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遊戲帝國從FPS開始》第27章:主評親測
  因為時間太晚,網上關於《逆戰》的討論並不算多,只有一些零散的“好玩”、“機甲好帥”之類的誇讚。

  但在第二天上午,誇讚的聲音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好玩!”

  “拿機甲打人簡直太爽了!”

  “對不起藺主策,我承認之前說話有點大聲......”

  “本人非常喜歡競技模式,但偶爾玩玩娛樂模式放松心情也是很好的......”

  “口嫌體正直說的就是你吧,哈哈!”

  “我要娛樂模式!我要娛樂模式!”

  “樓上的,上次喊得最大聲的就是你,別以為我不記得。”

  “大殺器好爽,吸附雷一炸一個準!”

  “巴雷特並非不可戰勝,用暴風機甲血戰到底!”

  “......”

  《逆戰》火了!

  B站、天空等平台的討論指數直接躥紅,越來越多的人聽到了《逆戰》的新模式,帶著好奇心入坑,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之前把《槍戰英魂》吹上天的林鋒再次發文:“在《槍戰英魂》取得成功後,很多人還不服,現在又一款遊戲爆火,足以讓那些人閉上嘴了。”

  “在我看來,藺主策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不受拘束的創造力,他總有稀奇古怪的點子,並且有把這些點子開發成極具魅力的玩法的能力。”

  “很多人都喜歡科幻、機甲元素,但只有藺主策想到把它做成一個遊戲模式,並大獲成功。”

  “不過藺主策一反常態,並沒有在這個模式內加入太多的氪金元素,我猜他可能是為了穩住玩家,尤其是購買過遊戲本體玩家們的心態,以挽回遊戲口碑為第一要務。”

  “活動頁面上寫著‘第一彈’,感覺後面還有大動作,我拭目以待。”

  “PS:有沒有組隊一起打的?我狙賊準。”

  下方的留言更是一片歡樂。

  “來了來了,頭號藺吹來了。”

  “強烈要求藺主策加入氪金元素!這是我的卡,快拿去刷爆!”

  “非購買遊戲本體的玩家也!需!要!機!甲!”

  “只有我覺得吹太過了嗎?出門就被機甲打死,遊戲體驗極差。”

  “樓上的,沒錯,只有你。”

  ......

  《逆戰》項目組。

  藺沐宸也刷到了林鋒的評價,不由得有點驚訝。

  從大的方向來說,他的猜測的確沒錯,機甲戰確實是為了挽回遊戲在玩家側口碑而製作的模式。

  而且對於機甲戰,藺沐宸並沒有盈利要求。後續唯一會加入的氪金點也不過是兩台付費機甲,盈利能力不會很強。

  真正的爆點在之後的PVE模式。

  藺沐宸打開後台,查看遊戲數據。

  從昨晚新版本發布到現在,遊戲同時在線人數已經突破了四萬,注冊玩家數也突破了六萬!

  數據上比《槍戰英魂》差一點,但這只是一晚上的成果啊!

  藺沐宸懷疑,這新增的三萬玩家,至少有一半都是被《逆戰》主題曲吸引來的。

  一首歌紅遍全國,多了一筆營收的同時,還變相吸引到了無數潛在用戶!

  這就叫秦始皇摸電門——贏麻了!

  “藺主策!《逆戰》在華國遊戲網上的評分快速回升,現在已經到7.3分了!”

  華國遊戲網的評分可以更改,並且玩家每次更改都會記錄在案,再通過複雜的算法呈現出某段時間內遊戲的評分變化。

  總的來說,這裡的數據非常權威。

  《逆戰》短期內評分暴漲,自然吸引了無數眼球,很多自媒體、遊戲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

  “嗯,知道了。”

  藺沐宸依然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畢竟他對機甲戰很有信心,評分暴漲確實在預料之中。

  秦賢:“......可華國遊戲網的主評親自執筆寫了評語,您真的不好奇他寫了什麽嗎?”

  這下藺沐宸真的驚訝了。

  與小說網站的編輯類似,華國遊戲網也有專門的官方評論人員,他們可不是整天坐在辦公室高高在上的外行,而是真正在遊戲領域深耕多年的內行。

  評論人員分為外評、內評和主評。

  外評就是類似於王瑤這種有節操的遊戲測評師,通過考核獲得官方證書後會得到網站認證;內評人員是在華國遊戲網任職的工作人員,要求會比外評更嚴格,一般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從業經驗。

  而主評是凌駕於外評和內評之上,必須有十五年以上從業經驗,主導製作三款以上爆款或有影響力的遊戲。

  到目前為止,在華國遊戲網有主評頭銜的,也不過二十三人。

  毫不誇張的說,他們發一條評論,都要引起廣泛關注。

  現在居然有位主評專門給《逆戰》發表了評論?

  這可是《槍戰英魂》都沒獲得的殊榮啊。

  帶著好奇心,藺沐宸登錄華國遊戲網帳號,很快就找到那條評論。

  嶽維亮:“這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模式, 讓我驚豔的並不是槍戰+機甲的組合,而是藺沐宸在在這個模式中所做的平衡取舍。”

  “人類陣營觸之即死,但有無限復活、大殺器加持;機甲血量雄厚,可以對人類陣營進行火力壓製。”

  “同時,機甲彈藥限制以及駕駛員會死亡的特性,讓人類陣營獲勝成為可能。最多五台機甲的設定又讓機甲陣營不會太過強勢,又不至於被人類陣營壓著打。”

  “拿到吸附雷和投擲雷的人類玩家用命打傷害,機甲駕駛員陣亡後其他機甲駕駛員齊心協力守在周圍打掩護......在我看來,這比《戰火》的殲滅模式更能體現出‘團隊’二字。”

  “在人數眾多的人類陣營和個體強大的機甲陣營之間,付費與免費玩家之間,藺沐宸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我認為這是機甲戰的魅力之一。”

  “此前我們認為,競技的前提是對戰雙方必須在某種基礎條件上達成統一,而這個基礎條件通常被默認為人數。現在看來,藺沐宸給我們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

  “很可惜,我沒有在任何平台上找到藺沐宸的認證帳號。那我就在這裡,向藺沐宸主策問一個問題:這種模式應該叫什麽名字?”

  看完整篇文章,藺沐宸不得不感慨,大佬就是大佬,眼光這麽毒辣。

  他想了想,打字回復道:“其實嚴格來說,機甲戰並不能開發為競技模式,它更適合作為娛樂模式給大家帶來快樂......至於您說的關於類似遊戲模型的名字,我更願意叫它【非對稱性對抗競技類遊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