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471章 好似整個天庭萬眾1心,君臣和睦;1並送去…
最新網址: 三藏法師如今在三界的名聲,其實也並沒有想象中的樂觀。

 雖然有鎮元子這等大仙,以及二郎神與哪吒之類的天神交好,但放眼整個三界來說,無疑是樹敵眾多的。

 別的不說,如今整個靈山之中佛眾與菩薩們,基本都快被他們師徒得罪完了,似觀音菩薩與大日如來這般與他們師徒親近的,畢竟還是少數。

 不過縱然如此,三藏法師開宗立派一事,還是在整個三界鬧的沸沸揚揚。

 此事在天庭之上,也引起了一眾神仙的關注與討論,玉帝甚至將此事拿到了朝會上討論。

 若不涉及到自身利益,佛門的事情,其實對於絕大多數天庭眾神來說,也就是看個熱鬧大家私下裡看看靈山的笑話就得了,此番卻拿在大朝會上,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還是說,玉帝也想要從這件事情之中謀劃什麽?

 原本已經要轉世下界的太白金星,也因為此事暫時多留幾日,作為玉帝禦用的外交使者.他還得站完這最後一班崗,宗門落成大殿之際,他還要作為天庭代表,前去祝賀一番。

 旁人不知道玉帝的心思,太白金星其實能夠猜出一二來哪怕不是實質上的統一,玉帝其實也是想要在名義上,將唯識宗納入到天庭的所轄之中的。

 就好比西方靈山的佛祖與南海的觀音不也是接受了天庭五方五老的敕封?

 另外三位則是,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以及東方的崇恩聖帝。

 他們這五位,基本都是在下界司職不上天的,在下界都各有勢力,雖然名義上受天庭管轄,但實則是自治轄區。

 類似的地方還有不少,比如鎮元大仙的五莊觀、地藏王菩薩的陰山道場、西王母的西昆侖以及蓬萊三仙島等等。

 當然,也有如東海截教道場金鼇島這樣的聖人道場,並不在天庭的管轄范圍之內,但畢竟是例外,做不得數。

 如今這三藏法師為整個三界所注目,玉帝怎麽可能視而不見?

 “將此等山門,立於凡間俗世,還是一國都城之中.此事是否有所不妥?”既然是要議事,那麽自然就會有人拋出問題來了,李天王雖然跟三藏法師關系也不錯,但他更是玉帝的心腹,而且這種問題除了他有幾分底氣敢開口試探之外,恐怕別的神仙,輕易也不會開口提出。

 為官之道不僅是在下界皇朝之中盛行,即便是在天庭之中,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只是李天王在方面一向欠缺幾分考慮,就顯得耿直了些或許也正是如此,才能讓他始終在玉帝面前,都有一個十分堅挺的位置。

 而對一切心知肚明的聞太師,半眯著眼睛這等事兒能在大朝會上討論出來個結果就有鬼了,即便是有了定論,那也是玉帝心中早有主意,此番拋出不過是給眾神一個引子,而後順理成章的達成決意罷了。

 作為大商朝三朝元老的老太師,此等事情他經歷的也實在太多了,所謂的大朝會,很多時候就是走個過場.真正的核心事務,其實只需要三五個核心人物拍板定下,也就完事了。

 眾神心裡顯然都很有逼數,何況開口說話的是陛下的鐵杆心腹李天王,他們自然不會不識趣,在這個時候發表自己的看法。

 果不其然,李天王話音才剛落下,便有太白金星出列,向著玉帝拱手一禮,“啟奏陛下,三藏法師乃三界聖佛,立志普渡眾生,其唯識教法,更是在折服了靈山諸佛.而據臣所知,三藏法師立下佛宗,其主旨是在三界傳揚佛法,並非無限制傳授世間眾生修行之法。”

 太白金星頓了頓,又開口說道:“故而此等佛宗若是設立深山老林避世之處還何談普渡眾生?”

