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NBA:我是發牌大師》二十八 機會不大!
  晚間。

  薛連城又一次加練,不過這次他沒有體驗凌晨四點的印第安納夜晚。

  後天就是淘汰賽,他得蓄一些元氣。

  這段時間練下來,空位三分得到明顯提升,投一千個球,勉勉強強能進六百三到六百五個。

  雖然還不夠穩定,但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還有傳球,也得到了一些提升,力度把握,弧度估算,以及手腕的力量,都得到了加強。

  所以說……

  日複一日的機械化練習,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升辦法,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也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嗯!

  雖然不多,但至少是看到了希望。

  希望是動力的源泉。

  如果一點希望都沒有,那得多灰暗啊!

  匆匆洗漱。

  躺在床上,刷了刷手機,主要是看一看新聞。

  NBA全明星周末後,各支球隊為了爭取排名,紛紛開始發力。

  西部方面,聖安東尼奧馬刺,俄克拉荷馬雷霆,洛杉磯快船這三支球隊,一騎絕塵,算是獨一檔的存在。

  特別是聖安東尼奧馬刺,歷經上賽季總決賽的挫敗,這賽季奮發蹈厲,相當之猛,穩坐聯盟頭把交椅。

  東部方面,印第安納步行者與邁阿密熱火,為了頭名打破頭。

  而媒體主要炒作的還是邁阿密熱火與聖安東尼奧馬刺的2.0版。

  大家都看好這兩支球隊,能從各自分區突圍而出,在總決賽舞台上再次相遇。

  不過。

  要說最熱的體育話題,還是即將到來的瘋狂三月。

  康涅狄格,肯塔基,密歇根,堪薩斯,等一眾名校,都是奪冠熱門。

  其中黑馬,除了俄克拉荷馬州立,就是他們即將遇到的密歇根州立,勢頭非常猛。

  至於印第安納山地人隊,並不被看好。

  除此之外。

  選秀預測,也提上了熱門榜單。

  恩比德,維金斯,帕克這三人,就是預測的前三人選。

  其他熱門新秀,還有亞利桑那的阿隆-戈登,澳洲的丹特-艾克薩姆,肯塔基的朱利葉斯-蘭德爾,密歇根的斯塔斯卡斯,以及他的隊友馮萊。

  反正數來數去,就這麽些人能拚一拚前三。

  至於他的名字,不配出現在預測網站裡。

  甚至是……不配擁有名字,連二輪預測順位都沒有他。

  都比不上隊友哈什,哈什還在第二輪總54順位,被提了一下。

  當真是……心酸呐!

  正鬱悶之際。

  突然。

  他想到國內那些名嘴們,會不會看好自己的NBA前景?

  懷著忐忑的心情,他再次登上微博。

  這次他倒沒想著再跟黑粉乾架,而是直奔那些籃球大V去了。

  首先是58爹楊先生。

  他翻了一遍,還真翻到了楊先生談及了關於他的博文。

  內容:應粉絲提問,說我們國內有一個叫薛連城的苗子,現在在米粒那邊打NCAA,問我這個薛連城有沒有進入NBA的機會。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他的比賽視頻和訓練視頻,怎麽說呢?

  我感覺機會不大。

  首先他這身體天賦,就沒有達到NBA級別。

  NBA是什麽級別?

  飛天遁地的存在,匯聚了全世界最精英的籃球運動員。

  各種激烈身體對抗,各種高難度動作,每一個球都需要身體天賦來托底,

才能有一分立足之地。  我舉個例子,一個簡單的突破過人,看著沒什麽值得說道的,但那是因為你沒有身臨其境,其實他們運球擺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你速度不快,你就做不出這種動作,也就無法把變向和節奏打出來,這樣你就過不了人。

  這個薛連城我看了一下,他身高應該196cm,這是一個標準的後衛身高,但他的速度很一般,這就注定了他的突破會變得極其艱難。

  一個後衛,如果沒有了速度的優勢,那就相當於老虎沒有了牙齒。

  這就是我不看好他的原因之一。

  而第二點,他的彈跳和運動能力也很平庸。

  這就會造成他的籃下終結能力下降。

  既突不進去,又終結不了,這樣的後衛不就廢了一半嗎?

  那麽另一半是什麽呢?

  沒錯!

  是投籃能力。

  薛連城的三分能力也普普通通,這還是在NCAA裡,他面對的對手並沒有給他那麽強的壓迫感的情況下。

  如果他進了NBA,那他的投籃能力,只會更差。

  因為NBA的球員天賦更高,比如身高,臂展,彈跳,運動能力,爆發力都是頂尖的存在,那裡的對抗激烈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再舉個例子,178cm的身高,你可能在NCAA裡還能打一打,但在NBA裡,你只有挨冒的份,哪怕你投籃好,也會被遮天蔽日影響到你的投籃姿勢。

  托馬斯為什麽最終被淘汰,就是身高遏製他的上限和下限。

  如果托馬斯再高5cm,那完全就是兩個球員了。

  而薛連城的劣勢在NCAA裡還體現得不夠明顯,但當你來到NBA時候,你就會知道什麽叫舉步維艱。

  誠然。

  薛連城的對抗能力,核心力量都很好,最近與堪薩斯這場比賽,就體現出來了。

  但在NBA裡,這就不是優勢。

  依靠蠻力硬突,根本就行不通。

  一旦失去了突破的法寶,結果是什麽無需多言。

  這就是我的總結。

  他現在還不具備進入NBA的能力,需要繼續深入鍛煉。

  我的建議是,練好投籃,減輕體重,這樣的話,或許還有一絲絲曙光。

  以上。

  就是楊先生對他的所有評價,博文是他被禁賽期間寫的。

  薛連城看完後, 心裡好不是滋味,被人看輕了,換誰能舒服得了呢?

  最重要的是,這個人不是那些啥也不懂的黑粉,而是著名的籃球評論員。

  別人都說楊先生不懂球。

  其實這就涉獵到泛義和廣義的問題了,楊先生在籃球領域裡深耕這麽多年,懂的其實還是不少的。

  至少這篇博文,有一點他是認同的。

  NCAA和NBA完全是兩個不同級別的賽場。

  178cm的人,能在NCAA的球隊裡擔當重要角色,且不少。

  但千禧年後的NBA,除了一個卡車司機托馬斯,一個扣籃王羅賓遜,還有誰?

  沒了。

  同樣的。

  速度不快,跳得不高,運動能力不好,投籃一般,在NCAA也有立足之地。

  但在NBA裡,還能嗎?

  還敢挺著胸脯說一句我能?

  最簡單一點區別。

  一塊籃球場地,長28米,寬15米。

  籃球場就是這麽大,但扎堆都是身高臂長,速度快如閃電,力量壯如牛,能飛天遁地的球員,出來的機會,就要比普通球員要低得多。

  比如包夾後的分球。

  你接到球後,立馬就要作出調整,並且把球投出去。

  要不然防守球員很快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干擾你。

  為什麽?

  因為在NBA裡,球員普遍速度更快,身高更高,臂展更長,彈跳更好。

  這就導致,機會稍縱即逝。

  微微一猶豫,你就失去了這個投籃的機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