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給玄德當主公》第618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
最新網址: 呂強的死所影響到的人不僅僅只有袁紹,當然也有劉儉。

 消息傳回了鄴城之後,劉儉心中悲痛。

 畢竟當初在長安的時候,呂強是劉儉的一個好朋友。

 或者說是忘年之交更貼切,憑心而論,呂強對於劉儉的幫助是有的,而且這個幫助是不小的,劉儉心中一直感念著他的恩情。

 對於呂強在長安城中的行為,劉儉曾熱心的對了呂強提出了他的建議,他希望呂強不要再過多的干涉朝廷還有天子中的事,畢竟現在的天下和當年的劉宏所執掌的天下不太一樣。

 劉儉是希望呂強能夠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行為,然後活到壽終正寢,如此,他這個老朋友也會心懷安慰。

 但是很顯然,呂強這個人有點兒不太聽話。

 但事實上,如果呂強真的聽了劉儉的話,他也就不會成為現在這個人,他當初也就不會和劉儉聯合,甚至也就不會幫助劉儉了。

 他會同張讓他們同流合汙,成為十常侍當中的一員。

 劉儉在鄴城為呂強設下了靈位,並命鄴城的各級官員向憑吊。

 之後,他讓賈詡針對呂強之死仔細探查。

 無論什麽細枝末節,都要給他探查出來。

 賈詡的動作很快,或者說是他手底下的人動作很快。

 細枝末節的消息在不久後就被送到了劉儉的面前。

 首先,劉辯在呂強死前沒幾日曾經見過呂強,並與呂強詳談了許久。

 而劉辯與呂強見後兩日,就是李儒暗中上門的。

 隨後就是呂強不明不白的死訊。

 而這件事,在長安之中,似乎被人有意給壓了下來。

 消息傳了回來後,鄴城中人都是聰明人,自然一下就明白是怎麽回事兒了。

 雖然劉儉對劉辯的個性和為人也有一些了解,

但聽到這之後,也不由得心中大怒。

 他當著一眾屬臣的面兒,重重的一拍桌案:“當今天子昏聵,擅殺賢良,呂強為了大漢江山做出了何等的貢獻,他竟然行此暴虐之事?甚寒人心!”

 “此事如今被朝廷壓了下來,一旦有了外傳,這天下之人將如何看待他這個皇帝?”

 “朝中一眾賢良,聞之豈會不寒心?”

 “天下能人志士,豈不是會心生怨恨?”

 “再說了,如今涼州用兵不利,關中叛亂叢生,又與呂強何乾?”

 “為何非要殺死呂強不可?”

 田豐一向以剛正著稱。

 他很是坦率的說道:“天子如此行事,並非為了顧及朝廷大局,也並非為了穩定關中局勢。天子如此行事,不外乎是為了泄私憤而已。

 “依照田某看來,這樣的人著實是沒有資格管理天下,也著實是沒有能力能夠保全漢之江山,身為一國之君,最重要的就是胸懷,他連一個自己的救命恩人都不能容忍,這樣的人還能容忍得了天下萬民嗎?”

 田豐說話是挺直的,但是他說的話一般都很有道理。

 而且今日一番話,也算是說中了在場諸人的心聲。

 劉儉並沒有對天子當眾進行什麽批評,他看向了一旁的賈詡,又問道:“袁家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黃祖、孫堅還有蔡瑁,已經都入了司州之地。”

 “也算是他們比較守規矩,他們到了司州之後,並未著急攻城略地。”

 “而是在四處平定這些底層黎庶所掀起的叛亂。”

 “據說司州各地的叛亂目前已經小股向大股集結。”

 “為首的人自稱乃是大賢良師張角的弟子李響。”

 “據說此人已經召集了四五十萬人馬,在司州各地擅殺望族,奪取倉廩輜重。”

 “而如今,孫堅、黃祖、蔡瑁等人到了司州之後,先鎮壓的就是亂民。”

 “他們兵分三路,攻打李響麾下的各部叛賊,助司州本地的郡國之軍,穩住局勢。”

 “聽聞李響正在集結大部分的軍隊,準備與袁殊死一戰。”

 “不過,孫堅等人雖然氣勢強盛,但那李響手下的可用之軍實在是太多了,數十萬的軍隊目前還不是他最大的聲勢。”

 “聽聞司州、關中、中原等地無數流民都都向著雒陽方面集結,他們大肆攻殺各路豪強的塢堡,成了可以使望族豪強心驚膽寒之勢。”

 劉儉聽到這兒,點了點頭,說道:“這些普通黎庶流民組成的叛軍,雖然沒有過硬的裝備,也沒有經過正規的操練,但是他們的戰力極強,他們是被逼到懸崖邊的猛獸,他們甚至可以犧牲生命去與當地的望族豪強交手廝殺。”

 “面對著這麽一大群又有數量又有殊死搏殺之意的烏合之眾,就算是袁紹,還有當地郡國兵的部隊武裝的再好,也不可能輕易的就戰勝他們。”

 “相反,一個不好還會被顛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不可失也。”

 荀彧道:“袁紹這步棋這是對的,他去司州並沒有急著先行攻略州郡,而是先剿滅站在他對立面的那些叛軍,一旦成功了,就可以得到司州諸郡等地望族豪強的大力支持,到時候不需要佔據地盤,五郡就等同於掌握在他的手中了。”

 沮授站起身來,長長的對著劉儉做了一揖,說道:“大將軍,依照末吏之見,大將軍現在也應該行動了,既然我們已經摸清了袁紹的套路,那麽就不可以讓他完全佔據主動,袁紹想要利用剿滅叛賊的機會在司州立足,我們也就不用擔心他會快速出兵搶佔長安,現在咱們也可以出兵前往三河之地,通過剿滅叛軍,同樣收當地望族之心,這樣就不會讓袁紹一個人獨專美於司州之地了。”

 沮授的意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不過,劉儉沒有對沮授的意見做出肯定或是否定。

 他只是吩咐在場的人道:“既然如此,那就立刻通知諸位將軍,率領已經準備好的各路兵馬,向著河內的方向集結。”

 其實對於沮授的建議,劉儉心中並不是非常的認可。

 那些叛軍並不是想自己變成叛軍的,他們只是生活在大漢朝最底層的百姓。

 因為天子無端的惡政而導致了今日的結果,難道一切都要算在他們的頭上嗎?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底層的黎民都是大漢朝的生產力。

 只有保證了人口的數量,才能使大漢王朝在今日還有未來都可以屹立於世界之巔。

 無端的對底層黎民進行無休止的暴虐屠殺,那是耗費這個王朝、這個國家的元氣。

 此等事,劉儉誓不為之。

 當然, 若是要平亂的話,不產生任何傷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一定要有一個限度。

 “傳令,著顏良,文醜,張郃,高覽,總督河北精銳十軍,開始向三河之地進發。”

 “著徐榮和公孫瓚為正副先鋒,率領五千精銳,先行進入河內,遙觀司州動向,等候軍令。”

 在場的人一聽劉儉要遣徐榮出戰,不由都是一愣。

 徐榮正作為鎮守冀州的大將,替劉儉看門護院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

 正因為有徐榮坐鎮在鄴城,劉儉才敢放心的東征西討,而全然不用擔心大本營是否會出事。

 但是這一次為何會把他派出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