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和各國的將領一樣,在來大明的路上,已經見識到了大明由內而外的強大。
根基牢固,枝葉繁茂,自上而下的全面強盛。
在拿破侖和很多有判斷的泰西將領看來,就算是泰西大陸全面統一並建立了新羅馬帝國。
短時間內也沒有機會挑戰大明。
只要大明不主動投降,耗下去早晚都能取得勝利。
泰西已經沒有機會了。
拿破侖已經徹底放棄了對泰西諸國以及新羅馬的期待。
不得不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大明伯爵封臣。
所有本來就心向大明的泰西人和胡人,看著大明這種全面的大盛世姿態,都是滿懷的激動和興奮以及自豪。
大明與泰西諸國不一樣。
大明的繁榮是持續的,而不是泰西諸國那樣的暫時性的。
顯然是因為大明人更加優秀,顯然也是因為大明皇帝、朝廷、制度、官員都都比泰西諸國更好。
全面明化乃至加入大明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今日的宴會開場之後,到了自由活動環節的時候,有宮廷的仆人過來找拿破侖,通知他皇帝要召見他。
拿破侖聽到消息明顯一愣。
自己一個普通的泰西伯爵,竟然有機會單獨面見大明皇帝?而且還是皇帝親自召見的?
這是完全意料之外的情況。
不過拿破侖當了十幾年大明伯爵,已經習慣了大明的禮儀和制度。
不過就算是不熟悉,面對大明皇帝的召見,也不可能會拒絕的。
拿破侖馬上帶著忐忑和疑惑跟著仆人進了皇帝的休息室。
一同受到召見的還有拿破侖的鄰居亞當斯父子,也是大明伯爵藩屬國的君主。
約翰·亞當斯已經八十五歲了,已經提前將伯爵和君主的位置傳給了兒子昆西·亞當斯。
不過大明皇帝登基大典這種大事,約翰亞當斯只要還能動彈,就跟著兒子一起來到了應天府參加。
拿破侖見到大明皇帝陛下,也就是當初在西洋海角見過的大食親王殿下,此時心中滿懷著複雜的感慨之情。
自己可以說是被對方坑了。
對方當初明裡暗裡的對自己的慫恿和鼓勵,可以說是讓自己最終決定“造反”的重要推手。
對方慫恿自己造反,但卻不允許自己取得全面的成功。
如果大明不插手,自己當初制定的自行車戰術,很有機會一波衝鋒直接拿下整個殷洲英法殖民地。
可惜大明提前在殷洲布了至少二十萬部隊,自己的計劃不可能完全實現。
大明最多只允許自己從英法殖民地上割下一小塊來獨立,那是對大明而言最有利的情況。
最終的結果確實如此。
不過,自己從一個法國的高級將領,變成了大明的實權封臣,一個藩屬國君主,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
無論是在當初的法國還是在現在的法國,自己都已經不可能再獲得實際的封地了。
自己通過造反從純粹的臣子變成了半獨立的封建君主。
這種身份上的進階也確實成功了。
亞當斯父子的心情同樣複雜,同樣是最初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但是身份也確實完成了根本性的轉變。
現在大小也是個世襲的君主了。
雖然不是獨立的國家君主,但大明的藩屬國勝在地位穩固。
看現在泰西大陸上的緊張狀態,那些獨立的君主未必有自己現在的狀態安穩和放心。
不過不論拿破侖和亞當斯父子心中怎麽想,本人都是老老實實的按照規矩向朱靖垣躬身行禮:
“臣拿破侖參見陛下。”
“臣亞當斯參見陛下……”
拿破侖和亞當斯在思考的時候,朱靖垣也在觀察這三人的的狀態。
老亞當斯自然不必說,八十五歲的老人,就算在後世也是老態龍鍾的狀態了,現在就是勉強還能動而已。
歷史上的老亞當斯活到了九十歲,在這個時代絕對可以算是是壽星公了。
他兒子昆西現在也是個正常的五十歲出頭的人。
朱靖垣對這兩父子的印象不算深,雖然他們是美國原有歷史上第一對父子總統,但遠不如傑斐遜和門羅等人出名。
朱靖垣比較好奇的是拿破侖的狀態。
這位歷史上的法蘭西皇帝,此時雖然須發都白了很多,但是卻沒有病態的消瘦,整個人看上去還算是有精神。
看上去也像是一個正常的五十歲的人。
沒有癌症晚期的狀態,也不像是慢性砷中毒的狀態。
朱靖垣觀察之後微不可查的輕輕點頭:
“三位愛卿免禮,拿破侖將軍在殷洲生活的還習慣嗎?身體上有沒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
包括拿破侖在內,現場三人對面對朱靖垣的這種問題都是非常的疑惑。
他們都完全沒想到,朱靖垣開口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關心拿破侖的身體怎麽樣。
也許是因為朱靖垣真的非常欣賞拿破侖?
