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744章 吃了敗仗,怎能不付出代價;不要面皮
最新網址:

觀音菩薩不想回去闡教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向外透露過,但熟知觀音菩薩的人,卻也基本都能觀瞧出個一二來。故而如來佛祖在靈山之中與觀音菩薩也一向最是親厚。

甚至在最開的時候,如來是想要讓觀音菩薩引領未來的佛門的,這也是佛祖放任,甚至還主動推動菩薩的名聲在三界傳播的原因之一。

否則也不會欽點觀音菩薩來統籌西天取經一事。

只是在三藏“真靈複蘇”之後,變數橫生,那些事前的算計,幾乎全都落空.讓如來佛祖不得不另做打算。

其實觀音菩薩對於統領佛門並不感興趣,尤其她很清楚的知道,靈山之上派系紛雜,不是簡單坐在那個位置上,就能夠服眾的,想要坐得穩,可沒那麽容易。

即便是如來佛祖坐在上面,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的性子來,接引佛祖、彌勒佛祖、藥師佛祖以及燃燈佛祖,他們的修為實力雖然不及如來佛祖,但如果他們聯起手來,如來佛祖也沒什麽辦法破局。

因此才有了他們三大士入佛門,幫助如來佛祖掌控局面。

相比於對佛門並沒有什麽歸屬感的多寶如來,其實三大士還是稍有些不同的。

三大士來了佛門之後,好似如魚得水再加上三個其實在闡教之中也並不受“重視”,故而到了靈山,即便是有一些掣肘,但他們反而是乾勁十足,是真想要在靈山做出一番成績來。

真當三大士的名頭,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夠得來了麽?

文殊菩薩點化七佛故稱大智,普賢菩薩行於三界傳揚佛法,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渡化眾生他們的名聲,並非是同道之間的吹捧,而是三界眾生對他們認可。

而在闡教之中呢?

其實他們的地位其實頗有些尷尬。

他們三個在十二金仙之中,分別排在第七八九這三個位置,在十二金仙之中已經是相對靠後的存在了。

比之前面幾位師兄,雖然地位隱隱是要排行第三的黃龍真人以及排行第六的靈寶大法師之上,但比之廣成子、赤精子與太乙真人來說,他們在闡教之中受重視程度那是遠遠不如的。

不過上面幾位是他們的師兄,地位在他們三人之上,本就是天經地義,無可指摘.可偏偏三位師弟的受到的寵愛,卻也遠在他們之上。

玉鼎真人與小師弟清虛道德真君他們兩個在闡教之中多受寵,那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前者雖然行事乖張,但其天賦卓絕,能夠在闡教之中特立獨行,沒有元始天尊的默認與放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連帶著最不受寵的黃龍真人,因為與玉鼎真人交好,元始天尊對他們兩人一些叛逆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玉鼎真人與黃龍真人的行事風格,別說是三大士了,就算是廣成子與赤精子他們兩個都不敢輕易效仿,否則定然少不了師尊的責罰。

至於後者清虛道德真君,因為他是小師弟的原故,元始天尊對他最是疼愛.別的不說,各種靈寶屬他得的賞賜最多,在三界之中堪稱頂級的坐騎,也有兩匹。

對比三無真人黃龍真人來說,他們兩人的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要知道黃龍真人那可是身無長物,法寶就是一柄仙劍,甚至不是先天靈寶,都有可能是闡教弟子通用的製式仙劍.至於他的坐騎,也就是尋常仙人最常見的坐騎仙鶴。

而清虛道德真君呢?

他兩個弟子黃天化與楊任下山的時候,那可都是被他全副武裝的好好的裝備了一番,兩匹坐騎玉麒麟與雲霞獸也絲毫不吝嗇,贈於兩位弟子,讓他們下山建功立業。

只可惜兩位弟子福緣欠佳,紛紛上了封神榜,而清虛道德真君也就此在青峰山紫陽洞閉關修行,再不問三界之事。

至於不顯山不漏水的道行天尊,因為根性厚重的緣故,也一向被元始天尊看重只是他行事一向低調,在三界之中的名聲,反而不如他的弟子韋護。

但從韋護的身上也能夠推斷出道行天尊的修為與實力,畢竟名師出高徒.似楊戩這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案例,在三界之中畢竟少見。

