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給玄德當主公》第706章 少年談判
最新網址:

顧雍的惱羞成怒,乃是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的。

畢竟,換成誰被在郯城白白晾了將近五十天等著談判,對方卻偏偏又不派人來跟你談,心情都會不好受的。

任誰放被放了鴿子都會出言不遜,很簡單的道理。

諸葛亮的涵養極高,雖然年輕,但是心胸開闊,城府也深。

面對顧雍的突然張口指責,諸葛亮並沒有惱羞成怒,反而是很淡然的看著顧雍。

而為了這次談判,諸葛亮也專門給自己製備了一套行頭。

他並沒有帶穿戴徐州官員所標配的服飾,而是頭戴綸巾,身披大氅,手中輕搖著一把羽扇,小小年紀,倒是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滋味。

隨後就見諸葛亮輕輕的搖擺著手中的羽扇,對顧雍說道:“公現在的心情,亮非常能夠理解,公此番乃是為了代表曹公來與吾家劉徐州談判,這白白的遷延了五十余日,這換成誰,誰的心中也不會好受的。”

“只是顧公若是說亮故意遷延,就未免有些誤會諸葛亮了。”

“亮之所以遷延到今日方才與公談判,乃是前五十余日,這談判的細則、條件、亮尚沒有準備好,故無法與公談判。或者說,即使談判了,咱們雙方也不會有什麽最終的結果,如此一來,這談判有何意義呢?”

“反倒是連累的公忙碌,事不能定,心中不快,每日焦躁,倒不如讓公趁著這五十余日,在我們徐州遊覽山水之色,豈不快哉?”

諸葛亮彬彬有禮,毫不動怒,說話頗有章法,倒是令顧雍對適才的失禮之言有些愧疚了。

“噫!難怪劉玄德讓你來做使者,看諸葛小友雖然年輕,卻也是談吐不俗,頗有大家風范,不知諸葛小友出身於何貴門?”

諸葛亮微笑著說道:“亮出自於琅琊諸葛家。”

顧雍恍然的點了點頭,說道:“原來是琅琊諸葛家,難怪難怪,足下家學,顧某亦有耳聞。”

諸葛亮連忙擺手,謙虛的說道:“不敢,不敢,豈敢勞公如此盛讚。”

“那敢問諸葛小友,這五十余日,諸葛小有所準備的談判條件都是什麽?今日可以讓顧某參詳參詳了吧?”

諸葛亮說道:“今日亮前來,自然是比前些時日準備充足了些,對了,在吾與公開始談判之前,亮想請公看一些東西,也好讓顧公對於這場談判心中有個底。”

說罷,便見諸葛亮拍了拍手,讓隨行的侍從端上了兩口大木匣子。

諸葛亮伸出手,緩緩的打開了其中一個小一點的木箱。

箱裡面放了一疊又一疊的絹帛和紙張。

諸葛亮笑著將這些紙張從木箱子裡取了出來,然後放在了顧雍面前的桌案上。

顧雍頗為疑惑的看著諸葛亮。

卻見諸葛亮笑道:“顧公不必疑慮,這些都是事關我大漢朝廷最近與南方諸賊,袁遺,袁紹,還有西北面的韓遂等人交戰的戰報,顧公既然前來與我等交涉,那就不是外人,這些戰報公不妨一看。”

顧雍一聽諸葛亮這麽說,不由心頭一陣緊張。

諸葛亮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把事關朝廷方面與袁紹、袁遺、韓遂等人的作戰情報拿給自己看,這豈不是犯了大忌嗎?

