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452章 冤有頭,債有主;聖佛
最新網址: 三藏師徒“大鬧靈山”之事,也就是在神佛之中傳揚了出去,於人間其實也並沒有什麽掀起什麽太大的波瀾。

 最起碼他們師徒自靈山下來,此番前往寇府做客時,當地的百姓還沒有收到風聲。

 法海是信人,說好了取經之後要來做客,並且還要多留幾日,自然不會食言。

 況且“唯識宗”初立,雖然根基是在大唐長安,但也未嘗不可在西洲立足想必靈山的各大佛宗也不會在暗中耍手段,限制“唯識宗”傳教發展。

 畢竟若是將三藏法師逼迫太緊了,他們也怕這蠻僧耍個回馬槍,乾脆從了如來佛祖,當真做這個靈山之主到那時,豈非更加得不償失?

 其實聽過三藏講佛的靈山眾僧也很清楚,唯識宗的佛法,並不太適合尋常大眾,更加適合走高端精英的路線,故而.他們對於“唯識宗”也並不會太過於擔心,甚至不將其當做是爭奪人間信徒與香火的威脅。

 但.誰說法海的目標是尋常的凡人們了?

 渡凡人們入佛門,始終就不是法海的目的,法海的真正意圖,在於改造現如今的佛門高層.佛門佛眾與菩薩們的的思想若是轉變得當,那麽凡間的生靈們,自然而然就能受到佛法庇佑。

 改變都在是潛移默化之間的,而且法海也並用什麽陰謀詭計,他只需要以身作則,讓靈山諸佛與菩薩們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風氣自然會有一個轉變。

 況且靈山已經在做出改變了,否則佛祖與菩薩怎麽會順水推舟,主動給悟空創造條件,讓他在大雄寶殿之中施展“大聖雷音”?

 那麽,至此之後,靈山的僧眾們,是不是也會對自己的“唯識教法”感興趣呢?

 畢竟是佛法越高深,才越能看到“唯識教法”的精妙所在。

 此來靈山,法海是將自己在“無字真經”上寫下的經文,謄寫了一份副本,一同送到了靈山的與那些儒家、道家的經典一樣,皆是漢文與梵文兩種文字寫就。

 其實也不出三藏法師所料,佛祖已經用神通從藏經閣中,將《成唯識論》取來,正與此前留在殿中的幾位佛祖與菩薩,細細參悟。

 “三藏大才。”彌勒佛雙手合十,道一聲:“此經文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承法相之精要,敢破敢立,能破能立.”

 “其實倒也不妨讓三藏在靈山立下唯識宗的傳承。”接引佛祖緩緩開口,卻引得一旁尚未離去的楊天佑稍有些驚訝,忍不住向他望去。

 然而接引佛祖並不多言,說完這一句之後,便將心思放在眼前的佛經之上他的大宏願是西方大興,故而當年才對大乘佛教入主靈山不做阻攔。

 可現如今,三藏要在東土立下唯識宗,若其不興依舊罷了,可萬一盛比靈山,那麽佛門氣運必將分潤於東方。

 其實如來佛祖也知道接引佛祖的打算,當年他將風聲透露出去,想要立三藏為靈山之主的時候,接引佛祖並不持反對意見,甚至還頗為讚同,這便已經讓他有些警醒。

 這件事情不僅僅是佛祖,菩薩也能琢磨出些門道來。其實也多虧了三藏自身心志堅韌,並沒有被這個靈山之主的位置所蠱惑,否則.連佛祖在靈山都束手束腳,以三藏的脾性,接掌了靈山之後,恐還有更大的風波。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入主靈山絕對算得上是天大的機緣,對於三藏來說,自然也會有相應的好處。

 故而菩薩始終沒有插手這件事,如何選擇亦全憑三藏本人心志。

 “老師。”

 如今的楊天佑已不是佛門中人,雖然他也能看得懂這一部《成唯識論》,但.內心深處並不是太感興趣。

 當然,這也並不妨礙他為佛門出現了三藏法師這一樣一位大才而感到高興.畢竟他前世也是出自靈山,終歸還是有點兒感情的。

 楊天佑依照前世,稱呼接引佛為老師。

 “施主。”接引佛直接喚他為施主。

 楊天佑稍稍平複了一下心境,拱手道:“楊天佑鬥膽請教,當年有幸拜入西方教兩位老師門下是因為弟子與長公主之間的姻緣麽?”

