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徐年本來是想要一次性把五軍主將全部換個遍的。
但是考慮到北軍將軍徐疇還要坐鎮北疆,臨陣換將也找不到合適的,索性先放在一邊了。
水師也是同理而言,他找不到合適的水師大將。
倒是皇甫壽,之後也可以找個借口調回徐邑,不再直接擔任水師將軍。
關於這位老將軍,他在鮑叔衡這裡得到不少消息,可謂是一個仁慈之將。
然而正是他的仁慈和縱容,讓水師中不少將領上下其手,克扣士兵卒軍餉是常有之事,連年之下,吃空餉都快成了水師將士的共性。
兩軍的整頓還不到時候,只能先放到一邊。
等到諸將退下,徐年看向裴正。
“可知於謙何在?”
裴正拱手道:“稟君上,於大人此刻正在城中處理諸軍後勤事宜,一時抽不得空暇。”
徐年聞言不覺有些頭疼。
如今永城之中,集合了禁軍,中軍,南軍,西軍,親衛軍,錦衣衛等數支軍馬,卻偏偏沒有一個適合管理後勤的,無奈,徐年只能讓於謙頂上了。
“不過這樣也好,等到之後晉升皇甫壽為左司馬以後,剛好將於謙塞到右司馬的位置上,想來也就不會有人質疑什麽了。”
相較於謙目前任職的司空之位,右司馬的身份自然降了一等,可是未來官製一改,三位司馬直接進入樞密院以後,於謙的身份也就又能和九卿相差不大了。
若是於謙的水準和成績再亮眼一些,盡快提拔也是應有之事,將軍,終究只是將軍,唯有眼光長遠,能夠制定國策的,才叫做樞密使。
“宗伯徐槨不是還在城中未曾回徐邑嘛,去讓他接替於謙的工作,把於謙先帶過來見孤。”
“對了,順便把大司馬也叫來。”
“喏。”裴正領命而去。
隨著前廳成了空蕩蕩的一片,徐年想了想,點開一片虛擬界面。
【你一言而決開啟國戰,事件開始倒計時,事件結束後根據成果結算獎勵】
永城一戰算不得國戰的結束,事件自然沒有結束,還在進行中,不過,倒是出現了分階段寶箱,令人欣喜。
【你親自帶兵攻伐宋國,永城之戰結束,結算獎勵如下】
【恭喜你獲得白銀寶箱一個】
“系統,打開寶箱。”
【寶箱開啟,恭喜你獲得名師錦帆軍】
【錦帆軍:八百錦帆將士,人均後天境界,其中副將為先天境界,可指定空曠地點召喚】
【錦帆·甘寧:三十八歲,煉虛宗師境界,可指定地點召喚】
徐年頃刻大喜過望。
“又是一支名師,八百錦帆,這都是未來水師的中梁砥柱,而且還有甘興霸,這可是帶領區區百人之軍衝擊曹營,將曹軍擊退的名將,系統果真待我不薄。”
雖說他最想要得到名臣以更換屍位素餐的大臣,可是將才也是很不錯的,特別是這等名將。
而且,錦帆軍中竟然還有周泰,蔣欽這等江東虎臣作為副將,實在讓人欣喜若狂。
如此一來,水師不再缺乏將領了。
不過,現在還不急於將錦帆軍召喚而出,若是能夠再用錦帆複製一遍永城之戰的成果,那才是將好處利用到最大。
“君上,大司馬和於司空求見。”
侍衛的聲音讓他回過神來。
“讓二卿進來吧。”
“喏。”
不多時,
鮑叔衡攜手一身青衣官袍的於謙一同進來,於謙臉上還帶著些許疲憊之色。 “臣拜見君上。”
“二位就不必多禮了,這幾日辛苦,都坐吧。”
大司馬呵呵一笑,撫須而盤坐。
於謙也是緩緩起身,臉上帶上了一絲笑容道:“多謝君上。”
“不知君上喚老臣有何吩咐?”鮑叔衡拱手,有些不明所以地問道。
“自然是為了接下來戰事,還要和兩位臣工商議一下才是。”
徐年又看向於謙,剛要詢問,於謙就已經率先說道:
“君上,自進入十月以後,天寒驟降,如今軍中許多士卒已有寒氣滋生,恐需防患才是。”
徐年一滯,這才想起來,這時節已經算是進入了這個世界的冬季,畢竟這年頭可沒有什麽公歷農歷一說,唯有周歷可言。
按照周歷,一年分為十二月,一至三月為春季,四至六月為夏季,七至九月為秋季,十月至十二月為冬季,類似於前世公歷分季。
也就是說,現在的天氣相當於進入了公歷的十一月份,難怪天氣變得寒冷起來。
“醫者如何說的?”他關切地問道。
“按照醫者所言,再過半月或許就會下雪,到時候士兵卒寒凍交加,容易滋生寒症。”
“所以臣以為,半月後,再想要進軍曹國項城一地,恐怕就困難重重了。”
“看來卿知曉孤急於進軍之心了。”徐年點頭。
“孤接到密報,宋欒又派遣了十萬大軍增援項城,項城恐怕有傾覆之危, 而魯國同樣蠢蠢欲動,恐怕半月之內,會有一支不下十萬大軍的魯軍就會出現在永城之側,於卿以為,孤可否在半月之內掃清南谷,通往項城也?”
若是真讓項城丟了,那麽徐軍即便打通了南谷郡,卻也難以在短時間內重新複製宋軍的戰績。
一旦被宋軍堵在項城以東,那麽陶邑必危。
徐年雖說想要滅亡曹國,可是那必須要保證地盤都在自己掌控中,而不是送與宋國。
區區薛郡,南谷等地,他還不足以吃飽。
可是接下來再要作戰,恐怕就要面臨宋魯聯軍了。
這也是為什麽徐年要找鮑叔衡和於謙過來,定國戰,唯有其兩人可行,其他將士只能混亂了思維。
鮑叔衡沉吟片刻後,拱手而言:“如今天寒地凍,君上不如先行返回青宮,老臣請命,率七萬大軍攻伐南谷項城,而於司空可率余下大軍在此熬旋魯國之軍,不必半月,臣必定拿下項城獻於君上。”
值此關要時刻,大司馬也顧不得韜光養晦了。
至於於謙,他到底覺得年輕了一些。
卻見於謙搖頭輕笑一聲:“大司馬,恐怕君上不會如你所言。”
果然,徐年搖搖頭道:
“鮑卿之意,孤自然知曉,可是若不解決此間戰事,孤回去也不得不牽腸掛肚,還不如就此坐鎮指揮,想必徐有鮑卿於卿在,孤也不至於傷神。”
鮑叔衡唯一擔憂的,就是類似於上次葫蘆關刺殺一事了。
徐年雖有妃嬪,卻還沒有後代,不得不讓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