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糜漢》第178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
劉章雖然性格優柔,導致益州豪強坐大,上下法度廢弛。

 但這是他的性格與能力問題,從他的本心來說,他並不是有意殘害百姓的暴君。

 所以劉章在成都城中的益州牧府邸,並不十分金碧輝煌。

 劉備入主益州後,崇尚節儉不講究享受,在將益州牧府邸擴建為漢中王宮時,並沒有大興土木,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建築而已。

 

 方才劉備所說的崇文殿,想來便是一開始益州牧府中的崇文館擴充而來。

 劉備少年曾拜當代大儒盧植為師,雖然劉備本人不怎麽愛讀書,但他卻知道學問在當世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於是在入主益州之後,劉備第一時間便命人將劉禪從荊州接來。

 在劉禪到達成都之後,劉備便四處延攬名師教導劉禪學習。

 而劉備將劉禪學習的地點,便放在原本劉章與蜀中名士探討經學的崇文館中。

 劉備不僅請了許多蜀中名師教授劉禪,他還命糜暘、關興、張包、趙統、譙周、周巨等當時在益州有名聲的諸多少年俊傑陪同劉禪讀書。

 而正是因為此舉,後來劉禪在被立為漢中王太子後,糜暘等幾人才漸漸被譽為「太子四友。」

 糜暘在崇文館中陪同劉禪一起學習了好幾年,對於那處的所在自然熟悉無比。

 在連續穿過幾處宮門之後,糜暘來到了王宮中的深處。

 在這一路上,糜暘曾被不少王宮衛士攔下來過。

 但在自身出示官印證明了身份之後,糜暘便沒有受到太多為難。

 哪怕沒有著公安一戰帶來的威名加身,糜暘這個名號,在王宮中亦是許多人知曉的。

 但剛來到了王宮中深處時,糜暘卻被一位身披精甲,相貌與其有幾分相似的將軍所攔下。

 在看見這位將軍後,糜暘的臉上浮現笑容,他對著這位將軍一拜,口中言道:「暘拜見大兄。」

 攔住糜暘的這位年輕將軍,名糜威,字文重,乃是糜暘的堂兄,安漢將軍糜竺的獨子。

 糜威與糜暘一般,皆不算是糜竺與糜芳的長子。

 當年因為戰亂,糜竺與糜芳的子嗣大多或死或走失在戰亂中,所以最後糜竺與糜芳,皆只剩下糜威與糜暘這一個兒子。

 糜氏一族經過多年的優良配種,相貌都不俗。

 糜威有乃父之風,相貌雍容華貴,並且精通箭術與馬術,擅長騎射征戰。

 糜威的年紀比糜暘大十一歲,在糜暘年少時,糜威就已經開始跟隨劉備四處征戰,在四處征戰之下,糜威立下了不少戰功。

 最後糜威因戰功累升為虎賁校尉,又因為糜威外戚的身份,劉備對其十分信賴,令其執掌一部分虎賁禁軍,宿衛王宮。

 在不久之後,按歷史上的發展,糜威會在劉備稱帝後成為虎賁中郎將,執掌整個王宮的禁軍。

 ….

 對於糜氏一族的信任,劉備是真誠且不曾動搖過的。

 雖然糜威與糜暘年紀相差甚大,但是糜竺與糜芳兩兄弟感情極好。

 加上糜暘其實自幼是跟隨在糜竺身邊的,所以糜威與糜暘的兄弟感情與父輩相比隻好不差。

 糜威在糜暘對其一拜後,他伸手拍了一下糜暘的肩膀,笑著對糜暘言道:

 「兄長現在可當不起你一拜了。」

 「按軍職應該是兄長向你行禮才是。」

 糜威看到糜暘歸來,心情極好,他好久沒見過他這個唯一的兄弟了。

 心情大好之下

 ,一向穩重的他竟也難得開起了玩笑。

 面對糜威的玩笑,糜暘臉上亦流露笑意道:「不管暘現在身居何職,暘一輩子都是兄長的弟弟。」

 「人倫綱常乃人立世之本,天下間又哪有弟弟不對兄長行禮的道理呢?」

 糜暘的話讓糜威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他手指著糜暘言道:「你呀你呀,從小就能言善辯。」

