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宗正寺走出來的千古一帝》第248章:2國戰起,血染莫乾
當夜幕漸漸散去。

 朝霞重新浮現於東方天幕之際。

 數以百計的匈奴斥候自臨時營寨內奔湧而出。

 如天羅地網般散布於臨時營寨、莫乾河谷之間。

 隨著匈奴斥候們的不斷地往來奔走。

 臨時營寨內的一萬五千狼衛漸漸地自黑暗中蘇醒了過來。

 一頂頂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帳篷在狼衛們的手中拔地而起。

 略作收整後便被甩至一旁的戰馬之上。

 其拔營之速度,遠超大周士卒數倍有余。

 辰時許。

 三萬余匹戰馬自空蕩蕩的臨時營寨緩緩而出。

 不慌不忙地翻過一座座低矮丘陵。

 最終於己時許,朝陽逐漸拔高之際。

 抵達了此行的最終點--莫乾河谷。

 隨著一頂頂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帳篷緩緩於莫乾河谷旁落地生根。

 李光利部已然於不知不覺中丟失了一處戰略要地。

 已經徹底的失去了以逸待勞的天賜良機。

 莫乾河谷最高點。

 左谷蠡王立身於中軍大帳前,目光平靜地眺望著下方不斷奔走的匈奴斥候。

 “呼衍舵。”左谷蠡王背對眾人緩緩開口道。

 話音落罷。

 一身著中原儒衫的中年男子越過眾將領緩緩行至左谷蠡王身旁。

 那中年男子雖身著中原儒衫,但卻長著一副地地道道的匈奴面孔。

 “大王。”呼衍舵行至左谷蠡王身旁神態虔誠地行禮道。

 左谷蠡王微微點頭隨即緩緩開口下令道:“傳令下去,即刻起所有人不得大聲喧嘩,不得生火做飯,違令者斬!”

 呼衍舵聞言面色一正,隨即再度行禮道:“屬下遵令!”

 呼衍舵的身影方消失於中軍大帳旁。

 遠處的莫乾河谷外便奔來數十騎。

 左谷蠡王挑目望去,待看清那數十騎所打旗幟後,原本嚴肅的面孔上漸漸地浮現出一抹笑意。

 “去接一接庫固兒。”

 左谷蠡王伸手指了指那數十騎最前方手持王旗之人輕笑著下令道。

 “遵令!”

 左谷蠡王話音方落,一滿臉胡須的匈奴將領快速行禮道。

 不久後。

 兩騎暢通無阻地行至中軍大帳前。

 “大王,斥候千騎庫固兒前來複命。”

 手持王旗之人翻身下馬後快速虔誠行禮道。

 所謂斥候千騎,即為統領千余斥候之長官。

 在匈奴的軍製中。

 最為尊貴的自然是那單於。

 而單於之下,則為六王將。

 此六王將以此為左賢王、右賢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左大將、右大將。

 此六王將類比大周親王,皆為單於子弟擔任,其中左賢王便相當於許雍在大周的身份地位。

 自六王將之下,常設二十四長。

 所謂二十四長,即為統領兵馬萬人以上之長官,又被稱之為萬騎長。

 其身份地位類似於大周偏將、副將,乃單於及六王將之副手。

 其主要職責為協助六王將出征作戰,以及治理一方。

 此二十四長中,單於本部下轄十位,左賢王下轄四位,左谷蠡王下轄兩位,左大將下轄兩位。

 右賢王下轄兩位,右谷蠡王下轄兩位,右大將下轄兩位。

 二十四長之下,又設千騎長、百騎長、十騎長等官職。

 與趙甫生交戰的渾邪王便是那二十四長之一。

 因所處位置不同、所屬部落發展不同。

 故,二十四長間的勢力亦是各有不同。

 其中,實力強橫者兵力多達四五萬之數。

 實力低微者兵力不過堪堪過萬而已。

 如那左谷蠡王,實力最為強盛時本部兵馬超五萬,麾下兩名萬騎長也各自擁兵兩萬余。

 當然,這僅僅只是擁兵數量而已。

 ......

 ......

 匈奴中軍大帳前。

 左谷蠡王目光平靜地看向斥候千騎庫固兒。

 緩緩開口問道:“可曾尋到敵軍蹤跡?”

 庫固兒聞言快速回答道:“回大王,庫固兒幸不辱命,已然尋到了敵軍蹤跡。”

 “哦?”左谷蠡王雙目中閃過一抹喜意,隨即問道:“敵軍距離此地還有多遠?”

