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楊廣看完了信件後,感受到了蕭夢嵐的良苦用心,她盡可能的想要瞞下自己遇到危險的事情免得楊廣擔心,因為她始終記得,當初在太子返京一事中,楊廣曾經和她說過的話。
若是當時雲蘿和太子換成是蕭夢嵐和楊廣,蕭夢嵐被皇后關押起來審問,楊廣也會不顧一切的趕回來。
這讓她不得不考慮自己受到了危險,楊廣會不會趕回去,從而耽誤了大事。
楊廣喃喃的說:“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李靖和袁天天也知道了信件的內容,袁天天多年主仆情誼,一時間就落下淚來,李靖則是感歎:“王妃真是天下女子最好的榜樣,便是放之歷史上,如王妃這般的女子,也少有。”
“夢嵐如此,我也唯有發憤圖強才行了。”
楊廣寬了心,接著對李靖說:“李靖,這趟過來也是想要和你商量另外一件事情。”
“殿下,您請說。”
楊廣緩緩道來:“之前在蜀王攻打吐谷渾的時候我們就考慮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打仗打贏了之後的治理問題,吐谷渾雖然和我朝接壤並且歷史上很長的時間都屬於我朝,但是現在吐谷渾的貴族與我朝互相並不認可,這次打的速度快,但是也慘烈,為了取得戰果殺戮甚多,所以我認為接下來對於吐谷渾的治理會非常的困難。”
“同理,高句麗也是一樣的。”
李靖問:“殿下,您之前說這件事情,我也想了一下,但是除了高壓管理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麽辦法?”
楊廣踱步之後反問:“經由此事啟發,其實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中原大地上這些年來王朝更替的這麽頻繁,作為底層的百姓和商販似乎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抗,不會覺得說我的國家亡了,我要復仇,當然一部分人肯定是有的,但是這部分人多是滅亡王朝的利益相關體,而不是普羅大眾。”
“但是當我們打下了高句麗或者吐谷渾之後,我們可能得面臨是整個基層百姓明裡暗裡的反抗,就算是他們不會直接反抗,但是遇到了機會就會推動。”
“你幫我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李靖聞言,陷入了深思,想了一段時間後說:“之前殿下您說吐谷渾的太子投誠對於我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控制這個朝廷的正統繼承人,可以更為合理的掌管這裡,但是這樣的話也只能解釋,控制了他們的太子,可以維持住這個朝廷最上層的利益團體的利益,卻依舊不能解決為什麽他們的百姓,中層人口,對於接受吐谷渾太子統治心安理得的原因,微臣一時間沒辦法想到合理的說法來解釋,但是也打心底裡覺得是合理的。”
楊廣用手指敲擊著桌子:“他們的王死了,王世子繼承王位,或者王次子甚是其他的王子,或者某位大臣當政,百姓基本無所謂,除非這位王是大賢德之人,受到百姓無比擁戴,必然百姓對於換統治的事情並不會有特別的感受,因為這離他們太遠了。”
“同理,將他們的統治者換成我們,距離他們也非常的遠,他們的個人利益基本涉及不到這個層面,卻不約而同的都會反對,害怕,因為他們害怕我們會欺負他們,欺負的比原來的統治者狠,但是中原大地上的百姓卻不怎麽關心,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歸根結底四個字。”
“文化認同。”
思考的角度不同,決定了得到的答案不同。
中原大地上的百姓,文化上同宗同源,在利益不受到侵害的情況下,並不擔心到底誰來當皇帝,今天姓李的當皇帝,明天姓張的,後天姓劉的,跟老百姓種地有什麽關系?
