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百戶官開始》第490章 耗銀0萬的大動作
不得不說在這大朝會之上,突然有官員跳出來高呼這麽一嗓子,真的是一下子便將所有人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來。

 尤其對方還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面公然質疑天子對李桓的封賞。

 要知道方才丘聚宣讀聖旨之時道出天子關於李桓的封賞的時候,百官雖然說驚訝於天子竟然會將秦國公這麽一個尊貴的封號封給李桓,但是至少在大多數的官員看來,以李桓所立下的功勳而言,封其為秦國公倒也算得上是實至名歸。

 所以說盡管有不少的官員對於李桓被封為秦國公頗為不忿,卻也沒有站出來,畢竟以李桓的功勞,眾人還真的不好說什麽。

 但是大部分的官員沒有反應並不代表所有的官員都沒有反應啊。

 就像這位在大朝會之上公然站出來反對的,莫說是其他的官員了,便是一臉笑意坐在那裡的天子也是忍不住免得為之一變,看向對方。

 “蘇大人這是……”

 蘇魯做為工部員外郎,在百官之中官階不算高,甚至可以說正常情況下,在這大朝會之上都沒有其發言的機會。

 現在蘇魯一聲高呼卻是一下成了在場的焦點,便是天子都為之側目。

 有人認出蘇魯來不禁露出訝異之色,似乎是沒有想到平日裡看上去老實巴交的蘇魯竟然有這般的膽色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對天子的封賞提出質疑,這簡直是不要命了啊。

 傻子都能夠看出天子對李桓的信任和倚重,偏偏蘇魯在這個時候對天子的封賞表示質疑,且不說究竟會不會給李桓造成什麽影響,首先是惡了天子。

 面色陰沉的朱厚照自然是不認得蘇魯,朱厚照只是淡淡的掃了蘇魯一眼,然後目光投向了王陽明以及楊廷和等幾名重臣。

 一般而言,似這等場合,是不大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的,畢竟內閣肯定是要做好百官的工作,否則的話那就是給天子添堵了。

 王陽明、楊廷和幾人同樣是面色不虞的看著蘇魯,顯然蘇魯搞出這麽一出也是出乎他們的意料。

 深吸一口氣,王陽明做為內閣首輔,發生這般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置身事外。

 就見王陽明上前一步走出朝臣之列,看向蘇魯道:“蘇魯,冠軍侯功勳卓著,為我大明立下赫赫戰功,陛下封賞其為秦國公可謂是實至名歸,你何以質疑陛下!”

 蘇魯似乎是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遭,看了王陽明一眼,當即便衝著王陽明拜了拜,然後又衝著天子拜了拜道:“臣彈劾李桓貪贓枉法,監守自盜,如此品行,如何能夠當得起秦國公之位,臣不服……”

 一旁的楊廷和眉頭一挑皺眉道:“蘇魯何出此言,冠軍侯又如何監守自盜,貪贓枉法!”

 蘇魯臉上露出幾分得意之色看向一旁的李桓道:“想來冠軍侯自己心中非常清楚,下官隻問冠軍侯,幾日前冠軍侯傍晚時分帶回貴府的那一箱子奇珍異寶又是從何而來,難道說不是此番南下抄沒來的贓物嗎?”

 一時之間百官的目光齊刷刷的落在李桓的身上,不少官員更是露出興奮之色。

 這會兒只看蘇魯的神色就知道蘇魯肯定是有了什麽實質性的證據,否則的話他肯定不敢這麽的肯定,並且還當著這麽多人的面揭發李桓。

 現在就看李桓如何解釋了,所以眾人都盯著李桓。

 李桓卻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絲毫沒有因為蘇魯的一番話而有什麽異常的反應。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坐在那裡的天子忽然之間笑了起來。

 天子突然發笑自然是將眾人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來。

 在百官愕然的目光注視下,朱厚照輕笑道:“原來蘇卿家所指是李卿帶回府上的那一箱子珍寶啊!”