 隨後糜威問糜暘道:「你剛回成都,不回府拜見父親,怎的來了王宮中?」

 面對糜威的詢問,糜暘回答道:「是大王先讓暘來王宮中見見太子。」

 聽到糜暘如此說,糜威點了點頭。

 而後他讓開道路,對糜暘言道:「快去吧,見完太子後記得回府看看父親,你不在成都的這段時日裡,他可是想你想的緊。」

 在說完這點後,糜威又笑著對糜暘言道:「照兒亦很想念你這個叔父。」

 糜威口中的照兒乃是糜照,是糜威的長子,今年快八歲了。

 在糜威這麽說之後,糜暘對著糜威一拜,告辭後就朝著內宮走去。

 望著糜暘離去的背影,糜威的心中暖暖的。他想著一會早點下值,好回府陪伴糜暘。

 既有親分之屬,又有患難之實,糜威對糜暘的疼愛,不比任何人少。

 ...

 在廣大的崇德殿之中,漢中王太子劉禪正坐在自己的坐席上,聽著對面的尹籍為其講解漢代官製。

 尹籍,字機伯,是兗州山陽郡人。尹籍與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是同鄉,從年輕時便依附於劉表。

 建安六年,劉備因為遭到曹操的攻打,於是前往荊州投奔劉表。

 劉備在荊州期間,尹籍經常拜訪劉備,托請劉備照顧。

 建安十三年時,劉表去世,尹籍於是轉而投靠劉備,跟隨劉備南渡長江,後來又跟隨劉備進入益州。

 建安十九年時,劉備平定益州,入主成都,自己兼任益州牧,任命尹籍為左將軍從事中郎。

 尹籍入益州後,因為他乃是天下有名的名士,深知兩漢以來規章制度,官製法典,於是劉備便任命尹籍等四人協助諸葛亮一同制定《蜀科》。

 後劉備稱王后,任命尹籍為昭文中郎將,尹籍在益州所受到的待遇,僅次於昭德將軍簡雍和秉忠將軍孫乾等人。

 ….

 劉備對劉禪的教育很看重,自從立劉禪為王太子後,劉備就選擇諸多名師教授劉禪典籍,所涉獵者甚廣。

 其中因為尹籍的聲望,故而劉備又令劉禪拜尹籍為師學習《左傳》。

 故而在目前益州的諸多學問大家中,尹籍是唯一正式,與劉禪有著拜師之禮的恩師。

 劉禪今年方才十四歲,因為他從戰亂中出生,從小又在各位名臣的看護下長大,所以造成他的性格有些優柔,缺乏主見。

 劉禪今日本來打算要去迎接劉備歸來的,但他的想法卻為諸葛亮所阻,諸葛亮向劉禪言及劉備讓其不用外出迎接。

 而劉禪在聽完諸葛亮這麽說之後,竟然連正常的證實流程都不走,就直接乖乖的待在王宮中學習,他一點都沒有懷疑過諸葛亮會欺騙他。

 這要是換做曹丕,在曹操遠征歸來的時候,有大臣跟他說曹操不讓其前去迎接。

 曹丕的第一反應肯定覺得,是有人在離間他與曹操的父子之情。

 在劉禪的心目中,於諸位長輩之中,他最信任的便是從小教導他禮儀、處事的諸葛亮了。

 盡管今日劉禪沒有出城迎接劉備,而是繼續留在崇文殿中學習,但他的思緒其實早就不自覺的飄到城外。

 劉禪身穿一身錦衣袍服,安靜的坐在坐席上看

 著對面已經垂垂老矣的尹籍。

 劉禪繼承了劉備不俗的相貌,又因為身份貴重,所以當他穿著華衣錦繡之時,雖然年紀尚輕,但他已經開始散發出一股貴氣。

 現在劉禪的目光大部分都注視在對面的尹籍身上,但當尹籍低頭翻閱典籍之時,劉禪總會悄悄的將目光朝著殿外望去。

 聽說今日父王將表兄一並帶回來了,怎麽還沒回宮呢?

 想念著某人的劉禪在坐席上有些坐不住,而他這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亦被對面的尹籍所察覺到。

 尹籍是一時名士,他的性格溫和,往日中並不嚴厲。

 但他也知道劉備對劉禪的期望很重,所以他看到如今劉禪這副走神的樣子,心中有些不滿。

 今日他所教授的內容,乃是兩漢以來的官職總考。

 將來劉禪是要成為一國之君的,官職為君王之權柄,面對這麽重要的內容,劉禪怎麽能走神呢?