他們反抗的是,但是今天一個瓦剌韃子來當皇帝了,那大家就擔心他們會欺壓我們,他們甚至不說中原話,要強迫我們放棄我們的習俗,語言,生活習慣,那事情就麻煩了起來。
不同種族的人想要認同非常難,其中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是最難的兩件事。
身份認同,又很大程度上基於文化認同。
外形上詫異在東亞這一片並沒有那麽誇張,所以其實可以控制,歸根結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認同。
吐谷渾的人若一開始就學的是大隋的文化,說的是大隋的話,用的是大隋的產品,那麽他們內心自然而然的不會過於的擔心,大隋人成為了掌權者之後,他們會被打壓。
高句麗比吐谷渾好的一點就是,文化上,高句麗和大隋相差的不多,甚至高句麗話你將之當成一種方言來看待就好了,最重要的是他們使用我們的文字,看我們的書籍。
所以在高句麗上我們有文化優勢,楊廣輕歎一聲:“雖然覺得下作,但是我倒是想到了一條計謀,對於接下來治理高句麗有好處的計謀。”
“殿下,您請說。”
“首先,我們現在打下來了大片的高句麗土地,並且擁有高句麗的三王子,那廝沒本事且怕死,扶持他上去做傀儡倒是確實可以,所以我打算就現在我們渡海打下的土地就直接以他的名義,建立朝廷,名為【新韓】。”
“從今日開始在【新韓】的地界建立起醫館和學校,並且允許新韓境內的讀書人可以參與大隋的科舉考試,取得成績者就可以為官,開放海上商路,將大隋優質的商品送到高句麗去改善他們的生活。”
楊廣說到這裡,李靖馬上說:“殿下,心懷異心的高句麗人或許就會利用這些事情對於我們大隋不利。”
“非也,讀書人,商人,腦子最聰明的人呢,最有錢的人都依靠著大隋生活,他們沒了反心,別人就蹦躂不起來,至於高句麗原來的貴族,那些人本就站在我們的對立面,我們打贏了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的利益,這些人中願意投誠到高句麗三王子麾下的,可以,不願意的,清除,過不了七八年,那些依靠著大隋的讀書人,商人就是成為高句麗新一代的貴族。”
聽到楊廣的分析,李靖似乎也打消了疑慮。
“其次,維持區域內部的紛爭狀態,現在那邊有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之前高句麗一家勢大,卻也沒能覆滅新羅百濟,我甚至懷疑之前倭國入侵百濟是和高句麗勾結的,他們的利益抑製。”
“這區域內三國繼續爭鬥對於大隋來說才有最大的利益,並且對於新韓,我們剝奪他們的軍權,大隋駐軍在此,並且駐軍的錢得高句麗來出。”
李靖疑惑的說:“高句麗人難道會願意出這個錢嗎?”
“你知道市場上的小商販為什麽要交保護費嗎?”
“怕被人欺負。”
“是啊,一樣的道理,大隋的軍隊會保護新韓的百姓,同時這也是大隋給予新韓那麽多優惠政策的原因,百姓的隻管好好生活就好了,然後針對大隋軍隊的軍費問題,會發展成,軍隊-新韓朝廷-新韓官吏-商販百姓這一趟一條向上傳輸的利益鏈。”
楊廣非常篤定的說:“而這一條利益鏈會給新韓朝廷和新韓官吏帶來不菲的灰色收入,特別是新韓的管理,新韓接下來的經濟發展的越好,官吏們可以從中搜刮的更多,而這樣的話他們就會成為既得利益者,一定會費盡全力來維持這種模式。”
“朝廷的官吏穩定住了,在利益鏈條上處於底層的新韓百姓,沒有能力跨過新韓官吏和新韓朝廷對大隋的軍隊進行反抗,就算是有反抗也只能是對官吏和朝廷,新韓的官吏們管理自己的百姓定然是有一套能力的,自己人對自己人永遠最理解,最知道用什麽辦法解決。”
李靖聞言,震驚的無以複加,這是書上沒有寫的辦法。
兵書上兵法萬千,教的都是怎麽把仗打贏,但是唯有晉王在考慮怎麽治理打下來的土地。
楊廣的想法最大的考慮是穩定二字。
