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兄弟
天將入夜,殘陽如血。
長街熱熱鬧鬧,兩側酒樓賓客如雲。
陳平漫無目的走在長街,最後竟然下意識地來到陸府大門前,躊躇半天也沒敢上前拜見,歎了口氣才轉身往回走去。
趙瑾查了五六年才有的些許線索,他不敢貿然行動。畢竟自己跟陸威未相熟到一定程度,想要查看府衙卷宗,絕非易事,而且還可能橫生枝節。
隻好再想想別的辦法。
而謝致遠和程誠在不遠處一直跟著他,都疑惑的同時抬頭看了眼陸府的牌匾。
謝致遠摸摸下巴,打了手勢示意,二人立刻大步上前繞到陳平的面前。
陳平微微一怔,“兩位師兄怎麽也在這裡?”
謝致遠一把搭住他的肩膀,“大哥,所以說這就是緣分呐!”
程誠在一旁搭腔,“今日老師不在,我跟致遠準備去喝幾杯。你府試將至本就該放松放松,咱們同去如何?”
說是征求陳平意見,可還沒等他開口說話,兩人左右夾擊直接把他推進旁邊的酒樓。
“小二,開個雅間,好酒好菜全端上來!”
陳平這時才明白兩位師兄是專程來陪自己的,不過心中煩悶正好也想喝幾口。
三人進了雅間,謝致遠笑著說道:“心裡再有事,這飯總得吃吧?”
陳平苦笑,“抱歉,讓兩位師兄擔心了。”
“瞎說什麽呢,你可是我大哥啊!”看來謝致遠是認定陳平了。
“都是兄弟,別說見外的話。”程誠把酒杯倒滿。
謝致遠舉起酒杯,“來來來,先乾一個。”
陳平遲疑了下,舉杯與兩人輕輕一碰,一口喝下。
“這就對了。”
梨花白這名字聽著清淡,實則後勁很大。
三人推杯換盞,基本上都是謝致遠和程誠在說話,七八杯後陳平眼神就有些迷離了。
“師弟,”程誠這才放下酒杯,問道:“你到底是遇見什麽麻煩事了?”
“錢財?女子?”謝致遠能想到的就這兩樣。
陳平沒有喝醉,欲言又止,心中還是有些猶豫。
並不是他矯情,只是從趙瑾帶回來的消息來看,王縣令的事情牽連到當朝四品大員,葉崇文和何青選本就是當事人,所以參與其中也是情理之中。
但整個事情與謝致遠和程誠無關,無端地將他們牽扯進來,實在是不應該。
況且處理不好,可能會害了他們。
“如果你還把我們當兄弟,有什麽困難就說出來。”謝致遠目光平靜,語氣沒有往日那般玩鬧。
“是啊,多大的事,說出來可以一起想辦法嘛。”程誠也是一臉真誠的望著他。
陳平想著老師、王縣令還有十八個枉死的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深吸口氣給自己倒了杯酒,說道:“我在找一個人。”
“哦?”
“什麽人?”
“劉弼,曾經是在州府衙門做車夫,三四年前失蹤了。”
“你找他做什麽?”程誠有些好奇。
“有些事情他可能知道,我需要當面問問他。”陳平回答道。
“行,什麽事我們就不問了。人,我們幫你找。”謝致遠打著眼色,提醒程誠別再問了。
陳平踉踉蹌蹌地站起來,拱手作揖道:“謝謝兩位師兄。
” “行,別整這些禮了。坐下咱們繼續喝。”
“對。喝完回去好好休息,等信就行。”
最後陳平酩酊大醉,兩人將他扶到酒樓客房睡下後,繼續回到雅間。
“看來是真遇上事了。”程誠先開口。
“嗯。正興府你比我熟,你來找找這個人,需要什麽告訴我。”謝致遠神色平淡。
“不用。若是州府的車夫,或許我還見過。前些年州府的幾位大人經常來往書院,都是我跟我爹接待的。”
“行,既然答應了,那就盡快吧。”
......
兩日後的晚上,程誠告訴謝致遠人是找到了,但是他接觸不到。
因為這個劉弼一直被關押在州府大牢裡面。
謝致遠也沒問什麽原因被關押的,隻說你不用管了,我來處理。
他在正興府已經停留大半年,所以租了間離書院近的宅院,離開竹園後直接回到這裡。
他站在院內的庭院裡,抬頭望著天空,不知在想些什麽。
半晌後,突然開口。
“來人!”
黑暗中突然走出一人,著黑色勁裝腰挎斬馬刀,行走間竟悄無聲息。
此人迅速來到謝致遠面前,按刀單膝跪下。
“公子,有何吩咐。”
“剛才你也聽見了,先查查此人為何入獄,之前是誰的車夫。”謝致遠此時沒有任何平日的紈絝嬉笑姿態,神色肅穆。
“公子真要幫陳平?”侍衛問道。
“怎麽?你在質疑我的決定?”謝致遠語氣逐漸冰冷。
“屬下不敢。只是想提醒公子,雖然之前查過陳平身世,清白無異常,但此事明顯牽扯到知府衙門,公子若涉入其中,恐有不妥。”侍衛說完,頭更低了。
“起來吧,張力。我知道你是好意,但這個忙必須幫。”
“公子莫非是想利用這件事來拉攏陳平?”侍衛起身後依然弓著站立。
謝致遠輕笑道:“誰說我是想借機拉攏。跟了我這麽多年,還不知我脾性麽?”
“請公子恕屬下愚鈍。”
謝致遠沒有回話,背著手走到後院,張力緊跟在身後。
最後他視線落在後院的竹林上,這是從竹園移植過來的。
嘴角一勾,這才開口說道,“陳平年紀尚未及冠,卻已能出口成章,詩詞一道更是少有人及。之前尋水掘井、驅蝗防災,未曾入仕便立大功,以後必然前途光明,這些都是事實。”
張力面無表情,未敢再搭話。
只聽見謝致遠話鋒一轉,“可這世上才高八鬥的文人、見多識廣的匠人不在少數,本公子交朋友怎會這麽隨便。我真正看重的,是他的為人。”
“初見之時,我態度多少有些隨意,而他始終不卑不亢。他連立大功,為百姓挺身而出,最後卻隻得一紙嘉勉,但毫不計較,不為名利所困。他為我出謀劃策,起初雖是無奈答應,卻不曾輕慢半分,言必信行必果。”
“前些時日,他聽聞北方邊境又起戰亂,心系戰爭帶給百姓的苦難,寫下:漲減水愈急,秋陰未夕昏。亂山成野戍,黃葉自江村。帶雨疏星見,回風絕岸喧。經過多戰艦,茅屋幾家存。這樣的憂國憂民之詩句,如此為人品行實屬難得。”
“他定有不得已的原因要找這個人,我也不問緣由,因為我信他。我認這個兄弟,所以這個忙我得幫!”
謝致遠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