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給玄德當主公》第615章 劉焉死了
最新網址: 說實話,許攸現在對蒯越本來就不滿意,非常的不滿意。

 如今對方又當著袁紹還有所有的人的面,罵自己乃是黑心之人。

 許攸恨不能生食蒯越之肉。

 幕僚之間為了彼此的利益之爭,將仇恨表面化情緒化,這在各大勢力之中算是比較少見的,但偏偏在袁紹這裡卻能夠體現的最是明顯。

 當下就見許攸也不甘示弱的衝著蒯越怒道:“我為了袁公大業,一心為公,此番關中之事,乃是事關袁家霸業之事,何故要拖延?我看你才是居心不良,故意拖延袁公前往關中,完成霸業!”

 蒯越亦是道:“某心中正直,一心隻為袁公霸業著想,從無二心,不似你,不過是一個心懷險惡的卑鄙之徒!”

 “你心懷嫉妒,仗著昔日勸諫袁公南下之功,一直以袁公麾下第一重臣自居,生怕別人會超越汝!”

 “殊不知,你越是這樣做,就越是顯露你的小人之姿,為了個人榮辱利益,而置袁公大業於不顧,你不得好死,必遭天譴!”

 饒是許攸一向以急智和舌辯著稱,此刻面對蒯越的痛斥,竟也是啞口無言。

 不是許攸辯不過蒯越,而是蒯越實在是一語中的,說到了許攸的痛處。

 饒是許攸心態再好,在蒯越這一番逼問之下,心態也直接就崩了。

 他氣的渾身發抖,然後突然在所有人的注目下,站起身來。

 “袁公,蒯異度如此汙蔑於我,使我無顏繼續在公麾下繼續獻策,還請袁公準許我告辭退避。”

 說罷,就見許攸向著在場的所有人環繞式的拱了拱手。

 “諸位同僚,請允許許某暫退。”

 “子遠!子遠?!”

 袁紹急忙出言去阻止許攸,但是卻見許攸義無反顧的決絕的向著廳堂之外走去。

 待許攸走遠了之後,袁紹頗有些憤怒的看向了蒯越。

 “異度啊,咱們商議事情就商議事情,大家各抒己見,這倒也沒什麽,為什麽要出言相輕呢?”

 “許子遠乃我昔日摯友,也是我的臂膀之人,你如此說他,卻是將吾的顏面放在何地?”

 蒯越聽到袁紹責備於他,似乎是頗不服氣。

 “袁公,你可莫要被許攸的這些招數給迷惑了,他不過是理屈詞窮,無力反駁,故作此態……”

 “夠了。”

 袁紹突然重重的一拍桌案,很是憤怒的對蒯越說道,人都已經離開了,你居然還在此處惡言重傷。

 “如此,豈有賢士之德,豈能為荊楚賢士表率?”

 袁紹說到這的時候,似乎頗為氣憤。

 “今日敗興,諸事可不必再議,爾等都回去,關中之事,袁某自做考量。”

 袁紹都如此說了,其他的人又能夠多說什麽呢?

 於是眾人紛紛起身向著袁紹拜辭。

 蒯越似乎想要繼續說什麽,卻見袁紹不耐煩的向他擺了擺手,不讓他繼續再說了。

 蒯越見狀,心中不由一陣委屈。

 同時,他心中對於許攸的仇恨就更加的深了。

 蒯越心裡暗自想到,許攸這廝不除,日後必然是荊州的大患!

 這人著實是太過自私,貪婪過甚,完全不顧大局。

 偏偏他又是袁紹在荊州立足的重臣。

 蒯越的猜測確實是正確的。

 許攸今日之舉,不過是欲擒故縱而已。

 諸人散帳之後,袁紹隨即親自前往去見許攸。

 顯然,許攸在袁紹心中的位置還是非常重的,見許攸受了委屈,袁紹隨即前往其府邸安慰他。

 許攸倒是也沒有客氣,當著袁紹的面將蒯越以及南郡諸族的謀士一頓分析,將他們說的一無是處。

 最後許攸極力向袁紹諫言,讓他火速出兵前往關中,趕在劉儉前一步之前進入長安,如此就可以平定天下的局勢了。

 其實袁紹已經是下了決心,按照蒯越的說法,謀定而後動,但是現在又架不住許攸給他一頓洗腦。

 這下子,袁紹的心又有點開始活泛了。

 許攸的意思是,什麽事都要爭個先,一旦劉儉以漢室宗親的地位和他被劉宏在臨終前任命為輔臣的身份進入長安,那袁紹再想要進入長安主持朝政,這理由就不充分了。

 到時候袁氏集團就會陷於被動。

 而且劉儉現在的實力確實是越來越強,聲望也是越來越高,如果坐視劉儉入駐關中而不行動,到頭來,袁氏集團早晚會被河北所席卷吞並。

 袁紹聽了許攸的話,深覺有理,於是他在與許攸分別之後,又回去自行思慮此事。

 袁紹這個人真的是心事很重。

 這點小事,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連續幾天下來,因為睡不好覺,袁紹的眼圈都是黑的,精神萎靡。

 也就是在這個讓他左右搖擺不定的時刻,從西面傳來了一件使袁紹整個人都精神煥發的好消息。

 同時也堅定了他的決心!

