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557章 我可是0年難得1遇的練武奇才;臣懷疑是陛…
說是要看看自己親手打下來的江山,而且就只有他跟李淳風兩個人,自然也算是微服私訪。

 他們這一路自長安出發,一路向東而行,過了並州,如今是到了幽州。

 並州是他們李家的龍興之地,雖然如今定都在長安,但對於晉陽的發展,也並沒有懈怠。

 況且並州往上,便是北疆自古以來也是胡人犯邊之所在。

 並州如此,幽州也是如此。

 只不過如今突厥被滅,整個南瞻部洲的都在大唐的掌控之下,當年的草原雄鷹,如今在李唐的鐵騎之下,也都變得愈發能歌善舞。

 疆域大了,掌控起來自然就沒有那麽容易。

 人管人,即便是制度再先進,也少不了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些,本也都在李世民與朝廷的預計之中。

 只要那些地方官員做的不是太過分,能夠守境安民,朝廷也向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亦或者,只要是私下做的那些事情掩藏的好,不要爆出雷來朝廷也很難會主動過問。

 即便是李世民讓李君羨發展了一批內衛,在整個大唐撒下了一張龐大的監察網絡,但也總有鞭長莫及之處。

 可如今李世民親自到各地探查,很多問題便清清楚楚的暴露在他的眼前.原以為自己是在死劫到來之前,親眼看看這盛世河山.但此刻卻發現這大唐跟自己想象中,並不一樣。

 就李世民親眼所見,這幽州的百姓與大唐京畿附近的百姓,分明就是過得堪稱天壤之別的兩種的生活。

 最起碼在京畿附近,還沒有宗族敢把軍屬的田地奪去強佔了的事情發生。

 “聽你們的口音,可不是我們本地人”那精壯的少年郎半坐在地上,一手撐著地,看向李世民:“在我們這兒,就算是府衙的老爺們,也沒有說官話的。”

 官話的推行,本也是李世民定下一項基本國策。

 中華地大物博,各地風俗文化皆不同,不少山區之地甚至還有“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的現象。

 這也是李世民為什麽要在全國各地開辦官學,推行科舉的原因之一當年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李世民做的便是盡量讓話同音。

 其實早在秦時,朝廷便有規定,不論是何處任職,即便是地方的官員,也必須使用官話方言只能在私下裡使用。

 故而秦時以後的歷朝歷代,也都依舊將漢語府語作為官話來使用,只是未曾向民間多做推廣。

 為了打破門閥對士族的壟斷,李世民希望大唐治下有更多人的讀書人,那麽辦官學,推官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而其附加的作用便是,在保留各地方言的基礎上再來推行官話,便讓大唐子民各地交流起來更加便捷。

 主要也是官話的推行並沒有什麽阻力,改變也不在於一時,潛移默化之中,便自然而然的完成更迭。就好比如今,官話推行已經頗見成效了即便是不見得人人會說,但大唐子民基本上也都能聽得懂。

 不過話是這樣說,官員們在京城自然不會操著一口方言面聖,但是到了地方上,除非是真不會說當地的方言,亦或是在重要的正式場合上發言,其實也很少說官話。

 這也都不是什麽問題,李世民自己被惹急了,也會罵幾聲隴西話亦或是太原話。

 官員們尚且如此,百姓們就更不必說了,還是說自家土話更舒坦。

 這其中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那就是李世民還是將目光,更多的集中在了那些寒門學子的身上。

 似尋常的百姓之家,哪有什麽讀書的機會?

 這也是李世民這一次真正腳踏實地的走過了許多地方之後的切實感受。

 正如眼前這幾個“混小子”,即便是自己見他們遊手好閑,數落他們的時候,竟也是問他們為什麽不去種地,而不是問他們為什麽不去讀書。

 可李世民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問.因為若是沒有相對殷實一些的家底,又有什麽底氣去讀書呢?

