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成了大明勳戚》二百二十 狼狽為奸(2合1)
第二日天色微亮,沈憶宸早早就帶人前往碼頭,等候著朝廷運載水利銀的漕船到來。

沒過多久,伴隨著河面上的濃霧,隱隱約約能看見一支船隊駛向張秋鎮的碼頭。

“東主,漕船來了。”

卞和小聲提醒了一句,他今日沒有前往決口的河工現場,而是被沈憶宸給留了下來接收水利銀。

主要原因就在於,銀糧方面的東西沈憶宸還是對於陽谷縣官吏不太放心,得由自己人記帳把關。

很快漕船就停靠岸邊,從為首船隻上走下來一位綠袍官員,看見沈憶宸後立馬行禮道:“下官戶部太倉銀庫大使劉夏中,拜見僉憲!”

“劉大使起身吧,一路辛苦了。”

“僉憲治水才是不辭辛勞,下官遠不如矣!”

互相客套了幾句後,劉夏中就從身後隨從手中,接過來一份帳本,遞交到沈憶宸面前。

“僉憲,此乃戶部、工部、內庫撥銀單據,還請簽收。”

沈憶宸接過這份帳本,上面詳細記載著朝廷交付河工的各種銀錢物資,折合白銀五十萬兩,實際到帳三十五萬兩。

打七折?

本來看到五十萬兩這個數字的時候,沈憶宸心中忍不住一陣狂喜,這比預想的四十萬兩還多出十萬兩,今早沒白站這裡等候那麽久。

結果萬萬沒想到,實際到手才三十五萬兩!

沈憶宸知道明朝歷來糧餉就有“漂沒”的傳統,特別到了明朝後期吏治敗壞,漂沒更是到了一種及其誇張的地步。

比如遼東的軍餉,還沒出紫禁城就得在太監手中漂沒兩成,內閣六部一經手再漂沒兩成,運輸途中雜七雜八又得少個兩成。

最後到了遼東軍閥手中,自己留大頭,身邊家丁親衛發個小頭,底層的軍戶炮灰,糧餉純粹領了個寂寞。

甚至權勢滔天如魏忠賢,他要下發糧餉什麽的去地方,也得按照規矩留下三成,簡直堅定不移的貫徹著什麽叫做“人人平等”。

不過這都是明朝中後期的事情了,正統朝年間漂沒還處於一個合理的范疇內,一般不會超過一成。也就說這五十萬兩水利銀,沈憶宸至少能到手四十五萬兩,至於剩下的五萬兩,恐怕大羅神仙都要不來。

“這次水利銀國庫空虛,本來大臣們商議只能撥付三十萬兩,還是聖上拍板從內庫中多支出二十萬兩,足以看出僉憲的皇恩聖眷。”

劉夏中並沒有注意沈憶宸臉上表情的變化,相反還在殷勤的拍著馬屁,期望能借此機會博取好感。

要知道沈憶宸當初離京之時,朝野內外很多官員大臣,都認為他得罪了王振,恐怕是一去不複返。

如今朱祁鎮用內庫撥銀的方式,間接向文武百官宣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沈憶宸依然深得帝心,隨時有可能東山再起。

此時不刻意結交混個熟臉,更待何時?

只是迎接劉夏中的並不是好言好語,而是一群凶神惡煞的軍士。

“諸將士聽令,把人給我拿下!”

等待搬運水利銀的山東運軍們,聽到沈憶宸的突然下令,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但如今他們吃穿用度加上軍餉,全部都由沈憶宸發放,已經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所以沒有絲毫的猶豫,眾將士就奔赴向前,把劉夏中及其隨從給按倒在地。

面對這突然的變故,劉夏中整個人都是蒙的,剛才沈憶宸不還和和氣氣的與自己客套,為何轉瞬之間就變了臉?

換做別的地方官員,劉夏中還敢仗著自己戶部京官的身份,以及掌管銀糧的權力威脅幾句。可現在他面前站著的是沈憶宸,這個當紅大員未經三法司審判,杖斃地方七品官都能安然無恙。

自己一個區區的九品“倉管”,哪來的勇氣敢威脅他?

“下官如有得罪之處,還請僉憲大人有大量!”

“那你知道哪裡得罪本官了嗎?”

“下官不知。”

“水利銀事關萬千百姓生死存亡,五十萬兩實到三十萬兩,漂沒高達三成,還敢說不知?”