 “臣以為天庭或可下旨敕封,為三藏法師唯識宗一脈正名。”

 “金星所言有理。”楊戩言簡意賅。

 好不容易上天來一趟的哪吒當即跟上二哥的腳步:“哪吒附議。”

 楊戩一開口,原本西岐陣營的諸神以及如今跟真君神殿有業務往來的各部天庭,也紛紛開口:“小神附議。”

 聞太師見玉帝的目光看向自己,便知道是要讓自己表態了而這事兒對於聞太師來說根本也不抗拒,自當年三藏自碎舍利,救紂王脫困.聞太師便始終記得這個恩情。

 聞太師一開口,截教的、雷部以及原本大商的,也紛紛附和:“臣等附議。”

 一時間,好似整個天庭萬眾一心,君臣和睦。

 玉帝見群臣請命,便笑道:“既如此,便由金星下界走一遭了。”

 相對於靈山的大職正果,天庭的敕封,顯然更加實惠.玉帝引天道之力,就了一封敕封詔書,然後一旁的神將取來了,送到了太白金星的手上。

 玉帝心中也是有一個擔憂,那就是他們師徒既然不接受靈山的大職正果.恐怕對於天庭的敕封,也不見得就能接受,故而此番玉帝並非是敕封三藏法師,而是以天帝權柄,引動天道之力,敕封“唯識宗”為“唯識法教”,讓其得天道認可,成為佛門正宗。

 從法統上來說,唯識宗將會與靈山並立,並非是佛門之下的一個宗派。

 而身為教主的三藏法師,便也不用靈山如來佛祖加升大職正果,自然而然就會是唯識教的佛祖。

 而在此之前,佛門正宗是小乘、大乘與密教三家。

 似淨宗、禪宗、律宗,是要低於以上三者的而密宗,則是因大日如來坐困浮屠山時,密教在大乘佛教之中一個顯化。

 密宗與密教,兩者一字之差,其實是有本質上的差別的。

 一旁的太上老君笑而不語,只是笑呵呵的眯著眼睛向玉帝看過去這位陛下當真是見不得佛門一點好啊,原本佛門已經夠亂了,這一手無異於是火上澆油。

 可此等陽謀,即便是看穿了又能如何?

 靈山會因為此事而向天庭發出抗議麽?

 如來佛祖恐怕巴不得如此,畢竟他現在一心想要入劫輪回去,此前恨不得將靈山之主的位置直接傳給三藏。

 而三藏會拒絕天庭與玉帝的示好麽?

 這一點雖然不太好把握,但從三藏法師行事上來看,他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而如果這時候,有人在他身邊痛陳利弊,說什麽他若是接了天道敕封,會讓靈山忌憚,甚至得罪西方諸佛等等

 那這件事情,基本就是板上釘釘了。

 佛門在大興之中,似乎還未及鼎盛,便已經開始內耗。

 這是大宗的通病,當年玄門何等興旺,人、闡、截三教共掌人間,是何等聲勢?

 如今不也一樣不複往昔?

 散了朝。

 眾神三三兩兩匯聚在一處,適才在凌霄寶殿上大家都在裝啞巴,可這私下裡,卻也紛紛開起了小會來。

 也是楊戩事兒多,下了朝便急匆匆的下界去了,否則他們還得再裝一會兒正經。

 哪吒尋到了黃家兄弟,並甲子太歲以及其麾下的增福、損福二神一處.遠處土行孫見了,本想要過來湊湊熱鬧.可另一邊兒又見鄧嬋玉與龍吉公主、廣寒仙子、太陰星在一處,下意識往那邊兒多看了幾眼,等他再回神的時候,哪吒等人已經不知所蹤了。

 “別看了。”卻是洪錦正巧路過土行孫身邊兒,說了一句:“當年之塵緣,難道星君道如今還惦記?”

