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劉備謀主,謀盡天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
劉艾蹙眉看向鄭平,下意識的以為眼前這個青州別駕是在故意推諉。

 “莫非劉刺史不想認這長安的詔令?”劉艾語氣有些不愉。

 這千裡迢迢的來青州,結果劉備還故意推諉不見?

 如此怠慢天子使者,劉艾對劉備的印象瞬間不怎麽友好。

 鄭平一如既往的瀟灑愜意,羽扇輕搖,安撫劉艾的情緒:“劉長史,你誤會劉使君了。青州凋敝,劉使君憂心幾十萬饑民溫飽不得不組織鄉民屯田。”

 “但屯田對於鄉民而言,是很嚴苛殘酷的,稍有不慎就會讓鄉民們滋生怨恨。”

 “因此劉使君為了讓屯田的鄉民見證決心,每日都會帶著親衛營跟鄉民一起開荒。”

 劉艾眉頭依舊緊蹙,顯然不怎麽相信鄭平兒的說辭:“按別駕的意思,本使要在這裡等多久?”

 “這可說不準。”鄭平眸有黠意:“或許三日,或許半月,都說不準。”

 劉艾愕然:“三日?半月?這青州政務,劉使君不用處理的嗎?”

 鄭平笑道:“劉長史誤會了。使君不是不處理青州政務,而是這青州政務使君早已部署妥當,各級各部各司其職,即便使君一月不在,也不會影響青州政務的正常運轉。”

 劉艾更是驚詫:“如此行事,劉使君豈不是”

 雖然劉艾沒有將話說完,但鄭平也聽懂了劉艾的意思。

 “劉長史是想說,使君在青州只是個傀儡刺史嗎?”鄭平笑道:“我理解劉長史的擔心,畢竟劉使君若在青州是個傀儡,那這天子的期望可就落空了。”

 劉艾瞳孔微微一縮,掩飾道:“鄭別駕,你在說什麽,我怎麽聽不懂?我是相國長史!”

 鄭平笑而不答。

 就在此時,一個騎卒返回,湊近鄭平身邊低語:“別駕,使君正在跟屯田的鄉民吃飯,暫時回不來。”

 劉艾耳尖,聽到騎卒的低語更是驚詫:“劉使君真的去開荒了?”

 “劉長史,在下又豈會騙你?”鄭平邀請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劉長史可否願意跟我一起,去見見跟鄉民同吃同坐的劉使君?”

 劉艾微微斂容:“我為官多年,從未見過有刺史會親自開荒、跟鄉民同坐同吃。既然鄭別駕邀請,那就一同前往吧!”

 見劉艾同意,鄭平準備了兩匹快馬,跟劉艾一人一騎前往劉備攜民開荒的地方。

 青州有很多的荒地。

 但開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單一的家庭能承擔的。

 尤其是現在的青州,想要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的開荒就只能集中人力和物力。

 “劉長史,前面就是劉使君今日的開荒地了。”坡頭,鄭平指著坡下已經開墾了一半的荒地。

 劉艾眺望人群,沒有尋覓到劉備的身影,疑惑問道:“劉使君不在這裡?”

 鄭平哈哈大笑:“劉長史,莫非伱以為,劉使君開荒還要穿官服或者錦衣嗎?往左看,布衣草履,正端著瓷碗,一邊吃飯一邊在給鄉民講話的那個就是。”

 劉艾的瞳孔再次緊縮:“那是劉使君?”

 若不是鄭平在,劉艾壓根就想不到,人群中那跟普通鄉民沒什麽區別的壯漢,竟然會是青州刺史劉備!

 在劉艾的認知中,即便劉備會去開荒,那基本上也是穿著官服巡視、偶爾下地揮一揮鋤頭,然後找人宣傳某某刺史跟鄉民一起開荒。

 能做到這點,就能稱得上是體恤百姓了。

 但現在劉艾看到的,卻是跟鄉民一樣布衣草履,不怕髒不怕累,跟鄉民吃一樣飯菜的劉備!

 心情有些複雜的劉艾,正準備策馬去尋劉備,卻被鄭平攔住了:“劉長史,若你要見使君,得換身衣服才行。”

 劉艾見鄭平熟練的從馬背的行囊拿出布衣草履,愕然道:“你要我穿這個?”

 鄭平輕笑:“你是天子使者啊,難道天子不願意與民同苦嗎?”