當初在破誅仙劍陣的時候,元始天尊喚了四人摘取誅仙四劍,正是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廣成子、赤精子這四位弟子。

由此可見,道行天尊在元始天尊心中的地位。

雖然在破萬仙陣的時候,讓他們三大士收服了青獅、白象與金毛吼.看似是收服了一個強大的坐騎,但實際上這並非是好處,乃是得罪的人事情。

畢竟虯首仙、靈牙仙與金光仙他們三個人乃是通天教主身邊隨侍七仙,實打實的截教內門弟子,他們的身份地位完全不在闡教十二金仙之下。

事實證明,虯首仙青獅就完全不服文殊菩薩的管教,名義上是文殊菩薩的坐騎,但實際上虯首仙認為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侮辱。

文殊菩薩也不是什麽好脾氣,既然你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那我就不妨真侮辱你,不然豈不是讓你冤枉了我?

文殊菩薩與青獅之間的恩怨,其實過錯並非只在文殊菩薩一人身上,但凡青獅的態度能夠似白象與金毛吼一樣,或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也不至於鬧到這般僵硬。

但青獅就是這樣的剛直且暴躁的性情,想要讓他低頭,除非是殺了他以至於最後被文殊菩薩所激,下凡在獅駝嶺墮落成妖,並且還拉上了自己的好兄弟靈牙仙白象。

反觀靈牙仙白象與金光仙金毛吼,除卻是普賢菩薩與觀音菩薩好打交道之外,其實也是他們兩個的性情相對於青獅來說,要相對柔和一些。

也並沒有因為敗在對方的手中,被迫現出原形,成為他們的坐騎就因此而不堪受辱。

畢竟是吃了敗仗,怎能不付出代價?

難道還希望對方好吃好喝好招待?

也是因為他們兩個的期待值很低,故而在獲得普賢菩薩與觀音菩薩的禮遇的時候,這其中的反差就自然而然的顯現了出來。

不過如今青獅已經在西行路上被三藏聖佛超度;白象的真靈與靈牙象佛化為一體,得以重生;金毛吼更是恢復自由,再次以金光仙的身份行走於三界,只是他並沒有回到金鼇島,而是在麒麟山獬豸洞之中立下了道場,教導了出三位得意弟子。

這一次,血海之中生出異動,其實金光仙也有感應,並且還及時趕到了現場。

但他見到三界之中諸多大能都在此處,便有心想要離開但還沒等他扭身離開,便見到了無當師姐與元始師伯的化身南極長生大帝交手.便也稍微停了停腳步,並且不自覺的也湊到了三藏聖佛這邊兒。

因為朱紫國國王與金聖宮娘娘的關系,其實金光仙與三藏師徒本就還算不錯,再加上金聖宮娘娘在他的支持之下,開創了麒麟城這一三界先河,以及大唐王爺李泰又拜在他的門下,這就讓金光仙與三藏聖佛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了一些。

金光仙的神通法力,在三界之中絕對不算弱者,但放在現在的血海周圍,還真就不太夠看.他雖然想要為無當師姐助拳,但見識到二人以神通對轟時的場面之後,金光仙便知道這一場戰鬥,並非是自己能夠插手的,老老實實在一旁觀看,不給無當師姐添麻煩,便已經是最大的幫助了。

不過在他看到南極長生大帝以三寶玉如意出手偷襲無當聖母的時候,還是差點就把手中的紫金鈴祭出去.好在是如來佛祖出手迅捷,以金缽盂擋住了三寶玉如意這一頓,金光仙便也只是將紫金鈴摸在手中,並沒有以紫金鈴去攻擊南極長生大帝。

這紫金鈴原本是觀音菩薩的法寶,後來是作為項圈系在了金毛吼的脖子上,金毛吼下凡為妖的時候,便是將紫金鈴一同帶下了凡間,後來觀音菩薩放他自由時,便就將這紫金鈴直接送給了金毛吼,當成是他重歸自由的禮物。

要不然說觀音菩薩一向得人心呢.即便是到現在,金光仙依舊還念著菩薩的好,更是從來未曾將菩薩當做是敵人。

這紫金鈴雖然不是什麽先天靈寶,但其實也並非是凡品,乃是老君親手煉製,自八卦爐中鍛造而成,三個鈴鐺分別能夠放火、放煙、放沙,十分厲害。

如果剛才他此刻當真向南極長生大帝出手的話,或許還真會有什麽奇效.只可惜他見到如來佛祖在質問南極長生大帝的時候,便沒有再擅自出手。

而面對如來佛祖的質問,南極長生大帝也並沒有想要解釋的意思.身為元始天尊的化身,他難道還要在小輩面前服軟麽?