 接引佛祖稍作沉默,與楊天佑對視一處,“你為何這般想?”

 “當年拜入西方教,說是兩位老師的關門弟子,但其實也並沒有受到兩位老師的親自教導,多是跟著二師兄修行.”楊天佑毫不退讓,直言相問:“請問佛祖,是,或不是。”

 “看來這件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

 “是。”楊天佑神情愈發嚴肅:“有些事情可以含糊,但有些事情必須要弄清楚.弟子只是想要弄清楚,究竟緣何將我楊府一家害得家破人亡。”

 冤有頭,債有主。

 他兒子討債,殺死了九隻金烏。

 如今他也要給長公主,以及三個兒女一個交待。

 “是。”接引佛祖點頭道:“當年師弟初見你時,便算的你與天庭長公主有一段姻緣在身,便將你收入門下,以圖後效只是沒想到,當年你死之後,不肯回歸靈山,長公主因為楊戩劈開桃山,惹怒玉帝,也慘死於金烏大陣之下。”

 “原本的推演之中,其實大家都能度過這個死劫。”接引佛看向了楊天佑,“而導致事情出現差錯的關鍵,就在於你.你若當年回歸佛門,長公主知道你還活著,即便是被壓在桃山之下,自然不會心存死志而楊戩與楊嬋會被一同引入佛門,便也不會有劈山之事.只等長公主難滿,自然會有出山解困之日。”

 楊天佑:

 一旁的佛祖與菩薩,見楊天佑被接引佛祖的言語引導,有心想要提點他兩句,可忽其目光清明,便知道他心裡門清,自然沒有多言。

 但在楊天佑身後的降龍羅漢,卻忍不住開口說了一句:“佛祖之言,小僧不敢苟同。”

 天竺國銅台府。

 “老師!”

 寇員外以三藏法師為師,執弟子之禮拜見,“學生恭賀老師取得真經。”

 雖然三藏法師並沒有將自己收歸門下,但自己畢竟是跟著三藏法師學過幾日佛法的,這一段師生之情,自是實打實的。

 “員外請起,無需多禮。”法海伸手將寇員外扶起來,笑道:“還請員外不要嫌我等叨擾才是。”

 “怎敢,怎敢!”寇員外知道這是三藏法師自謙,可聽了這話,心中還是十分惶恐,連忙道:“老師言重了,快請進——”

 對於好學的學生,法海一向也不會虧待了,只是奈何這寇員外資質平平,想要在佛法一途上有所成就,只怕還是千難萬難。

 但寇員外畢竟比常人不同,其善名廣播,日後自有福報。

 別的不敢多說,即便是死了去到陰司,多半也能在閻君帳下混個陰神鬼差當當能在地府入冊成為陰神,其實也算是一種另類長生,終歸是要強過一次次在人間輪回的。

 畢竟今生做下再多的功德,福報也是來世享受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之說.多也是體現在這一點上。

 可在法海看來,不論善報還是惡報,等人死了再到都是遲了。

 但.哪裡又有那麽多的現世報?

 人間更多的是,老實人被欺負一輩子;而惡霸橫行一方,無人製裁。

 尤其是那些將“苦難”,宣揚成磨礪與財富的,依照法海所見,更是其心可誅。而這些話,更是不該自那些躲在深山修行,連紅塵都不敢踏入的仙佛們口中說出來。

 除了寇員外之外,寇員外的幾個兒子、女兒與女婿也在府外一同迎接。

 八戒四下張望了一陣,好奇問道:“怎不見你家二夫人?”

