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新年伊始之際,大興城內仍舊人聲鼎沸,兩處打仗並不能影響這座熱鬧的大隋皇都。
皇帝今日不知是何興趣,搬出龍椅坐在新建的高塔頂層,俯瞰著整個大興城。
太監顫顫巍巍的說:“陛下,此處太高了,過於危險,您還是早些下去吧。”
“你瞧瞧朕讓工匠們將高塔建造的如此之高,用以供奉祖宗牌位,朕要讓祖宗們都看看我大隋的昌隆盛世如何鼎盛。”
“陛下,這太高了,小的怕。”
楊堅一笑:“這才多高啊,將來還要造的更高。”
“陛下洪福,定是這天底下最偉大的皇帝。”
“怎麽到了高處,連奉承拍馬的手藝都嚇丟了?”
太監萬分不好意思,但是他是真的恐高,總是分心往下看,越看也就越怕。
楊堅問:“吐谷渾的戰事如何了?”
“回……回稟陛下,蜀王殿下神勇,率軍殺入了吐谷渾的國都,吐谷渾國王被迫棄城而逃。”
“人呢,人殺了嗎?”
“暫且未曾找到人。”
楊堅輕歎一口氣:“可惜了,那人只要還活著的話,就一定會糾結軍隊東山再起,吐谷渾一帶地廣人稀,如果要搜索到他們卻也非常的困難,恐怕以後還會對走商的商隊造成一定的影響,傳朕的命令讓蜀王想辦法抓到余孽一並肅清了。”
“陛下,對於蜀王殿下的賞賜該如何?”
“讓他治理吐谷渾一地,大隋與西域之間的來往商隊事宜也全部由他管著吧。”
掌管商業事宜,這也是肥差,畢竟西域和大隋之間的商貿越來越發達,之前就是吐谷渾在中間收了大量的過路費才引起了兩國之間的矛盾。
當然這份肥差,也是一個麻煩事情,民族矛盾一直以來都難以處理。
楊堅又問:“高句麗那邊如何了?”
“晉王以奇謀奇襲高句麗腹地後,
這三月來的動靜倒是小了很多,在邊境和樂浪城附近打了幾仗,有勝有負,但是勝利為主,邊境一帶已經迫近了遼東城,現在高句麗疲於應付。”
楊堅感歎了一聲:“阿摩的性子似乎比之前要成熟了許多,看他打仗,穩扎穩打,毫無任何的冒進貪功,蜀王這仗打的快,但是後患也大,晉王這仗打的倒是有一種朝著亡國滅種去的感覺,正兒八經的滅國之戰。”
“還有那個李靖,這小子以前朕是不怎麽喜歡的,總覺得他過於的持才傲物,但是阿摩卻非常看重他。”說著楊堅不由的嘴角上翹一笑。
“沒想到這小子現在還真不錯,渡海之戰,消息傳回朝堂上,在京的武官都紛紛的研究了許久,是奇謀不假,但是跨海要做到這樣的事情,李靖對於領兵之事確實有異於常人的本領,或許就是人家說的天生的帥才,他還這麽年輕,有了這次領兵的經驗,將來不可限量啊。”
太監恭維的說:“陛下,很少聽到您這樣誇人。”
“是嗎?我記得我很喜歡誇人才對的。”
太監忙說:“陛下,是奴婢記錯了。”
楊堅站起身說:“新的年節又要到了,高句麗那邊冬天無法行軍,晉王他們的攻勢也都停了,但是作為主帥還是得在前線待著,晉王妃最近的情況如何了?”
“王妃有孫先生保駕護航,每天都為王妃把脈,一切都安好,皇后娘娘隔三差五的派人送補品過去,現在王妃的肚子也漸漸的大起來了。”
楊堅隨口一問:“府上其他的女眷呢?”
太監眼珠子一轉,滑溜的說:“晉王府內,王妃娘娘就算是懷孕了,也操持的非常有序,府上的奴婢們都非常順從。”
“這樣的話倒也是安心了。”說著無奈一笑:“皇后倒也真是偏心偏的毫不掩飾,當初太子妃懷孕,她也就是做些表面功夫,現在晉王妃懷孕倒是真像是好婆媳一般了。”
對於獨孤皇后的偏心,皇帝自然是看在眼裡的,但是也明白皇后偏心的原因。
對著身邊的太監問:“皇后如此偏心晉王妃,眾人可有什麽異議?”
