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劉備謀主,謀盡天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4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
黎陽大營的淳於瓊,原本是曹操退出魏郡後,臨時駐扎的。

 淳於瓊跟曹操也是老相識了,在曹操和袁紹議和後,淳於瓊在黎陽大營幾乎就沒怎麽戒備,每日裡就是飲酒作樂。

 正常而言,剛剛議和,又怎麽可能會有人來進攻黎陽大營?

 然而,淳於瓊壓根沒想到,袁紹跟曹操議和了,可這跟劉備有什麽關系呢?

 當關羽奇襲黎陽大營的時候,淳於瓊整個人都是懵的。

 整個黎陽大營,兩萬人防守的軍事重地,被關羽五千人就給擊破了。

 當灰頭土臉的淳於瓊返回鄴城,告訴袁紹黎陽大營被關羽攻佔時,袁紹都以為淳於瓊在說夢話。

 佔據地利,又有兩萬兵馬駐守的黎陽大營,輕易就被關羽攻佔了?

 當聽到淳於瓊說喝了點酒的時候,袁紹氣得當場就要將淳於瓊給斬了。

 喝了點酒就能丟掉大營?

 那叫喝了點?

 必然是酗酒過後,酩酊大醉,被關羽打了個措手不及,導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兩萬黎陽大營的將士亂作一團。

 “這劉備,到底在想什麽?”

 袁紹很不能理解。

 先是跟顏良在成平死磕,斬了顏良;在曹操退兵後,又搶佔陳留將曹操攔截在東郡,一副要問罪曹操的模樣。

 在馬騰韓遂攻下許都後,又放曹操回許都,然後在所有人都沒料到的情況下奇襲黎陽大營。

 這漂浮不定的戰術目標,讓袁紹對劉備的真實目的猜不透摸不著。

 袁紹同樣不能理解的是,明知議和了,馬騰韓遂還要繼續進攻許都,這等於將議和瞬間撕掉。

 想到審配替逢紀求情的信,袁紹對逢紀又多了幾分恨意。

 “必然是逢紀這廝,煽動了馬騰韓遂進攻許都。”

 “早不攻晚不攻,偏偏在本將跟孟德議和後再攻,這不是故意讓孟德跟本將敵對嗎?”

 “好好的分化之策,就因逢紀這廝,讓孟德被迫跟劉備再度聯手。”

 “腐儒壞本將大事!”

 袁紹現在很煩躁。

 袁紹一煩躁,就不想玩套路了。

 “子遠,本將不想再等了!”

 “既然許都已經被馬騰韓遂拿下,本將決定,征調幽、冀、並、烏桓三部和匈奴部各路大軍,直接南下跟曹操劉備決戰。”

 “再遣人去許都,讓馬騰韓遂殺了劉協。”

 “劉協一死,那些擁立劉協的南州士族,必然會因此迷茫、恐慌。”

 “只要本將贏了曹操劉備,這些人就得屈服於四世三公袁氏威名之下。”

 “天下,指日可待!”

 反正許都已經拿下來了,還管什麽承認劉協是正統的事?

 袁紹準備再次將河間王劉陔這個死人拉出來當旗號。

 至於之前的傳檄?

 兵不厭詐,再傳檄是河間王劉陔是詐死就行了。

 原本三州各縣,對袁紹承認劉協是正統就感到疑惑,再得知是詐死奪許都,三州各縣,只會拍手叫絕。

 許攸沒有反駁。

 坐山觀虎鬥的前提,是曹操和劉備能廝殺。

 然而因為逢紀煽動馬騰韓遂,擅自奪了許都,導致袁紹跟曹操徹底站到了對立面。

 劉備多奸詐啊!

 一見許都被奪,立馬讓出陳留讓曹操去打許都,為了表示對曹操奪回許都的支持,還派關羽來打黎陽。

 這就好比:

 曹操跟劉備本來玩的正嗨,袁紹跑過來跟曹操說“跟我玩吧,劉備是壞人”,然後曹操就拋棄了劉備去跟袁紹玩,結果剛拋棄劉備就被袁紹背刺,偏偏這個時候,劉備又回來把袁紹揍一頓替曹操出氣。

 劉備這是好人做到底了!