 土行孫稍愣了一下,卻見洪錦已經離開了。

 土行孫與鄧嬋玉的事情,洪錦其實本不願意多嘴.而他們兩個看似境遇相似,但其實天差地別。

 畢竟土行孫當年是用強的。

 而自己.當初本該一死,全憑公主才多活了些時日。

 當年受公主所擒,乃是技不如人,心服口服而後得知天上月合老人下界,言說是受了符元仙翁之命,說自己與公主有俗世姻緣,曾綰紅絲之約,該有一世夫妻。

 洪錦也是截教門徒,自有一番氣度,自當年成親以來,對公主更是十分恭敬,並沒有仗著姻緣之合,便有僭越。其實他們兩個只是人前夫妻,私下裡也是分床而居。

 而這也是讓洪錦最感到慶幸的一點,當年陣亡之後,兩人神魂上了封神榜而封神之後,他在天庭之中卻不見那符元仙翁。

 似乎天庭完全沒有這個仙翁一樣。

 而後還是公主打聽到了關鍵,說那符元仙翁修行時走火入魔,引來天劫.不幸身死道消。

 當時洪錦聽了那可是渾身冒冷汗他可並非愚笨之人,一瞬間腦子裡便琢磨出了一個最令人恐懼的可能性。

 也正如此,他在天庭一向十分低調,能不在玉帝面前露面,便絕不出頭.尋常時候就是呆在自己的龍德星君府中修行。

 他們兩個不似鄧嬋玉與土行孫一般,封神之後便直接反目.雖然沒有夫妻之實,但還是有些個同袍之誼的。父皇的性子龍吉公主自然也是知曉的,為了以防萬一龍吉便也不再跟洪錦有更多來往。

 而洪錦還能安安穩穩的當著這個龍德星君,其實與此也不無關系。

 其實洪錦在天庭之中,並沒有什麽小團體,畢竟他出身截教,而後卻反叛去了西岐.當年死在洪錦與龍吉公主手下的截教道友,也不在少數。

 如今同殿為臣,見了面終究是不自在。

 而他跟西岐與闡教這邊兒的神仙,便也更不熟了。

 只是他才回到星君府沒多久,卻見了一個陛下身邊的內侍匆匆尋來,道一聲:“駙馬,陛下宣您覲見。”

 嘶——

 洪錦心中好一陣打鼓,但他當年畢竟也是截教有道修士,雖然不知道玉帝喚自己何事,還讓這位內侍喚自己為“駙馬”,還是很快就平複了心緒,道一聲:“駙馬不敢當不知陛下在何處召見,還請天使前方帶路。”

 “陛下吩咐了,說是在瑤池見。”內侍笑呵呵的說道:“請。”

 從這位內侍的態度,以及召見地方看來.或許不是要問罪的樣子。

 一路行至瑤池,卻見龍吉公主也在宮門外等候,洪錦更不明所以.而龍吉公主似乎也有些錯愕,並沒有想到能在瑤池外見到洪錦。

 正此時,一位身穿橙衣的女仙走出宮來,道一聲:“龍吉姐姐,星君父皇讓小妹來迎你們。”

 橙衣女仙是七仙女之中的老三橙兒,因為她性情溫婉賢淑,故而一向被王母娘娘留在身邊聽用,瑤池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都是她在處理。

 可謂是王母娘娘的得力助手。

 龍吉公主與洪錦入了瑤池,拜見了玉帝與王母娘娘,便站在一側.還會龍吉先開口詢問道:“父皇,母后怎麽今日將兒臣喚來了?”

 “坐下說話。”玉帝指了指一旁的座位,笑道:“不必拘禮.”

 “你也一樣。”

 後一句話,玉帝顯然是對洪錦說的.當然,語氣就比較冷淡。

 龍吉自小在瑤池長大,再加上如今父皇與母后也不似以往那般難相處,她到是也沒有太過拘謹,大大方方坐下.洪錦自然懂分寸,虛坐了一半兒,已經做好了隨時起身的準備。

 “前幾日,六合星君向本宮提起, 說是希望能由本宮出面,徹底解除她跟土府星君之間的姻緣。”王母娘娘看向了龍吉,問道:“你是紅鸞星君,此事也應當過問你的意見。”

 龍吉想了想,開口說道:“依兒臣所見,此事並無不可。”

 “哦。”王母娘娘順著問了一句:“且細講之。”

 “本就是下界凡俗姻緣,況且當年強配之事,兒臣也不多言了.隻說他們雖死後封神,得以留存真靈,可如今身為天庭正神,塵緣自然早盡。”龍吉公主起身向著父皇與母后說道:“兒臣也想要再向父皇母后確認一番,這凡間的姻緣,到了天上可還作數?”

 一旁的洪錦也連忙跟著一同站起來。

 玉帝心中盤算了片刻,道:“此事.暫無定數,也無前例.你可將此事以及姻緣殿與天規相關之事物,整理成冊.一並送去司法神殿。”

 “二郎真君正在完善天規,此事或可成為典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