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給玄德當主公》第681章 阻擊
最新網址:

劉辯逃跑的計劃就這樣被李儒輕輕松松的給弄流產了。

說實話,劉辯現在的心中特別的憋屈。

他本來是想到荊州當土皇帝的,可哪曾想,這個夢還沒等做就已經醒了,而且醒來之後面對的現實還是一片的支離破碎。

無論如何,他與袁紹勾結敗露給劉儉這件事已經成為鐵打的事實,這次事件之後,劉儉一定會更加嚴厲的看管自己,到時候自己這個諸侯王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劉辯自己自怨自艾,自己給自己設置障礙,惱怒的憤世嫉俗。

他的日子其實過得還是很滋潤的,雖然他沒有那麽大的權力,但是當今皇帝劉協和丞相劉儉給予他的封地很好很充足。

劉辯的封地可以支持他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過完這下半輩子,如果他願意,他完全可以過上一個豐衣足食,妻妾成群的奢靡日子。

只是可惜,曾經成為了大漢帝國君王的劉辯,他的志氣並不在這方面。

現在的生活對其他看得開的人來說是一種幸福,但對劉辯來說,真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折磨。

但是,即使是折磨,他也必須要堅持下去。

劉儉的那三個字“寇當誅”,深深的印在了劉辯的心中,讓他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

說實話,劉辯原先對於劉儉其實是不了解的,但是經過了上次的廢帝之事後,劉辯發現劉儉其實是一個敢說敢做的人,他雖然有仁義之名廣布在外,但是他的手段也是非常的犀利。

猶如雷霆轟擊一般,讓人無法抵擋。

每每想起,劉辯心中都是恐懼過甚。

最終,無奈之下,劉辯只能答應了李儒的請求。

不應該說是請求,而是要求。

劉辯的心中很是憋屈,但是為了保住他現在僅有的地位,同時也為了活命,他只能答應了李儒的要求。

但是他答應的真是心不甘情不願。

李儒離開了弘農王的府邸之後,劉辯回到了自己的居所,抄起桌案上的簡牘,還有名器紛紛扔在了地上。

他也不顧及這些是他寶貴的財產,反正是能砸在地上的東西,他都扔在地上砸了。

“朕為什麽活的這麽憋屈呀?”

“連李儒這等卑劣的人物都能騎在朕的頭上放肆!”

“朕不甘心,朕不甘心啊!”

在劉辯身後的何氏看到劉辯如此說話,頓時嚇了一跳。

她渾身經不住顫抖起來。

他急忙上前擋住了劉辯的話頭,說道:“兒啊,你已經不是皇帝了,不可以妄自稱朕呢。”

“為什麽?母親!寡人為什麽會這麽倒霉呀?”

面對這個問題,何氏也無所回答。

她的智慧並不是特別高,雖然頗有心計,但卻不是當世頂尖的人物。

就見何氏長長的歎了口氣。

“兒啊,事到如今,事情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你只能忍著,沒有別的辦法。”

“咱們母子現在是人在屋簷下,朝廷既然對咱們有所要求,那咱們就一切尊奉朝廷之意,以後的事以後再說……至少在目前,咱們母子要能夠保得住性命。”

聽了何氏的話,劉辯臉上露出了幾分不甘,但他也知道母親的話是對的。

現在他還能有什麽奢求呢?

先把眼下的事情完成了,讓自己留住性命,保住這個諸侯王的地位。

至於今後會發生什麽,他劉辯的命運又如何,那就不得而知。

再說吧。

……

而此時李儒已經將他與弘農王見面的過程,同時還有劉辯與袁紹溝通所做的計劃,還有李儒準備用劉辯配合己方擊敗黃祖援軍的表策向朝廷方面遞交了過去。

或者說是向他的上司賈詡遞交了過去。

派校士府緊盯弘農王劉辯,同時配合徐晃擊退黃祖的軍隊,這是劉儉對校士府的賈詡所下的命令。

賈詡挑來挑去,最終決定將這份監控弘農王的重大任務交給李儒。

而如今李儒的回信則是讓賈詡非常的滿意。

李儒信中雖然沒有言明他讓弘農王配合己方引誘黃祖的理由是什麽,但是以賈詡的智慧又怎麽會猜不到呢?