在亞當斯父子的注視下,拿破侖再次老老實實的回答:
“謝陛下關心,臣身體還算硬朗,每年都有大明的醫生專門檢查,也沒有發現慢性病症。
“臣已經習慣了殷洲的生活,雖然大平原的冬季天氣變幻無常,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土地也是非常的肥沃,每年就算是隻種一季的糧食,農民也能有不錯的收入。”
朱靖垣聽了再次微不可查的輕輕點頭,他的聲音沒有發虛的感覺,中氣還算是充足。
朱靖垣確定現在這個拿破侖比歷史同期健康了很多:
“看來愛卿已經適應了藩國君主的身份。
“按照拿破侖和亞當斯兩國按照每年呈上來的報表,兩國的建設和開發效率和進度也還算不錯。
“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泰西移民和殷洲土著也都安穩了下來。
“不過拿卿既然是將領出身,現在也還算方當盛年,可還想過再次帶兵上戰場?”
拿破侖愣了一下,面對這種稍微有點敏感的話題,有點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本能的推脫和掩飾:
“臣……臣覺得現在的生活挺舒適的,比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輕松的多了。”
朱靖垣似乎頗為感慨的說:
“雖然說,‘國雖大,好戰必亡’,但是‘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啊。
“戰爭隨時可能再爆發,作為有指揮能力的君主,不能忘了戰爭的可能性和潛在威脅。
“也許會有一天,大明需要你再次踏上戰場,帶著你的領地子弟兵。
“所以,拿破侖、亞當斯兩國,回去之後開始組織普遍的民兵訓練,確保當地的青年能夠迅速投入戰場。”
“這次回去之後就開始做好準備吧。”
拿破侖和亞當斯父子再次明顯一愣,心中同時想到了一個大明曾經的典型操作。
招募藩屬國土著部隊去前線打仗。
這些部隊……在某些情況下,都可以算是大明部隊的炮灰。
按照兩人的了解,這種部隊就算是沒有在戰場上消耗掉,戰爭結束之後多半也無法回鄉了。
他們通常會被當做移民使用……
朝鮮人、日本人、南越人等大明的周邊藩屬國人,就這樣被大明持續的往全世界的殖民地輸送。
從而讓他們本土的人口始終難以增長,而且始終保持女多男少的狀態。
再讓大明的移民到當地去生活,納當地數量眾多的女子為妾,進而實現某種被稱為騰籠換鳥的殖民策略。
現在自己也要攤上這種任務了。
問題是,拿破侖和亞當斯兩個藩屬國本來就是移民國家,自己的民眾大部分都是泰西來的。
大明要把自己的國民往哪兒送?
關鍵是,現在全世界哪兒還有打仗的地方?
墨洲內陸的開拓,完全用不到泰西人的,大明訓練的黑貴族軍團,對當地土著已經是碾壓局了。
不過三人都是戰略家或者政治家,很快就意識到了朱靖垣的真正目的。
三人幾乎是下意識的對望了一眼,幾乎要同時喊出聲來了:
“難道是泰西大陸!”