 “若是旁人問,我定當是不肯說的,既然是豬長老相問.小老兒便也不怕這點兒家醜外揚。”說著寇員外輕歎了一聲,才頗為無奈的說道:“當日送走了聖僧與幾位長老,後有管家招來了賊人要謀財害命”

 寇員外將當夜的事情,以他的視角,向三藏法師又講了一遍,而後才說道:“還要多謝老師向知府大人示警,否則我寇府上下,定然遭了毒手。”

 說完這樁事兒,寇員外頓了頓,又說道:“我那二夫人也是個不安分的,經此事之後,她向我坦白此前種種罪過.而後便自請剃度為尼,從此青燈古佛,在佛前念經祈福。”

 寇員外偷偷看了一眼三藏法師的神情,小心翼翼說道:“畢竟有些夫妻之情,學生便應了她,並沒有送她去見官。”

 “她是你的夫人,既無十惡不赦之大過,又誠心悔過.你這苦主都不追究,貧僧自無話說。”

 此等家事,法海一向是不願意摻和的。

 畢竟這裡面的門道,若當真論道起來,可不比“佛經”簡單.更是一門深厚的學問。

 而法海一向喜歡講理,講理不管用便用法力.可這家事,偏偏是道理與法力皆講不通的地方,可謂是他這個出家人的短板所在。

 當年能夠指點二郎真君與西海三公主從歸於好,其實也全是陰差陽錯,機緣巧合.畢竟若不是親耳聽到二郎真君親口所言,誰能相信他們成親千年,竟還始終未能同房呢?

 他們兩個若是還不吵架,那才是怪事。

 愛情與家庭,終歸還是不一樣的,既然是兩口子過日子總也得有些夫妻之間該有的樣子。

 這不今年正月的時候,二郎真君連兒子都有了,聽說這小子也是個不安分的,竟然在他母親的懷中足足待了九年。

 當時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小白龍還感慨過:“當年三年懷胎的哪吒便已經是三界煞星,如今我這個小外甥.以後還不知道要作什麽妖,得讓姐夫與三姐提防這些。”

 眾人深以為然。

 別說是他們,即便是哪吒本人都有這個擔憂,況且這小師侄兒,還是玉鼎師叔親自教導嘖,將來他惹出大熱鬧的時候,哪吒都不知道該以怎樣的身份去湊。

 法海師徒在寇府其實也並沒有逗留太久,尋常的凡人接觸不到的消息,對於天竺國皇帝來說,自然就是個例外了。

 天竺國皇帝遣了太子親自來銅台府請三藏法師在天竺國都講經說法,這下子即便是三藏法師不願意走,他也不敢繼續把人留著了。

 寇員外畢竟年紀大了些,本想要一同前往都城,但最終還是選擇留下。

 不過女兒朱麗婭已經將生意做到了都城,此番正好隨從一同上京,路上朱麗婭還正式拜了小白龍為師,雖然只是記名弟子,算不得真傳,但小白龍也並沒有藏私.畢竟小白龍是龍,朱麗婭是人,小白龍可以將劍法傳授,可那些龍族的秘法神通,即便是小白龍有心傳授,朱麗婭也當真是無法修行。

 不過僅憑這一套遊龍劍,也足夠朱麗婭在天竺國立足了。

 即便是往後行走三界的時候,遇見了攔路的妖魔有白龍菩薩弟子這個的身份,想必也不會被太過為難。這一路上的善緣,可謂都讓小白龍給結下了。

 很快,入了天竺國。

 法海見到了天竺國皇帝,也見到了公主,看她神態,應當是已經斷了那個不切實際的念想,否則皇帝也不會帶著她前來會見自己。

 “陛下,公主。”

 “聖佛快請坐。”

 果然,皇帝一開口,必定是非同凡響。

 “聖佛”二字一出口, 即便是法海自己都愣了片刻,而後出言問道:“陛下.這‘聖佛’二字,貧僧如何能擔待的起?”

 陛下見了三藏法師的反應,也是有些狐疑,試探了一句:“靈山如來佛祖下了法旨,尊您為小乘‘解脫天’,大乘‘大乘天’以及佛門‘正遍知’.若這般都當不得‘聖佛’二字,那叫朕該如何稱呼您?”

 還真別說。

 這消息,法海也是才知道。

 畢竟他們下了靈山,就駕雲來到了寇府,而佛祖的法旨自然不會落到銅台府來。

 而整個天竺,第一個接到這消息的,便是皇帝了,接到消息之後,他便直接遣太子去迎三藏法師。

 若非朝中事務纏身,他甚至想要親自去迎接。

 (本章完)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