 庫固兒聞言快速回答道:“回大王,末將返回時,敵軍主力於此地四十余裡外安營扎寨。”

 左谷蠡王聞言不由得眉頭一皺。

 以其對大周軍伍的了解。

 這四十余裡的距離以大周軍伍的行軍速度來看。

 最快也需入夜前後方能抵達莫乾河谷。

 若是慢的話,估計要到明日午時前後了。

 左谷蠡王於心中默默盤算片刻後,其原本緊皺的眉頭漸漸地舒展開來。

 嘴角處隱隱約約間浮現出一抹冰冷且殘忍的笑意。

 左谷蠡王定了定神,隨即繼續問道:“可曾探明敵軍兵力部署。”

 庫固兒聞言面帶驕傲地行禮道:“回大王,庫固兒幸不辱命,已然探明敵軍兵力部署。”

 話音落罷,不待左谷蠡王催促。

 庫固兒再度快速開口道:“在距離此地約十余裡處,有一支三千余人的敵軍。”

 “此處敵軍,人手雙馬,無輜重等物牽絆。”

 “在此敵軍身後約十五裡處,另有一支敵軍。”

 “那支敵軍數量在兩千余人,同樣無輜重等物牽絆。”

 “此敵軍身後便是敵軍主力,總人數在五萬人左右,其中摻雜著大量民夫與輜重。”

 “在敵軍左右兩翼,各有兩支騎兵,人數皆在兩千左右。”

 話音落罷。

 左谷蠡王略作沉吟後下令道:“命所有斥候撤至莫乾河谷五裡外。”

 “遵令!”庫固兒虔誠行禮,隨即手持王旗快速轉身離去。

 “諸位。”左谷蠡王轉身環視身後眾將領,隨即大手一揮沉聲道:“隨本王入帳!”

 “遵令!”話音落罷,十余位匈奴將領大聲回應道。

 戰場之上,從來都沒有一成不變的計劃。

 匈奴中軍大帳內。

 左谷蠡王持刀立於一副碩大的輿圖前。

 刀鋒直指莫乾河谷五裡外的一條丘陵。

 “屍逐誠!丘林鳴!”左谷蠡王面朝下方將領沉聲道。

 兩名匈奴千騎長聞令快速出列行禮道:“末將在!”

 左谷蠡王看向二人沉聲下令道:“命你二人即刻率部於此地等待。”

 “敵軍前鋒一旦靠近你等三裡以內,即刻出兵進攻!”

 “切記!此戰不求全殲!只需將敵軍打潰即可!”

 話音落罷,屍逐誠、丘林鳴兩名匈奴千騎長當即行禮道:“末將遵令!”

 此二人均為狼衛中的佼佼者,其麾下各有兵馬一千二百余。

 雖少於敵軍前鋒,但左谷蠡王卻絲毫未有擔憂之色。

 無他。

 其身為匈奴左谷蠡王,狼衛的統領者。

 其對自己麾下將士的實力,可謂是了如指掌。

 待屍逐誠、丘林鳴兩位千騎長的身影消失於中軍大帳後。

 左谷蠡王隨即將目光看向人群中的一位光頭大漢。

 “義渠鋒。”左谷蠡王朗聲道。

 光頭大漢聞令快速出列,恭敬行禮道:“末將在!”

 左谷蠡王沉聲下令道:“本王予你三千狼衛!將位於此地的敵軍給本王擊潰!”

 “與屍逐誠、丘林鳴交戰的敵軍,未潰敗至此地時,莫要給本王放走一人!”

 “待敵軍前鋒潰兵奔至此地時。”

 “你部立即與屍逐誠部、丘林鳴部合兵!將敵軍潰兵朝著此地趕去!”

 說著,左谷蠡王以刀鋒分別劃過向本忠部以及李光利部。

 義渠鋒聞言面露猙獰笑意地行禮道:“還請大王放心!末將定然不會放過一個敵軍!”

 左谷蠡王微微點頭,隨即自腰間取下一枚兵符,將其丟給義渠鋒後沉聲道:“去吧!此戰結束後,本王予你一個大當戶坐坐!”

 義渠鋒聞言面上閃過一抹狂喜,隨即大聲道:“遵令!”

 待義渠鋒的身影徹底消失於中軍大帳後。

 左谷蠡王再度目視諸將,沉聲下令道:“余者隨本王直搗黃龍!此戰過後!在座的諸位!皆加官進爵!”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此言一出,中軍大帳內瞬間響起陣陣興奮不已的鬼哭狼嚎聲。

 ......

 ......

 大戰將起,先死斥候。

 隨著鄭玄靖部緩緩地靠近莫乾河谷。

 軍伍中的氣氛逐漸有些凝固。

 “曹慶江部多久未折返了?”