 袁紹想要再在曹操面前裝好人,已經不可能辦到了。

 為今之計,不能讓曹操劉備互鬥,就只能提前拉開決戰序幕,避免時間拖久了,讓曹操和劉備對南部各州的掌控力更強。

 若是拖著不決戰,許都的馬騰韓遂逢紀也會成為一支孤軍。

 若這支孤軍被擊敗,劉協的聲望會再次提高,曹操又嫉恨袁紹背刺,同仇敵愾的心思會更強。

 到那個時候再決戰,袁紹的壓力會更大。

 “明公若要決戰,可兵分四路。”

 “一路由高乾匯合匈奴突騎,走河內入潁川,增援馬騰韓遂。”

 “一路由袁熙匯合烏桓騎兵,走渤海入青州,攻劉備的臨淄城。”

 “一路由袁尚匯合成平的審配,奪南皮入平原,進攻泰山郡,配合袁熙奪青州。”

 “一路則由明公親率,奪回黎陽大營,渡河入濮陽,牽製劉備主力。”

 “最後,四路兵馬會師兗州,則可徹底將曹操和劉備絞殺!”

 許攸很快就給袁紹制定了決戰的策略。

 沒了反對的人在,許攸獻策,現在可以肆無忌憚。

 若有逢紀、郭圖等人在,估計還會對許攸的四路並進挑三揀四,各種挑毛病,最後不了了之。

 袁紹拍手稱絕:“子遠之謀,甚妙啊!四路並進,看那劉備如何應對!”

 兵多就是任性!

 這是袁紹最大的優勢。

 似那種聚百萬大軍於一處的方式,許攸是最為不屑的。

 有多線作戰的能力,為何非得聚兵一處?

 不是誰都有指揮數十萬大軍的能力的!

 若無韓信一般的指揮力,數十萬大軍聚在一處,就會形成“兵多而不整”的劣勢局面。

 糧草的運輸和消耗,也會造成極大的弊端。

 許攸自知沒有這個指揮力,也知道袁紹麾下無一人有這樣的指揮力,故而將兵力分散,化為四路兵馬。

 如果算上馬騰韓遂那支,其實是五路兵馬了。

 如此一來,指揮的壓力就變小了。

 很快。

 袁紹就開始傳檄三州及烏桓和匈奴,征調兵馬積極備戰。

 這幾乎不加掩飾調兵遣將,很快就傳到了劉備耳中。

 “四路並進,好大的手筆!”

 “袁紹這是要南下決戰,一戰定勝負了。”

 袁紹兵分四路,著實對劉備有不小的壓力。

 但對於鄭平而言,這樣的局面早已推演了上百次。

 青州八營,屬於精兵營。

 這是劉備最精銳的兵力,也是可以隨時征調的機動兵力。

 但這不意味著,青徐揚三州,就只有四萬兵馬。

 只不過大部分的兵力,都用於駐守各地城池關隘。

 袁紹能征調北部三州和烏桓匈奴的兵馬,劉備同樣能征調南部三州和山越的兵馬。

 “可授青州別駕荀攸,為青州都督,統轄青州各郡國兵馬,授其便宜行事之權,抵擋袁熙和烏桓兵。”

 “可授徐州別駕田豐,為徐州都督,統轄徐州各郡國兵馬,授其便宜行事之權,令其北上抵擋袁尚和審配。”

 “可授廬江太守陸康為揚州都督,令諸葛亮、龐統、陸遜隨軍,統轄揚州各郡兵馬,令其走水路入許都,伺機行事。”

 “再遣人去山越,遊說山越大帥祖郎等人,隨陸康前往許都。”

 “至於青州七營,則留在兗州,跟袁紹主力對峙。”

 鄭平很快就定下了策略。

 除了太史慈的飛軍營在遼東,青州八營有七營都在兗州。

 雖說只有三萬余人,但配合臧洪在兗州的兵力,劉備在兗州亦能指揮六七萬兵馬,足以跟袁紹的主力抗衡。

 劉備雖然不似袁紹佔了北方三州的地利和人口物資,卻比袁紹多了許多的名將奇謀。

 若非沮授也去了遼東,鄭平還能讓沮授單獨統兵,走荊州入南陽,去斷馬騰韓遂的退路。

 只要曹操不坐山觀虎鬥,鄭平就敢跟袁紹硬碰硬。

 如今,有了曹操牽製馬騰韓遂這支強橫的西涼兵,鄭平可以從容的擇將選兵,去對付袁紹。

 看似袁紹氣勢洶洶的發動決戰,實際上卻是鄭平再次達成了聚六州之兵以抗袁紹的戰略目的。

 而在許都城下。

 曹操也得到了袁紹四路並進的情報。

 這將曹操最後的僥幸也給澆滅了。

 “本初果然是在誆我!”

 “沒想到,我曹孟德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竟然被本初給誆騙了。”

 曹操不由歎氣。

 本想著,假裝議和來換取積蓄力量的時間。

 卻沒想到,被袁紹給背刺了。

 如今許都丟了,袁紹又四路並進要南下決戰,這等於將曹操推到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地位!

