本,做了細微合理的改動。

 “耳環痕有原因,梁兄何故起疑雲。”

 祝英台手捧書卷,坦然自若,“村裡酬神多廟會,年年由我扮觀音。”

 她抬起頭,瞧了江辰一眼,“梁兄啊,做文章要專心,你前程不想,想釵裙。”

 這記眼神,妙不可言。

 江辰的表演也堪稱精湛,應該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對祝英台的性別產生懷疑,可是卻又不敢確定,矛盾的心理準確無誤的表達在面部表情上,讓村民們能夠輕易感受。

 “我從此不敢看觀音。”

 音響裡傳來聲音。

 像是盯著祝英台的梁山伯,此時的心聲。

 之前的台詞,都是田雪設計,只有這一句,是江辰補充的。

 大家一致覺得,妙到毫巔,畫龍點睛。

 “我就說這家夥是個演員。”

 武聖念念有詞。

 曾經也在這個台上演過同一個故事同一個人物的尚永文神情木然,眼神倒映出舞台的燈光,不見悲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