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709章 道友為何不返回師門呢?布陣者另有其人?
最新網址:

李世民想要見黑袍人,但黑袍人一定不想見到李世民,否則他也根本無需出手,只需要放任梁山老妖,殺了大野澤水神與這一隊玄甲鐵騎滅口,自然就會引動李世民的怒火。

別看他們現在藏得深,但如果大唐當真放開了搜索他們的行蹤,還真不一定就能藏得住,遲早有暴露的一天。

梁山老妖害怕大野澤水神暴露了自己的存在,故而出手滅口.而黑衣人生怕被梁山老妖的不靠譜行為而波及,故而在千鈞一發之際,阻止了梁山老妖下殺手。

而事實也證明,滅口並非是最佳的選擇。

大唐在第一時間就派出了李淳風、呂洞賓以及李白,這三位強大的修士,在搜尋他們的行跡。

梁山老妖雖然自負神通非凡,但還沒把握同時應付這三位,李淳風乃是人教代言人,老君親傳弟子其神通道法,可謂是神妙莫測。

而呂洞賓與李白,且不說他們的前世身份,即便是他們兩個如今的轉世身,也絕不能小覷。

一個是大唐學宮的首席,火雲洞下凡的曾子的得意門生;一個是截教代掌教無當聖母的親傳弟子,並且在此之前便已經被青萍劍選中青萍劍,乃是截教聖人通天教主的佩劍,所謂神劍有靈,況且這梁山老妖一身的上清道法,不論是他是不是截教弟子,但凡是當真撞見了李白,那才是自投羅網。

如果他是截教弟子,少不了要被清理門戶如果不是截教弟子,還解釋不清自己的上清道法,那也絕對不能擅了。

除了這些隱患之外,他的梁山老巢已經被一鍋端了.而且他那些弟子的動向,也全在黑袍人的預料之中,果然是為了保全性命,而向大唐投降。

雖然待遇比不上最開始向大唐投誠的那一批,很有可能還有一些牢獄之災.但比一命嗚呼來說,顯然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話是如此,可梁山老妖心中還是有些不滿的。

一處隱蔽的洞府之中,梁山老妖與黑袍人正對視而坐,不過他們兩個都穿著黑袍,且還有帽子遮蓋,其實並不能看到對方的面容與神情。

不過梁山老妖的一對兒牛角,還是頗為明顯。

“一切都在道友的預料之中。”梁山老妖抬頭向著黑袍人看了過去,但因為這兩件黑袍,並非是凡品,其實乃是兩件靈寶,正有隔絕氣息之妙用,才能躲避六耳獼猴與諦聽甚至是哮天犬的探查。

此番他們對視而不能見對方真容,其實也是這兩件黑袍的功效。

“可如今丟了梁山基業我又當如何自處呢?”梁山老妖心有不甘,“我的那些弟子能投大唐,但我卻不能投看來往後,也只能是在三界之中流浪了。”

黑袍人摸著下巴說道:“道友為何不返回師門呢?”

梁山老妖並不說話,他只是輕瞥了黑袍人一眼,便將這個問題忽略掉。

明知故問。

梁山老妖當然知道黑袍人的身份,且他也不認為對方不知道自己的來歷.如果現在執掌金鼇島的是大師兄,哪怕是大師姐.他也敢回去。

可偏偏是無當師姐,他當年在島上的時候,便同這位師姐最是生疏.一身冷峻的氣質,實在是讓同門的師弟們難以親近。

不久之前,為了迎李白上島,而金鼇島重開的時候,梁山老妖也是遠遠去看了一眼的但看到那些在東海岸上等著的同門,沒一個人能重歸金鼇島的,他當然也就熄了這個心思。

自無當師姐執掌金鼇島以來,能夠重歸師門的,其實寥寥無幾,除了金箍仙之外,也就是被金箍仙帶來的長耳定光仙了。

而金箍仙能上島,也完全是因為他帶著“長耳定光仙”這個上門禮,否則無當聖母也不見得就給他開門放行。

但最終的結果是金箍仙不僅上了道,還將自己那三個不成器的弟子,也一同帶上了金鼇島.雖然他們的天賦並不算一流,但其中的一位羊力大仙,硬生生憑借自己的真性情,獲得了無當聖母的賞識。

這些事情,島外的人當然不清楚。

“眼下.其實還有一個機會。”黑袍人向著梁山老妖說道,“如今正值八仙之劫,如果道友能夠在這其中,有所作為的話或許另有出路。”

黑袍人伸手往上指了指。

梁山老妖先是沉吟片刻而後才好奇的詢問道,“道友所言莫非是天庭?”