太監面露尷尬:“奴婢並未聽聞。”
“哦?那你覺得是為何?”
“陛下,奴婢說一句不該說的,奴婢不能人事,所以並無婆媳煩惱,但是奴婢瞧著諸位王公大臣,誰家婆媳關系似乎都不怎麽好相處,聽少數婆媳關系處的好的人說,婆媳關系要處好,婆在德,媳在行,皇后娘娘德高望重,晉王妃善良心性,溫良品行,所以才能如此的融洽。”
楊堅難的一笑:“你倒真是旁觀者清,說的有理。”
“老三那臭小子呢?”
“您封秦王殿下為洛州刺史後,現在秦王殿下正在盡心盡力的治理洛州,傳回來的消息中多是稱讚秦王殿下功績的。”
“哼,學什麽不好,學老四那套報喜不報憂,添油加醋的匯報方式,老四雖然喜歡誇大自己的功績,但是那是真有功績的,老三有幾斤幾兩朕還能沒摸透嗎?就她那三瓜兩棗的本事,撐破天了也就是不鬧出亂子來。”
知子莫若父,楊堅對自己幾個兒子的本事非常的了解。
詢問完這些事情後,楊堅向著樓下走去,一邊走一邊說:“讓禮部準備一下,泰山封禪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只是得等到統一南陳之後,準備先做起來,免得到時候應接不暇。”
“陛下,奴婢這就去吩咐。”
“注意,低調。”
“諾。”
楊堅來到了獨孤皇后宮內,單獨見獨孤皇后。
“陛下今日怎麽有空過來?”
“年節了,但是這次的年節應該是歷來最冷清的一次了。”
“陛下,外頭城內可是熱鬧的很。”
“是啊,城內是熱鬧的,但是咱家不熱鬧啊,老二去打高句麗,老三去了洛州,老四在吐谷渾,不知不覺間將兒子們能派的都派出去了。”
獨孤皇后似乎明白了他想說什麽,親自給皇帝斟茶,說:“陛下,這不就正說明了您和臣妾的兒子們都厲害的很,一個個都能獨當一面,為陛下分憂,陛下應當高興才是啊,今年年節不能一起,還有明年後年,天下太平了,年年都能一起過。”
皇帝說:“今年的年節,叫一下在皇城內的孩子一起來吧,也不能太冷清。”
“老五和麗華住的也近,臣妾會通知他們的。”
從始至終皇后都沒提太子的名字,楊堅正欲開口,獨孤皇后暗示性的說:“陛下,您和臣妾的孩子如此出色,當是最好的,人說虎毒不食子,孩子犯了錯也不能讓他丟了性命,但是陛下您可記得當年雲蘿摔女娃娃的事情?”
皇帝不說話。
“臣妾這些日子想了許久,將心比心,臣妾從不覺得一個女人能摔死自己的娃娃,所以當初她摔死那個女娃娃的時候臣妾也從未懷疑過,但是現在想想,一個瘋子什麽事情做不出來,再後來太子妃的事情……”
獨孤皇后往後說不下去了,沉默了良久後,才繼續說:“陛下,您建造了祭祀祖宗的高塔,祖宗就在這皇城頂上看著,若是血脈不明,可該如何是好。”
常人對於長子總有著其他孩子無法比擬的情感,但是他們的長子身上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了。
這一番話也讓皇帝徹底斷絕了念頭:“年後讓太子搬出東宮,回原太子府居住吧。”
“陛下,聖明。”
……
又過了三月,開春之後,楊廣聯合了新羅人,開始對高句麗進行高強度的打擊。
連年的征戰讓高句麗國內的經濟情況非常的糟糕,之前楊勇領兵的時候,他們雖然打贏了大隋,但是依舊損傷了國力,現在楊廣這唯國之策,一時間讓整個高句麗人心惶惶,加上去年糧食的欠收,現在糧食已經不足了。
因為從海上切入了高句麗國內,現在來護兒帶人佔領的地方名義上叫做新韓,而李靖接到了楊廣的指令後,第一時間派人與盤踞在半島南部的新羅百濟兩國聯系。
其一是,之前裴世清出使兩國的時候,這兩國不怎麽懂事,必須確保自己的大後方無憂,若是新羅百濟的人現在對大隋的跨海部隊進行攻擊,那就成了大隋被左右夾擊了。
