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696章 傳言不可信;都不是什麽善茬
眾人顯然也沒想到,這不盤算不要緊,一盤算反而盤出了兩個人選來。
 但這並非是什麽壞事,甚至站在李淳風與八戒角度上來說,還是盤得少了。
 因為不論是白澤,還是赤尻馬猴,那都是趨吉避凶的行家裡手.如果當真是他們的話,他們會在這個時候選擇來梁山,與大唐作對麽?
 這顯然是同他們的神通相悖的。
 至於說以小博大這種事情,壓根就不會從他們的身上出現。
 就拿白澤來說,它的神通表現其實跟六耳獼猴與諦聽十分相似,為什麽三界之中總是聽到諦聽與六耳獼猴的名聲,白澤幾乎就跟消失了一樣?
 原因正在此處,別說是以小博大,但凡此時有一丁點兒風險,恐怕都不足以引動他們兩位出手。
 諦聽在這方面最差,但它也有它自己的法子,那就是給自己尋一個足夠庇護自己的靠山故而它成為了地藏王菩薩麾下的靈寵,依靠著地藏王菩薩的庇護,諦聽才能夠繼續在三界之中“肆意妄為”,否則早就成了大能們的“盤中餐”。
 而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他在趨吉避凶一道上,雖然比不上白澤與赤尻馬猴,但顯然也是要比諦聽高出一頭的,因此它藏得時間要比諦聽更久一些。
 但也僅限於此了,因為到了大聖出世,三藏西行之時,他也是終於按耐不住,悍然出手——,結果就是險些丟了性命,若非法海憐惜於他,恐怕也沒有如今這個機緣。
 旁人或許不知道六耳獼猴的下場,但法海是聽說過對方的傳說的當年因為悟空打殺強盜一事,被三藏趕走.結果六耳獼猴趁虛而入,想要假扮悟空混入取經團隊.但那個時候的三藏正在氣頭上,當然不肯原諒悟空,在沒有被接納的情況下,六耳獼猴搶走了通關文牒並一應行禮,回到果山用七十二變將幾個猴子變成了他們師徒的模樣,想要自己去西天取經.
 而後被上門討要通關文牒的悟淨打死了他自己的假身,但因為不是六耳獼猴的對手,故而逃去了南海,要向觀音菩薩告狀。
 在觀音菩薩那裡,見到了真大師兄之後,才知道那個搶奪師父通關文牒的,原來是個假猴王。
 隨後便是一場真假猴王的大戰,他二人的手段一般無差,從果山打到了落伽山,從南海鬥到了南天門,據說連菩薩與玉帝,都不能分辨他們兩個的真假。
 外人分辨不得,他們兩個便去師父面前,讓師父與兩位師弟分辨,但依舊難辨真假。
 最後還是跑了地府之中,要讓閻王來分辨,十殿閻羅請出生死簿查驗,但因為大聖幼年得道之時,大鬧陰司,消死名一筆勾之,自後來凡是猴屬,盡無名號
 後來還是去到了地藏王菩薩那裡,由諦聽聽出了他們兩個的分別。
 但諦聽也同時聽出了這“六耳獼猴”的來歷與本領,只是對自家主人說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王菩薩也很懂,知道這事兒終究是西遊路上的一難,既然他這邊兒處理起來棘手,便順勢指點他們兩個去靈山,讓如來佛祖分辨真假。
 卻不料這假悟空還真就敢上門去,最後被如來佛祖點破了真身,想要逃走的時候,卻被如來佛祖的缽盂罩住,無法脫身。
 而後將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乃是一隻六耳獼猴,大聖忍不住掄起鐵棒,劈頭一下將之打死。
 這便是法海所知的真假美猴王之故事。
 也是這事兒在當年鬧出了不小的風波,畢竟三藏師徒一路西行,雖然艱難險阻不少,但能夠驚動靈山的劫難,也沒有幾處。
 故而在三界之中,還是有所傳揚的,因此法海對於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也略知一二。
 據說自真假美猴王之後,悟空才算是真正歸心,一路上同師父再也沒有生過嫌隙,從此可謂是師徒一心,共赴靈山。
 因而,就導致了三界之中,還有另外一個傳言。
 那就是當年在靈山之中被打死的,並非是六耳獼猴.而是真悟空。
 那缽盂之下的六耳本相,乃是佛祖以神通強行變化,“真悟空”之所以下重手殺之,就是為了滅口以絕後患。
 而諦聽不敢言說,並非是不敢說六耳獼猴的身份,畢竟地府還有地藏王菩薩在,即便是道出對方的跟腳,難道同真悟空聯手,還拿不下一個六耳獼猴?