“正是。”黑袍人點點頭,“以道友的身份,其實大可不必在三界之中隱姓埋名.那西方佛境,顯然也不在道友的考量之內,否則也不至於隱居於梁山之中若是能夠在天庭之中謀個一官半職.”

梁山老妖陷入了沉思之中,投靠天庭這件事情他之前還當真沒有考量過,可現在聽黑袍人提起,便覺著此事未嘗不可。

“道友為什麽說自己不能投靠大唐呢?”黑袍人雖然知道梁山老妖的真身,但對於這一點還心存一些的疑惑的,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將來大唐在三界的地位,恐怕都不會在天庭之下。

如今的大唐,看似興隆,但其實還有著足夠的上升空間,如果能在這個時候加入到大唐的陣營之中,那麽未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黑袍人之所以找到梁山老妖,並且為他出謀畫策,在梁山布下大陣.就是為了有一天,在梁山基業興隆之時,引來大唐的矚目.最好是能夠讓大唐意識到他們梁山的力量,讓大唐來招安他們而並非是他們上趕著去投靠大唐。

但.黑袍人的計劃還沒有開始,便已經破滅了。

黑袍人也沒有想到,大唐軍隊的發展,竟然也如此之迅猛.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士卒們便已經擁有了同妖魔拚殺的強大的武力。

就說大唐玄甲鐵騎的戰鬥力,甚至不在一些精銳天兵天將之下,玉帝見了都得眼饞。

再加上自己只是一個沒注意,先是大野澤水神被費長房與藍采和聯手拿下,隨後便是梁山老妖擅自出手直接引來了李淳風。

按照黑袍人的想法,如果只是一個費長房的話,完全能夠憑借對方的軍隊,以整個梁山作為舞台,向李世民展現一下現如今梁山妖群的風貌。

黑袍人認為李世民絕對有這樣的魄力下達招安令,並且成立大唐第一支妖族軍隊。

但黑袍人這邊兒計劃還沒做完,梁山老妖便親自跑去拆台,但他的行為本身,又是害怕他的存在被大唐發現那麽問題來了,他究竟在害怕什麽?

“難道你吃過人了?”黑袍人正在思索之際,腦子裡忽然冒出了這樣一個想法。

“怎麽可能。”梁山老妖十分堅決的搖搖頭,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吃過人,但是.“我傷過人命,若是投靠大唐,以我的身份,難免要見到三藏聖佛.到時候他若是要以佛焰煉心,我是入還是不入?”

原來是因為這件事,黑袍人聽了對方的擔憂之後,開解道:“三藏聖佛又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之人,你只要講清楚你傷人的前因後果.只要這事兒你沒錯,想來他也不至於用大日佛焰燒你。”

黑袍人見對方還不言語,便小聲問了一句,“不會.你是無故傷人的吧?那你確實不能投靠大唐。”

梁山老妖急忙說道:“我怎麽可能無故傷人可事情已經過了幾百年,單憑我一張嘴,如何能說的清楚?”

這.