三人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
朱靖垣就是準備將殷洲的泰西人往泰西大陸運送。
這是朱靖垣自和談開始的長期目標和規劃。
現在泰西隨時可能爆發戰爭,大明後續肯定要派兵參與。
正好趁這個機會,把殷洲的泰西移民青年們,盡可能的往泰西本土輸送一部分。
戰爭打完了就讓他們留在泰西,負責協助大明通知當地的“土著”。
泰西人前往殷洲移民,除了部分投機者之外,大多是生活困頓的失業者,以及政治鬥爭失敗的人員。
以後讓他們在大明手下鎮壓泰西本土的土著,那可以算是衣錦還鄉了。
拿破侖和亞當斯父子心情複雜,但是卻沒有辦法拒絕。
大明的藩屬國有提供仆從軍的義務。
其實這也是傳統君主理所當然的權力和經常性的做法。
歷史上的露西亞國,就經常招募本土的外族民眾,組成軍隊去參加戰爭。
歷史上的大清國也長期維持著一支索倫人部隊。
拿破侖和亞當斯父子只能應承著:
“臣等遵旨……”
朱靖垣能大概猜到他們的心情,所以這時候也笑呵呵的安撫說:
“三位愛卿不需要擔心,現在和未來的戰爭的形態,相比十余年前已經截然不同了。
“大明的部隊再次加入戰爭,將會是雷霆壓頂之勢,未來已經不會有消耗性的陣地戰了。
“仆從軍的主要作用,很可能會是大炮和飛機轟炸之後的戰爭控制,以及戰後的鎮壓和治安。”
拿破侖頓時反應過來,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
大明在重火力和飛機上都有絕對的優勢,以後大明再打仗應該都會是碾壓之勢。
以後就算是給大明當仆從軍,也不是每天在大明軍的監督下步兵衝鋒了。
很可能是要與裝甲戰車配合進攻,以及負責佔領敵人的土地和城市,鎮壓當地人的小規模反抗。
兩人頓時就都松了半口氣……
是半口而不是一口,因為還有另外的擔憂的事情。
因為雖然仆從軍死亡率不會太高了,但是這些仆從軍多半仍然不會歸國了。
可能要永遠留在泰西本土了。
這意味著自己統治的子民數量也就隨之減少了。
還都是最有價值的青壯年男性。
這就是血稅啊。
就算是無奈也只能繼續按照要求繳納。
反抗大明是完全沒有勝算的戰鬥,甚至可能導致全體國民都被絞殺殆盡。
三人都非常的明白,大明人要殖民地就是殖民的。
上面有沒有人根本不重要。
甚至於,完全沒有人更好,大明人會來種地的。
服從至少還能活下去。
三人都再次老老實實的答應一聲,同時還要恭維朱靖垣的仁慈,以及大明朝廷和軍隊的強盛。
朱靖垣再次安撫了幾句,就讓拿破侖和亞當斯父子回去繼續娛樂休息了。
然後朱靖垣繼續召見其他的比較特殊的人員。
包括海外各個大域的大明人官僚代表,羅亞山和穆易等原有的藩屬國君主,以及高斯等外族學者和官僚代表。
跟他們聊聊當地的情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工作和生活。
告訴他們,有什麽特殊的難處和想法,都可以向朝廷尋求幫助。
如果朝廷上的官員不負責任,可以通過負責對應地區的九卿直接向自己舉報。
皇帝的面談和勉勵,當然是形式大過實際的。
但是在很多時候,即便是純粹的形式,也會產生實際的作用。
統一製服和統一禮節,也都可以說是形式主義,但是卻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效果。
特別是在自己的身份足夠高的情況下。
就算是自己什麽實際的事情都不做,單純的口頭慰問和鼓勵幾句,這些人回去也會稱讚自己仁慈和藹。
單獨跟自己談話這種事情,就能讓很多人念叨很多年。
聚變登基大典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類似的效果,讓天下人和精英們確定新的皇帝。
朱靖垣就這樣跟下面人聊著天,一天的宴會慢慢的到了尾聲。
接下來的幾天,大明的代表和泰西的代表,都在休息和調整狀態,也都在迎接最後的盛典時間到來。
經過七天的煎熬之後,安康十五年也終於到了最終的尾聲。
安康十六年元月二日,也就是大公元年正月初一,朱靖垣的登基大典正式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