“看來,李文優還是深明當今丞相之心意。”

賈詡笑呵呵的心中暗道。

“丞相當初將監視弘農王的這個事交給了校事府,但是並沒有對校事府言名具體之事以及最終的任務目的……”

其實,賈詡已經大概猜出了劉儉的真實目地。

說實話,劉儉心中所想的事,也只有校事府能辦。

但是這事兒即使是校事府來辦,其實也不是那麽的好辦的。

畢竟劉辯的身份比較特殊,他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諸侯王,而是一個從帝位上被拉下來諸侯王,這就使他的身份比較敏感。

劉辯已經不適合生存在這世界上,他的存在對誰都沒好處。

但是,到底應該用什麽方式讓劉辯離開這個世界,這對於劉儉或者是賈詡來說,都是一個問題。

這種事情一個弄不好,就容易讓人抓住把柄,對於日後的朝廷非常不利,對現今的皇帝和劉儉本人的風評也非常不好。

當然,這件事情如果處理不好,賈詡很怕自己最後會成為一個背鍋的……

所以他把這件事交給了李儒去辦。

李儒這個人,膽子大,夠狠,也夠毒!

賈詡很清楚李儒是一個什麽樣的人,而且他知道李儒如今投到了劉儉的麾下,就應該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麽樣的定位。

劉儉把李儒收到麾下,可不是讓你李儒享福來了,而是讓李儒想辦法用他的能力來處理一些別人處理不了的事情。

如若不然,李儒也就沒有必要留下了。

通過目前的這個情況看來,李儒還是比較明白自己是一個什麽定位的。

他也知道自己應該替劉儉解決一個什麽樣的問題。

賈詡在看完李儒的諫言之後,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隨即將李儒的那份諫言放到火盆之中燒掉了。

然後,他找來了一名校事府的校事,讓他代表自己返回弘農郡去通知李儒。

賈詡給李儒的回答只有四個字。

“放手去幹。”

……

就在南北各地的戰場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黃祖這邊接到了劉辯派人送給他的書信,告知黃祖計劃按照原先進行。

黃祖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他當即指揮手下的本部兵將,按照約定的時辰,暗中前往弘農王的轄地所在。

將弘農王與何氏接出來後,再暗中向著南境撤退。

很快,在十一月十一日的夜晚,黃祖的兵馬抵達了劉辯府邸之所在。

此時的劉辯已經按照約定將車馬都已經準備好了。

還有他王府中的輜重和財貨都已經打包好了,劉辯與他的嫡系手下、還有何氏與黃祖的軍隊一同向南行進。

黃祖在接到了劉辯之後,心情異常的輕松,他感覺到自己此番替袁紹立下了大功,這一次回到了荊州之後,他江夏黃氏的地位將遠超其他諸族。

蒯氏、蔡氏、鄧氏、許氏那些家族,這次都與自己江夏黃室無法相提並論了。

這一路上,黃祖不斷的與劉辯攀談,同時向劉辯示好,更是對他與何氏噓寒問暖。

畢竟眼前的這兩個人一個是將來在荊州的皇帝,一個是將來在荊州的太后。

雖然他們兩個以後是袁紹的傀儡,但這也不妨礙黃祖與他們兩個打好關系,畢竟與皇帝、太后打好關系不是什麽壞事。

傀儡,那也是有身份的傀儡,大家以後表面上還得尊敬他們不是?

袁紹現在就重用他們黃家,如果這傀儡皇帝和傀儡皇后也注重他們黃家,那黃家以後豈不是在荊州一家獨大了?

想想就爽!

於是黃祖一個勁兒的對他們兩個諂媚,但是劉辯和何氏都心事重重,他們對於黃祖的諂媚並沒有太多的表示,只是虛於委蛇的應付。

黃祖並沒有對劉辯和何氏的異常狀態起疑心,他以為是劉辯和何氏即將離開弘農前往荊州忐忑不安。

這很正常,都能理解,誰離開熟悉的地方,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都會不適應的。

“陛下,太后不必焦慮。”

“荊州方面已經為陛下和太后建造了新的行宮,陛下到了那裡以後就可以重新登基。”

“我等南部諸人,在袁本初的帶領下,一定會好好的輔佐陛下,奪回屬於咱們漢室的江山,將劉儉和偽帝盡皆擒拿,給陛下好好的出一口氣。”

黃祖在那裡喋喋不休的說著,何氏和劉辯只是緊張地左右觀望。

劉辯問道:“黃愛卿,這附近沒有偽帝派來的追兵吧?”

聽劉辯這麽問,黃祖豪爽笑道:“陛下放心,臣已經在附近好好的搜查過了,根本就沒有任何追兵,如今各地戰事四起,劉儉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這邊,咱們這是乘虛而走!他絕對不會抓到任何痕跡……“

劉辯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些什麽,但是又無奈的將話咽了下去。

但也就只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劇烈的踏地之聲。

那踏地聲極大,震的在場意中人皆紛紛扭頭觀望。

而劉辯和何氏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蒼白。

黃祖並沒有關注到劉辯與何氏的臉色,他只是驚訝的向著聲音方向望去,一抬手說道:“三軍將士立刻布陣備戰!”

