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秦將》第272章:寢宮夜問
“趙中更,此番你在楚國之事,做的很好。大王很是高興。”

 前往秦王寢宮的路上,趙高笑著開口。

 “此事非隻趙佗一人之功,亦是大王信任。”

 趙佗忙謙遜一聲,將功勞往秦王身上推,當然他也不會忘記趙高,又一臉鄭重的對趙高拱手道:“宮中之事,皆賴趙君相護,趙佗感激萬分,能與趙君相識,是趙佗之幸矣。”

 趙高在秦王政面前為他美言的事情,趙佗並不是很清楚,但在此之前,趙高確實為他提供了一些消息。

 比如伐楚之前,傳來的那封“國之棟梁,方能配大王之女”的帛書。

 趙高,有心了。

 趙佗有時候甚至覺得,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以“指鹿為馬”出名的趙高,也不是那麽壞,甚至單對他一個人來說還是挺好的。

 但人的名樹的影,歷史上發生的事情,給趙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還是留了心眼,雖然與趙高交好,內心深處卻不會放下警惕。

 趙高卻不知眼前少年的心思,他見趙佗話語間對他充滿尊敬,不由微微點頭。

 此子,知道自己在幫他就好。

 趙高作為秦王政寵信的心腹,雖然權力不大,但常有傾聽秦王政話語的機會,知道大王對這位少年十分的寵愛,再加上趙佗也確實很有能力,未來必會飛黃騰達,有著無盡的潛力。

 趙高之前的作為,除了是為了報答趙佗的救命之恩外,也未嘗沒有和其交好,引為臂助的想法。

 有潛力的盟友,誰也不會嫌多。

 現在不交好,等趙佗徹底起飛,成為一方大將或是朝中重臣的時候,可就不好結交了。

 想到此,趙高和顏悅色道:“你我同為趙氏,勿要再如此客套。若是你不嫌棄我出身卑賤,願與我相交,咱們當可更加親近親近。”

 趙佗一怔,見趙高正目光灼灼的看著自己,就知道對方心意。

 都提到了同為趙氏。

 還有其他意思嗎?

 趙佗略一猶豫,向著眼前的中年男子拱手道:“既如此,那我便鬥膽呼趙君一聲兄長。”

 趙高眼中閃過一抹喜色,果然是個聰慧少年,不由捉住趙佗雙手,喚了一聲:“賢弟。”

 兩人的關系,越發緊密起來。

 “我觀大王之意,或是要問熊啟之事,賢弟可早做準備。”

 作為兄長的趙高,送上了第一份禮物。

 趙佗心中一動,面上則對趙高相謝:“多謝兄長告知,小弟感激不盡。”

 “既為兄弟,便勿要如此客套。日後無人時,你我自當以兄弟相稱。”

 趙高微微一笑,見遠處有一隊巡邏的中郎走來,放開了趙佗的手。

 兩人一前一後,往大王寢宮而去。

 到得宮前,趙高向著宮中王者複命完畢,拱手告退。

 離去前,還不忘對趙佗露出一個溫和的笑。

 趙佗站在秦王寢宮門口,整理好衣冠,脫下鞋履,走了進去。

 “臣趙佗,拜見大王。”

 趙佗走入屋中,對著床榻上的人影下拜。

 “嗯,起來吧。”

 平淡的聲音自榻上傳來。

 趙佗忙起身相視。

 只見這秦王寢宮頗為寬敞,地面上鋪著青灰色玄鳥磚,梁柱雄壯,上飾金紋,頗有肅穆之象。

 但這屋內陳設卻十分簡單,少有無用的裝飾和擺件,唯有一個木案上堆滿了簡牘。

 秦王政,已經換去剛才宴飲時穿在身上的珠旈冕服,隻著了一身輕巧舒適的燕服躺在榻上,手裡還捧著一卷簡牘,正借著燭光閱讀。

 趙佗眨眨眼,這政哥可真是個工作狂啊。

 宴飲完畢,秦王先走。他從大殿到這裡要一點時間吧,換衣服又要一點時間吧,再到趙佗奉命走來,這中間的時間恐怕剩不了多少,

 就這樣,他還要在榻上閱讀簡牘,也不怕累著。

 而且光線這麽不好,還看竹簡,眼睛撐得住嗎?

