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劉備謀主,謀盡天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身為棋,奉天子封4方
這是對孫堅撤兵的反擊嗎?

 饒是權傾朝野的董卓,此刻也被盧植的計策給驚住了。

 自擁立劉協稱帝後,董卓為了讓劉協的帝位穩固,也為了自己的權勢。

 不僅將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劉虞封為大司馬,更是將被誣陷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第二次黨錮之禍中背部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恢復陳蕃等人的爵位,並優待他們的子孫。

 同時,董卓親近周慎之子周毖、伍瓊、原大將軍府官員何顒、鄭泰等人,又親近士人,征召名仕荀爽、蔡邕、韓融、陳紀等人入朝為官。

 更是讓蔡邕先後出任侍禦史、治書侍禦史、尚書,三天之內,遍歷三台,最後拜蔡邕為左中郎將、高陽鄉侯。

 不僅如此,董卓又選拔大量名仕如韓馥、劉岱、孔伷。張谘、孔融、應劭、張邈等人擔任地方要職,連厭惡自己的袁紹、王匡等人都授以太守,希望這些人能支持自己。

 然而。

 董卓的這些示好的措施,除了蔡邕是真將董卓視為伯樂外,其余人都沒怎麽將董卓當回事。

 雖然擁立了劉協,但董卓對於奉天子以令諸侯的理解實在是太淺薄了!

 以至於這群被外放的朝廷大臣,有了招兵買馬舉兵勤王的權力。

 若不是二袁內鬥,就董卓這盲目的封賞,早就引火自焚了。

 而現在,盧植卻給了董卓一個新的思路!

 二虎競食!

 以州牧等高位,誘使關東群雄自相攻殺。

 一山豈容二虎,二虎相爭,必有死傷,而坐山觀虎鬥的獵人,就可以從中漁利。

 孫堅是袁術表奏的豫州刺史,但這個豫州刺史是不被長安朝廷承認的!

 現在,長安朝廷將豫州頗有勢力的陳王劉寵封為豫州牧、輔漢將軍,讓其跟孫堅鬥,不論誰勝誰敗,董卓都能得利。

 但劉備的這個鎮西將軍,卻讓董卓有些迷惑了。

 “盧尚書,這讓陳王劉寵當豫州牧、輔漢將軍,本太師還能理解;可這劉備當鎮西將軍,是否有些不妥?”

 “即便老夫肯讓劉備來西涼,他也未必會來。”

 盧植不假思索:“太師誤會了。鎮西將軍,鎮的是青州以西,而非西涼。”

 “太師還得替鎮西將軍一道聖旨,令其伺機鎮壓青州以西的反賊。”

 “太師在西,鎮西將軍在東,這關東的反賊又還能猖狂多久呢?”

 “昔日秦國,便是以遠交近攻之策製衡六國,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太師以為如何?”

 鎮青州以西,鎮壓青州以西的反賊?

 這是要讓劉備尋袁紹袁術等人的麻煩?

 董卓漸漸被盧植的計策給吸引了。

 “先是劉寵,後是劉備,盧尚書這是要將關東的水攪渾啊。”董卓驚歎道:“但如此一來,老夫也能渾水摸魚了!”

 盧植冷笑:“關東反賊,就如池中之魚,若是水太清了,這魚兒狡猾難以抓捕;但若是將水攪渾了,這池中之魚也會因此而昏了頭。”

 “幽州、青州、豫州、荊州、益州,都是劉氏宗親王。”

 “只要劉氏宗親王皆支持陛下,即便關東反賊佔了冀州和兗州,那也不過是太師的掌中玩物罷了。”

 “待誅滅了反賊,以太師之功,必將青史留名!”

 在盧植的一陣分析下,董卓如醍醐灌頂一般豁然開朗。

 “妙啊!”董卓撫掌大笑:“盧尚書,本太師還有一事不解。昔日你在洛陽反對本太師,今日為何又替本太師謀劃大勢?”

 盧植閉眼長歎一聲,隨即睜開雙目,直視董卓:“以前反對太師,是老夫以為關東義士皆是忠義之輩,只要舉兵勤王就可以匡扶漢室。”

 “但兩次勤王失敗,讓老夫看清了關東反賊的真面目。”

 “替太師謀劃,亦是替大漢謀劃。”

 “天下五個州都是劉氏宗親王,太師倘若繼續禍亂長安,自有劉氏宗親王再來勤王。”

 盧植的坦然,讓董卓的眼神瞬間變得凌厲:“滅了關東反賊,卻有劉氏宗親王酣睡在側,老夫為何要要用這計策?”

