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706章 貧僧正有此意;先照顧好你的兵
最新網址:

見他們幾個如此配合,李淳風等人便也沒有施展搜魂術,便直接讓他們開始交待問題。

為了以防萬一,這師兄弟四個是分開審訊的,讓他們沒有串供的空間。

他們四個也很懂,在描述完師父的相貌,並且由李白畫出畫像之後,面對問詢那基本上都是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倒不是他們非要背刺他們的師父,而是他們的師父,先將他們當成了棄子放棄.既然師父不仁,那就不要怪他們不義了。

也是他們在梁山並不算是為非作歹的妖精,那些偷著吃人害人的妖精,他們雖然一清二楚,但也是因為他們天生對人族生命的漠視,導致他們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一個縱容之罪是跑不了的。

至於最終會受到怎樣的處罰,也會由大唐的刑部來親自負責定罪。

而最終將他們四個人的口供拿到一處對照的時候,除了一些小細節或許一些不重要的記憶偏差之外,大體上基本一致,四份口供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出入。

四份畫像擺在眾人面前,說來也是奇怪.明明畫像之中都是同一個人的相貌,但神情卻並不相同。

老大那一份兒,師父便始終一副嚴肅的神情,氣勢凌然,十分威嚴;

而老二眼中的師父,雖然不似大師兄那般嚴厲,但卻有一種令人難以親近的冷漠;

根據老三描述畫出來的畫像,臉上則已經能夠看到一些笑意,但更多的還是淡然之色,倒像是個不拘於物的世外高人;

最後是老四的那一副,眾人甚至從畫像上看到了慈祥和藹的神態。

可見這位梁山老妖,對他們的四個弟子態度分明,並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啊。

有了相貌,再想要找人,就不是之前的兩眼一抹黑了。

何況李白還根據這四張畫像各自的特點,以及共通之處,加以柔和,重新畫出了一張畫像.連同師兄弟四個的畫像,分別送到了袁天罡與六耳獼猴的手中。

雖然是有了畫像圖,但想要在諾大的三界之中尋一個人出來,顯然也沒有那麽容易。

專業的事情,現在就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的。

當然,也不見得這些畫像之中,就是梁山老妖真實的相貌,一些個變化之術,其實對於那些法力高深的妖精來說,也並不算難即便不會正統的變化之法,障眼法總歸還是能學到的。

“老巢都被一鍋端了,這梁山老妖依舊沒有露面的打算.看來,他是打定主意藏到底了。”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即便是李淳風也很難有什麽作為。

不過這一趟過來,也並非沒有收獲。

這梁山大陣便是最大的驚喜,只等李淳風消化完畢之後,便能夠運用在大唐軍隊之中.以及作為各大重要城池,與邊陲軍鎮的護城陣法。

而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李淳風忽然覺著事情有些不太對勁這一路上,對方就好似故意牽引著自己一樣,將自己一步步引到梁山來,而後明明守著一座大陣,卻並沒有發揮此陣的威力,就像是故意將這陣法送到自己面前,讓自己解析一樣。

如果說旁門左道的雜學,自己確實不如袁天罡精通的多.但在陣法一道上,袁天罡是遠不如自己的,不良人在大唐許多隱蔽據點,都是李淳風出的陣圖。

之所以沒有親自去布陣,也是因為袁天罡要對李淳風留一手,既然是隱蔽據點,當然不能輕易透露出去,即便是對李淳風,也得保密。

李淳風知道袁天罡別扭性格,當然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跟他糾纏計較,否則還不知道要多生出多少波折來.很顯然,對於李淳風來說,應付袁天罡也是個麻煩事。

其實不止是袁天罡,若說陣法之道,便是放眼整個大唐,也沒人敢說他的造詣在李淳風之上即便是在終南山之中修行的雲中子,也不行。

不過雲中子是以福德金仙的名號而聞名於三界,除此之外,他還是三界公認的煉器大師在陣法一道上的水準,恐怕還真比不過得到老君真傳的李淳風。

但凡大唐之中,換一個人來梁山.恐怕都要浪費了這一山的精華。

一時間,李淳風都不知道究竟是適逢其會,還是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家的算計之中。

長安城大慈恩寺中。

原本外放出神識,是要護著張果老周全的法海,忽然身形一動.離開了大雁塔,去到了李世民的城外行宮之中。

“哎呀!”