 李世民也給了李淳風一個眼神,李淳風當即便明白了陛下意思,稍點了點頭,便往村裡去。

 等李淳風離開之後,李世民才對眼前這混小子說道:“你猜的沒錯,我們確實是從長安來的.算你小子有幾分眼力。”

 “果然是長安來的聽聞長安出了一位聖佛,喚作三藏法師你見過他麽?”少年好奇問道。

 “自然是見過,還經常見。”

 “呵”少年一撇嘴,“一大把年紀了,說胡話也不眨眼。”

 李世民呵呵一笑,“你也知道三藏法師?”

 “那是自然。”少年一揚眉,道一聲:“若非我等皆是家中獨子,否則定要前往長安,拜在三藏法師門下。”

 “哈哈哈。”李世民忍不住笑道:“整個長安城中,想要拜三藏聖佛為師的人不知幾何,但就連那些皇子以及衙內們都拜而無門,怎麽可能輪得上你們?”

 “我們可聽說了,三藏法師首收徒看的是品行、悟性與根骨,跟家室可沒半點關系。”少年握緊了拳頭,十分自信道:“我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

 “可你連我這個六十歲的老頭子都不是對手。”李世民難得起了童心,竟還同這少年打起嘴仗來了。“還膽敢口出狂言,說自己是什麽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

 少年一時語頓。

 “你叫什麽?”李世民問他的名字。

 “我叫盧從陽。”少年向李世民說道:“同輩排行十三,故而大家都喚我十三郎。”

 “盧。”李世民聽後若有所思,幽州盧氏也算是當地大姓了。

 不多時,李淳風也回來了。

 “老爺,都打聽清楚了。”李淳風也沒避著這幫小子,就當著他們的面向李世民說道,“此地是范陽盧氏一個分支的一個小宗,當年少族長領著同輩共三十余男丁參軍,北擊突厥.能得凱旋者,不足一掌之數.如今官職最高的叫做盧建功,目前在松漠都督府做遊擊將軍。其余三人,也都各在軍中任職,家眷都帶在身邊,不在村裡。”

 “他們的少族長也死在了征剿突厥的一次戰鬥之中。”

 李淳風還又補充了一句。

 “知道了。”李世民點點頭,而後向著盧從陽問道:“小時候沒地,如今長大成人了,族裡怎麽也沒把地還給你們?”

 “具體情況是如何,我們也不清楚.只知道等我們稍大一些的時候,娘親是去向族裡要過地的,但族老們說我們的地早就已經抵押給族裡了,以此來換取族裡對我們的濟養。”

 李淳風眉頭一皺,道:“可你剛才不是說,是你們年紀小,再加上母親要照顧你們,無余力種田,這才.”

 盧從陽一擺手,“母親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但族長那裡卻白紙黑字寫得清楚確實是用我們的地,換取族中的濟養,其上還有母親的簽字畫押母親不認,便去尋官府結果官府連我們的田契都收了。”

 或許李淳風聽到這裡,驚訝之余還會有些憤恨但李世民此刻卻仿佛早有所料,並沒有因為盧從陽而感到有什麽意外之處。

 他是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但對於民間的事情,也絕非一無所知。

 畢竟他李家本就是門閥出身,這些巧取豪奪的手段,其實對於他來說並不陌生。

 他們家當年難道就沒有做過這等土地兼並之事?

 即便是不經他李世民的手,但李家也絕對不能置身事外甚至他們這些門閥大族做事,遠比這此處盧氏族老狠辣。

 最簡單的一點來說.還留著他們這七八個小子的性命,那就是最大的禍患。

 殺人滅口,永絕後患,才是門閥大族們的常用手段。

 正因為知道門閥大族的狠辣之處,故而李世民才不斷的扶植寒門學子,在朝堂上之上,也是盡可能的打壓那些名門望族,但成效也十分有限。

 畢竟在那些寒門學子真正成長起來之前,還得需要他們這些人來治理國家。

 “只有一身腱子肉,終究是不行的。”李世民拍了拍盧從陽的肩膀,多說了一句:“以後不妨也讀讀書,以後再有簽約畫押時,也能看懂上面寫得是什麽。”

 也不等盧從陽說話,李世民對李淳風說道:“走吧。”

 然後就起身離去。

 李淳風稍愣了愣,連忙跟在後面,他以為李世民是會出手的但沒想到李世民連村子都沒進,這就扭頭要走了。

 看著李世民與李淳風離去的背影,盧從陽也是嘴裡嘟囔了兩句,這才從地上站起來,順勢拍了拍身上的灰。

 “十三哥他們倆究竟是什麽人啊?”

