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明的發展”。
朱靖垣說完了統一思想的宣言,馬上就在此看向了不遠處忙碌的生產線。
雖然絕大部分人都認可朱靖垣“為了大明的”宣言,但是大部分人對這句話的理解跟朱靖垣其實並不完全相同。
有些人所說的為了大明,是有特定的群體和范圍的。
朱靖垣所說的為了大明的發展,則包括了讓所有大明人未來可以過的更好的願景。
這其中當然也是包括最普通的流水線工人的。
小型飛機的生產是完全流水線化的。
工人們站在一個地方不動,一個個飛機框架在傳送裝置上前進。
在每個位置停留一段時間,每個工位上的工人把自己負責的配件,裝到飛機上去。
越往流水線前方的飛機機身越完整,直到最後變成一架完整的成品下線。
在朱靖垣看來,所有的工人的動作都可以算是非常嫻熟的,當然也是非常的忙碌的,基本沒有能停下來的時候。
讓人像是機器一樣,固定的乾一個相對簡單重複的工作,以提高勞動速度,這就是流水線最大的作用。
朱靖垣回想起流水線和存在的誕生的邏輯,就下意識的跟身邊的朱迪鎧說:
“流水線的工作壓力太大了,乾這個工作就沒辦法輕松的,為了效率只能這樣。
“但是工人的生活保障要做好,廠區要提供必要的娛樂設施。
“更關鍵的是,工錢要給夠,福利待遇也要搞好。
“要讓工人覺得雖然辛苦但是值得。”
朱迪鎧聽了就笑著說:
“叔王您真的是太仁慈了,咱們工廠一直都是貫徹您的要求的。
“咱們工廠的工人待遇其實已經是業界最好的了,甚至比工部的官營產業和皇室財團的廠子的都要更好一些。
“關鍵是,在整個產業內,咱們的工人的工作壓力其實並不大,收入也完全足夠。
“主要是咱們得產品全都屬於行業內的最高端,利潤本來就高。
“最辛苦的是民營工廠的工人……”
朱靖垣聽了下意識點頭,然後又覺得哪兒有問題:
“咱們工廠不是最辛苦的,拿的工錢還高,福利待遇也好,卻那民間工廠還有工人嗎?”
朱迪鎧繼續解釋說:
“當然有啊,咱們的工廠待遇雖好,皇室財團和工部的軍工廠子,工人待遇也都比民間要好,但是咱們也容納不了所有工人啊。
“所以民間工廠仍然有人乾活,而他們乾活的重要理想和目標,就是積累了足夠的資歷之後,往皇室、軍工,以及咱們工廠跳。
“所以咱們工廠的工人都選用業界最好的,咱們造的產品當然也是評價最好的,故障率也是最低的,當然價格也是最高的……
“對於咱們得工廠而言,現在已經進入了正向循環。
“產品性能和質量好,社會和市場評價高,品牌效應不斷增強,認可和追求咱們品牌產品的人越來越多,來咱們廠應聘和被留下的都是好工人,造出來的東西當然質量也好。”
朱迪鎧說的理所當然,朱靖垣卻再次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所在。
這種狀態其實就是自己之前就考慮過的那個問題的最具體的直接體現。
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工商業爆發式的大發展,工廠企業的規模也爆發式的膨脹了。
真正的大機器生產其實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才開始的。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甚至直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絕大部分社會生產都還處於作坊狀態,各種工廠甚至可以算是一個小圈子。
提前膨脹起來的皇室財團,相對傳統地方上的作坊式的工廠,具有絕對的規模優勢。
那其實是皇室財團提前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壟斷時代。
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鋪開了,全球范圍的壟斷時代到來了,民間工廠也爆發式的膨脹。
現在皇室財團雖然也在膨脹,而且單純看本體的速度也很快,比例很大。
但是畢竟已經膨脹過的他們,這次膨脹的數量級就無法與民間資本相比了。
關鍵是,社會上的工人的數量同步膨脹之後,無法吸納足夠大比例的工人了。
走高端核心產業方向的皇室財團,注定沒辦法吸收足夠多的普通工人。
就算民間工廠條件不好,工人們一樣要去民間工廠工作。
雖然說,這個“條件不好”的標準,只是相對現在同時期的皇室工廠而言的。
相比世界大戰的時候肯定是已經好很多了的。
因為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擴展開了,大明的社會生產力正在急速上升,工廠東家們已經能夠拿出更多的“條件”給現在的工人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普通工人的“條件”提升的速度,肯定是跟不上生產力上升的速度,跟不上工商業發展的速度,跟不上民間資本的膨脹速度。
經營者肯定會理所當然的將更多的利潤收入自己的囊包,用於擴大生產。
當兩者的差距累積起來,就會出現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了,那就是經濟危機的前兆。
在國家層面上,那種情況下的正確做法,是給工人加錢,進而增加消費。
但是站在個人角度看,東西賣不出去了還加工錢,那不是胡鬧嗎?
