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高懸,雲影飄渺,孫曹兩軍旌旗招展,戰鼓擂動,氣勢如虹。
這還是孫策
曹操坐騎高嘶,身著黑褐色錦袍,頭戴武弁大冠,雙眸炯炯有神,狹長的眼睛如同鷹隼般銳利。鼻梁高挺,嘴唇緊抿,有一股陰贄和果斷的氣質。
他紅色蜀錦披風飄動在背後,手按長劍,身體雖然不高,但卻充滿了傲氣和自信,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不愧是霸主之像!
難怪他歷史上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將見匈奴使節時,使崔琰代替,自己則捉刀立床頭。
匈奴見之,評價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使任何人見到曹操這氣度,都不得不讚歎一句英氣傑濟。
曹操氣質凜然威嚴,宛如一尊冷酷無情的帝王,站在戰場之上,令人心生敬畏。但曹操此刻看向孫策同樣亦心生震撼,只見孫策英姿勃發,氣度非凡,容貌威嚴,令人傾倒。
其身姿挺拔,高大而雄武,宛如一尊驍雄絕世的霸王。面容俊秀而堅毅,眉宇間透露出一股銳利的光芒,猶如星辰閃耀。其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自信而堅毅的笑容。
雙方雖然皆是英雄,很顯然此刻臨陣相見,氣度和心態有著天差地別。
曹軍困窘,而孫策大軍勝勢已定。在兩雄相見的陣前,孫策更是驍雄絕世,完全不憂曹操能暴起刺殺他,故而帶著從容自信的笑容說道:“曹將軍邀孤前來,有何話說?”
說著孫策看了一眼按劍跟在曹操身後的許褚,他體形魁梧,肌肉虯結,身體如擇人而噬的猛虎一般躬身緊繃,頗有一鼓悍猛虎烈之氣。
只是他此刻顯然如臨大敵,對方一主一從兩騎,皆身披玄甲,腰配長劍,身高八尺,英氣逼人,一看便是勇冠三軍的猛將。
若暴起發難,許褚著實難保曹操無礙。
曹將軍這個天性浪漫,愛冒風險的性格,屬實是讓部下心驚。
與孫策的從容自信相比,曹操則謹慎的多了,矜持威嚴說道:“孫將軍,吾與汝父,曾共出身為國,破家立事,志竭力命,興複漢室。雖天下亂世,歷經風雨,多有紛爭。然仍不失各為一方之雄傑,曾英雄相惜。”
孫策嗤笑,他曹孟德還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啊!現在就敢跟自己先父論資同輩了?
孫策乃立即開口,打斷曹操說道:“家父逢黃巾之亂,便募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許人,與太尉朱儁並力奮擊,所向無前。更曾先登陷陣,轉戰平亂,故朝廷錄功封為烏程侯,乃堂堂縣侯之尊,如何會與你這般贅閹遺醜為伍?家父為縣侯之時,汝岌岌無名,一介白身。”
“家父以諸侯之尊,起兵討董,威震天下,橫掃群逆之際,汝連一鎮諸侯都算不上,又兵敗覆亡,折我軍威。憑汝亦配與家父英雄相惜?”
隨後孫策看向曹操身後的許褚,說道:“會天子播越,群虜亂政,邊鄙有亂危之警,中原有匪遑離亂之局,故使曹操逞凶。其無才無德,殘賢害善,兗、豫有天怒人怨之勢,英雄豪傑,皆騁良弓勁弩欲誅之久矣!卿等豪雄,何不順人心而行義舉,反助紂為虐?可傳之三軍,若能誅殺曹賊者,孤賞其千金,表封萬戶侯。此乃忠臣肝腦塗地之秋,烈士立功之會也。千古勳名,爭之頃刻!”
曹操目光陰狠的看向孫策,當今天下諸侯仍算是漢室同僚,相互之間斷然不會如此絕勢,畢竟萬一戰敗勢衰,還要考慮對手是否會高抬貴手。
而孫策以如此言語,當面折其勢,曹操冷哼一聲,問道:“果然不愧是江東猘兒,只是汝以為自己就勝勢已定?”