 趙佗心中吐槽,面上卻保持著恭敬,垂手侍立。

 很快,秦王政將竹簡扔下,舒服的伸了個懶腰,這才向趙佗望來。

 “你可知我找你何事?”

 秦王政開口,面容很平靜。

 趙佗搖頭道:“臣不知,猜想大王或是想聽臣講楚地的故事?”

 秦王政啞然失笑。

 “你這小子,寡人難道就為了聽你講故事,特地喚你深夜入宮不成?你還是把你那些故事留給其他人聽吧。”

 趙佗尷尬一笑,那個“其他人”,他是清楚的。

 不過秦王政這一笑,倒是讓剛才嚴肅的氛圍輕松了不少。

 他坐起來,沉聲相問:“寡人召你前來,是要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不弄清楚,寡人徹夜難眠。”

 “你……是如何知道熊啟會背叛?”

 趙佗深吸口氣,果然是這個問題,看來李信回鹹陽後,將當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稟告給大王了。

 因為趙高早有提醒,趙佗毫無猶豫,開口道:“因為臣認為熊啟作為一個楚國公子,或許會坐視楚國滅亡,但絕不會親手去將其毀滅。他主動請求去淮陽坐鎮,聯絡楚國貴族,欲要覆滅楚國,這不符合常理。”

 秦王政淡漠道:“他雖有楚王血脈,但也有秦國王族血脈,更是從小生在秦地,為我秦相十年,你為何會認為他一直將自己當做是楚國公子,而非我秦國的昌平君?”

 趙佗抬起頭,昂首道:“因為扶蘇公子。”

 “扶蘇?”

 秦王政愣了下。

 趙佗回道:“臣與公子見過數面,見公子常身著楚服,談論楚國帛畫詩歌,觀其模樣,似被楚國文化侵染甚深。而據臣了解,公子似乎與鹹陽的那兩個楚人走的甚近。”

 趙佗點到為止,沒有繼續說下去。

 他心裡對扶蘇默默說了聲對不起,為了解釋他為什麽知道昌平君會叛亂的事情,只能找這些借口來進行遮掩了。

 不過這也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不管趙佗說不說都不會有什麽影響。

 秦王政眯起眼睛。

 扶蘇被昌平君和昌文君影響的事情,他很清楚,甚至還為此大發雷霆,訓誡了扶蘇好幾次。

 只是,他卻一直沒有在熊啟和昌文君身上多想。

 特別是熊啟。

 是了,他雖生在秦國,長在秦國,為秦相十年,卻一直沒有放棄那些楚人的東西。

 楚服、帛畫、楚人的詩歌……

 如果他的內心沒有認同自己是楚人,那為什麽還要接觸楚人的東西,並且用這些來影響他秦王政的兒子。

 熊啟一直認為自己是楚國的公子。

 這樣一個人,怎麽可能會主動去毀滅自己所認同的那個祖國?

 他主動前往淮陽,定是另有圖謀。

 只是。

 秦王政盯著趙佗,他覺得這理由還不夠。

 這種懷疑,不足以讓趙佗在平輿冒著風險去勸說李信,因為如果他判斷錯誤的話,誣陷昌平君的代價會很大。

 趙佗心知肚明,立刻拋出了第二個理由。

 “臣昔日伐燕歸來,受命為中郎時,曾被熊啟邀入府中……”

 趙佗開始侃侃而談,說他在熊啟府裡見到了許多楚人的東西,從而加深懷疑。更加重要的,則是熊啟曾經向他逼問過公輸之術。

 “熊啟曾逼問臣,是否有可以防禦巨炮之術,若是獻給他,可以為臣請功拜爵……”

 趙佗說話真假摻半,將熊啟當時的威逼描述的栩栩如生,反正當時在場的就只有他們兩人。

 熊啟如今遠在楚國,不管趙佗怎麽說話,他都無法辯駁。

 “嗯。”

