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衍牽著戰馬,走在新城的街道上。
沒有見到岑舟將軍,便不知道梁朗等人的安危,想起當初在酒樓一起飲酒時,便說過一起立下功勞回去。
也不知道下一次,能否見到岑舟將軍。
在好友這事上,白衍挺羨慕白裕的,雖然白衍不知道白裕曾經的過往經歷,但他卻能感覺到,白裕與司馬興、胡進二人關系是有多要好。
就如同此次白裕昏迷,司馬興回陽城,胡進在新城。
司馬興與胡進,都在時刻關心著白裕。
從黃昏直到夜色籠罩。
新城是個大城。
因為秦國大軍安營在東城外,而鐵騎大軍則在西城門,故而白衍從東城門走到西城門,走了許久才到。
不過讓白衍沒有想到的是,方才來到鐵騎大營,除了站崗的將士,還看到六個人站在大營旁,似乎在等著他。
那六人見到他之後,連忙匆匆上前。
在篝火、夜色的照亮下,伴隨著那幾人的靠近,這時候白衍才看清那六個人的模樣。
六人年紀都不大,二十多左右。
其中一人,曾經還與白衍有過一面之緣。
那二十左右,體格壯實,膚色能看得出常年風吹日曬,但此刻配上秦甲、秦劍,卻給人感覺十分精神。
此人便是此前白衍在陽城時,救過其一命的業。
“業,見過大夫!”
六人為首的男子,身穿秦甲,佩著秦劍,對著白衍拱手打禮。
“啄,見過大夫!”
“懷,見過大夫!”
其他五名男子,也都與業一樣,佩著秦劍,對著白衍拱手打禮。
白衍也拱手打禮。
“諸位這是?”
白衍問道,目光有些疑惑的看著眼前幾人,似乎不明白為何這幾人會在這裡等他。
看著業,白衍記得此前在陽城之時,業便是第一批的先登之卒,陽城攻破後,業便立下次功,成為一名公士。
在領功後,他由於聽從白裕的建議,留在陽城,故而與業,再也沒有見過面。
眼下。
業為何會出現在這裡,而且似乎還是在等他。
“吾等奉胡將軍之命,日後便跟隨大夫。”
業率先說道,隨後把手中的竹簡交給白衍。
看著接過竹簡的白衍,業整個人都十分興奮,此前在陽城之時,白衍便救過他一命。
那時候他便對自己說,日後他的命,是白衍的。
之後他一直都沒有找到白衍,聽說是留在陽城。
他一直在等著有機會。
直到今日聽到白衍率領鐵騎大軍北上的事跡,剛好胡將軍找他,問他願不願意跟著白衍。
他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下來。
鐵騎大營旁。
白衍看著竹簡,很快便明白為何這幾人會突然來說跟隨他。
胡進在竹簡內,直言這幾人都是做過先登之卒,皆是善戰的猛士。
收起竹簡。
白衍知道胡進在擔心什麽。
白裕被刺殺,拋開楚國想讓秦國鐵騎軍心動搖,無法短時間內伐趙之外,更多的也是想報此前‘白起之仇’。
眼下若是他們得知,白裕被刺殺中毒之後,軍中尚有白氏之人,並且已經穩住軍心。
楚國定會再找機會刺殺於他。
有這幾人在,一般刺客也輕易靠近不了他。
白衍看著眼前這幾人,並沒有拒絕胡進的好意。
騰老將軍已經命人將竹簡送至鹹陽,過不了多久,他就會被盯上。
眼下,身邊善戰者的確越多越好。
鹹陽。
秦國的國都,昏暗的夜色下,鹹陽城內的街道上,依舊能看到不少行人。
在一座府邸之外。
三十余名中年男子,正在翹首以盼,每當看到一輛過路的馬車,都忍不住神情緊張的看去。
而看到沒有一輛馬車是他們要等的,臉上失落之情,難以掩飾。
“為何廷尉大人還未歸來?”
