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金闕帝君將自身存在烙印在喬坤的天宮中,他以身合道,整個“洞神天帝元變經”天宮也被拖拽著進入一種玄妙的狀態。
道韻浮現,形成一道漣漪,不斷衝刷天宮,整座天宮震動不已,似乎隨時都要崩壞。
元始天身上魔氣滔天,絲絲魔氣滲入,穩定整個天宮。不斷有魔氣因為道韻而消亡。
喬坤則處於道與魔之間,他平衡道與魔,忍不住問道:“不覺得你們的計劃漏洞太多了嗎?”
將希望寄托在太一和帝君身上,這計劃可行性太低,只要有一處不對,便會崩潰。
萬一被道祖察覺,整個計劃都會被打亂。實在不像是有可行性的樣子。
太極金闕帝君以身合道,雖烙印在天宮,其真身其實是不可思議的狀態,自然不能回答喬坤。
在天宮中封禁的元始天魔卻有自己的意識,他輕聲笑道:“誰給你的錯覺,我們是有計劃的?”
從一開始就沒有計劃,自然也就沒有漏洞,或者說到處都是漏洞,不怕道祖的乾預。
元始天魔說的似乎有些道理,但其實什麽道理都沒有。只是幾位無上與道祖在必然與偶然的層次上較量。要麽輸,要麽贏。而現在看,似乎是贏了。
因為太極金闕帝君的關系,喬坤與天宮被拖入真性,讓喬坤看到那一切的本源。
他進入這種奇妙的境界,進入一種特殊的狀態,感悟那一切的真性。這本源與他修成金仙所感悟到的不同。是靈動的,是變化的。
那道的力量似乎想要將他拽入無盡的真性,無盡的本源中,但是卻沒有成功。
他的身上有所有人族的寄托,還有眾生的惡念與罪孽。元始天魔也在不斷演化魔道的玄妙。
“洞神天帝元變經”所化的天宮中不同的神明也都在不斷消化又抗拒著真性,喬坤可以清晰地感應到四大天王、感應到雷公電母、風神雨師、還有聞仲等天宮的神明。
這些部分牽扯著喬坤,讓他不要入那真性之中,他如同一根細絲一般,不斷地被拉伸牽扯,但卻異常堅韌,始終不斷。
崆峒印和乾坤鼎還在不斷地聯系人道的氣運來為喬坤提供錨定。也虧得它們乃是至寶,和人道關系緊密,若喬坤只有一個人王的名頭,只怕已經被拽到真性中去了。
“情比金堅”出來的力量越來越強烈,由原來的可以忽略不計,變成一種不可或缺的力量。雖然相比於無盡的真性它如同風中殘燭,但是卻始終沒有熄滅,反倒是像黑夜中的一點燈火,指引著方向。
還有諸多神明,“東廚司命定福”神君,“護國救民靈感長生藥王爺”,以及“靈應佑民公主”在與這個世界的多處見禮聯系。
他還感應到“洞神天帝元變經”的兩支,也就是“風神”和“雨師”,不同於他天宮中冊封的神明,還有雨師在東海之上建立了一座雨師廟,他是敖丙;還有一尊“風神”卻是敖聽心。
在他神魂深處的崆峒印與敖聽心產生一種共鳴。
崆峒印上的九龍升騰起來,與敖聽心的金龍血脈相呼應,乾坤鼎則與龍之九子不斷聯系。與之相對應的是火雲洞中的五帝。
因為這些力量的存在,喬坤雖被太極金闕帝君牽扯著,卻不能真的合道,他處於合於不合之間。與之相對的是太極金闕帝君也是一般。
他抓住這難得的機遇不斷成長,借由他的感悟“易圖通變”也在不斷地成長,借由“易圖通變”的成長,他漸漸梳理信息,明悟大道。
那是他從元始天魔處,從阿彌陀佛處,從後土娘娘處得到的信息,
是他從空性中、真性中得到的種種知識。那些信息超越了他所能理解的范圍,他之前只能將之束之高閣,而不能將之梳理並實踐。
那是他無法理解的另一個層次,即便他是大地之子,是“東皇太一”,掌控一部分六道輪回,也依然理解不了。
這些信息或者本來只能留著作為以後的參照,但是隨著他的提升,在切身感悟帝君合道,在元始天魔與真性的較量中,在眾生的真性與人道的牽扯中,在這不斷的角力,借由“易圖通變”和“六道輪回”,他漸漸能夠理解部分。
而且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他看到了修行道路上最深層的奧妙,見到了凌駕於所有法則之上的境界,還有所有修行者最終都渴求所達到的頂點。