“而三藏聖佛的大日佛焰,則能辨別我口中言語之真偽”梁山老妖見黑袍人也陷入沉默之中,便接著說道,“但我聽聞.但凡是被大日佛焰燒過,除非是堅持到最後.否則,都少不了一個真靈散於三界的下場。”

別說是梁山老妖了,就是黑袍人在聽到大日佛焰的時候,也是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可以說,三界之中聽聞大日佛焰的名號,還能鎮定自若的,也是實在是沒有幾個。

玉帝都曾經想要用此法來試群臣但最後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靈山的諸佛與菩薩們,當年已經受過了大聖雷音的折磨,法海便也沒有邀請他們都來大日佛焰之中走一遭,也算是逃過了一劫。

因為沒有親身體驗過大日佛焰,故而黑袍人也沒有立場來勸梁山老妖繼續投靠大唐反正依憑梁山來展現自己能力的計劃,已經胎死腹中.倒不如送這位道友上天庭叭。

至於自己,黑袍人還是更加傾向於留在人間的至於投靠大唐的契機,那就得再尋了。

大唐行宮之中。

“禦弟是說,那梁山的大陣,並非是梁山老妖所布,而是那神秘黑袍人的手筆?”

“正是,布陣之人並非是梁山老妖。”法海向著李世民說道,“據大野澤水神所言,是他親眼看到,在梁山水泊之中布陣的是黑袍人梁山老妖雖然也在,但全程並沒有出手。”

“而且大野澤水神還聽到梁山老妖說過一句話你們的布陣之法,確實有獨到之處,其精妙絕不在金鼇島之下,只可惜.如今三界之中,還懂得這一套的恐怕也就只有寥寥數位了吧?”

“哦?有意思。”李世民對這兩位的身份,是愈發感興趣了,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他們兩位,看一看他們的廬山真面目,“禦弟認為.他們是何方神聖?”

“身份線索,還是太少了些並不容易推斷。”法海略微沉吟了幾個呼吸,這才開口說道,“你梁山老妖大概率就是金鼇島的門人.而另一位黑袍人,或許能夠從對方精通陣法與符咒這方面入手探查.而在那梁山陣法之上,恐怕就要等李道長回來之後,才能知道更具體的線索了。”

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大殿之外,這就傳來了一位太監的聲音,“陛下,李淳風李道長回來了,正在宮門外候著。”

“快,請李愛卿入內!”

“臣李淳風,拜見陛下。”

“愛卿免禮。”

因為當年在北俱蘆洲中一同歷練的緣故,故而李世民與李淳風之間的關系,還是相當親厚的.李世民也是親自下殿去迎接李淳風,可見對李淳風的寵信。

不論這是真情實意,還是帝王心術.總之能夠享受這般恩遇的臣子,也不枉這一遭君臣之義了。

只是李淳風的身份畢竟特殊,再加上他性情如此,李世民的行為還不至於讓他受寵若驚, 君臣兩個客套了一番之後,李世民請了李淳風入座。

“此去洛陽查案,梁山破陣辛苦愛卿了。”

“此乃臣分內之事。”李淳風連忙向著李世民拱手說道,“只可惜,此番並沒有抓住真凶即便是破了梁山,但那隱藏在背後的罪魁禍首,卻始終沒有露面臣無能,不將賊人抓捕歸案。”

“此事無妨。”李世民擺擺手,接著說道,“你剛到長安,可能還不知道.那大野澤水神與一隊玄甲騎兵,並沒有性命之危他們雖然此前失蹤了一些時日,但是被人刻意隱藏的行蹤.”

隨後,李世民便將這件事情向李淳風親自講述了一遍,讓雙方的情報能夠統一。

李淳風在行宮之外,其實也是隱隱感應到了一些東西的,但沒想到事情竟然會以這樣的方向來發展,不得不說還是出乎了李淳風的預料的。

不過在聽陛下說到陣法這邊兒的時候,李淳風還真有些發現。

“陛下.那梁山大陣,臣是經過認真拆解的,確實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說來聽聽。”

關於此次行動的報告,雖然已經先一步發送到了李世民的傳訊玉符之上,但文字上記載的內容畢竟有限,更多的詳細內容,還是要當面稟報。

“臣原本以為,能夠在梁山之中布下如此大陣的,三界之中便只有金鼇島出身的修士.但在拆解的過程中才發現,這梁山大陣的布陣手法,卻同金鼇島一脈並不相同.是另外這一種體系.臣此前還奇怪這是怎麽一回事,如今聽到布陣者另有其人,這才想通其中的關竅。”(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