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顧問,這個碑文有什麽異常嗎?”
有了前面兩次的教訓,這次喬隊站的遠遠地,壓根都不敢靠近這通石碑。
“有點詭異.對了,秦總那邊怎麽樣了?”
喬隊搖了搖頭。
“別提了,那個影子就閃了一下,我們緊趕慢趕沒追上,你剛才說這裡是個啥子神道?是不是跟這個有關系?是不是神神叨叨的意思?”
“那倒不是,跟神神叨叨也沒有關系,就是一條道,通往墓主人陵寢的一條路而已,這六對都是鎮墓獸,唯獨盡頭的那通石碑有點蹊蹺。”
喬隊舉起手電朝上觀望,一眼就看到了碑額上的那條盤踞的靈蛇。
“哦豁,這上頭怎會是條蛇來?不是應該描龍畫鳳的嗎?”
“你也看出異常來了?”
喬隊摸了摸下巴。
“我是外行啊,說外行話你別見怪,既然你們剛才說,這個墓有可能是那個朱允炆的墓,他好歹是做過皇帝的人呐,搞個蛇出來,是不是有點不像話?有失身份嘛,是不是?”
他這番言論算是說到林逸的心坎裡去了。
如果是皇陵,哪怕是太子,也不可能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何況這座地下王陵,佔據‘隱龍位’,能選中這處墓穴,並且布置下這麽多精妙駭人的機關,絕對是個高人,更不可能連蛇跟龍都分不清吧?
“這裡處處透露著詭異,不宜久留,咱們還是繼續往前走吧,看看還能有什麽新的發現!”
“好,就聽你的!”
林逸伸手招呼大夥穿過神道,繞過那通詭異的“蛇首碑”繼續往前行進。
石板路在這通碑的後邊開始往右側偏移。
按理說,這條路應該是整個地宮的中軸線,一以貫之,直達墓塚的所在。也許是為了順應地勢而做出的改動。
走了大約有個五六分鍾的樣子,眼前出現了一座巨大的城門樓子的建築。
石磚堆砌而成,中間有個門洞
手電光束照上去,金光熠熠,璀璨奪目。
看到這一幕,汪強瞬間來了精神。
“老林,你瞅這玩意它不能是金子做的吧?”
“要不你上去揭兩片瓦下來驗看驗看?”
林逸虎著臉回答道。
汪強左右看了看,壓低了聲音:“這麽多人看著呢,不好吧?”
“你還知道啊?這特麽是琉璃瓦,燒出來的玩意,它能是金子嗎?”
一聽是琉璃瓦,汪強立馬沒了興趣。
“我那也是開個玩笑,誰還瞧不出它是個琉璃瓦是吧老三?”
錢升那是從來誰都不得罪,接著汪強的話就繼續往下說了。
“上京的紫禁城裡的宮殿上,也是用的這種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之下,呈現出金色,當年那群老外打進來的時候,也以為咱們是黃金蓋頂,還專門爬上去研究來著,難怪強哥能看錯。
不過這個城門樓子的製式,絕對是皇家的製式和風格啊,黃琉璃瓦綠剪邊、重簷三滴水的結構。”
循著手電光束的位置,在城門的頂端正中間屋脊上,居然安放著一個神龕。
按照建制來說,屋脊上確實會有“五脊六獸”的造像,美觀倒是其次,主要是為了驅邪逼禍,防火消災,還有就是身份的象征。
在正中位置安放神龕,這倒是頭一次見到。
“老三,拿鏡子,瞅瞅。”
林逸用胳膊肘碰了碰身邊的錢升。
錢升點頭,從包裡取出望遠鏡,觀察神龕裡的造像。
不看不要緊,等錢升能看清楚的時候,不由得倒吸一一口涼氣。
神龕裡供奉的,居然是一隻狐狸,尖嘴尖耳,眼睛狹長,嘴角上翹,眉眼中盡是媚態,造像更是栩栩如生。
“嘶,城門樓子頂上怎麽會供著一隻狐狸?”
“狐狸?”
林逸不解的問道。
“您看看!別是我眼花看錯了吧。”
錢升把望遠鏡遞給了林逸。
林逸稍微調整了一下焦距,搭眼一瞧,果然如錢升所說,真的是一隻狐狸。
而且還是那種擬人形態的狐狸,盤膝端坐蒲團之上,雙手放在膝蓋上,俯瞰眾生。
“這地方處處按照皇家禮製建設,又處處透著詭異,究竟是什麽人的陵寢?”
林逸把望遠鏡取下,還給了錢升,邁步穿過這道城門建築,面前出現了一個五角涼亭。
亭子裡樹立著一通四棱碑,碑體下方有一隻巨大的贔屭。
走近了一看上面的文字,差點讓林逸驚掉下巴。
這通本來應該立在神道盡頭的神道碑,居然被挪到了這裡。
上面所刻的內容,用一句驚世駭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受皇天之恩頤養大周太祖高皇帝吳公號碩甫之墓”
從古至今,國號稱“周”的政權,少說也有六七個之多。
除了西周東周以外,還有南北朝的“北周”,武曌的“武周”,五代十國的“後周”,再就是元朝末年,曾跟朱元璋和陳友諒一起反元爭天下的張士誠,建立的“大周”政權。
但是,這些人當中,無一例外都不姓“吳”。
縱觀古今,華夏歷史上,最後一個以“大周”為國號稱帝,且姓吳的人,唯有明朝的“平息波”、滿清的“平西王”,吳三貴一人耳!
林逸吐了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心情,他現在還有點吃不準,又把錢升喊了過來。
“受皇天之恩頤養大周太祖高皇帝吳公號碩甫之墓!這這是吳三貴的陵墓?”
“你怎麽這麽肯定?”
“國號大周,姓吳的太祖隻此一人,碑文上的‘碩甫’二字,是他的號。”
聽完錢升的分析,兩人還是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圍著四面碑又看了一圈,兩個側面用行楷書仔仔細細的寫下了吳三貴的生平,從他的祖上一直到他的個人事跡全都寫的清清楚楚。
碑文的背面,還有一行大字:吳周太祖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
這是後世子孫給他的諡號,看到這裡的時候,林逸和錢升兩個人面面相覷,竟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什麽。
滿清康熙帝下令削藩,吳三貴借此由頭從滇南起兵反清,一路攻至三湘衡陽,沉屙染身,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登基稱帝,立國號為“大周”。
只是,他隻坐了五個月的江山就因病故去。
在他死後,無論是明朝的遺老還是上京的清廷,無不想找到他的陵寢所在。
誰又能想到,他的陵寢竟然設在了這黔州的深山之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