 劉焉死了!

 這些年來,劉焉與袁遺一直在益州進行著權力的爭奪,劉焉仰仗的是東州士,而袁遺更多的是仰仗益州本地的閥閱與望族。

 雙方之間的爭鬥一直沒有停止,由於劉焉和袁遺都比較保守,再加上川蜀本地的望族也一直都是呈現見風始舵的態度,再加上益州邊陲之地,利益糾結較多,雙方一直爭鬥沒有分出勝負,這也導致益州方面一直抽不出力量支持袁氏集團在東州的爭霸。

 但是現在劉焉死了,而劉焉的那幾個兒子在袁紹看來就是廢物。

 而且蜀中的人也都是望風使舵的人,劉焉死了,那麽就代表支持劉氏的人在蜀中人數大減。

 大部分原先傾向於劉焉的政治勢力也開始向著袁家一方傾斜。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袁紹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可以使袁氏的影響力遍布於長江的中下遊。

 趁著這個機會,他應當迅速火速入主關中,借機來擴大袁氏的影響,壯大聲勢。

 益州的大好局面給了袁紹極高的信心。

 於是在第二日,袁紹又將所有人都召集到了他的議事廳中。

 他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宣布,要求蔡瑁、黃祖等人立刻在荊州聚集兵馬,並籌備糧草,他要立刻率兵進駐關中,前往長安。

 另外,袁紹派人前往江東去見曹操,讓曹操那面派兵援助自己,一同支持他北上的事業。

 蒯越在聽說了這個消息以後,差點沒急昏過去,他急忙又去見袁紹,向袁紹訴說這當中的利弊。

 但很顯然,袁紹似乎並不領情。

 他心意已決,無論如何都要搶先進入關中。

 南陽郡和汝南擁有大量的人口,是天下第一、第二大郡,再加上荊州、豫州等地的望族支持,以及從北方擁入荊州大量的士族和黎庶人口,袁紹相信他有足夠的能力能夠打入關中。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從關中方面的探子又給袁紹帶來一個令他驚喜的消息。

 在涼州的董卓軍隊似乎遇到了巨大的困境。

 董卓的軍隊在涼州與馬騰和韓遂等涼州叛賊一直交鋒,雖然董卓仍一直呈現上風,但是就在不久之前,董卓突然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導致他根本連起身都不能起身,平日裡只能躺在床榻之上。

 一開始,朝廷的中央軍還盡力隱瞞著此事,但是,天下畢竟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西涼方面的各路叛軍都已經知道了這件事。

 中央軍的主帥重病不能起身,執行方面自然就出現了問題。

 董卓下面的幾部將領,沒有人可以完全的統籌全局,所有的軍隊失去了總指揮與協調性,於是就都是按兵不動。

 董卓軍按兵不動,將士們沒有指揮權,三軍將士們的目標不明,而在這個時候,西涼叛軍卻開向董卓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呂布和牛輔指揮三軍將士穩定局勢,但是卻形成不了有效的反擊。

 這是因為張濟和胡軫等人對於呂布和牛輔的指揮並不服氣,雙方在軍權指揮上面產生了衝突。

 內部既然不平穩,那對外就更沒有辦法做到上下一致了。

 西涼叛軍借著這個機會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連續打了好幾個大勝仗。

 董卓軍的本部本來已經穩固了,涼州東部的廣大地域本已經趨於穩定,各路叛軍已經都被驅逐到了涼州西部或者涼州北部。

 但是現在涼州各部叛軍首領在發現了戰機之後,紛紛組織反撲,導致中央軍不能夠繼續穩固已經打下的基本盤,只能夠收縮戰略空間,向著漢陽郡的治所冀縣集中。

 前線戰略失敗,後方的關中叛亂又四處興起,這就導致了整個關中以及涼州呈現出了一種進退兩難之勢。

 對於朝廷來說,現在真的是一個最危急的時刻。

 在這種時候,袁紹若是不出兵進入關中,那又應該等待何時呢?

 針對這種種有利的局勢,袁紹終於下定了決心,他要搶在其他所有人之前,先一步進入長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