看著突兀出現的三藏聖佛,李世民也嚇了一跳,“禦弟怎麽忽然到朕這裡來了?”

“長安邊界出現了一隊玄甲鐵騎.如果貧僧沒有猜錯,應當就是在洛陽城外失蹤的那一隊騎兵,大野澤水神.也在其中。”

“嗯?”李世民當然不是在質疑三藏聖佛的判斷,他只是有些想不清楚對方如此大費周章是為了什麽。

李世民當然不會認為是這一隊玄甲鐵騎自己逃脫了對方的控制他們能夠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長安外圍,基本上就證明了,大唐在梁山那邊兒的動向,也都在對方的視線之內。

否則,事情怎麽會那麽巧。

這邊兒李世民才得到來自梁山的軍報,轉頭禦弟就感知到了這一隊玄甲鐵騎的出現,若說這其中沒有人為的算計.李世民是萬萬不肯相信的。

這個時候,李世民也暫時將自己手頭上別的事情擱置一旁,看向了三藏聖佛,“朕欲親自前往一探究竟,禦弟可要同去?”

“貧僧正有此意。”

“請。”

“請——!”

李世民與三藏法師出了行宮,兩人禦空而行,直接飛到了長安邊界處.在一處山谷之中,尋到了這一隊玄甲鐵騎,以及那個引動了不小風波的大野澤水神。

唰——

見有人禦空而來,且落在他們的面前,玄甲鐵騎第一反應當然就是戒備,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列陣。

而當他們看清楚來人的面容之後,便齊齊半跪下去,以軍禮相見,“拜見陛下。”

隨後又道:“拜見聖佛。”

“平身吧。”

李世民一揮手,這些玄甲鐵騎便順勢起身。

大唐是經歷過人格覺醒的帝國,可不是什麽仙佛在大唐,都能夠受到禮拜的.這一隊玄甲鐵騎拜見三藏聖佛,其實也並非是他身為三界聖佛的緣故,拜的其實是他“禦弟”的身份。

三藏法師在大唐,一向都是在“禦弟”這個身份,排在最前面的.在大唐也一向都是享受王爺的待遇,更甚者.三藏法師的身份地位,也僅僅只在李世民一人之下。

大唐的王爺其實很多,其根本原因就是,當年的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殺太子李建成,逼迫父王李淵退位.而成為太上皇的李淵,因為這件事情同李世民之間產生了一條非常深的隔閡.而他的報復手段,就是給李世民生更多的弟弟。

似乎在說,你不是喜歡殺兄弟麽,老子給你多生點兒看你能不能殺得完。

甚至於說李淵內心深處也想要見到,李世民被他的弟弟們挑戰的那一天。

只是李世民畢竟是“千古一帝”,就連當年的太子李建成都不是他的對手,就憑這些個不成器的弟弟,也很難對他造成一丁點兒的威脅。

而事實上,這些弟弟們不僅不願意同自己的皇兄為敵,反而是向皇兄討好,期望能夠得到皇兄的賞識與重用。

或者說這才應該正常的現象。

只是這些兄弟之中,可堪大用的實在是不多.以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有才乾的當然不會閑置了他們,即便他們都是平庸之輩,李世民也不會虧待了他們,只要不造反,一輩子的榮華富貴還是能夠有保障的。

兄弟們如此,兒子們也是一樣。

只是因為當年自己的行為,導致當年兒子們對這個皇位,都難免會生出一些想法來不過現在皇位已經是由李治繼位,原太子李承乾拜在了李淳風門下,成為了人教弟子,未來的八仙之一青雀也離開了長安,拜在麒麟山獬豸洞金光仙門下.