除非就是那面的戰況非常的順利,而且已經呈現出了碾壓之勢。

但是這樣一來,對己方的談判很顯然會非常的不利。

現在至少在明面兒上顧雍所在的江東與袁紹等人還是綁在一起的。

但是在這種時刻,既然對方已經將這些情報亮了出來,那自己又不可能不看。

隨後,顧雍擺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將桌案上的紙一份一份的打開,開始逐個過目。

每看一份戰報,雇傭的心就不由得抽動幾分。

說實話,上面的內容實在是令顧雍有點難以置信。

雖然南北雙方袁紹、袁遺、曹操等人都非劉儉之敵,但是畢竟這些人是聯盟啊,他們可以在大漢的各個方向來牽製劉儉。

戰爭這才沒有打幾十天,居然就出現了這麽多的反轉。

先是弘農王之死在全境掀起了軒然大波。

而劉儉主導編撰的《論袁》也橫空出世,給予袁紹在南方重大打擊,使他的兵馬士氣大跌,甚至後方出現亂子。

而西北方面,張飛則是將韓遂打的抱頭鼠竄。

其兵馬如今已經開始向著金城郡滲透,金城可是韓遂的重鎮,一旦被滲透,那涼州的叛軍就等於失去了時勢。

袁遺更是不堪大用,三萬精兵出了漢中還沒等摸到長安的邊兒,就讓劉儉,華雄,夏侯蘭等人給打的龜縮回了蜀中。

如今,按照這種情況來看,唯一沒吃虧的也就是正在和劉備談判的江東曹操了。

看到這裡,顧雍的心涼了半截。

他明白,按照目前這種局勢,袁紹的各處戰線都在呈現敗退情況,朝廷的聲勢越來越大,這對己方來說並不是好事。

因為己方之所以有資格坐在這裡跟徐州人談判,完全是因為憑借著這一次戰爭,想要讓朝廷方面安撫己方!

但是朝廷方面若是輕松的擊退了袁紹,再集中優勢兵力來對付江東,這次談判就沒有什麽意義了。

想到這兒,顧雍的心中不由一陣緊張。

但是他終歸不是一般人,物面上沒有絲毫的恐懼情緒表露。

顧雍心中忐忑不安,面上卻是十分的冷靜,他一臉輕蔑笑容的將那些肩帛放在桌案上說道:“諸葛小友,咱們談判歸談判,你給我看這些又有什麽意義?”

“難道伱覺得給我看了這些我就會回去稟告我家曹公將我們江東的土地割讓給汝等嗎?”

“諸葛小友,你不覺得你的想法未免太過幼稚了?”

諸葛亮卻擺出一副無所謂的神情。

“顧公誤會了,亮給公看這些,並非是為了想讓顧公答應一些不合理的條件,你們這次來徐州,本來就是想與我們交換曹純的,而曹子和乃是劉徐州的妻兄,劉徐州相待其甚厚,他也很想放曹子和返回江東,與家人團聚。”

“只是畢竟國事不能與私事混為一談,所以劉徐州心中對於此事也頗為苦惱。”

“所以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想能夠使雙方都滿意的談判條件,亮認為,先前我們所提出的割讓土地,想來曹公一定不會接受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割讓土地……咱們從糧食,財貨方面談判,只要曹公方面能夠給予讓我們足夠覺得合適的物資,我們就願意將曹子和送返江東。”

諸葛亮的這一番操作,給顧雍打的直蒙。

這諸葛亮怎麽不按套路出牌呢?

先是拖延了我五十余日,然後拿出這麽一堆有利於他自己的戰報放在我面前,最後不借著這些有利的戰報向我索要他們的需求,反倒是主動放棄了自己先前的需求,而是傾向性的向我們這邊靠攏。

雖然顧雍不明白諸葛亮到底在打的什麽主意,但是看著諸葛亮臉上的神情,他已經開始覺得有些琢磨不透眼前這個少年了。

至少他不認為眼前這個人是個愚蠢之人,相反,他反倒越發覺得面前這個人有些深不可測。

顧雍沒有發現的是,他在不知不覺被諸葛亮帶著節奏跑偏了。

“不知諸葛先生有什麽條件?咱們可以好好的商量商量。”

不知不覺間,顧雍對於諸葛亮的稱呼已經從先前的諸葛小友而變成了諸葛先生。

諸葛亮笑著道:“不知曹將軍那邊,能給我徐州提供多少財貨,多少戰船,多少鐵器,多少糧食?”