在民間工廠理所當然的選擇是減產和裁員。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前,在生產能力大發展的階段就提前去做,從而推遲乃至避免經濟危機。
而不是等到經濟危機來了之後,再作為解決方案去實施,那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朝廷要求加工錢,那廠商就直接宣布破產跑路。
到了經濟危機真正爆發的時候,工廠的東家們已經加不了工錢了。
朱靖垣要求增強朝廷的力量,大規模開設官營產業,從民間吸收更多的工人,進入官府的直轄的廠商之中。
直接目的當然是製衡民間資本,但實際操作方向卻是在遏製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危害,會在大發展之後到來,朱靖垣父子兩個從現在就開始提前布局應對。
預防如果能解決問題,如果問題最終不出現,那之前所做的一切未必有人理解。
提前預防,而不是等問題出現之後解決,預防問題的人未必能獲得聲望。
就像後世每到雨季,被淹的城市都會上新聞,而沒有被淹的城市沒人知道。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羅斯福其實並沒有解決美國的經濟危機,但是卻成功推遲和控制了經濟危機,並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戰轉移了經濟危機的影響,因此成了美國最受人尊敬的總統之一。
現在的大明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還沒真正見識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經濟危機,不知道那種情況有多麽的恐怖。
當然也沒辦法認識到解決這種危機,避免這種危機實際上的功勞有多大。
如果自己能夠和羅斯福一樣,為已經跌入危機中的大明“力挽狂瀾”的話,那一定能夠彪炳千秋,為人樂道的。
但是大明遭受危機的損失,實際上也是無法估量的。
而且,要說自己的“功績”,已經通過技術革新和主持談判,拿到讓自己手軟了。
自己已經可以名垂青史了。
現在,為大明盡可能消除避免經濟危機,讓大明未來能夠持續順暢的繼續發展幾十年,應該才是自己的最高目標。
心中想著這些,朱靖垣嘴上沒有提相關的話題,除了朱仲梁之外,別人都沒辦法跟自己討論這種話題,更不可能公開說。
朱靖垣反而是為了表示自己對民間飛行活動的重視,在參觀工廠結束的時候告訴朱迪鎧,自己想要看看那個原地起降的玩法。
讓朱迪鎧以工廠和自己的名義,在最短時間內,邀請到這個民間活動中已經比較知名的“大手子”們,來工廠參加一個簡單的邀請賽。
只要得到邀請來參加的都給一百銀鈔的參與補貼。
入圍前十名都給一千銀鈔的獎金。
前三名的獎品,直接是一架大明航空的新款小型通用飛機。
冠軍給最高款和最高配,亞軍、季軍依次降級簡配。
所有的花銷全部由朱靖垣個人掏錢。
包括獎品、獎金、補貼,以及參與活動的人的往來交通費,還有工廠組織活動的成本。
所有參加的工人都有都額外另一份工資。
這一次簡單的活動,最大的花銷是三架飛機,市場價超過十萬銀鈔,按照購買力折算朱靖垣上輩子的人民幣,至少是一千萬。
最終的花銷加起來可能會超過兩千萬。
站在個人角度看,這就是隨便玩玩的事情,白扔出去上千萬的錢。
但是兩千萬就能組織有一定規模的飛行比賽,算起來真的是一點都不高的。
如果是後世搞起來這種活動,肯定能通過各種方式賺錢。
只可惜現在環境不行,朱靖垣掏錢辦的這次活動,基本上是不盈利的。
就算是盈利也是未來的事情。
這次活動,相當於給大明航空本身,以及即將開始研發的輕便飛機打廣告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了展示自己對這個行業的重視。
朱靖垣下了令,還給足了錢,下面人辦事當然不敢怠慢也不會怠慢,馬上去聯系人。
首先是上海縣本地的飛行還好著,然後是距離比較近的松江、蘇州、南通三府的。
把人列出來,按照業內的名聲簡單篩選一下,然後就把人直接用飛機接過來,這些人自己的飛機用卡車和船拉過來。
朱靖垣和大明航空的名義來組織這種活動,這些民間愛好者根本不可能有拒絕的想法。
就算是時間上緊急到了極點,完全沒有準備時間,直接就要來比賽。
但是獎品給的實在太豐盛了。
大明航空生產的最新款的頂級小型通用飛機,這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啊。
普通工人可能要工作大半輩子都買不起,大工廠和商行的掌櫃也要攢好幾年的錢。
就算是本來就有錢,已經有了的類似款飛機的,也完全不會拒絕再多一架啊。
這種活動本來就是剛剛開始形成圈子,各種規則和流程都還很不規范。
大明航空這邊是飛機制造廠,有現成的場地,稍微畫幾條標線出來就能開始。
準備活動總共就用了三天。
