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總,我原來就是電子工業部下屬研究所的所長,咱們搞研發的人裡面有好幾個原來也是電子工業部的技術員,現在部裡也知道我們研發超級d的事情,他們對這件事很感興趣。覺得這項技術能夠進一步的推動國產d的發展。」楚文博說道。
現在國內搞技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國外的dvd機已經研發成型,而且很快就要投入批量生產。
所以很多人心裡有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那就是用這種新研製出來的超級d技術於國外即將要投產的dvd進行對抗。
他們不知道的是向陽電子早已經開始計劃在兩年之後在d生產上打退堂鼓了。
「部裡是怎麽想的?」宋宇問道。
「自然是向國外那些企業學習,制定統一的超級d標準。然後組織國內各家d廠商按照這個統一標準進行生產。」楚文博答道。
「如果是這樣,那就按照我們向陽電子的標準就行了。」宋宇說道。
楚文博微笑的搖頭看著宋宇卻沒有說話。
宋宇馬上醒悟過來,完全按照向陽電子研發出來的超級d技術作為生產標準是不可能的,部裡一定進行一定的改動否則是說不過去的。
這就像是一個文秘即使有再好的文筆,寫出來的講演稿再好,領導也要絞盡腦汁修改幾個字,絕不會一點不動的照單全收。
宋宇正在跟楚文博談話的時候,口袋裡的電話突然響了。他掏出電話看了一眼走到走廊裡氣憤的說道:「你這小子要搞什麽?這幾天給我打了多少個電話?我現在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和你扯淡!」
電話那頭傳來了汪小北的聲音,他討好的對宋宇說道:「小宇,我這一次找你真的是有好事,大好事,賺大錢的好機會!」
「你這小子從小就是說話大喘氣,撒謊眼睛都不眨!」宋宇說道。
按照他以往的脾氣早就應該把電話掛斷了,可是一想到汪小北在這一次幫向陽電子從電子工業部裡拉出來兩個處長,是立過功勞的人,宋宇強壓住心裡的怒火打算和汪小北聊聊兩句再掛斷電話。
「小宇,你就給我半天時間,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去好好看看,真的是賺錢的好機會,賺幾個億都是輕輕松松的!」汪小北說道。
「幹什麽事這麽賺錢?」宋宇問道。
「當然是房地產了!」汪小北答道。
「京城這地方藏龍臥虎,不要說你,就是我也不敢保證穩穩當當的拿一塊地皮下來。」宋宇說道。
「現在情況不同了,這兩年京城的房價微微下跌,各家銀行也開始扎緊口袋,不願意往房地產上貸款。很多房地產企業都很困難,你們向陽電子不是不缺錢嗎?我幫你們找了一個好項目,到時候不要忘了我這個功臣!」汪小北說道。
「你真的沒有騙我?」宋宇問道。
「如果我騙你,將來就讓我得hiv!」汪小北咬牙切齒的說道。
….
聽見汪小北這麽說,宋宇的身上打了一個冷戰,這小子發的毒誓也實在是太毒了!
他急忙用手捂住話筒,生怕病毒從話筒裡面跑出來!
