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法海穿越唐三藏》第597章 貞觀大帝回朝;大唐亂不了
玉帝聽了王母娘娘之言,面色十分平靜,似乎就在說一件本就平常的事情,“他若是想要來當這個天帝,朕讓給他未嘗不可。”  王母娘娘聞言一笑,道:“那你不如乾脆將天帝之位讓給紫薇...到時候陰間酆都大帝是他,人間的人王是他,天庭的天帝還是他...”  “未嘗不可。”  王母娘娘這時候眉頭才稍稍一皺,“陛下莫非不是在說笑?”  “呵呵。”玉帝輕笑一聲:“這三界至尊之位,遲早有坐到頭的一天...況且紫薇大帝,本也就是三界亞君,將來朕退位,他繼位...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王母娘娘:...  自己這位師兄吧,她是愈發看不懂了。  很多時候都不知道他嘴裡說出來的,跟心裡面想的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兒。  就好比現在...王母娘娘真不知道玉帝口中所言,將這三界至尊之位交出去,究竟有幾分真心。  最起碼,這話放出去,外面是沒有一個人肯信的。  但王母娘娘總覺著,這一回...還真就是字面意思。  對於人族之崛起,玉帝始終保持著一個支持的態度...若只是把目光放在三界之中,或許玉帝會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但以他的地位身份,明知道三界之外還有域外天魔,混沌之中還存在著諸多世界...又怎麽可能如此短視。  別的不說,就以玄都大法師傳回來的信息可知,在三界之中...最多也就是尋到最後一縷鴻蒙紫氣,有機緣可以證道成為三界的最後一位天道聖人。  可若是在混沌之中...雖然危險重重,大羅之上的修行瓶頸,也會隨之松動。  更別說如今的天道,還不斷在壓縮三界之內的修行上限...天道聖人們都被“驅離”了三界,玉帝甚至會懷疑,下一步該被清退出三界的,就是他們這些人了。  意識比較敏感的大能,已經開始培養後輩的接班人了...  玉帝與佛祖,顯然是已經走在了前列的,甚至於說他們要在下一次大劫來臨之際,選擇入世輪回,也未必不是想要以此來避開三界的針對。  當然,似他們這等人物,但凡有所舉動,也絕不可能就似表面上展現出來的那麽簡單。  ......  貞觀大帝回朝。  百官與萬民迎駕。  英招為了表明自己的誠意,可謂是給足了李世民面子,此番回朝特意化作原形相侍左右...雖然他也有意充當一把未來人王的坐騎,但這個提議被李世民親自給否決了。  李世民作為人族歷史上頂尖帝王之一,他的目光自然長遠...或許以英招為坐騎,能夠逞一時之威風,但他知道這並非是他,也更非是人族之所需。  就算是英招最終成功加入大唐,李世民也絕不會拿他當下屬來對待...尊重是相互的。  況且英招乃是上古時期就跟隨著大禹征戰的得力戰將,李世民自然是明白分寸的。  雙方想要和諧相處,精誠合作...應當相互都把態度擺正,否則好事都要變壞事。  即便此番僅僅只是英招護持相隨,貞觀大帝的威名,也依舊是響徹了三界...如今的三界人族從這一刻起,也才算是真真正正同神仙世界接軌,且能夠站在與神仙同等的位置來對話。  三界之大變革,亦從今日始。  人族大唐帝國之氣運,更是空前興旺...或許在那些經過滄海桑田的神仙之輩看來,這並算不得什麽...在歷史的時間長河之後,每一個階段都少不了這樣的龐然大物登台,可盛極而衰...似乎也成為了歷史之必然。  大唐再強盛,還能強得過當年的截教?  因此,有些神仙難免會將大唐之崛起,當成是曇花一現。  其實出現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甚至能夠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大唐如今之強盛,放在整個三界之中,還是顯得底蘊不足,即便是有“三藏聖佛”“曾子”“薛仁貴”以及“王玄策”,再加上如今的李世民這些高手支撐門面,但整體綜合實力的上漲,其實並不算明顯。  