 曹操,不得不跟劉備一同抵擋袁紹。

 不論勝敗,曹操都難以獲利。

 袁紹贏,曹操無力抵擋袁紹。

 袁紹輸,曹操無力抵擋劉備。

 這讓曹操很是憋屈。

 分明是袁紹弱則聯袁抗劉,劉備弱則聯劉抗袁,伺機壯大的三分之勢,結果變成了兩強相爭曹操吃癟的尷尬境地。

 為作為獻策者的郭嘉,心中亦是不好受。

 善策者,知己知彼,方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然而郭嘉這一次,卻算漏了逢紀這個變數。

 若無逢紀,馬騰韓遂是絕對不敢擅自搶佔許都的!

 偏偏就是這個變數,讓議和之策徒勞無功,又丟了許都,引發了袁紹四路並進的大決戰。

 “明公,造成此局面,皆是嘉的過錯。”郭嘉很是自責。

 自詡天縱英才,卻犯了如此大的錯誤,直接改變了袁曹劉並立的格局。

 原本曹操穩扎穩打,只要保住許都,就不會陷入完全被動的局面,而現在,曹操已經喪失了主動權,一切的行動都得受迫於袁紹和劉備了。

 曹操搖了搖頭,並未怪罪郭嘉。

 與其說是郭嘉的獻策,不如說是郭嘉洞悉了曹操內心的想法。

 若曹操不願意議和,別說郭嘉了,誰來獻策都沒用。

 “此事非奉孝之過。”曹操安慰最信賴的謀士,道:“為今之計,是要在馬騰韓遂的援軍到來前,盡快的奪回許都。”

 “若天子有失,曹某再無立足之地了!”

 劉協活著,曹操還是司空。

 劉協死了,那麽天下就成了袁紹和劉備的角逐了。

 袁紹有四世三公名望,支持者甚多,不論稱帝稱王,都有大量的袁氏門生故吏擁護。

 而劉備就更不簡單了,單單就大漢皇叔四個字,就足以讓劉備在劉協死後,順理成章的繼位稱帝,以延續漢室之名。

 曹操的處境就變得十分尷尬了。

 支持袁紹吧,得給袁紹當臣,支持劉備吧,得跟劉備當臣。

 不論給袁紹當臣還是給劉備當臣,都不是曹操願意的。

 “傳令,不必在乎人質。”

 “號令三軍,強行攻城!”

 曹操發狠了。

 曹操要趁著逢紀只是拿曹氏宗族的人來威脅而不是拿劉協來威脅的時候,盡可能的奪下許都。

 逢紀見曹操不顧自己兒子的性命,執意要攻城,氣得當場將曹丕給砍了,然後將曹丕推下了城樓。

 然而這一舉動,非但沒能嚇住曹操,反而讓曹軍諸將眼都紅了。

 逢紀能砍曹丕,就能砍曹軍諸將的家眷!

 於是乎。

 憤怒到了極點的曹軍將領,開始了悍不畏死的攻城。

 “瘋了,都瘋了!”

 逢紀被曹軍將領的瘋狂給驚住了,哪怕連砍了曹操的兒子以及夏侯惇曹仁等人的家眷,也沒能嚇住瘋狂的曹軍將領。

 “逢監軍,別砍了,這只會增加曹兵的怒氣。”

 韓遂敏銳的看出了端倪。

 曹操太狠了!

 為了激勵士氣,竟然不惜舍棄親身兒子,更是有意識的引導逢紀去砍夏侯惇曹仁的軍將的家眷。

 哀兵之勢已成!

 “論狠辣,曹孟德果然當世翹楚。”逢紀氣得破口大罵。

 如今曹軍形成哀兵之勢,士氣正旺。

 逢紀也不敢遣將出城,只是讓馬騰韓遂率兵據城死守。

 也幸虧許都城有大量的守城器械,否則面對曹操的哀兵,逢紀還真不一定能守得住。

 而在皇宮內。

 劉協卻是坐立不安。

 逢紀為了避免劉協反水,派人給劉協說,曹操的兒子死了,要問罪劉協。

 這是逢紀為了避免許都城池守不住,劉協不願意一同離開而用的奸計。

 逢紀同樣狠辣。

 如果許都城真的守不住, 那一定要帶走劉協!

 此時的逢紀還不知道,袁紹已經準備殺掉劉協,並派遣四路大軍南下。

 但不論是許攸的謀劃,還是逢紀的想法,其目的都驚人的一致。

 劉協,不能留給曹操!

 只要曹操沒了劉協,就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宗正,曹操要殺朕,袁紹必然也不能容朕。”

 “這可如何是好啊!”

 劉協後悔去迎馬騰韓遂入洛陽了,心中更恨曹操。

 說好的議和,怎麽全是朕在受傷?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