“可不是!這都快到亥時,廷尉李斯大人都還未回府。”
一名名男子互相議論道。
而這三十余名男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皆無官職、爵位,都是一身粗布衣,手裡拿著一卷竹簡。
若是此刻白衍在這裡,仔細觀察這些人,就能在這三十余人之中,發現一名中年男子,赫然是他大伯。
不過比起在齊國時的一臉傲氣,此刻大伯不僅神情憔悴,就連身上的衣物,都已經破破舊舊,一些破了的洞,比白衍的舊布衣都還要大。
原來昔日大伯在離開齊國臨淄之後,一路上路過各種城邑,皆是好菜好肉的吃著。
每逢路過舊友故居之城,都會上門拜訪一番,若是舊友在家,那定是酒樓醉談半宿,興致上來,還會多住兩三日。
這也導致大伯在離開齊國的時候,萬錢所剩不過小半之數。
當時大伯看著僅剩不多的錢財,也曾想過都沒錢了,要不要很乾脆回去。
但後面還是不敢,畢竟就這般回去,根本與父親母親解釋不過去。
於是大伯硬著頭皮,繼續前往趕路前往秦國。
這一路上。
大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難,剛開始還可以硬氣,不屑素羹野膳。
但到後面,尚未抵達秦國,錢就沒了,此時想回去也已經沒有錢財,便只能一路乞討繼續走。
等好不容易來到秦國,來到鹹陽。
卻沒想到來到廷尉府邸,根本進不去,沒人會相信大伯說的話,詢問信物,大伯也拿不出來。
最後還是整整等了一天,方才見到昔日曾‘有數面之緣’的李斯。
正當大伯以為終於等到出頭之日時,誰曾想,李斯年事已高,連大伯在內,很多事情都已經忘記。
任憑大伯如何提醒,李斯始終沒有記起。
還好後面,李斯聽到大伯是稷下學子,故而送給予大伯萬錢。
大伯本以為,就算李斯不記得他,但稷下學子的身份,也足夠。
卻不曾想,李斯給錢之後,下一句話,就把大伯投靠的目的徹底封死。
“呂相、長信侯之後,門客之禍,心有余焉,斯乃廷尉,更是不可。”
大伯聽到,心裡哇涼哇涼的。
正當絕望之時,大伯考慮著,要不要拿著萬錢回齊,卻無意中發現,李斯雖然不養門客,但卻會收很多貧士之諫言。
這無疑又再次給大伯燃起希望。
於是大伯拿著萬錢,留在鹹陽,謀劃著等待機會,一舉成名。
通過李斯,進而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
等了許久,終於等到秦國伐韓的消息,於是大伯興奮得連夜撰寫‘伐韓不如伐楚之論’,注重強調趙有李牧,非一時之功,韓則囊中之物,板上魚肉,得知利小,反噬其威,不如伐楚,得勝以攝天下諸國,以顯秦國雄威。
一卷竹簡,改了又改,看了又看,大伯感覺李斯若是看到這卷竹簡,定會若獲至寶,如識大賢。
第二日,天還未亮,大伯便把竹簡送到廷尉府,看著府邸下人講連夜撰寫的竹簡與他人竹簡一起帶入府內。
然後
至今, 都沒有消息。
府邸外。
大伯在三十余名貧士之中,那憔悴的眼神之中,時不時踮起腳尖,滿是著急的看著遠處。
聽說這幾日,秦王嬴政就會派遣使臣,前往新鄭,勸降韓王。
上一次府邸定是府邸下人,不小心遺失他的竹簡。
此次手中的竹簡,是他連夜嘔心瀝血之作。
他無論如何,都要親手將竹簡,奉與李斯,讓李斯見識一下他的才學。
只要李斯看到他的勸降之策,定會識得他一身才學,定會登門拜訪,請教於他,甚至向秦王嬴政引薦他,也未嘗不可能。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