「我現在在雙榆樹,你馬上開車來接我來吧。」宋宇說道。
20分鍾後汪小北開著一輛奔馳來到向陽電子總部大樓外面,接上宋雨後向馬甸橋方向駛去。
宋宇真是累了,上車後不久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居然打起盹來。
等他再一次睜開眼睛時,轎車已經駛過了馬甸橋正在一路向北。
「你這是要拉我去八達嶺?」宋宇吃驚的問道。
「沒有那麽遠,馬上就到了!」汪小北答道。
轎車
又向前行駛了20多分鍾,在高速公路的一個路口向右轉,行駛了將近一公裡汪小北把奔馳車停了下來。
宋宇坐在轎車裡向外面看去,路旁被圈起來的一大片荒地,看樣子是正在建設中的工地。
但是卻看不到進出的各種車輛和施工的工人,更聽不見施工的聲音。
「這是什麽樓盤?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宋宇問道。
「這裡是牡丹園。有人準備在這裡建設高檔別墅區,一共有七八百畝!怎麽樣?夠不夠格局?」汪小北答道。
宋宇推開車門下車,汪小北也跟著下車,兩個人向工地的大鐵門處走去。
顯然汪小北曾經來過這裡,而且跟工地僅有的一個大活人——也就是看門的老頭兒很熟。
聽見汪小北的聲音,門衛老頭就把工地的大鐵門打開讓宋宇和汪小北走了進去。
建築工地上大部分地方都是空地,建起來的幾棟別墅大部分也是半拉子工程,而且看樣子已經停工很長時間了,即使是新建好的別墅也顯得有些破敗。
「拿下這塊地的老板是誰?他為什麽不建了?」宋宇問道。
「92年的時候京城市政府到港島去招商,認識了一個從內地移民到港島的商人,那小子在國內的時候靠賣101生化水發了財,後來移民到港島。他手裡根本就沒有幾個錢,只不過到港島以後看見港島賣樓花賺錢很快,他也想在京城搞這一套。畫好圖紙後就收錢賣樓,然後再向銀行貸款,空手套白狼。結果他這一套沒有玩好玩砸了,欠了一屁股的債。九四年的時候就想不開死了。」汪小北說道。
「既然他已經死了,那麽現在這個樓盤在誰手裡?」宋宇問道。
「在一個港島商人手裡,現在國家政策是收緊銀行貸款,他自己用在香港的公司抵押貸款1億港幣根本就不夠,內地的銀行現在又不能貸款,完全砸在手裡了。現在一百零五戶已經交了預付款的買家都逼著他退錢,逼得他焦頭爛額!現在正是咱們入局的好時候!」汪小北答道。
宋宇看著像是殘垣斷壁的工地想了一會兒說道:「這件事先不著急,我要好好打聽一下,和董事會裡的其他人商量商量,再做決定。」
….
晚上,王衛東就接到了宋宇打來的電話說了今天他去京城牡丹園的事情,宋宇又說這幾天他在京城托幾個朋友打聽一下牡丹園的具體情況。
王衛東說道:「小宇,這件事就不用你去打聽了。許康年退休之前就是京城建委的,他要是想了解牡丹園的情況一定比你更方便,我這就去讓他打聽一下。」
結束與宋宇的通話之後,王衛東走出自己的房間來到許康年的房間。
王衛東問道:「老許,你知道京城八達嶺附近牡丹園的事情嗎?」
許康年答道:「我知道,那是92年的時候市裡組織招商考察團到港島引進的一個地產項目。後來從94年開始國家在房地產方面開始收緊政策,那個項目很難從銀行得到貸款,所以就變得爛尾了。」
「你自己覺得那個項目怎麽樣?」王衛東接著問道。
許康年想了想答道:「那個位置離八達嶺長城很近,離明十三陵也很近,用老話來說,是一塊風水寶地。從金朝開始皇親國戚就願意把墳墓建到那裡,而且處於京城的上風口所以沒有汙染。」
「你能不能現在就和京城裡過去建委的那些同志聯系聯系,詳細了解一下牡丹園的情況,看看我們向陽電子有沒有入手的可能?」王衛東說道。
「好,這件事很容易,我馬上就辦!」許康年答道。
過了一個多小時,許康年來到王衛東的房間。
「我基本上已經打聽清楚了
,雖然牡丹園是由市裡引進的招商引資項目,但是一些手續並沒有辦全。地產商以八九千一平方米的價格賣出去了一百零五戶,一共是一個多億。現在那些人都追著那個港島房地產商要錢。你也知道,現在能買得起別墅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所以那個港島房地產商被追的焦頭爛額,現在正急於出手。」許康年說道。
「如果我們要接盤需要多少錢?」王衛東問道。
「我已經問過了,把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大概需要四個億左右」許康年答道。
停頓了一下許康年接著說道:「王總,我覺得牡丹園這個項目我們可以接,剛才我已經打聽清楚了,牡丹園附近還有兩三處已經建好和正在建設中的高爾夫球場。你也知道,高爾夫球場耗水量非常大,而京城是一個非常缺水的地方,剛才市裡建委的同志告訴我,可能很快就會出台政策禁止在京城周邊建設新的高爾夫球場,如果是這樣已經建好的高爾夫球場就太寶貴了,那麽在它旁邊的牡丹園一定會升值!而且剛才我那位同事還告訴我,以後京城在別墅項目審批上會越來越嚴。」
王衛東心裡想有許康年這樣的人在向陽電子裡真是好啊。
他現在已經基本決定接手牡丹園這個項目。
不過資金不是從向陽電子裡面出,而是由他和宋宇歐小陽和歐小軍四個人出資接手牡丹園。
….
