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341章 勸師兄放下?菩薩的修行出了岔子
封神大戰之中不管諸位聖人之間有怎樣心照不宣的交易與算計,但對於門下弟子來說,自然不可能照顧得面面俱到,難免會出現一些犧牲者。

就好比從明暗兩條主導了封神的薑子牙與申公豹,兩人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在封神之劫中,作為執掌打神鞭與封神榜的薑子牙到最後竟然連個成仙的機緣都沒有,雖在人間王朝位極人臣,但終究無緣仙道,壽元到時,便只能身入輪回,也不知還沒有脫劫而出的那一天。

申公豹比薑子牙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身死上了封神榜,但卻跟別的神還不一樣.他這個分水將軍卻被拿去填了北海海眼.這跟下了十八層地獄也沒有什麽兩樣,都是個永世不得翻身的結果。

作為當年的封神大戰的親歷者,賽太歲與白象雖然只是參與了萬仙陣之戰,但也正是見到了最慘烈的一戰三教弟子被殺了,或還有個上封神榜的機會。

但死在絞肉機裡的人類士卒也就是當真是的一命嗚呼,甚至於說有些魂魄來不及入冥界地府的,都會被仙人大戰的余波直接震碎。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哪裡有什麽慈悲可言?也是經此一戰之後,慈航道人便閉關不出,再出山的時候便叛門而出,去了西方靈山,證得正法明如來之後,以大悲願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

只可惜,靈山響應者寥寥無幾。對於虯首遭遇,賽太歲深感同情,可有些事情他也並不好開口相勸。

雖然跟著菩薩學了一些佛法,但這時候又該讓自己如何勸說呢?勸師兄放下?

自己哪有什麽立場去勸呢?即便是去勸,莫說師兄如今這副摸樣根本不會聽自己的話,便是當真聽了這八百裡獅駝嶺聚下的業障,又當如何?

賽太歲忽記起菩薩之言,菩薩說三藏法師將那些妖王超度之後,會將他們造下的業障主動背在身上.果真是高僧所為,這十萬八千裡的業障.別說是讓一個凡僧來背,便是靈山的真佛與菩薩怕是也唯恐避之不及。

不是賽太歲小瞧他們.若他們當著有些擔當,如今的靈山也不該是大師兄做主;若是他們有些擔當,他們也不會任由西方聖人將他們渡來西洲。

賽太歲這心中之言,前一個說的是原本西方教的那些弟子;後一個說的是被渡化來西方的截教三千紅塵客。

當然了,他也從來不否認自己也是個沒出息的,否則也不至於脫困之後都不敢回師門。

如今一看.似乎以他們師兄弟三個如今這般模樣來說,也確實都沒有什麽出息,活該淪落至此。

“阿彌陀佛。”想著想著,賽太歲便忍不住念了一聲佛號。白象稍愣了愣,又見賽太歲幾次變換神情,忽笑道:“看來師弟跟菩薩學了不少佛法。”

“菩薩講經時,我便跟著一起聽聽,即便沒有用心但終歸是有些感悟的。”賽太歲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說道:“以至於現在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道還是佛了.索性以妖本相示人。”

“你就在菩薩門下,可知如今菩薩是佛多一點,還是道更多些?”

“佛道存乎一心也。”賽太歲面露感歎之色,道:“菩薩的境界高遠,如今更是深不可測.而我在菩薩身邊時,除了能感受菩薩時時刻刻的悲天憫人之慈和外,也能讓我心平氣靜,清明淡泊。”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製斷。”法海坐在一處方石之上,正在與幾位弟子閑談,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雖然都是一些大道理,但這些道理往往都是法海以身言教,一眾弟子自然聽得是津津有味。幾個徒弟對師父幾乎無腦的敬服,這按說是好事情。但法海覺著不妥,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自己有一天說一些沒道理的事情,他們會不會聽?

如果自己做一些沒道理的事情,他們會不會質疑?由此法海想到了自己,因為自己對佛的崇敬,是否會認為佛所言所為便一定正確?