 盧植無視了董卓的氣勢,淡淡開口:“太師若連飼養虎豹的勇氣都沒有,又如何能驅虎吞狼,滅了關東的反賊?”

 “不用老夫的計策,劉氏宗親王就沒有酣睡在側了嗎?”

 “幽州、益州、荊州,皆有漢室宗親。”

 以劉寵為虎,二虎競食;以劉備為虎,驅虎吞狼。

 董卓眼神變得深邃,顯然在衡量盧植這計策的利弊。

 “盧尚書,本太師越來越欽佩你了。”董卓徐徐開口:“你孤身西入長安,是為了讓那兩千余兵馬能安全撤回青州。”

 “伱向本太師索要千裡神駒,是想讓關羽這驍勇之將也能安然返回青州。”

 “你讓本太師封陳王劉寵為豫州牧、輔漢將軍,是要給青州尋一個強力盟友。”

 “你讓本太師封青州牧為鎮西將軍、附贈聖旨,是想讓青州今後能師出有名。”

 “你故意坦白、讓本太師察覺到此計的潛在威脅,是想讓本太師多施仁政、多納良策,以收長安士民之心。”

 “本太師原本以為,你這一夜白頭,應該是心交力瘁、是來赴死的,現在本太師明白了,你這是打破了以前迂腐守舊的觀念,要換個活法了。”

 盧植眼神微有讚許之意:“能猜到老夫的心思,太師也令人驚歎啊!”

 董卓哈哈大笑:“有趣!太有趣了!”

 “年輕的時候,本太師也曾是沙場勇將,旅力少比亦能左右馳射,替大漢也立下不少功勞。”

 “但邊將武人屢受鄙視,本太師軍功不少,卻總是不能升遷,一點小過就會被免職。”

 “還有那張奐,本太師念他是上官,就遣兄長給他送禮,他卻認為本太師粗鄙!”

 “叨天之幸,讓本太師有機會執掌權柄,但朝中內外,皆認為本太師粗鄙不堪,本太師給他們官做,他們卻依舊要反。”

 “自遷徙天子百官入長安後,本太師就已經對漢室的未來感到無趣了。”

 “可現在,盧尚書你讓本太師又找到樂趣了。”

 “驅虎吞狼,好想法!”

 “本太師就如你願,養虎自警!”

 “本太師也想見識下,你器重的這隻猛虎到底有什麽樣的本事,值得你連過往的名聲都不要了。”

 盧植暗暗凜然。

 世人皆道董卓殘暴,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董卓的武勇和權謀。

 如今以養虎之術激起了董卓的鬥志,盧植也不不知道未來的局勢會向著什麽樣的方向推進。

 “顯謀啊,老夫以身入局,甘願當你的一顆棋子,你可不要輸了啊。”

 盧植腦海中,浮現了昔日在洛陽時跟鄭平對弈的場景。

 當時正值大將軍何進召四方猛士入京,鄭平對天下大勢進行了假設推斷。

 在跟盧植推演到權臣挾天子以令天下時,鄭平曾假設了一種可能。

 “既然不能阻止權臣挾天子亂朝綱,倒不如替權臣謀天下,一人在內,一人在外,或友或敵,不論誰輸誰贏,天下都會一統。”

 當時的盧植,隻當鄭平的這個假設是玩笑之語。

 直到孫堅撤兵,盧植才明白鄭平當日的假設並非是戲言!

 然而,助董卓這樣的權臣謀天下,就等於讓盧植放棄過往的一切名聲和驕傲,甚至會遭到天下士人的唾棄!

 這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抉擇的。

 一夜白頭,是對過去的告別,亦是在以身為棋、替漢室盡最後一份心力!

 將自己視為鄭平天下棋局中的一顆棋子,哪怕將來會被鄭平視為一顆棄子,盧植也無悔了!

 虎牢關。

 關羽騎著赤兔神駒冷然抵達。

 “二哥,盧師他?”田豫緊張詢問。

 關羽凝聲應道:“盧師安然進了澠池城,以董卓當時的態度推測,應該是不會為難盧師的。”

 田豫松了一口氣,看向關羽的戰馬有些疑惑:“這戰馬倒是雄駿。”

 撫摸著赤兔馬的鬃毛,關羽回想起澠池城下的一幕:“盧師擔心董卓會暗中遣人攔截,於是向董卓索要了這匹千裡神駒。”

 “來日,關某定要騎著這匹赤兔神駒,殺入長安!”

