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給玄德當主公》第519章 河北立法
也不怪閻相為袁術出此毒計。

 當初袁術佔據淮南之時,閻相的家族是鼎力支持汝南袁氏的。

 這也就導致了曹操向淮地進兵的時候,以閻家等幾個為首的望族對曹操的到來表示了非常大的不滿,他們極力抵抗,誓與曹操作戰到底。

 問題曹操本人也不是個吃素的主。

 你們負隅頑抗,不跟我合作是吧?好,那等我破城之後,咱們就好好清算一下!

 在壽春被攻破的時候,閻相的家族被曹操打了個灰飛煙滅,作為典型直接從壽春的版圖上給消除掉了。

 當時閻相在袁術軍中,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一口老血直接噴出,昏死了過去。

 之後,他就與曹操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他今番諫言袁術除掉曹操的父親曹嵩,一則確實是為袁術進兵徐州做鋪墊,二則也是想借此機會向曹操施以報仇。

 你滅了我的家族,那我就滅了你老爹,讓你也知道知道喪失親人的痛,咱們誰也別欠誰的。

 推忍之仇,豈能輕易了結?

 你曹操要是有能耐,就繼續還我一刀是了。

 隨後,袁術道:“此計可行,父之仇,身為人子,焉能不報?陶謙若是殺了曹操的老父,曹操必然兵入徐州,屆時陶謙孤立無援,定然就要向我求援了!哈哈哈!”

 ……

 ……

 自進入興平三年之後,劉儉就暫時停止了征戰,而是開始主抓內政,治理河北四州,特別是冀州和幽州。

 隨著這些年,河北越變越富裕,人口越來越多,很多寒門家族也因為新政一躍登上了河北的高層舞台,有些人開始肆無忌憚,又拿出了原先東漢王朝時期高門望族的做派。

 這對於劉儉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的。

 劉儉沒有著急一下子就發飆,而是抽絲剝繭,讓國淵派人暗中去搜集證據,在得到了充足的證據,以及對於冀州和幽州各地新崛起的大族動向有所掌握之後,才發動了雷霆一擊!

 興平三年,公元192年,劉儉在冀州發起了一場遍及整個河北四州的整風運動,名為‘掃黑除惡’專項活動。

 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針對地方有“黑惡勢力”行為的人或是家族進行打擊的正義活動。

 所謂的“黑惡勢力”,在這個時代,屬於一個新詞,但在劉儉的宣傳團隊,以及大公報連續幾個月的報道和解釋之下,河北大部分的黔首黎庶都知道了所謂的“黑勢力”是什麽意思。

 管你是什麽高門望族,世家豪強,豪富巨門,但凡欺壓良善,跋扈從事違法行為,惹是生非的,通過武力行為威脅恐嚇,控制石灰、砂石,鐵器等材料市場的,且以個人影響力來處置地方案件的,不遵從河北《冀科》的法律準則的,統統定義為“黑”。

 劉儉這一次下了大功夫對黑勢力的可恨,可怕,可惡,可恥進行宣傳教育,強力打黑,並著重強調立法,誓要將《冀科》一舉推行到底。

 掃黑在明面上看似只是牽扯飛揚跋扈,仗勢欺人者,但事實上,劉儉主要針對的還是那些借著河北經濟騰飛,打算憑借家族之力,控制市場,壟斷資源,意圖做河北寡頭的那些人!

 在我的境內,家族可以有錢,可以富裕,可以過奢侈糜爛的幸福生活……但誰也不許牛逼,也不能牛逼!誰也不能凌駕法律!

 牛逼的只能是以我為代表的官署,就這麽簡單!

 而且借著這次事件,將《冀科》全面推行,是必要的!

 《冀科》是當年劉儉和手下的一眾謀臣文士們經過好一番的研究,而在河北推行的新法,為了維護民生,為了維護庶民利益,劉儉強調推行嚴刑峻法!

 在河北,律法凌駕於一切,包括經文教條!