許褚亦怒目直視孫策,說道:“我明公憂國家之危敗,湣百姓之苦毒,率義兵為天下誅殘賊,功德著於黎庶,為天下所依歸,應天順民,稱雄中原。汝區區小虜,以江東無人,故豎子稱雄而矣。我大軍臨之,汝等竄逃,甚至不敢與我交鋒。何敢妄言勝敗?”
孫策聞言,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戲謔之色。他聲音高昂,氣勢如虹,說道:“孤揮師北伐,若舉炎火以焫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必誅汝曹賊,而後安天下之社稷。”
曹操勃然大怒,說道:“豎子!豎子!老夫今不破汝,勢不退兵!待破汝之後,汝母上妻女,孤皆為汝養之!”
話畢此次交談就不歡而散,曹操直接策馬而去,許褚按劍在後,警惕的看著孫策、趙雲,然後緩緩而歸。
趙雲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眉頭微蹙,問道:“將軍,曹操似乎有所恃,完全有恃無恐。並不像敗軍之勢。”
孫策亦不得其解,這次孫策肯見曹操,除了對曹操這位梟雄好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向曹操傳達一個態度。
沒辦法,別看孫策說的很堅決,其實他是有點打不動了。
一到冬季,江東北伐就會因漕運冰封而受阻。
此時江東為了維持前線四萬大軍的糧草,就不得不征募數萬徭役。
維持四萬大軍在淮南尚且如此,要北伐中原,江東實在是還沒做好軍力、徭役方面的準備。
此次交戰能打下徐州,聯通袁紹已經是戰事的極限了。
可以說,孫策就沒想過淮南一戰就能覆滅曹操。
畢竟公孫瓚在界橋之戰、鮑丘之戰敗的那麽慘,數次被斬首數萬,被聯軍十萬人猛攻,尚且堅持了六七年。
曹操一戰而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而孫策此次主要是威懾曹操,意圖牽製其兵力,使其在與袁紹的交戰中,不敢盡全力,不得不將大量部隊駐守在南方。
可曹操邀自己目的是什麽?
起初孫策以為他是想拉攏自己,畢竟袁紹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他曹操與袁紹對抗的上計,莫過於拉攏江東、聯合關西,共敵袁紹。
所以在他一開口攀談關系的時候,孫策就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語。
可現在看來,他似乎別有所圖。
對這位人傑,孫策不論怎麽重視都不為過,回城之後便立即派遣遊騎嚴密監視曹軍動向。
可就如曹操所言,其似乎完全不懼當下危局,欲必破孫策於淮南。
其雖處被合圍之勢,但一直有條不紊的集合部隊,屯兵於淮河之畔,沿線設壘,布營十余裡,令士卒架船設網,以為捕魚。
一連數日,曹軍皆是如此,好像全然沒有糧草即將斷絕的危機感。
到了十月中旬,曹軍依然穩固,孫策就不得不驚奇了,對他最倚重的謀士賈詡問道:“曹操在作何謀畫?怎麽會毫無敗亂之像?其營中縱有糧草,從公瑾斷其糧道至今十余日,亦應該已經補給斷絕,怎麽會處變不驚,雲淡風輕?”
想了想,孫策驀然想到一種可能,問道:“曹軍不會又在吃人吧?”
曹操、劉備這兩位梟雄在這方面都有過往經歷,在糧草斷絕的情況下,營中吏士大小相啖。
不過這種事非到萬不得已,沒有諸侯願意去做。
士兵也是人,吃人肉這種事情會極大的打擊他們的士氣和軍心。
沒有人疏導,很多士卒直接心理就崩潰了。
所以才會有糧草斷絕的情況下,一戰被敵軍所破的常態。
他曹操若是指望吃人就能打贏淮南之戰,可是太異想天開了。
以曹操之雄略,絕不至於作此不智之舉。
況且他曹操大軍屯聚於淮南,難道就不懼北方袁紹出河南而犄其後,雷震虎步,所向必破?
要知道,江東北伐,治所離前線遠在千裡。但袁紹要是南征的話,治所鄴城離前線就隻區區百余裡。比曹操的治所許縣可是近太多了。
所以袁紹要是南征,規模和威脅性都在江東北伐之上。
而賈詡聞孫策之言,亦是微微搖頭,說道:“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若無可勝之念,則無必守之心。我以為其既然敢堅守,則必然有能解糧道危困之法。”
孫策眉頭一擰,說道:“若是如卿所言,只有一種可能,公瑾之處有變!”