 鄭玄靖正坐於馬背之上,眉頭緊皺地看向身旁校尉。

 其身旁校尉聞言略一沉吟後快速開口回答道:“回將軍,估摸著至少也有一刻多鍾了。”

 ‘一刻多鍾......’鄭玄靖聞言低聲喃喃一句。

 與此同時,其原本緊皺的眉頭愈發地緊鎖起來。

 連帶著整張臉都給人一種凝重之感。

 鄭玄靖滿臉凝重地自馬鐙之上緩緩站起身來,挑目望向遠處的莫乾河谷。

 不知為何,越是靠近莫乾河谷,鄭玄靖的內心便越是喘喘難安。

 “停!”鄭玄靖大吼一聲,緩緩入座後沉聲下令道:“全軍原地戒備!”

 身旁校尉聞言面色一變,來不及細想便快速朝著身後傳令官傳達軍令。

 待傳令官聞令縱馬狂奔之後。

 校尉滿臉凝重地看向鄭玄靖問道:“將軍,曹慶江是不是已經遭遇不測了。”

 鄭玄靖聞言滿臉凝重地意有所指道:“曹慶江也是一從軍十余年的老人了,如此關鍵時刻,他絕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校尉聞言面色不由得愈發凝重起來。

 而此地,距離莫乾河谷僅僅只有十裡遠。

 以斥候胯下戰馬而言,十裡地至多一刻鍾的功夫便可奔至。

 就在鄭玄靖部頓住戰馬原地戒備之際。

 其腳下的大地忽然輕微顫栗起來。

 鄭玄靖再度自馬鐙上起身,朝著莫乾河谷所在望去。

 只見那距離自己五裡外的道道丘陵之間忽然奔出數以千計的匈奴騎兵。

 鄭玄靖強逼著自己穩住心神,隨即目光快速自匈奴騎兵之間略過。

 “傳令下去!敵軍數量兩千余人!絕不超過三千之數!”

 鄭玄靖立身於馬鐙之上,沉穩下令道。

 以其從軍二十余年,不止一次與匈奴交戰的閱歷。

 其自然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判斷出匈奴的大概兵力。

 “即刻將軍情傳遞至向將軍與大將軍處!”

 鄭玄靖快速入座,沉聲下令道。

 話音落罷。

 鄭玄靖腳背一提,懸於戰馬左側得勝鉤上的長槍徑直向上飛去,最終落於鄭玄靖手中。

 “全軍聽令!箭失陣迎敵!隨我殺!”

 “建功立業!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衝啊!”

 鄭玄靖高高舉起手中長槍。仰天怒吼一聲,快速握緊韁繩朝著匈奴發起了反衝鋒!

 而這一切,說時遲那時快!

 匈奴距其仍有三裡之遠時。

 鄭玄靖便已然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且以平生從未有過的速度,對全軍進行了快速部署。

 當匈奴距其不足三裡時。

 鄭玄靖部三千余精銳騎卒瘋狂地抽打著胯下戰馬。

 以最快的速度調動其戰馬的疾速。

 吃痛之下的戰馬亡命般朝著敵軍奔去。

 所謂箭失陣,又名鋒失陣。

 此陣大將位於陣型中後方。

 主要兵力則集中於中心處。

 前鋒張開呈箭頭狀。

 此陣戰術思想為‘中心突破。’屬進攻陣型。

 然,此陣進攻中又帶有防守。

 嚴格來講,此陣當屬攻防兼備之陣型。

 其前鋒張開的‘箭頭’在突破的同時,又可以借助盾牌等物抵禦來自敵軍兩翼壓力。

 鄭玄靖之反應不可謂不快。

 然而,可惜的是上天卻並沒有給其留下充足的時間用以排兵布陣。

 當兩軍正式交鋒之際。

 其所下令的箭失陣只不過剛剛擺出一個雛形罷了。

 當交戰雙方距離僅僅只是下百余步之際。

 天空中忽然下起了黑色箭雨。

 漫天箭雨下,一朵朵鮮紅的花朵於刹那間綻放開來。

 無數的慘叫聲,嘶鳴聲自兩軍戰陣中不斷地發出。

 來不及悲傷,來不及的感懷,更來不及欣賞敵軍的淒慘模樣。

 一輪箭雨過後。

 敵我雙方,近六千士卒皆默默地握緊了手中長矛。

 說時遲那時快!

 戰馬疾馳之下!雙方士卒來不及喘息便徹底的短兵相接!

 一時間,慘叫聲!哀嚎聲!嘶鳴聲!成了這方天地間唯一的聲響。

 與此同時,血紅色亦成為了這方天地唯一的色彩。

 毫無周旋之地的騎兵對衝!其慘烈程度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一輪衝鋒過後。

 千余具溫熱的屍身被永久地留在了兩軍錯身而過之地。

 “調轉馬頭!衝鋒!”

 來不及思索戰損!鄭玄靖高高舉起手中那染血長槍!怒聲嘶吼一聲後。

 當即調轉馬頭,再度朝著匈奴騎兵發起了衝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