 這一點,可以說忤逆了很多望族以及古文經士子的逆鱗。

 就是鄭玄,對此也有些不滿。

 畢竟,漢朝是宗法社會,同時也是經學為主導的社會。

 昔日,很多士子違背了律法,但因為他們可以引經據典,可以利用經學中的一些“理由”來為自己脫罪,使得官署對他們的行為,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但日積月累下來,大漢律法在民間的執行就陷入了一個怪圈。

 大漢律法,仿佛就是給普通的黎庶立的一樣,普通人在大漢朝犯法了那叫犯法。

 可以懂經文至理的士族高門,在大漢犯法了,那說道就多了,“懲惡揚善”“復仇可貴”“替天行道”……

 反正有的人犯法就該死,有的人犯法就該點讚。

 但是從現在起在河北誰犯法都不行!

 所有的理由,都不是犯罪的借口!

 一切都按政府法律來!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殺了人,不管你是不是為父為母報仇,都不行,誰殺人,都判死刑!

 貪汙也一樣!

 欺行霸市也一樣!

 全都得按規矩來!

 在河北,只有一個人定的規矩算數!

 那就是以劉儉為首的官署政府。

 其余的都是扯淡!

 古文經和今文經上的道理也不行,拿到法律面前,也是法律說了算!

 一時間,掃黑除惡,整理吏治,維護民生,崇尚嚴刑峻法,將整個河北鬧的高門豪強,仗勢欺人,欲在民間圖壟斷的大族治的是雞飛狗跳。

 有怨氣的大族,幾乎是成批次的出現!

 劉儉的老丈人,河北大學教授鄭玄,見劉儉崇尚律法,導致很多望族和士族的利益受損,急忙去見劉儉。

 老人家援引漢高祖進關中後廢除秦朝苛法,約法三章的故事,希望劉儉能寬容治理。

 但鄭玄的意見,卻被劉儉當著家人的面否決了。

 一點面子也沒給他老丈人。

 他沒法給鄭玄這個面子。

 大漢朝的律法在某些方面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這導致了有一些群體在這百年來恣意妄為,毫無底線!

 從現在起,所有的規則,所有的規矩,一切都要改變。

 不然,縱然是日後天下太平了,也晚再次會出現和今天一樣的分裂局面!

 劉儉與鄭玄經歷了一場激烈的辯論,這場辯論的結果,最終是鄭玄氣的拂袖而去。

 這一番整風運動,在河北攪了個風起雲湧,不但很多望族中恣意妄為的人被治罪嚴懲,就連各地官署之中的許多官吏也都被罷官免職,有的甚至還不免牢獄之災。

 其中,劉儉處置最狠的,就是貪墨!

 劉儉不是不允許你們貪,當官的與地方士紳之間有利益往來,是歷朝歷代在所難免之事!

 但是劉儉的底線是,你不能因為你們貪墨,而損害國家的利益和普通黎庶的利益。

 敢因為貪墨而破壞地方建設和黎庶生活的……視情節,殺!

 為了整頓河北官場,維護河北官場風氣,劉儉借著這次機會,殺了三個兩千石。

 就地處斬,沒有任何容情!

 而大公報針對此事,也是大為宣揚!

 一時間,河北的普通黎庶對於劉儉如此公平,公正的行為都是大為稱讚,紛紛叫好!

 而想要借著河北經濟騰飛,中飽私囊,使家族有所階級跨越的那些官吏,頓時都歇菜了。

 他們沒有想到劉儉做事居然這麽狠,一旦動手絕不容情。

 兩千石……居然說殺就殺!

 大漢朝歷史上似都沒有這樣的先例,因為整風查吏治而直接殺兩千石的!

 果不其然,有些家族又開始暗中蠢蠢欲動,想要造反了。

 這是大漢朝地方家族的特性,稍有不如意,就要反。

 但劉儉現在,就要改一改這個規矩!

 從今往後,再沒有這個說法了!

 什麽稍有不如意就得起兵反叛?

 從現在起不允許!

 稍有不如意,都給我眯著!

 冀州有四家豪族士門, 意圖暗中謀反,勾連董卓,但很快就被國淵的特務機構給查了出來。

 一夜之間,這四家全被滅族。

 行刑者,乃是顏良,文醜,張郃,高覽四大將,一人負責一家。

 劉儉對他們下了死令,反叛者全部消滅,絕不容情,全家一個活口不留!

 整個河北震動了,但在這一系雷厲風行的手段下,很快就又消停了!

 劉儉下定決心,崇尚嚴法的態度,令所有的人都膽顫心驚。

 這位大將軍,他是玩真的!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從南面傳來一個重要的消息。

 曹操的父親,在琅琊國南下的過程中,被陶謙的部下給暗殺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