 百官都不解的看著天子,聽天子的意思,李桓還真的帶了一箱子奇珍異寶回府啊,這麽說來,李桓是真的監守自盜,貪贓枉法了啊。

 不知多少人露出興奮之色,大有躍躍欲試站出來跟著彈劾李桓的意思。

 然而就在這會兒,朱厚照的話音響起道:“如果說只是因為這一箱子奇珍異寶的話,朕可以作證,李卿並非是貪贓枉法!”

 蘇魯聞言不禁急道:“陛下,你怎麽可以這般袒護李桓……”

 朱厚照淡淡道:“那一箱子奇珍異寶是朕密旨賞賜於李卿的,難道說諸位卿家有意見不成?”

 其實到了這會兒,尤其是看了天子的反應,只要不是傻子都已經反應了過來。

 李桓的確是貪贓枉法了,但是誰讓天子偏袒李桓呢。

 有天子親自開口為李桓作證,便是李桓真的貪贓枉法那又如何,難道說他們還能夠說天子說謊騙他們不成!

 蘇魯正想開口說什麽,就聽得朱厚照冷冷的道:“蘇卿若是沒有其他事的話,且退下吧。”

 面色蒼白的蘇魯被身邊的同僚給扯著退了下去,而一旁的丘聚看到這般情形,立刻繼續宣讀聖旨。

 一日之間,朝堂之上多了十幾名新晉勳貴,李桓更是被敕封為秦國公,隱隱為勳貴集團之首,隨著百官散去,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傳播開來。

 可以說不到一日之間,李桓被封為秦國公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京師。

 李府接到消息的時候,頓時陷入到一片歡騰之中。

 從冠軍侯一躍成為秦國公,李桓的爵位足足提升了一個級別,可以說位極人臣,貴不可言。

 李家也自此成為京師之中最為頂尖的勳貴之家。

 這邊李桓還沒有回府,便已經有反應夠快的官員第一時間親自登門送上大禮以為李桓道賀。

 如果說先前不少官員對李桓那是心懷嫉恨的話,那麽如今李桓在朝中的權勢越發的鼎盛,自然而然的也就引得不少官員生出依附李桓的念頭來。

 盡管說坊間有李桓功高震主的傳言,可是看今日大朝會之上天子的反應,他們只看到了天子對李桓的寵信,卻是沒有見到天子對李桓有任何的忌憚,市井之間的流言自然也就因為天子的態度而不攻自破。

 隨著一部分官員改弦易張選擇依附於李桓,朝堂之上李桓一系的勢力隨之大漲,若是再加上依附於首輔王陽明的官員的話,兩方加起來已然能夠同守舊的文官集團相抗衡了。

 不少人將李桓同王陽明視作同黨,但是無論是李桓還是王陽明,二人卻是非常清楚,他們最多就是志同道合,要說是同黨的話還真的有些冤枉了二人了。

 王陽明之所以那麽堅定不移的選擇站在李桓這邊,支持李桓推行新政變革,說到底是因為王陽明很清楚大明如今的狀況。

 以大明如今逐漸衰敗的狀況,如果說不推行改革的話,一旦有什麽天災人禍,只怕會有社稷傾頹之危。

 做為集心學一脈大成的一代聖賢,王陽明無論是眼光還是能力都可以說的上是數百年一出的人物。

 或許李桓手段有些暴虐,但是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李桓的手段對於大明而言卻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王陽明或許做不到李桓那樣雙手沾滿血腥,卻是不妨礙王陽明對李桓所行之道的認同。

 也正因為如此,朝堂之上,李桓同王陽明可謂是默契十足,兩方勢力至少在新政改革方面絕對是站在同一立場。

 因為李桓平叛在外,大半年沒有回京的緣故,此番李桓班師回朝,受封之後,天子便特許李桓在府中歇息一段時日。

 時間一晃便是一兩個月的時間過去,正德五年已然成為過去,新的一年到來。

 正德六年的第一次大朝會如期舉行。

 剛剛過了春節,休沐了數日的官員們看上去心情都是相當的不錯。

 就連天子都是一臉的笑意,足可見心情不差。

 看著下方的百官,朱厚照衝著身旁的高鳳點了點頭。

 就聽得高鳳尖聲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都說新年新氣象,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正德六年的第一個大朝會,要說朝廷沒有什麽大的動作的話,那就有些對不住去年朝廷那麽大的收獲了。