 劉艾看著滿是補丁的布衣,還有那粗糙的草履,咬了咬牙,將布衣草履換上。

 “這相國長史劉艾,果然不同尋常,怪不得在董卓死後能被遷為宗正。”鄭平微笑著打量將布衣草履換上的劉艾。

 見劉備其實是不需要換上布衣草履的,但鄭平想要考驗下這長安來的天使器量如何,故意給了劉艾一個選擇。

 “劉長史眉宇有慈祥,倒也不像奸邪之徒。”鄭平撫掌誇道。

 劉艾看向鄭平同樣也換上了布衣草履,心中泛起了複雜的情緒。

 劉備遠遠見到了鄭平到來,招呼道:“顯謀,你來得太晚了,只剩半個粗糧餅了。”

 在劉艾驚詫的目光下,鄭平接過粗糧餅,然後扳成兩半分了一半給劉艾:“使君,這是長安來的天子使者,相國長史劉艾。”

 劉備大笑,挽起劉艾的手臂來到場中,對鄉民們喊道:“鄉親們,這是長安天子委派的使者!我早說了,天子不會忘記鄉親們的。”

 “這世間只有奸臣亂黨,蒙蔽聖聽,才讓鄉親們受苦受難。”

 “我們一定要相信,這世間是公道大義的,一時的困難苦楚不會擊垮我們的鬥志,只要還有拚搏鬥志,我們就一定能吃飽穿暖!”

 劉艾被把臂同遊,還有些懵。

 但下一刻,鄭平已經將手中的粗糧餅咬碎,一邊咀嚼吞咽,一邊喊道:“鄉親們,世間有劉使君願意跟你們同吃同坐,亦有天子使者願意跟你們穿同樣的衣服、同樣的草鞋、吃同樣的粗糧餅。”

 “因為我們都相信,艱難的日子會過去的,今年的秋天,一定能有一個大豐收!”

 “劉長史,你代表天子而來,可要給鄉親們希望啊!”

 劉艾終於明白劉備和鄭平想做什麽了。

 狠了狠心,劉艾將粗糧餅咬碎。

 董卓雖然專權亂政,但對於公卿百官的飲食並沒有苛刻。

 似這種粗糧餅,劉艾可沒吃過!

 隻感覺咬在口中不僅乾癟無味道,還極難下咽。

 “長史大人,你這樣吃會噎著的,來喝口水吧!”一個鄉民端了一碗水遞給劉艾:“這都是燒開後放涼了的白水,使君大人說這樣喝不容易生病。”

 碗很乾淨,水也很清澈。

 鄭平對於衛生條件一向很重視。

 粗糧餅難以下咽是因為糧食不夠,所以摻雜了一些能使用的草葉樹根。

 但這不意味著,鄉民吃的喝的就很髒!

 劉艾微微一愣,但還是接過鄉民的瓷碗,混著白水將小半截粗糧餅吞進肚子。

 平心而論,劉艾這輩子就沒吃過這麽粗糙的糧餅!

 “鄉親們,天子的確很關心你們。”

 “只是天子遠在長安,也難以如劉使君一般跟你們一起開荒。”

 “因此天子才遣我來青州,封劉使君為青州牧,又讓宗正卿定了宗族世譜,劉使君今後就是宗室大臣了。”

 劉備和鄭平都將氛圍渲染到了這個程度了,劉艾沒有忘記給劉協樹立個好形象。

 鄉民們頓時議論紛紛。

 “青州牧跟青州刺史有區別嗎?”

 “肯定有吧,青州牧肯定比青州刺史官大,否則天子也不會親自遣人來。”

 “劉使君以後就是宗室大臣了,是不是就代表天子了?”

 “天子的使者也跟我們一樣布衣草履,吃粗糧餅和涼白水,看來這個天子是聖明之君啊。”

 “有劉使君這樣的好官,又有天子這樣的聖君,我們的苦日子不會太久了。”

 “現在青州是很苦,但比起流離失所已經好多了,我們的家園很快就能恢復的。”

 “天子萬歲!萬歲!”

 “.”

 鄉民的熱情,漸漸高漲。

 劉艾驚愕的看著熱情昂揚的鄉民,心中大受震撼。

 半個時辰後。

 劉艾跟著劉備鄭平返回臨淄城,劉備遞給劉艾一個小瓷瓶,聲音頗有磁性:“劉長史,將膏藥塗在掌心,可以活血化瘀。”

 “你剛才其實沒必要跟我們一起揮鋤開荒的。”

 劉艾剛才受到震撼,主動提出要跟鄉民一起開荒,這手掌都紅腫了。

 見劉艾雙手有些顫抖,劉備乾脆直接將膏藥親自塗抹在劉艾掌心。

 “劉使君,多謝了。”劉艾揉搓雙掌,讓膏藥均勻的散開藥力,隨即感歎:“青州有劉使君在,是青州萬民之福啊。”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當親眼見到了一個真實為民的劉備,劉艾心中感慨良多。

 尤其是,劉備還不忘替天子揚名!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劉備已經將這八個字,完美的在劉艾面前展現了!