沈憶宸此刻是動了真怒,他昨日還與縣丞薑沛商議,優先修建碼頭等商業設施,等同放棄了一部分災民中的弱勢群體。

這筆水利銀的到來,說句殘酷點的話,就相當於那群被放棄的災民性命。

正統時期朝廷內部漂沒,絕對不可能高達三成,沈憶宸懷疑更多是出在倉儲的問題。底下小鬼借此機會,用漂沒來填補自己貪墨的虧空,換做別的地方官員說不定就咬牙認了。

聽到沈憶宸是因漂沒向自己問題,劉夏中臉上露出委屈神情,大喊冤枉道:“青天可鑒,下官絕無膽量貪墨水利銀,朝廷出庫確實只有三十五萬兩。”

“那剩余的十五萬兩呢?”

“沒有十五萬兩,陛下內庫實際就隻拿出十萬兩,還望僉憲明察!”

朱祁鎮實際之撥付了一半?

沈憶宸聽到後愣住了,他只知道大軍出征會號稱誇大,比如十萬人號稱二十萬人。還真不知道皇帝內庫撥款,也會這般號稱誇大。

不過以劉夏中的官銜身份,借他十個膽子,都不敢把鍋甩到皇帝身上。只能說明英宗朱祁鎮是個死要面子的鬼才,性格愈發的好大喜功,沒錢硬裝大款!

“看來是本官誤會,這裡向劉大使賠個不是。”

既然問題不是出在出庫上面,沈憶宸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冤枉人。於是他走了過去,把劉夏中給扶了起來,並且賠禮道歉。

“下官受之不起,僉憲多禮。”

劉夏中滿頭大汗的陪笑,難怪在通州上船時候,聽到沿河兩岸勞役傳言,狀元公身上官威令人生畏。

如今來看,確實如此。

“薑縣丞,劉大使一路舟車勞頓,你接待下。”

“是,僉憲。”

身後的縣丞薑沛拱手領命,別人可能不明白沈憶宸為何會突然暴起,他心中卻清楚無比。

水利銀就是救命錢!

“卞先生,你就留在此地接收銀糧吧,河工之事陳主簿可以放心。”

“屬下遵命。”

交代完具體事宜後,沈憶宸沒有繼續留在碼頭,而是返回了臨時駐地繼續設計張秋鎮碼頭的規劃圖。

如今有了朝廷的水利銀到帳,短時間內不用擔心民工的銀餉問題,可以全面的大興土木。沈憶宸打算民居、商業用地、水利河工齊頭並進,搶在明年汛期來臨之前完成工程雛形。

現今唯一欠缺的,就是足夠的民力!

別人視為禍害的流民,沈憶宸卻想方設法,求都求不來!

不過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轉機,幾日之後奔赴三省八府之地的衛所軍士,完成任務開始返回張秋鎮。與他們一同前來的,還有接近十萬各省流民,並且後續源源不斷,依照韓勇的估計人數不會低於五十萬。

運軍跟大量流民的到來,算是補充了沈憶宸目前急缺的民力。他立馬吩咐韓勇等人,從中挑選出數萬精壯之人,即刻投入到碼頭跟民居的建設中去。

剩余的數萬人,身體實在過於虛弱,沒辦法立即開展體力勞動。只能等待他們修養幾天,再安排去挖掘泄洪河道,爭取早日把決口給堵上。

“僉憲,卑職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把最近到來的流民分配了出去。不過還有大批民眾正在趕來的路上,張秋鎮恐無力容納這麽多人。”

韓勇分配好流民後,就來到沈憶宸面前回稟,同時說出了他的擔憂。

接近十萬流民的到來,已經讓張秋鎮有些人滿為患的跡象,後續還有數十萬人到來,都不知道該安置到哪裡去。

就如同《老子》的一句名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沈憶宸這邊剛緩解了民力缺口,另外一邊麻煩隨之而來,張秋鎮哪怕在明朝屬於大鎮,也無力承擔數十萬人口。

“張秋鎮重建需要五萬人,河工之事需要十五萬人。等所需民力滿了之後,剩余流民就安置到陽谷縣去,那裡同樣十室九空。”

對於流民的安置,沈憶宸早就考慮過。陽谷縣是這次水災的重災區,可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完全可以容納後續的數十萬人。

“僉憲,多出來的流民不參與河工之事,就得給他們安排土地耕種,否則會成為極大的負擔。可如今我們手上,並無那麽多的無主之地。”

這才是韓勇真正擔心的地方,流民到來後不可能一直搭建粥棚白養著,必須讓他們自食其力。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發放土地。偏偏陽谷縣別看現在因無人耕種荒地千裡,實則這些土地要麽掛靠在大戶名下,要麽是王府趁機侵佔的莊田。

想要讓大戶把到嘴的肉吐出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就等著災民賣身成為自己佃戶。至於王府侵佔的莊田,那更是想都別想了,不可能的事情。

“韓千總,你難道忘了之前用魚鱗冊追繳糧稅的事情?”