盾兵在前,刀盾兵陳列在兩側,長矛兵在後,輕騎兵在側面,然後是長弓手……

就在荊州軍完成布陣沒多一會兒,就見一支精銳的步兵隊出現在一眾人的眼簾。

即使天色已經灰暗,但是荊州軍依然能夠感覺到這支兵馬的強大的殺氣。

為首的一名大將身披重甲,手持大斧,正是劉儉手下的大將徐晃。

徐晃如今雖然在劉儉麾下立了不少的功勞,不過相比於河北的老牌戰將聲名還是不顯。

這次各地大戰中沒有安排他,倒也沒有讓各地的南軍生疑。

正因如此,劉儉偏偏將徐晃安排在了這處最致命的地方。

眼見徐晃率領如此精銳的兵馬出現,黃祖的面色不好看了,他手下的人是怎麽偵查的?

不是明明說弘農境內沒有劉儉派來增援的士兵嗎?

這支軍馬如此雄壯,為何事先沒有偵查到?

但是,徐晃並沒有給黃祖過多思考的時間,他手中的大斧一揮。

“兒郎們,南賊劫持弘農王!意圖不軌,將士們上,奪回弘農王,不要放走了南軍賊人!”

黃祖冷哼一聲,一揮手,當即下令著手下的長弓手們準備放箭。

南方雖然沒有很多雄壯的戰馬,但勝在弓弩比較多,這些年,經過袁紹的操練,南軍大多善射,這也是袁紹為了與北方的戰馬軍隊抗,而專門研製出來的戰術。

正常情況下,面對對方的長弓弩陣,大部分的主將對於手下的將士們的要求,都是從側翼迂回,暫避鋒芒,或是用龜甲陣慢慢前移,或是以弓弩陣應對,或是以遊走之法來分散對方的箭雨。

但是徐晃的方式卻不一樣。

對著戰場局勢有非常人般敏銳嗅覺的徐晃,馬上對身後的三千軍士下達了一個指令。

這個指令在步軍相應的指揮體系中,有個專業的術語——突進。

突進指的是本來在按正常速度行軍的步軍,突然整體大大加快速度。

每位步軍以自身的速度帶動整個方陣的突然前進,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雖然突進是指揮步軍過程中有可能會用到的一個手段,但是在往常,卻沒有多少將領能讓麾下的士卒做出這種動作。

因為要想步軍方陣做出突進的舉動,除了指揮的將領要有著很敏銳的對時局的判斷之外,還需要他所率領的士卒乃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突進本就是打快原本行進節奏而做出的一種冒險之舉,而這對步軍嚴密的陣型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大的考驗。

只是具體到目前這三千漢軍來說,他們的主將徐晃自然不是庸碌之輩,而這三千漢軍本身又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他們的前身是劉儉南征北戰,掃蕩群雄的河北雄兵。

很多人都記得河北的騎軍之利,但河北的騎軍再如何鋒利,卻只能在一些固定的情況下使用。

唯有驍勇的步軍,才是河北軍起家的根本,亦是劉儉能夠走到今日的最大功臣。

所以當徐晃的指令通過揮舞令旗的方式快速傳達至漢軍中時, 這三千漢軍並沒有讓徐晃失望。

在收到徐晃的指令之後,他們幾乎是同一時間猶如做出肌肉記憶一般,朝著前方大步突進。

對於其他士卒而言頗為艱難的一個舉動,對他們來說在以往卻不知道做過多少次。

而這些漢軍的前沿,正是一排排手持長矛的搴旗之士。

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為一徒,號為搴旗之士。

當數千漢軍的搴旗之士突然手舉長矛朝前突進時,黃祖卻完全沒有料到這一點。

漢軍的動作實在太快,當南軍有反應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長弓手手中的弓弩已經稀稀拉拉的向著漢軍射出。

但是因為對方的突進太過迅速,所以弓弩手的反應也是不及,因為造成的傷害並不是特別大。

這時他們縱算有想撤退,卻也是來不及了。

於是乎就在黃祖這一方猝不及防之間,徐晃方陣之前的數千支長矛的槍尖,已然將不少的敵軍刺穿。

而當這一幕發生後,隨著己方士卒哀嚎聲的響起,黃祖麾下現在不足兩千軍士的軍心開始動搖起來。

本來黃祖想的是讓麾下的弓弩手離得近點再放箭,但卻沒想到結果卻是這樣。

黃祖再如何粗暴,這時也意識到他麾下兵馬的軍心已經動搖。

看著那越來越逼近綿綿不絕的漢軍方陣,在一時的受挫後黃祖心中已然起了退意。

所以黃祖馬上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只是現在這種情況,想要撤退很難。

劉辯和何氏此刻則是瑟瑟發抖。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