在一定程度上,就說是空中樓閣,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人族複興之路,任重而道遠。  李世民想要做的,可不簡簡單單是讓人族重現上古人王時期之盛裝...他是想要超越。  自始皇帝以來,中華之地,但凡是有雄心壯志的帝王,便絕不會是那種故步自封的守成之君,超越前人,才是他們所向往的功業。  貞觀大帝王者歸來,無疑是給大唐百姓帶來了一副強有力強心劑。  但對於大唐朝廷的時局來說,似乎也是一個新的考驗。  當年的貞觀老臣們,去世的去世,退隱的退隱,如今還活躍在朝廷上的,也就只有長孫無忌寥寥數人...似王玄策與薛仁貴他們兩個,一個主外交,一個主軍務,向來是不摻和朝廷內務的。  如今的大唐朝廷,早就是新人換舊人。  如果說站在前面的那些人,李世民還能認出一些...畢竟當年他們都是站在朝廷中後位的,可如今站在中後位的才俊,他就真沒有幾個眼熟的了。  其實最讓李世民欣慰,還是李治能與王皇后相敬如賓,雖然她們兩個算不上相愛,但身為一國之君,尤其是想要成為一個有作為君王時,很多時候就是要做出一些犧牲。  武媚娘既然沒能在自己離開大唐時入宮,那麽往後恐怕也就沒有什麽機會了。  他也從禦弟那裡聽說過了,武媚娘剃度出家,法號明空...如今更是連一身的紫微帝氣都被崆峒印洗去,成為了一個修行者...且其天賦異稟,進境神速。  雖然在佛法上的修行依舊有所欠缺,但是她在人族血脈之力的進展之上,確實是一騎絕塵...明明只是才接觸修行世界的新人,其實力...甚至已經能夠比肩一些玄甲軍中的統領,而且這還遠不是她的極限。  不過沒有了紫微帝氣,明空便不再被李世民所擔憂...況且自己成功度過死劫,平白漲了二百年的壽元,她想要篡唐...少說也得等二百年以後。  歷史在人族血脈之力之上的天賦有限,且基本是沒有超越李世民的可能了,而且“天子死劫”,便是橫在他面前一道天塹...  故而在大明宮,當李治提出將皇位還給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並沒有接受李治還位於自己。  相比於這些朝廷政務,李世民認為自己更應該趁著李治年富力強,能夠統籌大唐上下國事的時候,專注於修行...只是二百年的壽元,可遠不能支撐自己走到目標的盡頭。  為了讓李治能夠坐穩皇位,李世民非常貼心的將“天子功法”以及將其修行至“天子神通”的竅門與法訣,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李治。  對於真正嘗到了人族“血脈之力”甜頭的李世民來說,紫微帝氣帶給他的增幅,反而成了一種輔助手段。  但李世民並不會認為這有什麽問題...因為天子本就不如人王,“紫微帝氣”自然也就比不上人王們所專精的“血脈之力”。  畢竟紫微帝氣源自紫微星,或者說是紫微大帝...而“血脈之力”是真正屬於人族自身的力量,本就是人族最應該信賴的力量。  見到貞觀大帝依舊做自己的太上皇,並沒有想要重掌皇權的意思,滿朝文武也是齊齊松了一口氣...否則大唐朝若是在這個時候生出內亂,那可真是平白壞了一副好局。  或許會有人擔心,即便是現在他們父子同心,可若是當今天子李治駕崩之後呢?  大唐朝又當何去何從?  到時候是太上皇複辟,還是太子繼位呢?  然後...就有人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天子李治雖然有四個兒子,但卻沒有一個是王皇后嫡出...故而如今的大唐並無太子。  而李治雖然對老四李素節十分喜愛,但也並沒有想要將他培養為大唐繼承人的想法,反而是讓他拜在名士徐齊聃門下,學習文道。  徐齊聃乃是貞觀帝徐賢妃之弟,八歲能文,貞觀帝當年考校其文賦,後稱其為神童,還將自己的貼身寶刀送給了他。  可見李世民當年對他也是十分屬意。  如今正是儒門大興之時,他更是直接拜入了曾子門下,成為了曾子親自教導的門徒之一...並且修成了浩然正氣,一旦明心立命,便能直入大儒之境。  