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陽光裡,羅蘭和那中年男子一起騎著木馬唱著歌,活像是兩個歡樂的大孩子。
隨後閑聊,羅蘭得知對方名叫潑伊特斯,是一位吟遊詩人,在各個地區流浪多年,搜集和傳唱各種各樣的詩詞和歌謠。
異世界也是有詩歌的,甚至有吟遊詩人這麽一個以詩歌和音樂作為力量的職業。
他們收集各地的傳說,通過詩歌,音樂和故事化為魔法。
“你唱的這首歌雖然聽起來歡樂,但不知為何,我卻從中聽出了悲哀。”
聊了一陣之後,潑伊特斯表情認真道。
“悲哀嗎?或許真的有一點點吧。”
羅蘭從這個潑伊特斯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流浪藝術家的特質,被其超高魅力所感染,由衷的生出了幾分知己之感。
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城市裡,離開了老師,他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
想想也確實有點兒悲哀。
羅蘭沒有了玩心,開口吟誦起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小雅·采薇》(節選))
這是《詩經》當中的一段,表達了思念故土的傷感之情。
相傳周代有采詩官,負責深入民間收集歌謠,整理後交給太師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
《詩經》就是由此而來。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古代詩歌的開端,包含311篇,按內容分類可以分為風雅頌,其中6篇為笙詩,(只有標題,沒有內容)。
它按照內容分類,可以分成《風》、《雅》、《頌》,分別是周代各地的歌謠,周人的正聲雅樂以及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
這些詩歌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愛情、戰爭、徭役、祭祀、婚姻、王事,天文、地理、自然等方方面面,對於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也是後世文學“賦比興”的垂范。
得幸於穿越重生造成的靈魂變異,羅蘭前世所曾接觸過的東西,幾乎都完整無遺的以資料形式留存下來。
《詩經》沒有徒詩(不入樂的詩),《墨子·公孟》有記載,《詩經》可以誦,弦,歌,舞,都是可以合樂歌唱,甚至配合舞蹈來欣賞的。
只可惜,《詩經》的唱法在秦漢的時代大概就已經失傳。
甚至就連吟誦,古人傳統一種讀書方法,都差點在上個世紀失傳,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一些讀書技法。
羅蘭自己在這方面掌握也不是很深,比如詩詞歌賦的朗默、急緩、高低、恬苦、細慢、生熟、密疏,都可以說是非常生疏。
古漢語的發音五花八門,統歸到現代普通話來吟誦,更是難以還原古代詩詞歌賦的全貌。
但潑伊特斯在旁聽到,仍然大受震撼。
“這是什麽詩歌?我竟從來沒有聽到過!”
他從中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見的獨特魅力!
震撼!
驚喜!
激動!
吟遊詩人從腰間掏出一個萊雅琴,即興撥動起來。
他借著羅蘭誦讀的聲韻和節奏,為其譜了個簡單的曲調,唱道:
“???~??~ ~??, ~???~??~??。
???~??~???~??,??~ ~???~???。
~???~???~???,???~??~???~??。
??~ ~ ~???,??~???~??~??!”
略帶幾分滄桑的嗓音中,羅蘭仿佛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楊柳依依,隨風飄擺。
出征歸來,大雪紛飛。
道路難行,饑渴勞累。
滿腔傷感與悲痛,不知如何向人述說。
不知不覺,路旁有一些遊人被吸引,相繼圍了過來,靜靜欣賞和品悟。
這個世界的詩歌和音樂能夠直接和瑪那共鳴,的確更加容易感染人心。
這是一種魔法的力量。
又或者應該說,這就是古老詩歌原本所應具有的魅力!
雖然潑伊特斯並不懂這些詩詞當中所蘊含的意義,但他運用類似「巧言術」的力量鸚鵡學舌,複刻自己的發音,配合音樂營造情境,立刻就有奇效!
羅蘭見了,也是暗自讚歎。
只可惜,自己此生時間精力有限,肯定不可能親自把它發揚光大。
上下五千年,精英人傑如同過江之鯽,文化瑰寶如同天上繁星……
短短百年,怎麽夠用!
光是一部《詩經》的魔法化構造,都夠研究一輩子了。
一番動人表演過後,羅蘭對潑伊特斯道:“我這裡還有一些你肯定沒有聽說過的詩歌,不如留個聯絡地址給我,我回頭髮給你。”
當場吟誦一來是麻煩且雜亂, 二來則沒有辦法留痕。
這也不是羅蘭在乎自己名利,而是要留下賽裡斯的印記。
要不然後世再來個撮爾小國的穿越者,說這些是他們的,連自己都被考證成思密達,那豈不是要糟?
“榮幸之至。”潑伊特斯沒想到在這裡遇到個忘年交的知音朋友,還能得到贈詩,以供傳唱,不由得喜出望外。
別人或許不會在意這種禮物,但作為吟遊詩人,可是珍惜得很。
旋即卻是忽然想到了什麽,帶著幾分震驚道:“你還沒有告訴我你叫什麽名字,難道說……
你就是賽裡斯語的發明者,羅蘭先生?”
現今賽裡斯語方興未艾,除了羅蘭自己,不大可能會有別的什麽人用它作詩歌。
這潑伊特斯果然不愧是消息靈通的吟遊詩人,竟然能猜測出來。
“沒錯,我就是羅蘭。”羅蘭展顏而笑。
旁邊圍觀的路人聽到,大多無動於衷。
這個名字,還不算怎麽顯赫。
就在這時,遊樂場對面,一棟建築上面,巨型投屏術浮現。
幾乎與此同時,附近好些建築上面,魔導器營造的室外投屏也畫面改變。
“緊急插播最新消息,晨星獎評選如期順利結束,本屆晨星獎評委會公布最新獲獎者名單,靈知學派……符文學派,羅蘭……巫術學派……”
後面繼續播報的是什麽,在場諸人已經無心細聽。
他們隻記得剛剛聽到的名字。
“羅蘭?”
“羅蘭!”
“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