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封神證道:劫運天鈞》第二十九章 碧霞元君
薑子牙宣讀敕書畢,將符籙供放桉桌之上;左手執杏黃,右手執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諸神俱當循序而進,不得攙越取咎。由柏鑒引領諸神。”

只見台下風雲簇擁,香霧盤旋,柏鑒領法旨,在台外,手執百靈,維持秩序。

喬坤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與封神榜打神鞭建立了一種聯系。他一時也不知這是好是壞,但現在也只有這樣,先混過封神再說。

封神大事,連諸位無上都十分關心,若是出了亂子,十分麻煩。

他心中想到,黃龍真人也上了榜,喬靈也上了榜,卻不知道他們能封什麽神?萬仙陣中好像死傷數千仙人,好像都被封神榜收了。

既然已經有了如此多的仙人,那黃飛虎、鄧九公、鄧秀、姬昕柔還能不能上榜,能不能封神?

這麽想著,卻聽薑子牙道:“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黃龍真人昔為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助周伐紂,曾有敕功,為護同道,捐軀身死,其心可嘉,其情可憫!特賜寶籙,慰爾忠魂。乃敕封爾為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職,爾其欽哉!”

然後喬坤感應到從封神榜內傳過來一道玄妙氣息,那氣息十分奇特,莊嚴宏大,雖只有一道卻沉重萬分,但依稀有千變萬化、稱心如意之能,它分化萬千,彌漫在封神台的每一個角落。

與封神台符籙結合,吸收天地元氣,與天地溝通,相互作用,然後又逐漸回縮匯聚,最後在封神台內生成一枚符籙。

這符籙純金之色,涉及福德、道德、造化、陰陽、五行、八卦、天人之道,繁複非常,卻比喬坤之前所見過的任何一道符籙都要複雜。

這符籙與黃龍真人的真靈相合,沒有喧賓奪主,而是依托黃龍真人的真靈,為黃龍真人演化神靈之軀,是真正的虛空造物,而後黃龍真人肉身生成,明顯是神明之軀,卻還帶著黃龍的特點。

想來這符籙也會根據真靈演化生前的一些特點。

黃龍真人氣息變化,很快他的修為達到金仙,但還在不斷攀上,並且不斷與天地勾連,他身上服裝也在變化,很快變化成了官服、玉帶、冠冕。

很快黃龍真人形象修為再不變化,卻是一位高官形象,模樣與之前有八九分相似,看起來慈眉善目,卻多了兩分福氣相,幾分神采飛揚,修為不止恢復生前,甚至又前進了幾分,不在燃燈道人之下。

從此黃龍真人便是三界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首清福正神,與天地相合,與天地齊壽,稟天地之正,掌管天下清福。

黃龍真人在壇下叩首謝恩,也不離去,而是接過了柏鑒手中的百靈幡,做起引靈之事。

喬坤化身為封神台,卻在剛才封神中學到許多,符籙是在他身體中描繪生成,黃龍真人也是在封神台上重塑肉身。

故而他感應到其中符籙變化,就像是有人手把手將符籙教給他一般。他忍不住學習,觀想參照這符籙,調整校準自己認知。

這符籙的變化實在太多,細節太多,層層疊疊,甚至都無窮無盡,時間有限,即便是他實力大進,在符籙上甚有天賦,也難以學會這符籙。

即便他有“大圓鏡智”,有“易圖通變”協助推演,有神器“非道”,依然沒有完全學會,無法架構出所有細節,只能構建二十三重符籙。

相比於他在龍神祭只能映照五重符籙,看起來只是增加了十八重,但其實難度增加了數萬倍不止。若非是喬坤修為增強,解析能力大增,對於大道的領悟也到了境界,還做不到。

但是即便如此,

他還是覺得符籙中有太多細節,難以盡數描繪。這二十三重的符籙在“洞神天帝元變經”的天宮中,與原本符籙結合。至於符籙借由真靈重塑肉身,並且與天地作用,增加神職這些卻精微深奧,喬坤雖有領悟,卻一時不知該如何應用。

雖然如此,他卻知道自己在經歷一個非常大的機緣,哪怕得到“易圖通變”,得到“大自在地子”、得到“乾坤尺”都不能與之相比。

他是從另一種角度看封敕三百六十五正神,只怕除了他,再無他人有這種機緣。他更不肯錯過,所有的分神全部參悟這種種變化,各自在“易圖通變”中,“幻界”中參悟。尤其“幻界”中,更是有多道分神,開著數百倍的速度演化。