 森寒的語氣,令空氣似乎都要凝滯了,連田豫都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良久,關羽的煞氣漸去,語氣也變得平緩,詢問道:“麴將軍是回冀州還是青州?”

 田豫心中一松:“麴將軍說,冀州牧都換人了,正好去青州投奔使君。”

 回頭看了一眼長安的方向,關羽的眼神變得堅定:“盧師曾說,關東戰事將起,兄長需要我們!回青州吧!”

 “嗯,回青州!”田豫亦凜然。

 魯陽。

 袁術端詳手中的傳國玉璽,愛不釋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果然是傳國玉璽!文台啊,你這次立大功勞了,說說吧,你想要什麽?”

 孫堅語氣謙恭:“袁公,我已經好久沒回江東了。想向袁公討要一個揚州刺史,順便替袁公平定江東。”

 “屆時,袁公結連豫揚兩州之地,何懼那袁紹?”

 袁術戀戀不舍的將傳國玉璽放回錦盒,看向孫堅:“揚州先不急。袁本初那個小妾子,竟然妄想搶本將的豫州,本將若是不反擊,豈不是讓這天下人都覺得本將不如袁本初那小妾子?”

 “本將有意進攻東郡,然後兵指鄴城,文台可願當先鋒?”

 孫堅微微蹙眉:“聽說兗州刺史劉岱跟袁紹聯姻了,若打東郡,劉岱和袁紹必定聯手,會不會有些勢單力薄了。”

 袁術哈哈大笑:“文台勿憂!公孫瓚跟袁紹有仇,本將會去信公孫瓚,讓其牽製鄴城的袁紹,待本將擊敗劉岱,再南北夾擊。”

 孫堅依舊心憂:“但兗州除了劉岱,還有張邈、袁遺等人,他們手中的兵馬也不少。”

 袁術更是得意:“本將有傳國玉璽,只要給黑山賊的渠帥們封官,他們很樂意進攻東郡的!”

 孫堅瞳孔猛地緊縮。

 剛得到傳國玉璽,就要偽造聖旨,袁術這是把自己當皇帝了嗎?

 孫堅更堅定了要脫離袁術的想法!

 “一定要尋機南下揚州,唯有在揚州憑借長江天險,我才能真正脫離袁術。”

 “袁氏兄弟都是瘋子,一個擅自雕刻印璽、阻撓討董,一個擅動傳國玉璽、封賊為將。”

 另一邊。

 華緝連日跋涉,終於抵達了臨淄城。

 “顯謀兄,魯陽有變故。”見到鄭平,華緝連忙將在魯陽探得的情報詳細述說。

 鄭平聞言一歎:“還是晚了一步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孫瓚這是在給自己尋死路啊。”

 鮮於乾和那三千幽州騎兵若能返回幽州,公孫瓚跟劉虞的矛盾鄭平就可以再設法調和。

 但現在,即便劉虞顧全大局,劉虞的部下鮮於輔鮮於銀等人也會視公孫瓚為死敵!

 最壞的情況是,鮮於輔鮮於銀等人會因此轉投袁紹。

 “子誠,你辛苦了。”

 “先回去休息一陣,然後來我身邊候命。”

 雖然將大部分的政務都分攤出去,但別駕的公務也有很多。

 華緝是鄭平可以絕對信任的人,讓華緝待在身邊,可以代鄭平處理一部分事務。

 兩日後。

 於禁抵達青州。

 令劉備驚喜的是,於禁在鮑信麾下並不受重用!

 本以為於禁這樣的才俊在鮑信麾下至少是個牙門將之類的,結果居然只是一個都伯!

 而當都伯的原因,是因為鮑信回泰山郡招募將士的時候,於禁帶了一百軍士。

 劉備暗暗慶幸在給鮑信的信中,隻提及說曾聽泰山太守應劭提過於禁的才能希望能借來練兵。

 鮑信見於禁只是個都伯,也沒多想,反而還給於禁說有機會就直接在青州出仕。

 雖有豪邁之氣,但卻不識於禁之才。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劉備更是欣喜,當即就帶著於禁來到了剛組建不久的青州銳士營。

 “文則啊,這五千人,皆是昔日青州黃巾中習慣了殺戮的。”

 “我只有一個要求:不得讓他們再禍害百姓!”

 “你可能辦到?”

 於禁眼神興奮。

 五千人啊!

 “使君放心,屬下一定會約束好軍紀,不會墜了青州銳士之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