顧雍愣了愣神,隨即輕輕的咳了一咳,將己方提供的物資數目向著諸葛亮轉述了一遍。

接下來就是雙方針對交換曹純的物資進行一場拉鋸戰的時候,諸葛亮方面代表徐州自然是想多要一些,而顧雍為了江東的利益,自然是想少給的一些,雙方一樣一樣的討價還價。

多少匹馬,多少條船,多少斤糧食,多少財貨這些事情往來拉扯不休,一樣一樣的敲定,一樣一樣的磨嘰。

終歸,這就是談判。

最終雙方根據這次交換大概談定了一個框架,雙方基本都比較滿意,畢竟只要不割讓土地人口,只是用物資來解決這件事的話,大家一般都可商量出一個滿意的數額。

在談完了之後,顧雍一直緊繃的神經終於放松了下來。

他滿臉笑意的看著眼前的諸葛亮,笑道:“諸葛先生真是人中之傑呀,與閣下相處,年紀輕輕,口舌之利卻不輸2於我江東俊傑,今日,我算是見識到了什麽是青年俊傑。”

諸葛亮笑著擺了擺手,道:“先生是江東名士,與先生相處才讓人心曠神怡,長了見識,江東多豪傑,果然名不虛傳。”

顧雍拿著他們剛剛商談好的寫著那份交換條件的絹帛說道:“哎,過讚,過讚了。”

諸葛亮輕輕的搖擺著羽扇說道:“顧公,其實除了這次有關曹子和的交換事宜以外,亮還肩負著劉徐州交辦的另外一件事,想要與先生談一談,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顧雍終究不是等閑之輩,他一聽諸葛亮這麽說,心中頓時一陣緊張,這小子放棄了先前的交換條件,而是傾向於己方的交換條件,果然是另有原因,且聽他想說些什麽。

“諸葛先生有什麽話,但說無妨,顧某悉聽就是了。”

諸葛亮笑道:不敢,不敢,只是有一件有益於兩家之事,想要與先生探討一下。”

“何事?”

“先生可知道我們徐州以及青州,甚至包括遼東諸地已經多建造大型的海船,用來在沿海諸州交換貨物。”

“海運的商貿之道,大大節省了我北境各地的輾轉運輸之力,使百姓富足,貨物得以往來周轉,各地之間聯系彼此緊密。”

“這用海路以及江河水運運輸貨物,可使各地繁盛,實乃是一大妙策。!”

“如今江東地域多有臨海之地,江南與北方相距甚遠,運轉物資頗為不便,南方有很多東西物資運轉到北方,而北方也同時有很多特產無法運轉往南方,實在是可惜了兩地的生靈而不能彼此實惠也。”

顧雍疑惑的看著諸葛亮,不知道他突然提出這個是什麽意思。

“你們還想讓我們在江南建設港口,與你們通過海運往來通商不成?”

諸葛亮笑道:“正是如此,此番通過曹子和的交涉,我方與曹公已經建立了算是比較友好的關系,雙方目前雖然立場不同, 但是亮認為兩地的百姓卻是無辜的,為了兩地能夠更好的發展,彼此得到對方的物資,打通貿易,應該在江南沿海建立港口,咱們彼此之間通過海運往來貿易,節省人力財力。”

“畢竟國家大事歸國家大事,民生還是要顧及的,是不是?”

這一番話說的顧雍真心有點兒不懂了,因為他自己在那思量了半天,怎麽想都怎麽覺得這事對於他江南來說要比朝廷要有利許多。

對於雙方的貿易能夠使民生過得更好,這一點是毫無疑問必然的,但是現在北方的經濟包括產品都要遠遠的多於南方,南方方面需要采購北方的東西,同時想要學習北方的先進技術,對於供求方面來說,北方對於南方的需求顯然要少了許多。

顧雍有點兒不理解的看向諸葛亮。

按道理來說,他們難道是想與江南之地建立口岸通商,所以才在曹純的交易的事上做出了讓步?但是這種事對於江南來說似乎好處更多一些呀,他們這究竟打的是什麽主意啊?

諸葛亮只是輕輕的搖擺著羽扇,並不多言。

他相信顧雍最後一定是會答應的,因為今天的幾番試探已經讓諸葛亮摸清了顧雍的脈絡,同時也讓顧雍對於己方的神秘莫測產生了舉棋不定的感覺。

越是神秘,越是讓對方猜不透,對方想要探究的心理就越多,這是諸葛亮非常肯定的一件事。

現在的諸葛亮完全掌握了主動。

先前已經談判好的條件,顧雍是不會輕易反悔的,更何況是這件事本來就對江南有利。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