他的“洞神天帝元變經”也全力打開,以天宮與“如鏡”道心作為鏡子去映照這些細節。

這麽想著,卻聽薑子牙又命道:“引黃飛虎、鄧九公、蘇護上台聽封。”

然後清福神黃龍真人用幡引黃飛虎等人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

原來是薑子牙分封了五嶽正神,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依然是黃飛虎,但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卻是鄧九公,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是蘇護,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是姒清風,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是柏鑒。

基本都是人間將領死後的真靈。柏鑒也封為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想來是原來預定給柏鑒的清福神被黃龍真人搶了,只能從這裡填補他。

這也正常,喬坤心想,十二金仙死了幾位,這幾位怎麽說也該混一個八部正神首領。什麽火德星君,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之類。

只是他沒想到清風居然也能成為五嶽正神,還是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不過清風也做過武成王,實力並不比黃飛虎稍差,一個待遇也是正常。

清風一直憎恨仙神,自己卻也成了仙神。

而後薑子牙又讓清福神黃龍真人持引魂幡出壇,來引雷部正神。卻是聞仲、幾位天君、辛環等等。

聞太師畢竟英風銳氣,不肯讓人,哪裡肯隨黃龍真人?後面一眾二十四位正神,辛環、陶榮之類,也是硬氣得很,竟不跟過來。

黃龍真人正無奈間,喬坤卻感覺到封神榜上姓名變化。

雷部正神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卻刷成了道行天尊的名字,其後催雲助雨護法天君也都換了一批。

辛環、陶榮、趙江等天尊也不用再上前了,反正現在正神編制也不是他們。

封神榜上真靈眾多,但是正神之位卻是有限,你以為是包分配工作,其實是競爭上崗,聞仲既然不願意,封神榜自然變化刷新。可憐後面跟著硬氣的人,也都沒了工作。

金靈聖母看著不禁皺眉,但還是沒說什麽,她雖然在乎這個徒弟,但還是師父的封神大業更重要。

道行天尊自然跟著上台,並無半分桀驁,其後卻跟著二十四位雷部正神,也都小心翼翼。

薑子牙道:“今奉太上元始敕命,道行天尊,證修大道。聞朝元之果,至真一之諦,登大羅而殞身,雖劫運之使然,其情可憫。今特令爾,督率雷部,興雲市雨,萬物托以長養;誅逆除奸,善惡由之禍福。特敕封爾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之職,率領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任爾施行,爾其欽哉!”

然後又是從封神榜上分下一道氣息,流遍封神台周身,與天地感應,生成符籙,這一次卻是雷道的符籙。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之符籙,是雷部催雲助雨、賞善罰惡之能為。

喬坤感應其中符籙的變化,卻感覺這符籙與雲中君的符籙卻有些相似,細節處有很多相似,但是神韻上卻有諸多不同。正是神韻卻讓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與雲中君走上不同的道路。

他體悟這種差異,突然有所領悟,細節是把握不完的,即便是他將符籙參悟透了二十三重、三十三重,甚至一百零三重也未必敢說完全學會這道符籙,重要的是把握符籙的神韻,把握住符法的真意。

依靠神韻和真意,結合自己的符籙知識,可以創造出三十重、三十三重符籙。

恍忽中他又回到參悟“上清玄門有無相劍訣”的時刻,劍的終極是創造,是用自己的劍闡釋天地,改變天地。

符籙又何嘗不是?眼前的眾神不是一直在他面前演示符籙造化神軀嗎?符籙也是創造。

他要學的是其中的真意,是符籙與真靈的變化作用,透過繁複的現象,看到其中的本質。

存神求真,以不變馭無窮。這才是他要走的路。

然後他恍然,這豈不是天生神明與天地之間的關系嗎?一時間靈機閃動,喬坤進入一種新的境界。

封神榜並不是威力最大的寶物,但是在生成符籙,造化神軀方面卻妙用無窮。也難怪封神台要和封神榜合用,才能不至於損耗其中神妙。

喬坤便以封神榜為師,不斷校正自己,這一次他卻更注重符法的本質、神職的真意。

雷部正神有二十五位,他便要演化二十五次符籙,亦步亦趨學習、臨摹、觀想其中的真意。

他的道路是人道之法,是不斷實證,不斷犯錯,然後糾正的道路,他並不怕自己會犯錯,只怕沒有參照。

現在有封神榜作為參照,進步非常快,創造了十個符籙之後,他便開始演化創造自己的真意,然後與封神榜的演化進行比較。

清福神黃龍真人又引羅宣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因為有聞仲這前車之鑒,羅宣倒也沒有太過反抗。