 單單是李桓在江南之地的抄沒所得進入國庫之中的財物便足足價值上億之多,尤其是後來朝廷親自主持處理其中一部分奇珍異寶、古董字畫之類,更是回籠了相當一部分的資金,可以說如今的大明朝國庫絕對是達到了歷朝歷代之最。

 有了充足的銀錢,內閣閣臣以及六部九卿都不是傻子,自然意識到他們名留青史的機會就在眼前,只看他們是不是能夠抓住這麽好的機會了。

 其他且不說,就說他們這一屆的官員,如果說能夠利用好國庫之中那堪稱海量的金銀去做事的話,很難想象有什麽事情是不能做到的。

 朝廷之事無非就是關系民生,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修繕河道、賑濟地方,而這些事情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朝廷有錢,只要有錢,這些事情還真的不是什麽難事。

 以王陽明為首的內閣閣臣第一波站出來上書天子,奏請天子請修黃河、運河、淮河等河道,朝廷準備花費三年時間,拿出上千萬兩銀錢來解決天下河道的問題。

 不求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天下諸多河道的隱患,至少也要保證在沒有不可抗衡的洪澇災害的情況下,天下河道能夠穩定個一二十年。

 修繕河道,絕對算得上是一項大工程了,尤其是在新法之下,稅賦勞役合一,朝廷廢除了勞役制度,也就意味著如今朝廷想要修繕河道,不可能想過去一般直接征發勞役。

 如今朝廷若是想要征發勞役,那麽必須要拿出實實在在的金銀出來招募勞役,可以想象這對於底層的貧苦百姓而言,或許一樣免不了勞役之苦,卻也不會像以往那般辛苦數月卻是一無所得。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通過大修河道這種基建工程將集中在朝廷手中的銀錢流入底層百姓之手,無論是對於百姓還是對於大明來說都可以說是一件好事。

 對於內閣的奏請,朱厚照自然是直接答應。

 內閣這邊提出了不少的規劃,雖然不敢說是大手大腳撒錢,但是算一算一樣樣的加起來,也就意味著正德六年這一年,朝廷至少要支出三四千萬兩白銀之多。

 這要是以往的話,別說是讓百官奏請朝廷撥款了,恐怕他們就是連想都不敢去想。

 邊上的一眾勳貴看著文官們一個個的如打了雞血一般的奏請天子撥錢,不由的看的那叫一個眼紅。

 待到文官們稍稍冷靜下來之後,就見隱隱為勳貴之首的李桓上前一步向著天子躬身一禮道:“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朱厚照一臉笑意的看著李桓輕笑道:“哦,不知李卿有何事?”

 在李桓身旁站著的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以及一眾勳貴,加起來足足有數十人之多,在這朝堂之上那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尤其是如今隨著一批新晉勳貴的崛起,可以說昔日被文官集團打壓下去的勳貴集團已經是再度崛起。

 如今團結在李桓周圍的一眾勳貴縱然是面對文官集團也是有了足夠的底氣。

 自然而然有了底氣的情況下,勳貴集團自然是要在朝堂之上發出自己的呼聲,這第一步自然就是將以往被文官集團所侵吞的權利收回來。

 李桓身上尚且兼著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的官職,五軍都督府的權利可是一點都不小,只不過因為勳貴沒落,權利被文官集團借著兵部衙門給侵佔了太多,久而久之幾乎成了一個擺設。

 但是如今勳貴強勢歸來,借著五軍都督府的名頭,想要拿回屬於勳貴一方的權柄自然也不是什麽難事。

 就聽得李桓開口道:“陛下,臣請清查九邊軍鎮,裁汰老弱,更換甲胄兵戈,重振邊鎮武事!”

 朱厚照聞言沒有絲毫猶豫便是點頭道:“此事朕允了,便以李卿為首,親自負責督辦。”

 李桓倒是沒有退縮的意思,當即應聲。

 本以為李桓奏請此事便該退下,然而下一刻就聽得李桓再度開口,結果這一開口便直接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的睜大了眼睛,臉上露出愕然以及難以置信的神色。

 【如有重複,請稍後刷新一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