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聽後,沉默了說道:“先生說的有道理,只可惜秦國不適合儒家。我若是用先生之法,是不是要廢商君之法!先生之法與商君之法,好似冰炭難以同爐。”
荀子歎息著,告辭離去。
幾後,荀子離開秦國,前往楚國。
……
趙國,邯鄲城。
季節已經到了八月,八月好似流火。
氣變得分外燥熱,唯有早上涼快一些。
在樹蔭下,臨武君正在講述著兵法:“夫齊性剛,其國富,君臣驕奢而簡於細民……”
此刻,他正在講述著吳起兵法,說著吳起帶兵打戰的道理。
孫子講述兵法的時刻,往往是大格局上,從仁政的角度,從將領國軍的角度進行分析。
可吳起卻是一個老兵,孜孜不倦的講述著戰場上的細節,帶兵打仗需要注視的細節。
趙政聽著,心中也在分析著。
若是他為秦軍將領,遇到六國之兵,該如何打。
趙戈問道:“夫子,齊人性剛烈,可為何五年不到,齊國七十個城池淪陷,只剩下兩個城池在堅守?”
臨武君說道:“燕國看似佔據齊國七十城,可未徹底站穩腳很,齊人時刻在反抗著燕人。若是你以為,田單僅僅是靠著兩個城池,對抗著燕國,那就是大錯特錯,七十城的齊人皆是在支持田單!”
“齊國起於薑氏,遍行周人鄉遂之製,管仲時改之,再行鄉裡之製,又行五都之製。又是田氏代齊,為防備卿族奪權,更是將公族分封到了各地,公族權力之大,到了駭人地步。這樣的情形下,齊國極難攻破!”
開始針對齊國的制度,文化,百姓等等,進行重點的描述。
趙偃問道:“我母親便是楚人,楚人信奉祝融,性格如烈火,勇猛剛毅,怎麽會如吳起說的那樣,楚性柔,應當是楚性如火!”
臨武君說道:“楚人起源與漢水,在武王伐紂的時刻,成為子爵。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一直不服周,多與周人大戰,滅國五十二。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也遭遇一些危機,比如被齊國擊敗,為晉國擊敗,為吳國攻入都城,為魏國大敗,被秦國攻破都城,可楚國卻是堅韌如水,一次次敗而不亡。”
“柔不是弱,而是堅韌,敗而不亡,越挫越勇。至於楚人如火,倒是真的,楚人進攻迅猛,滅國時刻,時常百裡躍進,千裡躍進。楚懷王的時刻,從南方的武關攻入關中,進逼到藍田,那是秦國最為危險的時刻!”
“楚人也有弱點,那就是輕窕。如楚晉繞角之戰,逃至晉國的析公幫晉人出策:‘楚師輕窕,易震蕩也。若多鼓鈞聲,以夜軍之,楚師必遁。’晉人從之,楚師宵潰。輕窕’不是怯戰畏死,楚人從不畏死,只是楚人的心態容易起伏躁動。怒則暴怒,哀則大哀,喜則狂喜,為人如此不算什麽缺點,是有人情味的性情中人,但軍隊決不能如此。軍隊,要不急不躁,勝不驕,敗不餒,處驚不變。”
“楚人,可勝不可敗,可激不可驚,如此之師,何以為戰?”
“三晉之兵,為天下雄,士卒又久習戰陣,戰力強大;只是連年征戰,民眾早已厭戰,需要賞賜士卒才能戰,若是不賞賜,守城尚可,可野戰一觸即潰。當年長平之戰,趙軍不敵秦軍,多有潰敗,就是賞賜不足!”
臨武君說著,天下七國強兵,點評著各國軍隊。
趙盤站起身,問道:“老師,秦軍優勢為幾何?劣勢為幾何?”
父親是趙括,
死於秦人之手。 趙盤時刻,想著與秦人交戰,為父親報仇。
臨武君說道:“秦人性情強悍, 居處之地地形險要,國家政令嚴格,賞罰嚴明,士卒臨陣爭先恐後,鬥志旺盛。至於缺點,就是秦人武器裝備差,還是用著青銅武器。在戰場指揮上,缺乏變通,比較死板!”
“當年長平之戰,白起用著六十萬大軍,擊敗趙括四十五萬大軍。即便最後,白起取勝可自身折損過半,損失慘重。”
“當五國選擇合縱,與秦軍戰在邯鄲的時刻,秦軍大敗而去,不僅丟了晉陽,還丟了上黨,河東等,只能困守在函谷關。六國之師,不弱於秦軍,若是等同數量的軍隊,與秦軍對決,勝負各半!”
“當年,吳起率領魏軍,多次大敗秦軍;楚懷王率領楚軍,也是打到藍田。秦人驚恐;齊國也是率領合縱大軍,攻破函谷關;馬服君也在闕予之戰,大敗秦軍。”
“秦軍,並非是無敵,合縱可破秦軍!”
其他學生也是詢問著,臨武君也是回答著。
點評著某些經典戰例,說著雙方如何打,如何派兵布陣,如何擊潰敵人。
在交戰當中,雙方都是放下何等錯誤。
眾人聽著,津津有味。
“到廣場上,這次要武操!”
臨武君命令道。
眾人站起身來,起身到了廣場上。
學宮當中,上千學生盡數匯聚在一起,整齊站立著。
臨武君一聲立下,眾人紛紛到了武庫當中,拿著長劍,長戈、鈹、戟、盾、斧等武器,站立在廣場之上。
……
PS:第二更,求追讀,求收藏,評論區打1,或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