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劉備謀主,謀盡天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
  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

  涿城。

  袁紹死死的盯著審配和逢紀,而郭圖還在一旁喋喋不休。

  “大將軍,逢紀勾結張郃暗通劉備,指使文將軍兵敗、南皮城失守,罪無可赦。”

  “審配奉令駐守涿城,卻放公孫瓚入皇城,按律當斬。”

  “請大將軍即刻下令,斬殺此二人,以儆效尤。”

  袁紹的眼神越來越陰沉,但並未同意郭圖的提議。

  逢紀好殺,但審配卻是魏郡大族又是魏郡名仕,若是冒然殺了,會引起魏郡動蕩。

  不論是劉陔被殺,還是傳國玉璽被奪,都是不能對外公開的。

  既然不能對外公開,那審配的罪名就無從說起。

  可不嚴懲審配,袁紹心底又不痛快。

  審配自知犯下大錯,此時默不作聲。

  逢紀卻是對郭圖的指責十分惱怒:“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郭公則,我計策失敗,甘願領罰,但你誣陷我私通劉備,這罪名我不可能認。”

  “我逢紀怎麽可能私通劉備?他配嗎?”

  “你自己守不住南皮城,卻將南皮城失守的過錯強加於我,何其可笑!”

  “請大將軍,明鑒啊!”

  袁紹眼神複雜,依舊未出一聲。

  一旁的許攸則是氣定神閑,不附和也不反對。

  就在郭圖跟逢紀爭吵不休時,人報有一自稱“劉曄”的小吏,執意要見袁紹。

  一聽到劉曄的名字,審配的表情瞬間多了驚訝,又有一絲擔憂。

  這反應被郭圖盡收眼底:“審正南,瞧你模樣,似乎很不希望這個叫劉曄的小吏出現。”

  “莫非這小吏知道什麽不可見人的秘密?”

  “大將軍,不妨讓這小吏進來,看他如何說道?”

  袁紹本來是想讓人將劉曄驅逐的,一聽郭圖這般說,揮了揮手,示意讓劉曄入內。

  見劉曄只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袁紹的眼中多了幾分驚訝。

  郭圖則是下意識的皺眉。

  “大將軍長史麾下書佐、阜陵王之後、淮南人劉曄,見過大將軍!”劉曄雖然年少,但這禮數卻是端莊有禮,讓袁紹不由多了幾分欣賞。

  “劉曄,你執意要來見本將,所謂何事?”袁紹給了劉曄開口的機會。

  劉曄拱手朗聲:“為大將軍破劉備離間計而來!”

  一言驚眾人。

  離間計三個字,瞬間讓氣氛變得微妙。

  郭圖見勢不妙,不由大喝:“你一個小小的長史書佐,懂什麽離間計?敢在這裡口出狂言?”

  劉曄掃了一眼郭圖,語氣中多了幾分自傲:“我雖年少,但也曾被汝南子將公點評為‘佐世之才’。”

  “不知郭侍中,可曾得子將公點評?”

  郭圖瞬間語塞。

  汝南許劭善於評人,又是當世名仕,頗受人尊敬。

  袁紹昔日辭去濮陽令返家時,車馬賓客眾多,但在進入汝南境內時,卻將賓客都打發了,隻乘一輛車進入汝南。

  理由竟然是不想讓許劭覺得自己太過奢靡!

  見眼前少年,竟然被許劭評為“佐世之才”,袁紹頓時多了幾分敬意。

  “書佐能得子將公如此青睞,必是年少有為之輩。”袁紹輕讚道:“你方才說要替本將破劉備的離間計,不妨細說!”

  劉曄給表情震驚的審配投了一個安心的眼神,回稟袁紹道:“曄敢問大將軍,以審長史和逢監軍,是務實之才還是虛名之才?”

  袁紹沉吟片刻,道:“自然是務實之才。”

  劉曄又道:“曄再問大將軍,郭侍中和荀侍中,是務實之才還是虛名之才?”

  袁紹似有所悟:“自然也是務實之才。”

  劉曄再道:“大將軍威加海內,四方諸賢爭相依附。”

  “審長史、逢監軍、郭侍中、荀侍中,還有許太守,皆是當世少有的務實之才,既能獻謀佐君,亦能執掌軍政諸事,不是只會泛泛其談的虛名之才能相提並論的。”

  “如今之局,荀侍中尚且待罪獄中,而審長史和逢監軍又要被問罪。”

  “五個務實之才,只因大將軍要除掉公孫瓚,就要折損三個,而劉備卻得了南皮城。”

  “曄雖不知劉備如何用的離間計,但只要看結果卻能揣測劉備用意:大將軍殺了三個務實之才,劉備是會拍手稱快還是哭泣惋惜呢?”

