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
薛連城又一次加練,不過這次他沒有體驗凌晨四點的印第安納夜晚。
後天就是淘汰賽,他得蓄一些元氣。
這段時間練下來,空位三分得到明顯提升,投一千個球,勉勉強強能進六百三到六百五個。
雖然還不夠穩定,但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還有傳球,也得到了一些提升,力度把握,弧度估算,以及手腕的力量,都得到了加強。
所以說……
日複一日的機械化練習,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升辦法,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也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嗯!
雖然不多,但至少是看到了希望。
希望是動力的源泉。
如果一點希望都沒有,那得多灰暗啊!
匆匆洗漱。
躺在床上,刷了刷手機,主要是看一看新聞。
NBA全明星周末後,各支球隊為了爭取排名,紛紛開始發力。
西部方面,聖安東尼奧馬刺,俄克拉荷馬雷霆,洛杉磯快船這三支球隊,一騎絕塵,算是獨一檔的存在。
特別是聖安東尼奧馬刺,歷經上賽季總決賽的挫敗,這賽季奮發蹈厲,相當之猛,穩坐聯盟頭把交椅。
東部方面,印第安納步行者與邁阿密熱火,為了頭名打破頭。
而媒體主要炒作的還是邁阿密熱火與聖安東尼奧馬刺的2.0版。
大家都看好這兩支球隊,能從各自分區突圍而出,在總決賽舞台上再次相遇。
不過。
要說最熱的體育話題,還是即將到來的瘋狂三月。
康涅狄格,肯塔基,密歇根,堪薩斯,等一眾名校,都是奪冠熱門。
其中黑馬,除了俄克拉荷馬州立,就是他們即將遇到的密歇根州立,勢頭非常猛。
至於印第安納山地人隊,並不被看好。
除此之外。
選秀預測,也提上了熱門榜單。
恩比德,維金斯,帕克這三人,就是預測的前三人選。
其他熱門新秀,還有亞利桑那的阿隆-戈登,澳洲的丹特-艾克薩姆,肯塔基的朱利葉斯-蘭德爾,密歇根的斯塔斯卡斯,以及他的隊友馮萊。
反正數來數去,就這麽些人能拚一拚前三。
至於他的名字,不配出現在預測網站裡。
甚至是……不配擁有名字,連二輪預測順位都沒有他。
都比不上隊友哈什,哈什還在第二輪總54順位,被提了一下。
當真是……心酸呐!
正鬱悶之際。
突然。
他想到國內那些名嘴們,會不會看好自己的NBA前景?
懷著忐忑的心情,他再次登上微博。
這次他倒沒想著再跟黑粉乾架,而是直奔那些籃球大V去了。
首先是58爹楊先生。
他翻了一遍,還真翻到了楊先生談及了關於他的博文。
內容:應粉絲提問,說我們國內有一個叫薛連城的苗子,現在在米粒那邊打NCAA,問我這個薛連城有沒有進入NBA的機會。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他的比賽視頻和訓練視頻,怎麽說呢?
我感覺機會不大。
首先他這身體天賦,就沒有達到NBA級別。
NBA是什麽級別?
飛天遁地的存在,匯聚了全世界最精英的籃球運動員。
各種激烈身體對抗,各種高難度動作,每一個球都需要身體天賦來托底,
才能有一分立足之地。 我舉個例子,一個簡單的突破過人,看著沒什麽值得說道的,但那是因為你沒有身臨其境,其實他們運球擺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你速度不快,你就做不出這種動作,也就無法把變向和節奏打出來,這樣你就過不了人。
這個薛連城我看了一下,他身高應該196cm,這是一個標準的後衛身高,但他的速度很一般,這就注定了他的突破會變得極其艱難。
一個後衛,如果沒有了速度的優勢,那就相當於老虎沒有了牙齒。
這就是我不看好他的原因之一。
而第二點,他的彈跳和運動能力也很平庸。
這就會造成他的籃下終結能力下降。
既突不進去,又終結不了,這樣的後衛不就廢了一半嗎?
那麽另一半是什麽呢?
沒錯!
是投籃能力。
薛連城的三分能力也普普通通,這還是在NCAA裡,他面對的對手並沒有給他那麽強的壓迫感的情況下。
如果他進了NBA,那他的投籃能力,只會更差。
因為NBA的球員天賦更高,比如身高,臂展,彈跳,運動能力,爆發力都是頂尖的存在,那裡的對抗激烈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再舉個例子,178cm的身高,你可能在NCAA裡還能打一打,但在NBA裡,你只有挨冒的份,哪怕你投籃好,也會被遮天蔽日影響到你的投籃姿勢。
托馬斯為什麽最終被淘汰,就是身高遏製他的上限和下限。
如果托馬斯再高5cm,那完全就是兩個球員了。
而薛連城的劣勢在NCAA裡還體現得不夠明顯,但當你來到NBA時候,你就會知道什麽叫舉步維艱。
誠然。
薛連城的對抗能力,核心力量都很好,最近與堪薩斯這場比賽,就體現出來了。
但在NBA裡,這就不是優勢。
依靠蠻力硬突,根本就行不通。
一旦失去了突破的法寶,結果是什麽無需多言。
這就是我的總結。
他現在還不具備進入NBA的能力,需要繼續深入鍛煉。
我的建議是,練好投籃,減輕體重,這樣的話,或許還有一絲絲曙光。
以上。
就是楊先生對他的所有評價,博文是他被禁賽期間寫的。
薛連城看完後, 心裡好不是滋味,被人看輕了,換誰能舒服得了呢?
最重要的是,這個人不是那些啥也不懂的黑粉,而是著名的籃球評論員。
別人都說楊先生不懂球。
其實這就涉獵到泛義和廣義的問題了,楊先生在籃球領域裡深耕這麽多年,懂的其實還是不少的。
至少這篇博文,有一點他是認同的。
NCAA和NBA完全是兩個不同級別的賽場。
178cm的人,能在NCAA的球隊裡擔當重要角色,且不少。
但千禧年後的NBA,除了一個卡車司機托馬斯,一個扣籃王羅賓遜,還有誰?
沒了。
同樣的。
速度不快,跳得不高,運動能力不好,投籃一般,在NCAA也有立足之地。
但在NBA裡,還能嗎?
還敢挺著胸脯說一句我能?
最簡單一點區別。
一塊籃球場地,長28米,寬15米。
籃球場就是這麽大,但扎堆都是身高臂長,速度快如閃電,力量壯如牛,能飛天遁地的球員,出來的機會,就要比普通球員要低得多。
比如包夾後的分球。
你接到球後,立馬就要作出調整,並且把球投出去。
要不然防守球員很快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干擾你。
為什麽?
因為在NBA裡,球員普遍速度更快,身高更高,臂展更長,彈跳更好。
這就導致,機會稍縱即逝。
微微一猶豫,你就失去了這個投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