因此,如今的法海其實是抱著一個質疑的心,在探尋三界.以辯證的眼光,來領會佛法真意。

故而才得出

“佛非佛”的假設。前一個

“佛”,是靈山諸多佛祖與真佛,後一個

“佛”,反三界僧人所拜之佛。此佛無形無相,卻無處不在,在花草樹木之間,在三界眾生的心中。

自出了盤絲嶺,師徒幾個腳步也放慢了些。一路上降服了幾處小妖王,得知前方乃是八百裡獅駝嶺,山嶺中共有三位大王,神通絕不在牛魔王之下。

師徒一眾向西走了數月,又是夏盡秋初,新涼透體。正直急雨收殘暑,梧桐一葉驚。

按說天氣涼爽的時候,人們的心情自然也會好很多但如今他們師徒幾個都凝著眉目。

遇見這等大山,即便是小白龍也不敢深入其內,只是在外圍探查了一圈兒,便暫時告一段落——此山叫做八百裡獅駝嶺,中間有座獅駝洞,洞裡有三個魔頭這都是此前在路過的妖山中探聽到的消息。

“師父,若是三個魔頭倒也沒什麽,只是這山中小妖匯聚.”

“有多少小妖?”

“南嶺上有五千,北嶺上有五千,東路口有一萬,西路口有一萬;巡哨的有四五千,把門的也有一萬;燒火的無數,打柴的也無數共計算有四萬七八千可戰之眾。”小白龍神情嚴肅:“自獅駝嶺往外一二百裡,難見人煙,處處白骨。”師徒一眾便是聽了這話,這才一個個都把面目沉下來,望著前方山峰,一時都沒有什麽言語。

前方這山峰插碧空,真個是摩星礙日,此前雖然也遇見些個八百裡的山嶺,但哪裡此處這般威勢?

似黃風嶺之流,一片黃乃貧瘠之地;似火焰山一片火海,更是生命禁區那八百裡的七絕嶺更是有八百裡的稀屎衕,連妖精都不願駐足;最後八百裡荊棘嶺,也不是什麽善地。

而眼前這八百裡的獅駝嶺,是當真不凡。也不愧一山便出了三個大妖王。

話是這般說,但不能因為山高路險便不過了,所謂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師徒一眾商議了一陣之後,還是有了些定計。山大了,又是這等匯聚了四萬八千小妖的妖山,難免是要分出些個上下差別的即便是在浪浪山那種小山之中都有受了欺壓與裹挾的懵懂小妖,這獅駝嶺中想必也能尋見類似之處。

這獅駝嶺與積雷山是不一樣的。積雷山只是一山之大,又是牛魔王刻意招來的凶惡妖魔,自然是都是身負罪業之輩。

這獅駝嶺佔地八百裡,別說是四萬八千,便是十萬小妖散入山林之中,其實也是零零散散。

大聖念動了咒語,將山間土地與山神喚出來。

“聖僧,大聖!”十多位土地與山神連忙拜見。

“呔!”大聖見了當即怒斥一聲:“爾等大膽,竟敢與妖魔沆瀣一氣!”十多位土地與山神不明所以,但見大聖發飆,心中叫苦之時,也只能連忙跪在地上告饒叫屈:“大聖冤枉,大聖冤枉!”

“哼!”大聖冷哼了一聲,道:“冤枉?這獅駝嶺被妖魔佔據,爾等卻養的白白胖胖,此刻還衣冠整齊,毫無受虐見苛之處難道不是跟妖魔勾結了?”原來是大聖見過那六百裡號山的土地與山神,他們受了紅孩兒的欺壓,明明也算是天庭在冊的屬神,卻混得還不如妖魔實在是狼狽。

“哎呀!”一眾土地山神一聽這話還了得,其中一個忍不住說道:“大聖此言差異這獅駝嶺的三位妖王,皆有來歷便是呼喚我等,我等焉敢拒絕?說勾結妖魔.我們還不夠資格。”

“哦?”或許大聖分辨不出他們所言真假,但卻騙不過一旁的法海,法海知道這山神並沒有撒謊,便問道:“這山中的妖魔,可曾驅使過你們?”