第四天的上午,蘇州、杭州、南通三府的飛行愛好者圈子內的知名人物,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飛來到了大明航空公司的工廠。
朱靖垣直接換了便服,去現場跟這些飛行圈的大手子們聊了聊,也看了看他們的飛機。
這次比賽總共邀請了五十六個人,松江和蘇州略多一些,南通的略少一些。
大部分都是二十到三十多歲的年輕人,這些人看上去就知道大部分是富貴子弟,資料上也顯示有十幾個都是貴族家庭,其他的大部分是富商家庭。
少部分是三十多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這些人則透著很明顯的“精英”氣場,他們都是各種商行和工廠的掌櫃和管事,以及少部分小商人。
最後甚至還有八個來自朝廷的官吏,以及總共六個不同出身的女性。
他們帶來的飛機,大部分也不是最小型的,不是那種只有幾十到一百公斤的超輕型飛機。
最多的還是朱靖垣規劃的小型通用飛機的規格。
翼展八九米,長度七八米,單發螺旋槳。
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裝,主要方向都是為了減重。
私人改裝的飛機不允許上航線飛行,但是允許在特定范圍內使用。
比如各種飛行表演和比賽上,都有可能允許改裝飛機參加。
特別是這種短距離起降比賽,原型機參加基本不可能獲勝的。
絕大部分也都是後三點起落架,也就是兩個輪子在前面,一個輪子在後面的設計,現在的軍用單發小型戰鬥機基本都是這種模式。
只有極少數是反過來的前三點起落架,那是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才會用的設計。
比賽開始之後,朱靖垣在非常近距離的看台上,看著一架架樣式各異的飛機,依次到指定的紅線前面準備起飛。
不同的機型很快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那些最小的超輕型飛機,在短距起降是好似乎不佔優勢。
他們太輕、太小了,發動機和機翼能夠提供的升力,不足以讓他們迅速升空。
前三點起落架似乎也不佔優勢。
因為後三點起落架,可以先前輪刹車,發動機啟動往後吹,把尾翼先吹起來。
在正式起步之前,後輪就已經先離地了。
裁判揮動啟動旗幟示意之後,他才會松開刹車向前衝。
這跟航母上先卡住飛機輪胎,讓發動機滿速之後再松開的彈射起步非常類似。
只是這種比賽當然不會提供卡住輪胎的止動卡扣。
飛行員只能自己踩著刹車,還要消息控制發動機的油門。
因為後輪離地之後,那就只有兩個平行的輪胎支撐了,這種飛機的重心就在兩個輪胎上方,整個機身這時候就像是一個蹺蹺板。
飛行員要控制這個蹺蹺板的平衡。
發動機的油門一旦給大了,機身就可能向前翻過去,被稱之為“拿大頂”。
這種事故在民間比賽中實際上是經常出現的。
所以民間現在已經形成了約定俗稱的規矩,每個人只有三次機會,取最佳成績來對比,全部拿大頂那就沒有成績,直接出局。
目前的比賽雖然是以起降距離為主,但通常還會將起飛用時作為參考。
如果兩人的起飛距離非常接近,那誰起步快,滑行的時間短,就會獲得最終勝利。
保持平衡不只是起步的時候,降落的時候同樣的重要。
降落的時候想要滑行的距離短,同樣要使用刹車來減速。
刹車力度大了,前三點起落架的飛機同樣容易翻過去。
其實航母上也經常出這種事故。
雖然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參加比賽的飛機,最多的還是這種設計的飛機。
這種起降都不穩定的設計,恰好是最適合這種比賽的,也是最適合目前的單發戰鬥機的。
比賽的過程中,這種飛機大部分刹車抬尾彈射起步,有的會滑行十幾米直接飄起來,有的會前輪起步的同時,後輪再砸地回彈。
朱靖垣也看不出來那種方式更有優勢,但是看的是很熱鬧的。
那些玩飛機的人搞出來的各種動作,不斷的在現場觀眾中引起陣陣的驚呼聲。
降落的時候,不同的飛機也有不同的策略。
不過很多都歪著機身飄進來的。
朱靖垣看的時候就考慮, www.uukanshu.net可能是歪著進場能將前衝的力量分解,增加向前翻過去的阻力,降低拿大頂的概率。
然後就可以用更大力度的刹車,進而用更短的距離停下來。
但是很顯然,這種操作這對腦子和四肢的協調性的要求高到了什麽程度。
自行進場能用多大力度刹車,傾斜多大的角度要用多大的力度刹車,最佳的著力點是在什麽地方和距離。
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摸索出規律,不知道多少次失敗才能掌握力度。
朱靖垣感覺,這種比賽的前幾名,要上航母當飛行員的話,訓練難度跟從普通人開始,那肯定是天上地下的差距。
他們最擅長玩的就是起飛和降落,而這正是航母飛行員訓練的難點。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