結束與許康年的談話後,王衛東又打電話給李月詩,把他打算接手京城牡丹園的事告訴給李月詩。
「李小姐,我們四個人這兩年在港島的收入一共有多少?」王衛東問道。
「四個人裡面當然你的收入是最多的。把四個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我估計有4000多萬港幣。」李月詩答道。
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國家出台政策,企業所得稅是55%。而個人所得稅最高的是45%。
從八十年代初開始,國家逐步降低企業所得稅。到90年代中期的時候已經降低到30%左右。
而個人所得稅部分卻始終沒有變化。
在國外個人所得稅普遍低於企業所得稅,而現在在國內個人所得稅的上限是45%,遠遠的超過了企業所得稅。
所以許多公司裡的高層和老板為了避稅就在香港成立機構,也就是企業的高層人員在香港分配收入。
向陽電子是一家在港島上市的公司,企業的高層在港島分配收入也很正常,而港島的個人所得稅只有15%。相對比於內地的45%要低的多。
這兩年來王衛東宋宇歐小軍和歐小陽四個人從向陽電子拿到的工資和分紅就是很大一筆。
現在王衛東要動用這筆收入來接盤牡丹園項目。
王衛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李月詩之後,李月詩說道:「除了現有的4000萬港幣之外,你們四位股東還需要以手裡的股份在港島的銀行裡至少要抵押三個多億。接手樓盤重新開工進行建設,又是很大的一筆錢。不過到那時候,如果有源源不斷的賣家購買牡丹園的樓盤,我們就不缺錢了。」
「李小姐,我現在請你去京城見接手牡丹園這個樓盤的港島商人,盡可能的以低價把項目接手過來。我們對港島炒樓花,也就是預售這種方式都不熟悉,這方面最熟悉的就是你。你也到牡丹園的現場去看看,看看值不值得我們入手。到時候我允許你也拿出一部分資金入股。」王衛東說道。
「老板,你要說話算數。明天我就坐飛機去京城!」李月詩說道。
第二天下午,李月詩就在京城的一家賓館裡見到了港島達利公司的老板鄧建剛。
愁眉苦臉的鄧建剛疲憊不堪。
靠著在國內買101生發水發家的劉長明移民到港
島之後大開了眼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國內哪有什麽別墅,更沒有像港島這種炒樓花也就是房屋預售的銷售方式。
這時候,京城市政府組成考察團到港島招商。劉長明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考察船,然後回到國內在沙河附近這塊風水寶地拿下了一大塊地皮打算大撈一筆。
可是讓劉長明沒有想到的是在辦理房地產的各種手續的時候卻阻力重重, 造成手續不全,而且國家開始控制銀行向房地產貸款,這就造成了劉長明資金短缺,最後不得已,他只能以很低的價格把牡丹園這個項目賣給了港島商人鄧建剛。
不久以後,被債務壓垮的劉長明就死了。
作為港島的成功商人,鄧建剛覺得自己可以憑借著在港島的經驗在京城這個地方混得風生水起。
可是他接手這個樓盤以後卻處處碰壁,在這個需要人脈關系和不斷踢皮球的地方被折磨的***。
中國可不是他這個級別的港島商人能混的。
現在他帶來的1億港幣資金已經全部耗光了,如果再想不出辦法,鄧建剛只能步劉長明的後塵。
「劉先生,你還認識我嗎?向陽電子的王衛東王老板讓我到京城來見你,他想拉你一把!」李月詩笑著說道。
不穩定平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