 “摸不清楚。”盧從陽先是搖搖頭,而後說道:“看樣子他們原本可能是朝廷裡的官兒。”

 “原本?”

 “昂。”盧從陽點點頭,“不過現在看起來,不是告老,就是被貶起初我還以為是遇上了微服私訪的欽差大臣呢,果然話本跟那些說書人講的故事,也不是咱們能碰上的。”

 “話又說回來了。”盧從陽一攤手,“即便是他真是欽差,還把地給咱們要回來了你們會種地麽?能種好麽?還能下地麽?”

 一眾兒郎頓時哈哈大笑,紛紛搖頭。

 “這不就得了。”盧從陽嘿嘿一笑,“種地哪有咱們兄弟快活?聽聞滄州那邊有一個逃犯近期會路過咱們地界,你們把招子都放亮些,抓了這孫子,取了賞金,孝敬老娘。”

 “放心吧到嘴裡的鴨子,定不能讓他們飛走。”

 村子外。

 “陛下,您似乎並沒有為他們出頭的打算。”李淳風終究是沒忍住。

 “就看他們龍精虎猛的樣子,也不用我為他們出頭。”李世民擺擺手,道:“不過一會兒你去縣衙一趟,看看當年是何人負責審理此案,如今在何處任職.做好記錄,蓋上朕的信印,送到吏部。”

 “是。”

 李淳風答應一聲,這就要走。

 “等等。”李世民又將他叫住,稍微停頓了片刻,才道:“把卷宗取來,朕先看看。”

 這些事情,自然難不住李淳風。

 而等李淳風離開之後,李世民這才看向一處角落,故意打趣道:“什麽時候一向光明磊落的魏卿,也往這等陰暗之處躲避了?”

 認真來說,如今的李世民也不算是凡夫俗子了,他的一身人族血脈之力,即便是比不上薛仁貴與王玄策,但放眼整個人族,那也是鮮有人能及的。

 故而神妙自顯,在魏徵到來時,他第一時間便有所感應。

 “臣魏徵,拜見陛下。”

 即便現在是陰神,但魏徵在見到李世民的時候,還是以人間臣子之禮拜見,他們君臣之間的感情,也算是頗為複雜了。

 可謂是互相成全。

 其實魏徵知道,當年因為自己的直諫,陛下不止一次的想要斬了自己。

 但陛下每次都能忍住.不論其中究竟是什麽緣由,哪怕是為了“作秀”,這也不是所有帝王都能做到的。

 權力會使人的欲望愈發膨脹,作為天子的陛下,能夠如此克制,已然是明君典范了。

 世人常說,陛下是因為當年玄武門之變,“殺兄奪位,逼父退位”,定然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濃墨,他想要挽回自己的名聲,便只能逼著自己做一個明君,盡自己全力向世人證明, 他確實有這個能力,當好這個皇帝。

 但魏徵認為.這未免也太小瞧這位“天可汗”了。

 若非他自己內心深處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僅僅靠這個是絕對不會擁有今天這個成就的。

 “愛卿免禮。”李世民上前兩步,沒讓魏徵完全拜下去,“聽聞愛卿入地府之後,得酆都大帝看中,被點為掌管賞善司的大判官.”

 “臣到是覺著,不如讓臣趕緊利落的去轉世好。”魏徵似乎還有些不滿意:“陛下是知道的,臣在人間辛苦操勞了一輩子,本以為這死了,能夠一了百了.沒想到去了地府都不得安生。”

 “臣甚至懷疑是陛下蓄意報復。”

 “此言從而說起啊?”李世民有些摸不著頭腦。

 “陛下是紫微大帝化身,陰司酆都大帝也是紫微大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