 “劉長史亦讓我欽佩,你是我見過第一個敢穿布衣草履、吃粗糧餅、跟鄉民一起開荒的天子使者。”劉備言語多了佩服之意。

 回到臨淄城,劉艾當著臨淄城文武的面宣讀了聖旨詔令,又將青州牧的印綬交付給劉備。

 這意味著,劉備正式有了任免青州諸郡國的權力。

 從此不再是一個偽職了,而是天子詔令、皇權特許、牧守青州的青州牧!

 “劉使君,有句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待得眾官退去,劉艾有些猶豫要不要將盧植仗責關羽的事告訴劉備。

 劉備笑道:“劉長史,這裡並無外人,你但說無妨。”

 劉艾咬了咬牙,將盧植仗責關羽一事告訴劉備。

 劉備下意識的看向鄭平。

 卻見鄭平拍案而起,怒道:“盧尚書怎能如此對待雲長?一百軍棍豈不是三個月都下不了地?使君立即遣人去召雲長回來,我去譙縣請華神醫!”

 劉備的眼神也瞬間變得痛苦,雙拳緊握:“盧師怎能如此?難道他忘記了青州牧對我有多重要嗎?”

 “若沒有這個任命,我一直都是偽職,是沒有資格真正號令青州諸郡國的。”

 “青州五十萬饑民皆系我身,勤王討董是大事,但青州萬民的溫飽也是大事!”

 “我向陶使君和韓使君許了諸多好處,才給盧師借來兵馬糧草,盧師怎能如此!怎能如此啊!”

 劉備跟鄭平已經很默契了。

 鄭平剛一怒喝,劉備就已經理解到了要義,這一陣痛苦而糾結的話,即便是劉艾也忍不住動容。

 良久。

 劉備向劉艾拱手致謝:“若非劉長史搭救,我恐怕就再也見不到雲長了。他日劉長史但有差遣,青州必定全力以赴!”

 劉艾連忙扶起劉備道:“劉使君切勿如此,如今漢室瀕危,正需要更多如劉使君一樣的宗室大臣,才能力挽狂瀾,複我漢室榮耀。”

 劉備語氣多了一絲驚訝:“劉長史,你跟董太師?”

 劉艾沒有直接回答:“劉使君,我只能告訴你,我是天子任命的相國長史!”

 這樣的回答,已經足以讓劉備和鄭平清楚劉艾的立場了。

 劉艾沒有在臨淄城長待,跟劉備聊了一些洛陽戰事後,就準備返回長安。

 若是在臨淄城待得太久,劉艾擔心董卓會起疑心。

 城門口。

 劉備和鄭平禮送劉艾離開。

 看著長安方向,劉備的眼神多了幾分擔憂:“沒想到皇甫嵩會幫董卓,若不是董卓對皇甫嵩有忌憚撤了皇甫嵩的兵權,盧師恐怕得敗陣而歸了。”

 皇甫嵩跟朱儁和盧植,都是靈帝時期的三大良將,如今卻是兵鋒相見,讓劉備唏噓不已。

 鄭平眼神微凜:“皇甫嵩隻忠於皇帝,對上叔父不足為奇,使君也不必感慨。”

 “如今董卓親自坐鎮洛陽, 以叔父和孫堅目前的兵力,想要贏董卓幾乎是辦不到的。”

 劉備斂容:“也就是說,這次聯盟討董,又失敗了嗎?”

 鄭平搖頭:“失敗倒未必!劉艾身為董卓的長史,但他忠的卻是長安的天子。天子本就聰慧,不會任由董卓專權的。”

 “如今連董卓的長史都是天子的人,這長安城定然還有更多的忠臣義士在密謀討董。”

 “現在董卓離開了長安,這長安城忠於天子的公卿大臣定然會有動作。”

 “倘若我料得不差,去往幽州的聖旨也應該出長安了。”

 劉備微微吃驚:“去幽州的聖旨?難道天子要召大司馬勤王?”

 鄭平點頭:“大司馬受身份所累,若無聖旨,是絕對不會出兵討伐董卓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