別看元始天尊在封神大戰之中做了很多不要面皮的事情,但其實元始天尊才是三清之中,最要面皮的那一個.其實很多時候,元始天尊都不如準提聖人純粹。

大家都知道準提聖人不要面皮,而準提聖人也知道大家知道自己不要面皮,故而在很多時候就能光明正大的做出一些不要面皮的行為。

但元始天尊不一樣,他明面上其實就已經做著不要面皮的事情,但卻不準旁人以此言語.且還一副“冠冕堂皇”的樣子,最擅長以勢壓人。

以往他是聖人,故而大家也就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可如今在血海的只是一個南極長生大帝,他再想要擺聖人的譜,眾人可就沒那麽容易答應了。

這一點,南極長生大帝就遠不如太上老君與黎山老姆。

此次血海驚變,黎山老姆雖有些感應,但並沒有前來血海.她眼下是在北俱蘆洲之中,好歹女媧娘娘現在還是妖教的教主,黎山老姆既然是女媧娘娘的化身,當然也是要對妖族稍微照看一下的。

況且當年北俱蘆洲生出毒障之氣,很大一部分因果其實就在女媧娘娘的身上,甚至佔據了大頭。

畢竟這毒障的來源,還是因為補天的時候需要撐天的柱子,女媧娘娘斬了北俱蘆洲的玄龜所致.如今普賢菩薩有此大毅力,要清除北俱蘆洲中的毒障之氣,黎山老姆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她是特意前來助普賢菩薩一臂之力的。

只是黎山老姆在北俱蘆洲中的行蹤一向隱秘,很多時候在普賢菩薩原本推算之下的那些凶險之地,在推進的過程中竟然出乎預料的順利,原本普賢菩薩還以為是北俱蘆洲中的妖魔與凶獸,竟然學會戰術了,還謹慎對待後來在他偶遇了黎山老姆之後, 才知道竟然是這位娘娘在暗中出手相助。

對此,普賢菩薩還是非常高興的,並沒有因為對方的身份而感到惶恐.反而會說,北俱蘆洲之災厄,將盡去矣!可見黎山老姆相助,帶給了普賢菩薩多大的自信心。

血海之上。

咻——

一道劍光自東土而來。

那劍光之迅猛,令人膽寒.劍氣飛射,似乎將整個血海都籠罩其中。

擋在無當聖母身前的如來佛祖,到此刻才注意到她指尖上掐著的劍訣,無當聖母也不說話,只是默默催動法力,那原本奪目的劍光猛然收斂起來,顯現出一柄通體漆黑的皂黑,劍長三尺六寸五分,有青色蓮花覆繞其上。

此劍正是原本為無當聖母所執掌的截教聖物——青萍劍。

執此劍者,宛如教主親臨,有不聽號令之徒,可先斬後奏。

此劍在李白出生的時候便有感應,不遠萬裡從金鼇島飛到了大唐隴西,要認李白為主而後無當聖母便將此劍留在了李白的身邊兒,並沒有將青萍劍收回。

但其實作為青萍劍,第二任劍主的無當聖母,對於青萍劍還是有著相當足的掌控之力的。

無當聖母的劍道神通雖然厲害,但如果能有青萍劍作為加持的話,無疑會更加強勢況且是南極長生大帝已經展現出了三寶玉如意,如果她這邊兒沒有一個同級別的靈寶的,恐怕隻憑借自身的神通,並不足以戰勝對方。

法寶對於修士的加持,一向最為直觀.甚至在一段時間之內,大家都在研究法寶之間的相互克制關系,甚至選擇性的遺忘了自身的修為。(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