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孫郎上一戰的戰績太驚豔了,在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帶著幾十名騎兵就衝擊秣陵大軍中間把大將陳橫給俘虜了。
所有秣陵守將,無不膽寒,這要帶兵出城,說不得就要被孫郎刺死於萬眾之中。
城牆上的身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稀疏了下去。
薛禮見到這一幕,內心更加驚懼,士卒連出戰都不敢,這不是死守孤城?
他轉頭對主簿低聲問道:“我們能守住秣陵城嗎?能守多久?”
主簿猶豫了一下:“若是劉揚州能夠前來救援,必定能守住秣陵。至於能守多久……我非武將,明公不如問一下諸位將校。”
薛禮變得歇斯底裡,低聲吼道:“救援!哪還有救援!江乘、熟湖都被術兵所奪。援軍飛過來嗎?”
主簿連忙勸阻道:“明公慎言。”
但薛禮已經根本聽不進去,匆匆忙忙的走下城牆。留一群將校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軍無主心,一片浮躁,防守都沒有個章程部署。
這種情況下,孫策大軍只要填平護城河,一次猛攻就可能攻上城牆,然後大軍源源不斷的湧上,甚至可以憑人多勢眾擊潰進退失度的守軍。
將校們再驚懼,亦知道不能任由這般發展下去。
連忙去尋找薛禮出來主持大局。
可是士卒們在城中尋找了足足兩個多時辰亦沒有找到這位彭城相。
直到將士們徹底慌亂,拔出刀兵,薛禮的仆人才終於坦白,兩個時辰前薛禮便已在賓客護衛下突走。
原來薛禮心知沒有了救援,秣陵已成絕地,憂懼孫策挖溝塹三重,將城池圍的水泄不通,隻困不攻,趕在城池被圍前就棄城而走。
守軍徹底凌亂,放棄抵抗。他們一群徐州人,主君都逃了,士卒們更沒有為揚州牧拚死的意念。
而孫策這邊,護城河還沒填完,就得知守軍開城投降了。
一群將校同樣面面相覷,蔣欽跟在孫策後面,摸不著頭腦,問道:“將軍,這莫不是敵軍詐降之計?”
孫策笑著說道:“那這詐降計夠拙劣的。”
“還是應得小心謹慎些。”
“是不是真的,不是一試便知?你過去傳令給他們,讓他們列隊出城,納械投降。”
蔣欽得令,帶了百余名士卒靠近了城門處。
只見他言辭激烈,甚至有些凶神惡煞得跟對方交流了幾句,場面便僵持起來。
但隻僵持了片刻,對方十幾名將校便緩緩的彎下了腰。
然後密密麻麻的守軍開赴出城池,向著蔣欽所部隻寥寥百余人的隊伍,屈膝投降,武器、甲胄丟了一地,堆積如山。
圍觀這一幕的士卒,無不軍心振奮!
己方寥寥百人,旌旗招展,便威懾的敵軍數以千人卑躬屈膝,繳械投降,是何等意氣風發,氣吞萬裡!
秣陵城長吏遁逃,不戰而降,孫策順利收降卒四千余人,隨後便大軍直接開拔進這處丹陽重鎮。
而拿下秣陵縣這處城池對孫策的意義,甚至還超過了收納四千余降軍。
因為這裡可是後世著名的六朝古都啊!
說大軍攻克了秣陵縣,或許不足為道。
但如果換個說法,大軍攻克建康,大軍攻克建業,大軍攻克金陵,瞬間就氣度恢宏起來了。
這裡可是帝王之資,可以作為都城,建立王霸之業!
一位諸侯擁有了建康城,不論勢力大小,都仿佛具備了王者之氣,最低成就也是割據一方。
當然現在的秣陵城還比較簡陋,而且身處內地,不論是經濟水平還是城市建設,都不足以支撐起國都氣象。
孫策打算在穩固江東之後,將城池搬遷到北方江畔,另建起一座規模恢弘龐大的都城,兼顧經濟繁華與軍事屏障兩個方面,徹底發揮其得天獨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