很顯然賈詡已經猜到了這種情況,只是以他性格,僅以自保,若非孫策主動問策,他幾乎絕不多言。
更何況這還關乎孫策的至交好友周瑜,若直言其可能有失,不合其份。
但孫策的疑慮還未來得及細思,次日將軍府從事是儀便急促的找到孫策,稟報道:“將軍,袁紹處交戰不利,已被將軍程昱所拒,兵鋒止於黃河沿線。”
袁紹這個盟友終於是動了啊!
孫策立即關切的問道:“河北是何形勢?”
是儀說道:“據從河北返回的商旅探子所言,既逢曹操南侵,冀州別駕從事田豐乃說袁紹曰,與公爭天下者,曹操也。操今侵入淮南,兵連未可卒解,今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兵以幾動,斯其時也。”
“袁紹以幼子染疾而辭之不納。田豐以杖擊地,怒曰,夫逢千古難遇之機,而以嬰兒病失其會,豈不惜哉!”
“袁紹雖聞而怒之,亦終納其言,以奮威將軍沮授督淳於瓊、韓猛等十余部進攻黃河沿線曹操營壘。然曹軍大將程昱忠壯,勇過賁育,力拒之,袁軍屢戰不克,值河北天寒地凍,遂被迫撤軍。”
聞言,孫策倒沒有多少怨憤,其實他倒是有些理解袁紹為什麽會辭田豐之諫。
其力戰而平河北,不因此勢以圖中原,而托子疾,僅以沮授督軍南下,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恐怕亦有其考慮。
畢竟河北大戰持續,師出歷年,百姓疲敝,倉庫無積。所以此前袁紹就定下了務農逸人,積谷練兵的策略。
此時整個河北也是並無南侵準備,冒然之間南侵,恐怕既顯倉促,又難以安人心。
棄廟勝之算,而決之一戰,此智者所不為也。
只能說,荀彧、郭嘉對袁紹的那個好謀無斷的評價還是很準確的。
袁紹這些謀士的諫言,他可能的確是無法判斷誰的是謀國之長計。
所以他就每個人都聽一點,但又不肯全聽。
沮授讓他休養生息,他就去休養,但又同時整頓大軍,消耗靡重。
田豐讓他趁勢而攻,他又在想休養生息的事情,也只聽了田豐的一部份諫言,沒有親自集結大軍,而是只派了沮授督師萬余南下。
可與曹操這種梟雄相爭,不動用全力,如何能勝?
孫策立即斷言道:“若河北退兵,中原之軍必定南下,恐公瑾被迫而臨強敵矣!”
從河北傳來的消息肯定有滯後性,畢竟信使無法直接穿越中原,要浮海遠渡,繞行一圈才能把消息傳遞到淮南。
而這個時間內,說不定曹軍已經集結了大軍前來支援淮南。
曹軍此次南下可絕對沒有動用全部主力,其一直留有余力,以防袁紹。
今袁紹退兵, www.uukanshu.net 周瑜在淮北的萬余人就要面臨曹軍援軍的攻擊了。
果然,很快周瑜的信使也抵達孫策營中,匯稟了淮河北岸形勢,曹軍正在不斷向曹仁營中增兵。周瑜能對曹軍糧道的威脅性大減。
孫策隨即非常凝重,那要擊破曹操的時間又要推後了。
他認真的思考,要不要給周瑜增兵,等候周瑜擊破曹仁。甚至要不要動員江東三軍,大舉向淮南沿線增兵。
可還沒等他下定決斷,負責探查敵情的諸葛亮急促的進入孫策帳中,稟報道:“將軍,情況有變,曹軍似乎已經空營而去!”
孫策瞬間驚詫不已,曹操不是要大舉增兵嗎?他立即問道:“曹軍一直有決戰之念,怎麽忽然撤軍了?”
諸葛亮說道:“曹軍一直不徐不緩,似乎完全不憚補給斷絕,做出欲長駐淮河之畔,與我等決戰淮南之勢。更架船張網,宣稱捕魚。實則一直在等淮河結冰,令船隻士卒探冰層厚度。如今十月下旬,冰層厚意,乃全軍連夜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