  “還請大將軍,三思啊!”

  眾人再次因劉曄的話而驚訝,即便是悠閑看戲的許攸,也忍不住多看了劉曄一眼。

  不問緣由不問過程,只看結果來推測劉備的用意。

  劉曄誰也不得罪,又給荀諶、審配和逢紀求了情。

  “許子將評價淮南劉曄,有佐世之才,我本還有所懷疑,但劉曄卻僅憑寥寥數語,就破郭圖之計,果然是個非凡少年。”許攸暗暗驚歎。

  許攸了解袁紹。

  如果袁紹真的想殺某個人,壓根不用在這裡躊躇半晌。

  而劉曄卻給了袁紹不殺審配和逢紀的理由,順便還救下了在牢獄中的荀諶。

  不僅如此,還讓郭圖難以反駁。

  劉曄唯結果論的辯術,直接絕殺了郭圖的陰謀。

  郭圖若執意要殺審配和逢紀,那就坐實了劉備的離間計。

  死了審配和逢紀,劉備拍手稱快。

  “劉曄這小子,竟敢壞我大事!”郭圖暗恨。

  良久。

  袁紹在仔細權衡利弊後,有了決定:“正南,元圖,以你二人之罪,本將本欲殺了你們,以儆效尤。”

  “但劉書佐言之有理,本將若殺了你們,豈不是讓劉備拍手稱快?”

  “鑒於你二人過往功勞,這次本將就不多追究了。”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便罰你二人三年俸祿,若有再犯,本將決不饒恕。”

  審配暗暗松了一口氣,推了推猶自還有些不服氣的逢紀。

  逢紀雖然惱怒郭圖的構陷,但也知道如今的結果已經是最好的了。

  再執意爭辯,壞了袁紹的面子,袁紹或許就改主意了。

  “謝大將軍!”

  審配和逢紀紛紛認罪道謝。

  逢紀不忘道:“大將軍,紀誤中劉備離間計,害得荀侍中入獄,還請大將軍下令,赦免荀侍中之罪。”

  袁紹本有此意。

  見逢紀主動提出,也順勢而道:“元圖,以後行事,要深思熟慮,不可再中劉備奸計。”

  “你親自去獄中,請友若出獄吧。”

  郭圖再次握緊了拳頭。

  “今日之後,劉曄在大將軍麾下的地位,將會水漲船高,審配、逢紀、荀諶都會感念劉曄救命之恩。”

  “可惡,這小子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必須要徹查這小子的來歷。”

  郭圖忿忿之余,對劉曄出現在涿城也多了懷疑。

  袁紹對劉曄頗為欣賞,於是又問道:“劉書佐,你能識破劉備的離間計,想必對這天下大勢也有了解。”

  “如今公孫瓚已滅,本將有意南下跟劉備爭鋒,你以為如何?”

  劉曄早有準備,不假思索地道:“大將軍,恕我直言,如今不是跟劉備決戰的最好時機。”

  袁紹來了興趣:“這又是為何?”

  劉曄的聲音回蕩內堂、擲地有聲:“大將軍滅了公孫瓚,徹底佔了幽、冀、並三州,又有馬騰韓遂、烏桓三王和南匈奴王庭相助,已有鯨吞天下之勢。”

  “然而,除青州劉備外,南州尚有徐州牧關羽、揚州牧太史慈、荊州牧劉表、豫州牧曹操、兗州牧臧洪、益州牧劉焉以及呂布、張邈等豪傑。”

  “孫子兵法有雲:以治待敵,以靜待嘩。”

  “南州豪傑本就勢同水火,若大將軍操之過急,勢必促使南州豪傑結盟抵擋大將軍,於大將軍不利。”

  “反之,大將軍若能挾三州之勢、據黃河屏障,與民休養、修繕甲兵,南州豪傑沒了唇亡齒寒之憂,必然會互相爭執。”

  “兵者,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若南州豪傑互起爭執,大將軍則可結連弱勢一方,以之為跳板,則南州豪傑,皆成大將軍掌中玩物了!”

  劉曄的策略,是當前最適合袁紹陣營的。

  南部六州勢力繁雜,而北部三州只有袁紹一個勢力。

  袁紹已經有了不敗之勢!