除了他們兩個之外,其余幾個兒子,也都是能者上位,成為了李治掌控大唐的得力助手,其中尤以吳王李恪為重,如今在民間,甚至還有一個“賢王”的名聲的。

不過吳王李恪的才乾,那是毋庸置疑的。

就連李世明自己都常說:吳王恪英果類我。

若非吳王李恪的母親楊妃乃是前朝皇帝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恐怕即便他不是嫡出,恐怕也未嘗不可染指帝位如果他是長孫皇后所出,那基本上就沒李泰與李治什麽事兒了。

只可惜,造化弄人。

但不論是李世民的兄弟,還是李世民的兒子,即便是那些有才乾,且在朝廷之中得到重用的實權王爺,在見到三藏聖佛的時候,還得是恭恭敬敬的行禮。

私下裡甚至還有一個傳言,說之所以最終是李治繼位,那正是因為李治與三藏聖佛的關系最好,他是得到了三藏聖佛的支持,最終才使得李世民下定了決心,將皇位交給他。

當然,這也不能說全無關系。

如果當年李治沒有得到禦弟的認可,這皇位.李世民還真就不敢交給他。

李世民當然知道禦弟其實根本無心朝政,他選定的繼承人,只要不去主動挑釁禦弟,那麽禦弟當然也不會刻意針對.所以,怕就怕選了一個不知道斤兩的,如果仗著自己是皇帝,就為所欲為,那才是取死之道。

天佑大唐。

並沒有出現李世民所擔心的事情,這也讓李世民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也正是沒有了後顧之憂,李世民當年才敢去閉關突破,最終在北俱蘆洲度過了天子死劫,成功為自己掙來了最少二百年的壽元。

這二百年的壽元,或許對於神仙們來說,那就是閉個關的事兒,轉眼即逝.但對於凡間的人族來說,那能乾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雖然李世民也很想要知道他們失蹤的這些時日裡,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但他並沒有在這山谷之中直接詢問,讓玄甲騎士們起身之後,李世民先是下令列隊,然後掃視眾人,見他們身上都沒有什麽損傷之後,這才下令道:“有什麽話,咱們回去再去。”

至於大野澤水神,李世民並沒有多看對方一眼.法海見狀,便主動承擔起了押送犯人的責任。

在回長安的路上,法海也在用神識在大野澤水神以及這些玄甲鐵騎們的身上暗暗探查, 但也並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收獲

他們就好似忽然憑空出現在這山谷之中,同此前在洛陽城外失蹤之後相似,前後都沒有什麽可探查的蹤跡。

有意思。

原本法海對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什麽興趣,可現在.無疑是引起了他的關注。

在回城的路上,法海也在觀察這些士卒的神態.多是強自鎮靜,實則內心之中恐慌不已,由此可見他們應該是知道一些事情的,並且也在為自己的未來而擔憂。

長安城外的行宮之中。

已經接到了消息的薛仁貴,正在行宮外迎接等候。

“臣薛仁貴,拜.”

“免了。”李世民也不等他將禮行滿,便直接出手打斷,“先照顧好你的兵。”

薛仁貴向陛下投去了一個感激的目光,然後將這一隊士卒連人帶馬,全都帶到了行宮後的演武場。

至於大野澤水神,李世民當然要好好的親自招待它一番.一個前朝的野神而已,竟然險些害了他一隊玄甲鐵騎.李世民也沒打算善罷甘休。

破山伐廟這種事情,自始皇帝之後,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基本上都會來一遍.並且會將那些在戰場上犧牲了的臣子,敕封為本朝的香火神靈,作為替代。

大唐開國之後,內憂外患不斷,便也一直沒有著手處理這件事情.也就是近些年,才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清剿活動,屬於是將山間的妖邪與失去了法統的野神,一鍋端的局面。

大野澤水神的事情李世民會認為是那些“野神”們,不甘心就這樣被清剿,而做出的示警行為。(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