 秦王政微微頷首,按趙佗所說,熊啟在離開前往淮陽的時候,還向他逼問防禦巨炮和製造其他軍爭器械的技術,行為確實可疑。

 趙佗眼見秦王政已經相信,就再加上最後一個籌碼。

 “昔日李將軍之策,軍中眾將盡數反對,就連蒙武將軍亦是直言勸阻,而唯有他熊啟不發一言,甚至有讚成之意。以熊啟為秦相十年的經驗,定能看出李將軍此策的不妥,但他如此表現……”

 “臣並非肯定熊啟有背叛之意,只是李將軍之策太過凶險,容不得出一點差錯,萬一熊啟背叛,那可就是覆軍殺將,折損我秦國數萬將士的危險啊。所以臣才冒著風險,鬥膽勸諫。”

 趙佗說到最後,已是聲音低沉,頗有哀傷之意。

 如果李信當初在平輿聽他的話,改變作戰策略,那就不會在下蔡附近被項燕堵住,伐楚之戰不說能贏,但至少不會輸得那麽慘。

 那可是數萬條人命啊。

 秦王政默默點頭,已經明白了趙佗的話。

 從扶蘇的穿著喜好,熊啟府中的楚國事物,推理出熊啟身在秦國心卻向著楚國。

 再從熊啟主動請命前往淮陽,再到他離去前逼問趙佗防禦巨炮之術,以及在淮陽讚成李信的策略。

 一個個無關緊要的事情,聯系起來,就讓趙佗在其中嗅到了危險的味道。

 “此子很是聰慧。”

 秦王政心中讚了一聲,轉而又想到。

 如果李信聽了他的話,那還有這種大敗嗎?

 或許也會敗吧,畢竟熊啟擔任的職務太重要了,只要他一反,蒙武大軍斷掉補給,必定回師攻打淮陽,而項城中的楚軍就可趁勢尾隨追擊。

 在缺乏糧草補給的情況下,秦軍根本贏不了。

 “熊啟……寡人甚恨此賊!”

 秦王政怒容滿面,猛地一拍床榻,低吼道:“熊啟背叛寡人,以為蒙武、李信皆敗,寡人就拿他沒辦法了?”

 “他小看了寡人,也小看了秦國!”

 “他以陰謀背叛,敗了我秦國二十萬大軍又如何?”

 “我秦國之大,秦國之強,區區二十萬罷了!損了二十萬,寡人還有四十萬,還有六十萬,還有滿國百萬持戟披甲之士!”

 說到此處,秦王政冷笑道:“春耕之後,寡人將以王翦為將,傾舉國之兵而出,必滅荊楚。”

 “熊啟叛秦,為寡人仇讎,寡人亦要讓他死!”

 聽到這話,饒是趙佗早有準備,亦不由神色驚訝。

 這也太快了吧。

 李信伐楚,是去年秋收後出的兵,然後在冬日戰敗。

 如今是仲春時節,離秦國各地的春耕結束只差兩三個月。

 意思是離王翦伐楚的時間,絕不會超過三個月!

 秦王政的怒火。

 只能忍耐這麽久。

 他迫不及待想要復仇,覆滅楚國,擒殺叛賊。

 趙佗心思轉動。

 相比於李信伐楚的慘敗。

 此番老將王翦出馬,只能用一個字形容。

 穩!

 趙佗再不遲疑, 立刻朗聲開口。

 “臣願為王先驅,隨王將軍出征荊楚,擒殺熊啟,以複王仇!”

 秦王政頷首。

 “善。”

 感謝書友給我一把劍的盟主打賞,後續會加10更回報,謝謝認可和支持。

 之前請假1天說還4更,已在23號全部加更完畢。現在只欠兩位盟主的20更了。

 明日會三更,後續還是按慣例每3天加1更,直到補齊。

 感謝書友昆臨遠山、23圡狗邊路、都天大法主、mikaziki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按《資治通鑒》,李信伐楚和秦王強起王翦都被系在秦王政二十二年,是同一年發生的事情,時間很近。本書中在前一年,關中依靠漚肥大豐收,有足夠的糧草支持秦王在春耕後發動這一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