就算一個朝廷再怎麽富強也不可能一直打仗,至少不能自己動手一直打仗。
打仗會有很多的後遺症,對於現在的大隋來說,南陳一戰一定要打,這是統一中原的一戰,真正意義上的必打之戰,其他的可以酌情的考慮避免親自參戰。
因為現在大隋內部一片繁榮,生產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大家其實並不希望打仗,而是埋頭賺錢,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富足起來才好。
天天打仗,大家都打麻了,將來一旦經濟出問題,肯定得拉出來背鍋。
反倒是自己不參戰,等到什麽時候國內矛盾無法處理了,再打仗,大家的矛盾注意力還能得到轉移。
所以就算現在高句麗局勢大好,楊廣卻說:“李靖,我打算,最近就停下對高句麗的攻勢,和談後,分而治之。”
李靖知道楊廣的策略一定會引起巨大的反對,眼看著步步緊逼就能將高句麗全部拿下了,但是這時候卻選擇了和談,給高句麗留了一線生機。
同時楊廣也是將自己的功績至少減少了一半,但是李靖覺得這一道陽謀才是對於大隋最好的策略。
“晉王殿下,您說何日停,李靖便命令軍隊何日停,全聽您的吩咐。”
楊廣點點頭:“南北兩軍,發起一次總攻,最好攻到國內城下,然後退兵。”
“微臣明白。”
李靖退下後,袁天天走上近前,她還在擔心蕭夢嵐的事情,就問:“殿下,王妃的身體情況現在不知道怎麽樣了,如果需要的話臣妾先代替您回一趟大興城,看看具體的情況,免得殿下您過於擔心了。”
袁天天瞧的出來,楊廣非常擔心蕭夢嵐的情況。
楊廣想了想後點點頭:“恩,你幫我回去看看吧,送過來的信一定要切實反映具體的情況。”
“是,臣妾明白,只是臣妾不在您身邊,您的起居無人照顧,臣妾也頗為擔心。”
“無妨,這邊的情況,應該也用不了幾個月了。”
剛說了兩句話,之前離開的李靖又折返了回來。
“晉王殿下,剛剛得到消息,您之前派遣倭國的人,蘇多羅過來了。”
“哦?”
楊廣沒想到這麽湊巧,這時候自己的間諜蘇多羅居然回來了。
“去通傳他來見我。”
蘇多羅自己也沒想到,剛上岸,居然晉王就在此處。
此時的蘇多羅比之前見面的時候要胖了不少,蓄著胡子,一副富貴人家的模樣。
“草民蘇多羅,拜見晉王殿下。”
“巧啊,倒是真巧,蘇多羅,許久未見了,這次怎麽到大隋來了。”
蘇多羅臉上全是笑意:“是來給晉王殿下您報喜事的。”
“什麽喜事?”
“我們的天皇,希望能夠和大隋開放海上互市,並且願意對大隋納歲幣。”
楊廣卻一眼看出了其中的貓膩:“蘇多羅,你似乎忘了你在為誰效力,你們的天皇是不是看到我們渡海攻打了高句麗所以想要通過互市的方式獲得我們的戰船之物?”
蘇多羅馬上一驚:“晉王殿下,萬萬不敢,我們豈敢存著這樣的心思,只是晉王殿下威武,天皇才會如此,主動繳納歲幣。”
“蘇多羅!”
楊廣壓低的聲音讓蘇多羅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抬頭看去,那已經長大成人的晉王殿下身上的氣勢遠非少年時候可比。
“本王給你錢財,讓你作為的本王的探子,本王是希望你能夠全心全意的回報,看來你要讓我失望了。”
蘇多羅匍匐跪地,這麽多年過去,他似乎已經忘了當初小命掌握在少年晉王手上的時候的恐懼了,而眼前的晉王更是可以將他捏在股掌之間。
“本王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倭國的王為什麽要提出和我們海上互市?”
蘇多羅顫抖著說:“我們的天皇,見到的晉王殿下您的軍隊依靠著戰船渡過了大海直接攻取了高句麗,所有人都很害怕,同時也是想要大隋這樣的戰船,因為我們自己建造不了。”
“你們要了戰船何用?來攻打我們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