 根本就是諦聽其實是聽到了靈山要以六耳獼猴取締真悟空的計劃,他怕在這裡戳穿六耳獼猴的身份,反而是壞了靈山的算計,這才找了一個這樣的借口。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六耳獼猴敢上靈山.他並非是對自己的神通有信心,篤定佛祖不能分辨.而是他本身就是靈山的算計,此番出手正是為了賺真悟空入靈山,行李代桃僵之舉,成偷天換日之計。
 當然,這樣的傳言,並沒有得到證實,也沒人敢去證實。
 但不得不說的是,後來的“鬥戰神佛”,確實已經沒有了當年“齊天大聖”的風范,當真是成為了佛門護法。
 甚至他的道場都不在果山,而是設立在了峨嵋山,整日在峨眉山閉關,誦念經文。
 不論事情的真相是什麽,但在如今的這個世界,大聖顯然還是大聖,並沒有因為加入佛門,而喪失了自己的本性;六耳獼猴也能夠正大光明的在三界行走,就是不知道靈山是否滿意這個結果。
 不過這個世界的靈山,同自己那個世界的靈山,還是有著不小的差別。尤其是如來佛祖,與自己所知的佛祖,也有相當的出入。
 並非自己想象中那般沒有人性,否則還不見得能夠容得下自己如此肆意妄為。
 但不論如何,六耳獼猴的生活軌跡,顯然是同其原本的既定路線,發生了巨大偏移的從這一點上來說,當初六耳獼猴弄險,是成功了的。
 這也是心性所為,而似白澤與赤尻馬猴,恐怕就不會有這樣的冒險之舉。
 即便是白澤與赤尻馬猴,他們兩個在藏匿自己之道上,亦有上下十分。
 似白澤都是在三界留下了名號的,當年妖族的十大妖帥,那也是赫赫凶威並非無跡可尋。但赤尻馬猴,才當真是無人知道他的下落,可謂是三界避禍第一名。
 有傳言說當年的淮禍水君無支祁,其實就是赤尻馬猴但其實兩猴並無關聯。
 似乎至今都沒有人見過赤尻馬猴的真身,甚至都沒什麽人知道赤尻馬猴的名號,即便是在人們細數混世四猴的時候,也經常都是在數出另外三隻之後就會在赤尻馬猴這裡卡頓住。
 “就憑他們這兩位的行事風格.”李淳風無奈輕歎了一聲,“貧道其實並不認為在梁山行事的會是他們。”
 八戒點點頭,對李淳風的判斷也表示認同。
 “可若是不是他們兩個那又會是誰呢?”費長房撓撓頭,他在這邊兒聽得頭都有些炸了。
 李淳風與八戒也只能是搖搖頭,表示自己並沒有什麽頭緒。
 如果當真能那麽容易尋到對方的跟腳,費長房也不至於在梁山腳下安營扎寨如此之久,一直按兵不動。
 只能說,對方或許在趨吉避凶一道不如白澤與赤尻馬猴敏感,但在謹慎藏身這方面,並不在白澤與赤尻馬猴之下,是個相當難纏的對手。
 況且在梁山與費長房對峙的,都不是這老妖本身,只是他門下的幾個弟子。
 如果當真是這老妖親自出手的話,恐怕費長房也是凶多吉少。
 而對方之所以對費長房如此忌憚,那顯然也是在畏懼大唐如今的力量,難道他就不怕傷了費長房,卻把薛仁貴引過來?
 等到了那個時候,可就不好收場了。
 戰無不勝的薛仁貴,已經成為了大唐一個對外的招牌,足以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宵小之輩。
 “既然猜不到對方的跟腳.何方入山一探究竟?”說話的是李白,他看向了費長房,道一聲:“將軍可曾派遣斥候入山探查?”