這其實也並非是獨於文道的特質。  三界修行之法眾多,各家各門其實都有各自一日飛升的“頓悟”之法。佛門頓悟可一日成佛,道家頓悟亦能即刻等仙...  甚至楊戩那種以“七情六欲”化為自身力量源泉之法,也同屬此列。  修行之法的本質,其實都是殊途同歸的...其終點,都是直至大道盡頭。  哦,人族血脈之力不是。  這個就是單純的不斷突破自身的瓶頸,提升自己的力量...  這個世界的李治,顯然活得更加通透,他很清楚自己的父皇的目標,也更知道自己是如何坐上這個皇帝之位的...雖然他心中也有同樣的野望,但父皇已經成功度過了“天子死劫”...即便是自己也能度過“天子死劫”,恐怕這一份功業也很難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既然如此,他自然就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至於那些不該做的事情,他心裡自然也有分寸,就好比:王皇后無嫡子。  最起碼現在不能有。  或許前朝那些故去的帝王們都不會想到後世某朝某代,竟然會出現如此離譜的局面...當朝的天子不立太子,反而是穩固了國本。  不過似他們父子兩個,這樣輪流當皇帝的景象...那恐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李世民對李治的選擇不置可否,其實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來說,從就沒有想過要把禪讓給李治的皇位再“取”回來...  人王並非是人族的王,而是人間的王。  這才是李世民真正想要做成的事情...  若是這樣說來,李世民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去登基成為大唐的皇帝,因為大唐皇帝那也是在人間的,即便是號稱天子...那也得聽他這個人王的。  何況,就算是比“紫微帝氣”之純粹與雄渾,這三界之中恐怕除了紫微大帝親自下凡來,沒人能比得過他。  況且,只要李世民活著...那些繼位的新君,當真敢做出什麽違背他意願之事麽?  那些大臣們的擔心,在李世民看來,完全就是杞人憂天,只要自己活著,只要禦弟坐鎮長安,大唐就亂不了。  ......  北俱蘆洲。  當已經將真君神殿北俱蘆洲分殿建好的畢方,聽聞英招當真率領麾下部族全都加入了大唐,並且還專門挑選出八百精銳部族,作為坐騎加入了玄甲軍時,也是心生感歎,當年英招就親近人族,也更願意追隨人族之中的強者...如今依舊是這樣。  當然,畢方也並不認為自己的選擇,就不如英招...畢竟現在天庭依舊勢大,何況還是在二郎真君麾下。  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其實北洲妖魔們並不覺著如何...真正開始害怕的,其實是西洲的那些國家。  當年三藏法師西行的時候, 民間一直有個笑談,說:“如果某國攔住三藏法師西行的去路,那麽大唐的大軍便會親自殺到城下,為三藏法師開路...”  以至於讓許多說書人,在說起此事的時候,都會調侃一兩句,“說那唐王的國書之上,雖然是字字據實寫明了三藏法師西行之緣由,但西洲的國王們卻只在上面看到了‘或是三藏過去,或是朕率軍親臨’...”  以前可能當真就是說說而已,可現在有了這八百玄甲軍...那可當真是說過去就殺過去了。  尤其現在玄甲軍還都歸在薛仁貴的麾下,這八百精銳更是他親自統領...很難不讓人感到畏懼。  梅山兄弟是被派來協助普賢菩薩在北洲開展工作的,但因為建立分殿的事情,就只能是分頭行動了,老四留在了分殿,作為畢方的輔助;老六則是去了尋了普賢菩薩處聽用。  而這個時候,小白龍與悟淨的化身也已經到位,北俱蘆洲清除毒障的人員,已經初步配備齊全...大家也其實都是老熟人,互相並不陌生,很快已經了解了各自的負責項目,並且順利開展工作。  與此同時,另有一組三人小隊,也悄悄跑到了北洲來湊熱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