“未曾。”一眾土地山神連連搖頭。一個土地說道:“我們在他們眼中好似螻蟻自他們來了山中,我們便處處躲著,或是見我等安分,便也就未曾為難我們。”又有一個山神接上:“況且我等這些小神,也沒有什麽便宜可取.我們不敢招惹,他們也眼不見心不煩。”法海點了點頭,認為他們說的有道理。

至於說他們身份仙神,卻坐視妖魔嘯聚山林而無作為,只是處處避讓的行為法海認為這很正常,畢竟讓他們這些土地與山神去對付那些妖魔鬼怪,也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別說是對付三位妖王,就是妖王麾下的妖帥與妖將即便是那些統領也不是他們能對付得了的。

況且征剿妖魔,本就不是他們的職責。

“你剛說這三位老妖頗有來歷,卻不知他們是何跟腳?”法海看向了最先說話的一位山神。

“具體卻也不知,但前些時日來過一位麒麟山的妖王賽太歲,我等卻認得他是觀音菩薩的坐騎,說是洞中大大王與二大王的故友。”

“這大大王與二大王是個什麽妖精?竟跟賽太歲有舊?”大聖才跟賽太歲鬥過一場,知道這賽太歲並非是個害人的妖怪。

“大大王是個青獅,二大王是個白象再多了,我等也就不太清楚了。”

“伱既然不清楚,為何知道他們有來歷?”八戒抓住對方的漏洞問了一句。

“因我等多次上書天庭,傳訊佛門言說獅駝嶺有大妖佔山匯聚妖魔,請派兵降服.但兩方傳訊皆似石入大海,不見回響”山神苦笑一聲:“若非他們來歷不小,還能是哪般?”師徒一眾聽了,心說:豈止是來歷不小的妖怪天庭與佛門不管,即便是沒有什麽的跟腳妖魔佔山為王,也沒見他們有過什麽作為。

但這話眾人自然是不會跟他們說的。當然了,此事二郎真君是解釋過的.他看過的卷宗裡,七成的案子都是來自西洲。

但西洲乃是佛境相對獨立自治,天庭一向也不插手這邊的事情卻去問問那東洲與南洲,可有哪路妖魔敢亮明旗號佔山為王的?

唔五百年前有一個,在東勝神州花果山,喚作齊天大聖孫悟空這旗號如今也還豎著,只是現在誰還認為他是個妖王呢?

只是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以前的天庭對西洲的妖魔視而不見,但楊戩不會.在他看來,行凶作惡之妖,便是受了佛門庇護,他也要上門提刑。

前不久他才去了一趟的小須彌山,從靈吉菩薩處抓了一隻吞金鼠歸案當時的場面也挺和諧的,並沒有引發什麽太大的衝突。

不過就是楊戩與靈吉菩薩切磋了一下神通,雙方都是點到為止而那吞金鼠也在他二人切磋的時候, 被六耳獼猴擒獲。

這會兒離開了楊府的玉鼎真人正在小須彌山與靈吉菩薩飲茶論道,說是為了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徒弟來向靈吉菩薩

“賠罪”。雖然玉鼎真人是一片真心,況且他與靈吉菩薩也算是老相識.但靈吉菩薩已經打定了主意,等玉鼎真人離開之後,他就宣布閉死關。

玉鼎真人出了小須彌山的時候還輕歎了一聲,心說:“靈吉菩薩的佛念早幾年之前便出了岔子”也是那日在楊府聚會時,楊戩提起了此事,說他自小須彌山將吞金鼠強行做拿歸案時,發覺靈吉菩薩似乎有些不太對勁,因此才請師父玉鼎真人前來看看此刻在山外,玉鼎真人掐指算了一陣兒,頓時了然.原來是在黃風嶺留下的病根,先前在黃風嶺被唐三藏當著面將黃風怪超度,此番又遭了自家徒兒上門提走吞金鼠,叫他本就不圓滿的心境,直接出現裂痕。

他本也就是個受封的菩薩,與幾位修成大菩薩果位的佛門大士相比,自然是差了不止一籌。

所謂佛魔一念之間,不過玉鼎真人不認為靈吉菩薩會因此入魔因為他的膽子小,且性子還優柔寡斷,即便是入了魔,也不是什麽大事兒。

獅駝嶺群妖匯聚,楊戩自然是不想錯過這場大戲的,他此刻跟六耳獼猴在一起,只要三藏法師有需求,他立馬就下令發兵,圍剿獅駝嶺。

三位大妖王,楊戩可以不出手。但山中四萬八千妖兵,決不能任由其流落人間。

在這一點上,法海與楊戩的觀點是一樣的,小妖若是散入人間.這妖還不如不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