天地對於他來說似乎再不與之前相同,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天地的面目展現在他的面前。
風無咎和風裡希彼此糾纏,混元成就太極,演化陰陽種種奧義,那可以影響規則的“玉如意”,還有那解析天地規則的陣圖則融入“易圖通變”中。
和他融為一體的“易圖通變”也開始不斷變化。
他恍恍忽忽感應到世間有某一處不可思議不可描述的空間。在這空間內有幾位存在。
這幾位存在不可感知,不可描述,但他偏偏又能夠看得到他們,甚至理解他們。
他們在那裡,似人非人,一舉一動,一呼一吸之間都包含著海量信息,需要喬坤全力以赴地梳理,因為他們代表著無限。
這種層次對喬坤來說還是太高了,但再不是遙不可及,他依稀感應到他的身上或多或少有這些存在的影子和痕跡,借由這些痕跡,不斷調整感悟,拔升認識境界。
能夠艱難理解那幾位存在是誰。這是一種概念上的理解,非常奇特。
這是數位無上的存在,他們分別是無限,是生命、美、德、慈悲、開始、終結、輪回、情、理等概念在世間的具現。
他們代表著動靜之法、太虛之法、造化之法、生死之法、道德之法、真幻之法、陰陽之法,他們是構成了整個世界的基本法則,他們就是這個世界本身。
他們的手段不是斬盡日月星辰,不是什麽天翻地覆。是一種概念上的交鋒,形而上的爭鬥,所有規則都在他們手下揉捏,規則之線、因果之線被他們揉捏得服服帖帖。
不是對一個空間范圍內的規則進行改變,而是影響到整個世界。
他們的爭鬥可以改變宇宙的模型,底層的規則。
整個世界都危如累卵,有如風中殘燭。若非是他們在難以揣測處爭鬥,每次動手的余波都可能會讓星辰破碎,萬千生靈喪命。
但即便是這般無上的手段,也不能完全滅殺與他們爭鬥的存在。因為與爭鬥的存在更強。
那是一種什麽樣的存在啊,她看不見,摸不著,世界上所有的規則都不能影響她,便連世界毀滅都不能傷她,連開天劈地的光芒都無法逃脫他的束縛。
她是“有”的極致,而且還在求“有”,她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或者不止是一個世界。她的身上有許多世界的痕跡,她活過了不知道多少個世界的生滅。
喬坤看著這些,忘記了一切,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似乎在天宮,似乎又在真性中,似乎又在諸位無上爭鬥之處。
漸漸他感應到一絲的不協調,一絲的不自然,似乎真性內部便有著本質的矛盾。但是他的理解也只能到這種程度,再深他也看不甚明了。
看到這絲不自然的時候,他又被真性中拖拽了幾分,此時他已經有許多能力,便合於自己的“空性”,以“空”來與那一切的根源“真性”抗衡。
與之相對的是在“真性”中的種種收獲。若非“魔”、“人”以及其他的生靈拖拽著,他或許已經沉入這“真性”本身,以身合道。
不知堅持了多久,終於他見那一絲的不協調卻從真性中被抽離,那是一絲不同的靈性。
然後是大道欣喜、慶賀,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大道在慶賀,這世界又多了一塊存在的基石。
恍忽間喬坤明了,是太極金闕帝君終於出有入無,於無上渺茫不可思議之處,借由合道而又出脫的感悟完成生命、精神的超脫,成就不可思議的大境界,成就無上。
他借由成就無上的機緣,將眾生真性中的那一絲靈性概念抽離,接引到自己身上。
這位帝君還有一部分與喬坤的天宮相連,一時之間,成就無上的感悟傳下,“洞神天帝元變經”的天宮都紛紛坍塌,便連天宮中的六道輪回之力、阿彌陀佛將力量消耗殆盡也不能阻止。
喬坤從有我無我之間慢慢恢復,這時卻聽那位帝君飄渺的道音,“你要不要繼承我的太極宮?”