  一如奮六世之余烈的強秦一般。

  袁紹強而諸雄弱,一旦袁紹執意南下,那麽南部諸雄為了活命就得結盟攻袁,袁紹若是據守黃河屏障,那麽除了劉備外,其余勢力都很難對袁紹本土用兵。

  對付南部六州的勢力,袁紹有些勉強。

  可若是隻對付劉備,袁紹是不懼的。

  南皮城失守,只是因為袁紹的兵力被公孫瓚牽製了。

  換而言之,劉備動用了大部分的戰力,才擊敗文醜拿下南皮城。

  若袁紹舉三州之兵強攻青州,不是如今的劉備能輕易抵擋的!

  即便劉備能擋住袁紹的進攻,也會因此消耗大量的戰力,而讓曹操等人有機可乘!

  兩虎相爭、群狼環視,這不是鄭平願意看到的結果!

  唯有先滅群狼,再鬥猛虎,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這也是為何,鄭平會讓劉曄入涿城的原因之一。

  鄭平需要借劉曄之手,來影響袁紹的大勢。

  袁紹豁然起身:“子將公誠不欺我!劉書佐大才,無愧“佐世之才”之名啊!”

  不僅袁紹驚訝,許攸、郭圖、審配、逢紀亦是驚訝不已。

  他們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也能給袁紹擘畫大勢。

  可劉曄,尚未及冠!

  “劉曄如此年輕,今後必得大將軍重用。”

  “可惡!”

  “因為劉曄的緣故,不僅沒能除掉審配逢紀,連之前被逢紀構陷的荀諶也因此出獄。”

  “如今劉曄又展現了佐世之才的謀略,我還如何讓大將軍對我言聽計從?”

  郭圖再次握緊了拳頭。

  逢紀則是起了不同的心思。

  “這劉曄是正南提拔的,又救了我和正南一命,那便是自己人了。”

  “郭圖那眼神,仿佛要吃了劉曄一般,呵,你越是忿忿的人,我越要支持。”

  當即。

  逢紀朗聲出列:“大將軍,劉書佐雖然年幼,但對天下大勢已經十倍於我。”

  “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昔日甘羅十二歲拜相,不費一兵一卒得城十一座,今日劉書佐擘畫天下大勢,亦可令大將軍執掌南州諸雄於股掌之間。”

  “紀以為,可擢升劉書佐為西曹屬。”

  吏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大將軍開府內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主府內官吏署用。

  長史麾下的書佐官身為西曹屬,跟一步登天沒什麽區別了。

  審配亦道:“大將軍,劉書佐雖然年幼,但才智不輸常人。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以劉書佐為西曹屬,歷練幾年,待其及冠,則可升為西曹掾。”

  袁紹本就對劉曄欣賞,如今又有審配和逢紀舉薦,順勢任命劉曄為大將軍府西曹屬。

  劉曄再獻一計,道:“曄聽聞,劉協東遷洛陽,有遷都青州之意。若讓劉協遷都青州,劉備就有了號令南州的權力,這對大將軍不利。”

  “曄以為,可遣人去洛陽散布流言,就言劉備在青州修建廣固城、又宣稱廣固城是繼長安、洛陽外的第三帝都,必有不臣之心。”

  “雖然劉備可以自辯,但張邈、曹操等人必然會以這謠言為由,阻止劉協遷都青州。”

  袁紹大喜:“此計甚妙啊!今得劉西曹,天幸也!”

  散會後。

  逢紀自獄中親自將荀諶請出,並向荀諶致歉。

  荀諶聽說是劉曄救了自己, 這心中不由驚訝。

  “劉曄?他怎麽會來涿城?”

  “那不是青州少年三傑之一嗎?”

  而荀諶進一步了解緣由後,這心中的驚訝變成了驚駭。

  “審配和逢紀力薦劉曄當了大將軍府西曹屬?”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難道,逢紀真的暗通劉備了?”

  荀諶默不作聲,在出獄後就尋到了郭圖。

  都是潁川人,又是一同投效的袁紹,荀諶自然對郭圖更親近一些。

  “友若,此話當真?那劉曄真的是青州跟諸葛亮和陸遜齊名的少年三傑?”郭圖聞言大驚。

  荀諶有些奇怪:“按理說,劉曄的身份並不難查,這劉曄為何會冒這麽大的風險來涿城?他就不怕身份被識破嗎?”

  郭圖不由忿忿:“我明白了,怪不得劉曄會在今日執意要見大將軍!還說友若你的入獄,以及審配逢紀受罰都是劉備的離間之計。”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