 這時候藍采和開口說話了,“此山險要,易守難攻且處處設哨,明哨與暗哨,交叉掩護,尤其是山中還有一隻萬年樹妖在,其根莖幾乎遍布整個靈山,可以說漫山都是它的耳目就算是我軍之中的精銳斥候,也很難悄無聲息的潛入其中,不被發現。”
 嘶——
 聽到藍采和之言,李白與呂洞賓對視一眼,心說:這還當真是碰到硬茬子了。
 好似個鐵桶一般的梁山,似乎還真就沒有什麽可以下手的破綻。
 “從水路可否能夠進入梁山?”呂洞賓換了一個思路。
 “很難。”藍采和依舊是搖搖頭,“水中亦有大妖存在,我雖善五行遁術,但在水中卻完全奈何不得那水妖。”
 他們在梁山,當然不是毫無作為。
 軍中士卒難以摸入梁山,但精通各種遁術的藍采和,還是能夠與梁山群妖周旋一二的雖然收獲並不算大,但也一步步摸清楚了對方的崗哨設置。
 “唔”八戒聞言沉吟片刻,“如此說來,難道就只剩下強攻一道?”
 李淳風思索片刻,向八戒說道:“不如明日禪師與貧道一同上山,且去會會這梁山群妖,親眼見識一下這梁山究竟是一處怎樣之所在。”
 “善。”
 八戒正有此意。
 李淳風與八戒,可都不是什麽善茬。
 前者是作為李世民的護法,跟著李世民在北俱蘆洲四處“拜訪”大妖,挑戰凶獸;後者在西行路上,也見過了不少難纏的妖精這梁山的大妖,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有些棘手,但還不至於讓他們望而卻步。
 唯一有些忌憚的是,如今這梁山是在大唐境內就不能似在外地那般行事無忌,得預防逃走了妖魔,危及到周邊的百姓。
 翌日。
 李淳風與八戒,連帶著呂洞賓與李白二人,一同就往梁山上去。
 他們也不走小路,就尋著大道上山,想要看看梁山中的妖魔,會有怎樣的應對之法.畢竟他們的硬實力擺在這裡,不怕對方不出招,就怕對方不接招。
 而且,如果能夠趁著對方不知道自己等人的底細,能夠趁機一舉攻破梁山,那也算是省下了大力氣。
 但很顯然梁山之中的妖魔,絕非是以往見過的那些烏合之眾。
 就從紀律性上來講,就要比八戒在西行路上見過的絕大多數妖魔要強出數倍,恐怕能相提並論的.也就是牛魔王與獅駝嶺三妖的精銳小妖們了。
 也僅限於精銳小妖,畢竟更多的小妖,也還是良莠不齊的。
 但梁山這裡的小妖不一樣,即便是在八戒與李淳風看來,也讓人十分棘手究竟是哪裡來的妖精,又有怎樣的企圖,竟然會在梁山練出這樣一山的妖兵來?
 要知道妖族雖然是強者為尊,但服從性上,是有些先天不足的,尤其是比人族來說,那更是相差甚遠。想要練出這樣一支令行禁止的妖兵,不費些功夫,可沒那麽容易做到。
 而此前,這梁山妖王在三界之中竟無甚名號,若非大野澤水神一事暴露出來,恐怕大唐都不知道在自己的國境之內,還藏有這樣一支妖兵。
 這也算是為李淳風敲響了警鍾。
 他決定在梁山之事解決之後,就聯合袁天罡與薛仁貴,對大唐境內的那些險山,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徹底排查,否則這都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如果大唐一直強盛下去,它們當然不敢妄動可一旦大唐露出破綻.很有可能就因此遭受重創。
 往往最大的傷害,都是來自於內部。
 這一點從古至今已經有非常多的例子擺在眼前,不得不讓李淳風重視起來。
 眼下大唐這一駕馬車,正要馳騁於廣闊的三界,李淳風作為大唐的臣子,李世民的護道者,有責任防患於未然,提前將這些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
 即便是有些髒活累活他做不來,但也還可以告知給袁天罡與薛仁貴不是。(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