沈憶宸臉上帶著玩味笑容,自己可以用魚鱗冊去追繳糧稅,同樣可以用這種方法,把大戶望族侵佔的田產給吐出來再分配!

“可是諸如傅家的田產,其實都是王府的莊田,僉憲要慎重!”

韓勇讀書不多,僅粗通幾個大字,說不出什麽大道理。但他知道追繳稅糧跟劃分王府莊田的嚴重性,不可相提並論。沈憶宸要敢這麽做,必然會面臨魯王的雷霆手段。

現在的東昌衛運軍上下,已經徹底的效忠臣服沈憶宸,雙方組成了利益共同體。

沈憶宸要是遭受到魯王報復打擊受損,就意味著東昌衛運軍往後日子不好過,韓勇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此事本官心裡有數,韓千總放心吧。”

沈憶宸明白韓勇擔心什麽,於是出言安撫了一句。

如今他與魯王的矛盾注定不可調和,完全就不在乎多這麽一樁事情。

甚至可以這麽說,沈憶宸壓根沒打算坐等魯王的打擊報復,他還想著如何主動出擊,比如說長史簡寧手中的帳本!

說曹操,曹操就到。

沈憶宸這邊安撫完韓勇退出去後,那邊簡寧就身穿一席蓑衣,頭戴鬥笠鬼鬼祟祟出現在他的房間。

“下官簡寧,拜見僉憲。”

“簡長史,這副模樣是昨夜做了梁上君子嗎?”

面對簡寧這個鬼樣子,沈憶宸實在沒忍住調侃了一句,有必要這般喬裝打扮嗎?

結果讓沈憶宸沒想到的是,還真就給自己說中了,簡寧昨天晚上確實做了梁上君子的事情。當然不是他本人親自做的,而是安排手下去做的。

只見簡寧滿臉的尷尬,從蓑衣下拿出一本筆記遞到沈憶宸的面前說道。

“僉憲,這是馬參政與王府記錄分帳的帳本,下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給弄來。”

看著簡寧還真把帳本給搞來了,沈憶宸說實話有些意外。

他本來想著簡寧能老實告知帳本藏放地點,就已經算是良心發現,後續還得自己去想辦法弄到手。

現在看來簡寧還是有些“破釜沉舟”的勇氣,明白一般騎牆者死的最快,必須得旗幟鮮明的站隊。

“簡長史立了大功,本官不會忘記的。”

沈憶宸誇讚了一句, www.uukanshu.net然後從簡寧手中接過了這份帳本。

只是簡寧面對沈憶宸的誇讚,臉上的笑容比哭還要難看,他已經預料到東窗事發後,自己可能會經歷怎樣悲慘的下場。

沈憶宸這等“心狠手辣”之人,真得會遵守承諾嗎?

隨意翻閱著馬輝國的帳本,沈憶宸本來也沒當多大事。畢竟土地兼並這種事情,放在明朝屬實太常見了,各地藩王士大夫階層,不做這種事情才離奇。

無非就是布政司跟魯王的級別高些,胃口大了些。

結果很快沈憶宸臉色就陰沉了下來,因為他在帳本中,發現了一組及其驚人的數據。那就是馬輝國與魯王,提前分配好了整個陽谷縣的所有土地。

並且從日期上看,遠在自己來到陽谷縣之前!

陽谷縣民眾還在,如何做到分配他們的土地,強佔強奪整個縣田產的影響力太惡劣,很容易直達天聽!

想要做的悄無聲音,那麽有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沈憶宸之前一直以為,縣令孟安維把陽谷縣的民眾圍困在河谷,是為了粉飾太平,不被自己這個僉都禦史彈劾賑災不力。

現在他知道了,這一切其實都跟自己無關,哪怕沒有來到陽谷縣治水,這些百姓也必死無疑!

魯王與布政司官員想要的結果,就是陽谷縣成為個人間地獄,他們才能光明正大的奪取這些田產。

同時沈憶宸還在帳本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他就是現任山東巡撫張驥!

張驥的參與其中,意味著整個山東地方官府,已經全面與魯王狼狽為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