 尹籍輕咳幾聲,將劉禪的目光從殿外拉回來,而後尹籍對劉禪言道:

 「今日臣所講的內容,乃是我大漢之重要官職,太子身肩國運,應當認真傾聽才是。」

 「不可走神。」

 因為尹籍的輕咳,劉禪的思緒被重新拉回了殿內。

 面對尹籍有些嚴厲的教育,劉禪臉上並沒有浮現怒色。

 他在聽到尹籍的教訓之後,主動起身對著尹籍一拜道:「禪知錯了,還請老師息怒。」

 劉禪在對尹籍行禮的同時,臉上亦浮現了真誠的愧色。

 看著劉禪的這副表現,尹籍臉上的些許不滿漸漸消散。

 ….

 尹籍撫須在心中想道:「也許太子並非聰明絕頂之輩,但其仁愛下士之風,深得大王真傳呀。」

 尹籍並不是腐儒,不會因為劉禪一點錯誤就抓住不放,在劉禪認錯之後,他讓劉禪重新坐下聽他講學。

 在劉禪重新坐下後,尹籍為劉禪講解起了尚書台這個機構。

 尚書一職,起源於秦朝,漢承秦製,尚書一職亦流傳下來。

 當年漢世祖劉秀鑒於西漢晚期的權臣專政,有意削弱相權。

 在劉秀的步步削弱之下,太尉、司徒、司空雖居三公高位,名為相,但實際權力則逐漸移於尚書。

 在這樣的情況下,尚書台這個機構應時而生。

 自漢世祖之後,尚書台的機構組織不斷完善,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中央政府的中樞機構,號稱中台。

 「天下樞要,在於尚書。」

 在講完了尚書台這個機構後,尹籍又為劉禪講解起錄尚書事名稱的由來。

 錄尚書事一名由來始於漢武帝時期,那時稱領尚書事。

 錄尚書事並不是獨立的官職,常以它官兼領。

 當年漢昭帝初立,大將軍霍光柄政,與金日磾、上官桀共領尚書事,是為此官之始。

 東漢永平十八年,漢章帝初即位,以太傅趙熹、太尉牟融並錄尚書事,用「錄」代「領」始此。

 錄為總領之意。錄、領職事相近,而權位更重。

 後東漢每帝即位,常以三公、大將軍、太傅錄尚書事。

 因為自今漢明帝以來,大漢皇帝都是幼主繼位。

 所以錄尚書事一號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幾乎成為每位輔政大臣的標配。

 劉禪雖然現在只是漢中王太子,但有識之士都知道,目前天子在曹操手中猶如傀儡,將來大漢國祚大概率要靠劉備來延續。

 在這種情況下,劉禪的漢中王太子從某種意義來說,等於是大漢太子。

 尹籍認為作為將來大漢的帝王,劉

 禪不能不對今漢以來極為重要的尚書台沒有了解。

 尹籍不愧是當代名士,知識淵博,在他深入簡出的講述之下,劉禪很快就明白了尚書台這個機構的權能地位,以及「錄尚書事」一職所帶來的巨大權柄。

 最後尹籍對著劉禪言道:「自古以來,聖主秉政,賢臣輔政,而時至今日,輔政之要在於尚書。」

 「將來太子要善於選拔良才,輔弼太子治理國家,這樣天下才能大治。」

 「而輔政之臣,務必擇選志慮忠淳,功高望重之輩方是國之福祉。」

 聽到尹籍這麽說,劉禪的臉上流露出讚同之色。

 但他這時心中因某人的歸來,卻起了某種心思。

 劉禪拱手問尹籍道:「敢問尹師,加錄尚書事一號,可有年紀要求?」

 劉禪的這個疑問令尹籍一愣,這可把他問住了。

 今漢以來,三公、大將軍、太傅等職位為了總掌國政,都會加上錄尚書事的名號。

 可見這種名號乃是位高權重之者才能加,但倒是沒有硬性規定說,加錄尚書事的名號有什麽年紀要求。

 畢竟一般等人做到三公那種高位之後,年紀都不會太低了。

 因此尹籍思索一番後答道:「這點, 倒是不曾有過。」

 尹籍的回答令劉禪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有葛師與表兄輔左他,他很安心。

 這時大殿之外,響起了一陣甲胃參拜之聲。

 聽到這聲音,尹籍與劉禪都同時意識到有身份不凡的人到來了。

 兩人的目光都朝著殿門口而去,在不久之後,一位年輕人的身影出現在大殿門口的光亮處。

 看著迎光走來的那人,劉禪的臉上流露起掩飾不住的笑容。

 他連忙起身,而後快步來到糜暘身前。

 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糜漢.

 醬油拌歷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