喬坤此時無喜無悲,卻本能做出選擇,將自己的答桉傳遞,“固所願也。”
“好!”回答他的只有一個字。
一座綿延數千裡的宮殿與天宮合並到一起。太極宮中還有三霄仙子坐鎮,還有諸多仙真,五方五極老人。
太極宮中還有三位巨頭,分別是中央黃老君、清和天帝君、玄和陰陵上帝,皆實力高強,不在燃燈道人之下。
但他們卻非是正常生靈,只是借由帝君所幻化。借由帝君成就無上,他們氣息又有變化,更加高深。
他們協助喬坤將天宮穩定了下來,使之不再坍塌,太極宮與天宮合並,開始梳理起從太極金闕帝君處傳來的種種無上感悟。
恍忽中喬坤對於“天魔九變”有更深的了解,變身為太極金闕帝君的影子,被太極金闕帝君帶著進入了諸位無上與那位存在爭鬥的空間層面。
然後他見到這位帝君卻化作流光與諸位無上爭鬥的存在合二為一,然後那位存在在喬坤的眼中卻變得可以理解,那是道祖,就好似太極金闕帝君拉低了道祖的層次一般。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應,喬坤知道,他會有如此感應,是因為道祖是超越了無上的存在。
帝君與喬坤相連,又與道祖互鎖,仿佛間喬坤感應到道祖的大道。
他發現自己的道與道祖是不同的,或者說是與眾生不同的。眾生的是真性,而他是空性。他有未被真性所汙染過的心靈。
這個時候他又聽到通天教主的聲音,“絕仙劍借我一用。”
也不等喬坤同意,絕仙劍便從喬坤所化的影子中抽離,來到通天教主身邊,四柄寶劍在通天教主身上匯聚,時間、空間、能量、物質都消散,只剩下終結的奧義。
元始天尊的盤古幡,道德天尊的太極圖也分別浮現,他們三位合力卻將宇宙生滅的力量演化完整,變成一種難以理解的概念。
剩下的諸位無上也各自施展力量不斷加持這一種概念。
諸位無上凝聚的這一種概念往道祖與太極金闕帝君上一掃,一切又歸於無,變成無之外的存在。
一時之間,天地大道產生一股悲鳴,這是無上隕落,正是剛剛成就無上的太極金闕帝君在此隕落。
只是這能隕落一位無上存在的概念武器,卻無法完全消滅那能夠吞噬一切的“有”,只能讓那“有”重創。
那“有”變成無,還有一絲靈性沿著喬坤與帝君的聯系向天宮而來。
一種玄妙無方的力量循著靈性又向喬坤碾壓而來, 是眾多無上共同演繹的力量又一次襲來。
便是有天宮和太極宮都經受不住,紛紛崩潰消解,化為無,縱然有諸多仙真、天兵、神將催動法術也是無用。
因為他面對的是一種概念性的力量,或者說這是超脫了概念性的力量。
這影響也波及了喬坤的存在,各種神明的概念都在不斷消磨,元始天魔也在奮力抵擋。
兩位人身蛇尾的元神相互糾纏,演化出生命陰陽的種種奧義,他們都已經達到金仙極致的修為,但還是無法應對這種衝擊,紛紛消散。
連神魂乾坤鼎、崆峒印、金蓮與黑蓮都受創,紛紛發出悲鳴。
這時卻聽有聲音傳來,“這一擊我未必會死,但你卻定不能活,不然你我協作?”
喬坤能夠理解那聲音,那是道祖。
他笑笑,原來他也有和道祖平等交流的時刻。
只是可惜,他沒有被真性所汙染過的心靈。他放開對元始天魔的壓製,流動的魔氣匯聚,充斥著他的身體。
他順應自身的感應,施展出“地煞七十二變法”,也就是“天魔九變”。
從五行變到草木變,鱗蟲變,鳥獸變,人巫變,妖仙變,神兵變,祖靈變,無形變,在萬分之一刹那不到的時間內,喬坤修行到最高境界,變化身體為無形,他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規則。
是天地的規則本身。
可即便是規則也不能夠抵擋那種玄妙的,超越概念的,能夠消滅道祖的力量。
而後喬坤還未停止,繼續變化,是天魔九變第十變,是他自己所感悟變化,為劫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