其二,與和大隋的矛盾相比,新羅百濟和高句麗的矛盾,那可是世仇,所以李靖派人出使新羅之後,新羅人當即就表示願意出兵幫忙,一起攻打高句麗,奪回故土。
奪回故土是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這麽點大的地方到底歸誰的,誰也說不清楚,反正這樣的說法,也算是師出有名。
新羅人派金舒玄領兵共計五千,跟隨大隋的軍隊一起作戰。
但是李靖覺得這樣的部隊混合,語言不通,理念不同,在短時間內沒辦法很好的融合,反而會讓雙方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在請示了楊廣之後,冊封金舒玄為新羅將軍,讓他自己領手下的兵,單獨接受命令,配合戰術即可。
這樣的情況下,很快進佔領了高句麗的南方,樂浪城以南基本被大隋和新羅佔領。
眼瞅著新羅軍隊跟著大隋軍隊吃到了肉,百濟人也動了心思,馬上來找大隋的軍隊說自己也要參戰。
咱們大隋人從來都是好商量的,也就同意了他們參戰的請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朋友就是得搞的多多的,雖然只是利益上的朋友,但是也算是朋友。
高句麗自以為的盟友契丹,卻在這麽為難的時候,什麽也沒做,甚至屯兵在和高句麗的邊界上,似乎也有蓄勢待發的跡象。
國家的利益大於一切,為了幫助一個式微的高句麗去得罪現在兵強馬壯的大隋,對於契丹人來說,他們也不傻。
前線陰世師步步緊逼,楊廣也就先空出手來到了山東匯合李靖查看自己的海軍。
此時的海軍正在加大訓練力度,因為瞧見了海軍如此作戰的厲害之處,皇帝也是大手一揮,全力培養海軍,大范圍的開始組建海軍軍隊。
李靖麾下海軍從一開始的不到兩萬到,到現在已經快十萬人了。
當然十萬人不可能全在這裡,分了好幾個地方訓練,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登陸作戰。
李靖帶著楊廣檢閱部隊,一邊說:“殿下,有了這次的經驗,將來我們攻打南陳,就直接使用海軍大范圍的將軍隊投放到沿海一帶,直接進行登陸作戰,深入敵方的腹地,南陳的海軍力量沒有能力阻止我軍登陸。”
李靖顯然是被這登陸作戰的方式激發出了靈感,迸發出了無數種作戰的可能性。
楊廣對此倒是非常的滿意,對著李靖說:“李靖,水軍操練不能落下,高句麗對於咱們來說只是嘗試性的,我們真正想要的攻打是南陳,為統一中原做出貢獻。”
“晉王殿下,若非高句麗拖著,我覺得現在都可以對南陳動手了,南陳雖然國力比高句麗強的多,但是依舊不會是我們的對手。”
楊廣坐定說:“今日來是來找你商量一下,楊玄感那邊的消息。”
之前楊玄感被楊廣派出去收攏世家,順道將運河的事情也給辦了,楊廣甚是滿意,拜會過幾大家族之後,楊玄感去了一趟幽州,而後就回大興城了。
“殿下,玄感兄跟您說了什麽?”
“拜會四大家族的事情, 他都詳細的說了一遍,現在這些大世家,見我起了勢,又有好的機會,楊玄感上門也是頗為誠懇,算是歸攏了一些人,比起這個我更在意的是,楊玄感見到了方士。”
李靖不太相信這些東西,微微皺眉問:“殿下,您說的那個方士是指之前那個先封泰山者天下之主的方士嗎?”
楊廣點點頭。
“那方士後來怎麽說的?”
“楊玄感說,見了方士一面,而且是隔著簾子見的,那方士隻說年後春天會來找我,但是卻不知道如何來,長什麽樣。”
“殿下,這些人神神叨叨的,嘴裡的話沒幾句實話,殿下也不必多信了。”
“非也,我覺得這家夥好像有點東西,李淵傳來了消息,父皇還是在籌備封禪泰山的事情,似乎對此事也是非常的重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