薑子牙道:“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羅宣昔在火龍島曾修無上之真,未跨青鸞之翼,因一念嗔癡,棄七尺為烏有,雖尤爾咎,實乃往愆。特敕封爾為南方三氣火德星君正神之職,仍率領火部五位正神,任爾施行,巡察人間善惡。爾其欽哉!”

連同羅宣,卻是有六位神明,六枚符籙,喬坤自然依樣生成符籙,然後感應他們在各自的符籙下生成神軀。

而後乃是水部諸位正神,北鬥五氣水德星君是靈寶大法師,他率領著水部四位正神,箕水豹楊真,璧水崳方吉清,三水猿孫寶,軫水引胡道元。這四位又屬於二十八星宿,算是身兼數職。

喬坤演化符籙的時候便有所感知。

再之後是瘟部,呂嶽被封敕為瘟癀昊天大帝。呂嶽在瘟毒之道上造詣太高,再也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瘟部一共有七位正神,喬坤變化封神台卻在封神榜的作用下演化了七枚符籙,互相驗證之下,他的瘟毒之道倒是有很大的進步。

但是他卻沒有絲毫得意,倒不如說他現在有點緊張,他感應著封神榜上的神位還有名字,不斷與封神榜交流感應,去影響封神榜。

而後薑子牙又道:“引姬昕柔上台聽封。”

很快姬昕柔上台。

且聽薑子牙道:“今奉太上元始敕命:敕封大周公主姬昕柔掌人間之時症,主生死之修短,秉陰陽之順逆,立造化之元神,為主痘碧霞元君之神,率領五方痘神,兩位止痘之神,任爾施行。爾其欽哉!”

姬昕柔叩首,神軀演化,變成一位渾身彩繡輝煌的仙子,戴金絲八寶髻,身著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更有縷金大紅袍。

這仙子頭髮烏黑,肌膚如雪,臉龐精致,只有五分像姬昕柔,剩下五分乃是自由演化,變得更加成熟,容貌絕美,風華絕代,她不再是小姐姐,她是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的修為迅速增加,很快到了金仙。

喬坤感應到封神榜的絲絲排斥,似乎很是計較這種變化。他按下種種心思,又用玄妙氣息依樣演化五方符籙, 卻是東方主痘正神,西方主痘正神,南方主痘正神,北方主痘正神,中央主痘正神,以及兩位止痘之神。

他們對應的分別是余達、余兆、余光、余先、余德,張阿榮和林善,這七位真靈得了符籙,分別演化神軀。

也不知是碧霞元君消耗氣息過多,還是這五位真靈本就是凡人,提升較少,他們只是成就了真仙巔峰,離金仙境界還是差了一絲。

不過他們本就是神明之軀,過些時日,多些信仰,未必不能提升。

這碧霞元君帶著七位神明對著薑子牙參拜一下,便走出壇中。

碧霞元君率領手下對著封神台盈盈一拜,然後又向西岐方向、姬發、喬坤人參果分身處一拜,消失在天地間。

再之後是冊封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喬坤依樣演化了這些符籙,卻是有迎祥納福,追逃捕亡,招財進寶,納珍利市之能為。

不過趙公明卻與其他仙人不同,他乃是劫氣盡去,真身上榜,故而那符籙落到他的身上,卻未有與他的真靈相結合,而是依照他的真靈、肉身重新演化了神軀,瞬便還稍微提升了他的修為。

到了趙公明這種境界,每提升一絲都異常艱難,而今他卻得了機緣提升少許,更多了一個神道化身,不過趙公明也稍微受到神道影響,再不得完全逍遙自在就是了。

相比於限制,明顯得到的好處更多。算是得了機緣。

但是這卻需要將自身劫氣完全化去方有這種機緣。像是十二金仙和燃燈道人,皆未曾化去所有劫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